共找到3條詞條名為郭家屯鎮的結果 展開

郭家屯鎮

河北省承德市隆化縣轄鎮

郭徠家屯鎮,隸屬於河北省承德市隆化縣,地處隆化縣西北部,東、東南與韓家店鄉相鄰,南與豐寧縣北頭營、西官營兩鄉毗鄰,西南與豐寧縣選將營鄉為鄰,西、西北與豐寧縣蘇家店鄉相連,北與圍場縣西龍頭、南山咀、石桌子三鄉相接,東北與鹼房鄉接壤,區域面積689.11平方千米,截至2018年,戶籍人口23093人。

歷史沿革


1949年,屬郭家屯區。
1956年,建郭家屯鄉。
郭家屯鎮
郭家屯鎮
1958年,改設郭家屯公社。
1984年,撤銷公社,建郭家屯鎮
1956年置郭家屯鄉,1958年改公社,1984年改鎮。1997年,面積713平方千米,人口2.2萬,轄東屯、西屯 屯、招素溝、河北、水泉溝、盆窯、小梁、三道營、半壁山、羅卜營、二道營、漠河溝、槽碾溝門、河南、小甸子、南兆營、老東營、黃家窩鋪、后窩鋪、乾溝門20個行政村。
郭家屯鎮歷史悠久,東漢時即有先民定居於現郭家屯集鎮旁的龍塘村。
南北朝初期(420年),有人發現附近小溪沙中含金,於是遠近淘金者紛紛來此搭棚淘金,逐漸興起了商業、服務行業,形成為農村集鎮。
清朝前期駐防圍場鑲藍旗駐地在今舊屯滿族鄉地方,后因營房倒塌改地今郭家屯地方,留下了舊郭家屯。鑲藍旗郭佳氏以氏命名為郭佳屯,后漸漸為郭家屯。乾隆年間置四旗廳為郭佳屯巡檢司。民國二十一年(1932年)以後,郭家屯鎮屬第四區、劍東區所轄。

地理環境


地形地貌

郭家屯鎮境內地勢西高東低,境內最高峰黃花頂,位於小梁村與北兆營村交界處,海拔1806米;最低點位於東屯村,海拔788米。

氣候

郭家屯鎮多年平均氣溫5.3℃,1月平均氣溫-17.5℃,極端最低氣溫-23℃;7月平均氣溫21.7℃,極端最高氣溫33℃,最大日較差20℃,生長期年平均125天,無霜期年平均115天,最長達120天,最短為100天。年平均降水量450毫米,降水集中在每年7~9月,7月下旬、8月上旬最多。

水文

郭家屯鎮境內最大的河流為灤河,自河南村至水泉村流經境內漠河溝、小甸子、西屯、東屯村,長56千米,流域面積6.7平方千米。

自然災害

郭家屯鎮主要自然災害有乾旱、洪澇、冰雹、低溫、霜凍等。最嚴重的一次洪澇災害發生在2010年7月31日,水泉村突降暴雨,沖毀房屋10間、道路3千米,農作物受災面積0.02千公頃,直接經濟損失35萬元。

自然資源


郭家屯鎮境內已探明地下礦藏有鉛鋅鑰匙鑰匙、珍珠岩螢石。已開發的有鉛鋅礦,集中分佈在招素溝村,地質儲量80萬噸,可采量68萬噸,年產量8萬噸;螢石礦集中分佈在乾溝門村,地質儲量15萬噸,可采量13萬噸,年產量0.64萬噸;珍珠岩礦集中分佈在槽碾溝村,地質儲量2200萬噸,可采量1900萬噸,年產量6萬噸。其他自然資源有徑流水和地下水。
自然資源郭家屯資源豐富,物華天寶。土壤肥沃。全鎮有林地面積121270畝,森林覆蓋率達69%,地下資源豐富,蘊含著瓷土、石灰石、漢白玉石、鎢、鐵、石英粉、地下水、煤、花崗岩等10餘種資源。水源豐富,各類水庫30餘座,水面3000餘畝。
郭家屯農牧漁業發達,物產豐富。素有“春有茶、夏有瓜、秋有金桔、冬有魚蝦”之美譽。至今以冬棗、苗木花卉、無公害蔬菜、林果、黑楊和生豬養殖等六大產業為主的農業產業化初具規模,產業化經營優勢明顯,產業經營管理人才隊伍形成,農民收入持續增長。
郭家屯人傑地靈,環境優良。歷為宜春重鎮、商賈雲集,古有青瓷窯址,近曾列“全國商品集散先進鄉鎮”,現又譽為“農民書法家之鄉”,改革開放后,招商、親商、安商、扶商、富商氛圍濃厚。
山地資源開發潛力巨大,14萬畝山地有近7萬畝荒山亟待開發,有數百畝杉樹苗、濕地松苗、楊樹苗等苗木可供應;另外,郭家屯鎮盛產甜柚、板栗,氣候非常適宜果樹開發。
郭家屯鎮屬丘陵山區,北高東低,北部株山為地勢的最高點,海拔600米,東部界橋為地勢最低點,海拔38米。境內有兩大水系:一為槎水,發源於堯山;一為株水,發源於株山。二水皆匯合於杜市鎮徐家村委會,流經杜市鎮、石灘鎮,注入贛江。郭家屯鎮土地資源較為豐富,土壤類型多,大致有溝干土土屬和黃泥土土屬。境內有山塘水庫296座,其中中型水庫2座、小(一)型水庫1座、小(二)型水庫32座。

行政區劃


2011年末,郭家屯鎮轄東屯、西屯、小梁、河北、招素溝、二道營、三道營、乾溝門、半壁山、盆窯、北兆營、南兆營、黃家窩鋪、老東營、小甸子、漠河溝、河南、槽碾溝、小廟子、水泉、羅卜營21個行政村,下設136個村名小組。
截至2020年6月,郭家屯鎮下轄21個行政村。鎮人民政府駐東屯村。
東屯村北兆營村羅卜營村槽碾溝村
河北村南兆營村半壁山村河南村
水泉溝村黃家窩鋪村乾溝門村小廟子村
小梁村老東營村西屯村/
招素溝村二道營村小甸子村/
盆窯村三道營村漠河溝村/

人口民族


2徠011年末,郭家屯鎮轄區總人口23047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5582人,城鎮化率24.22%,另有流動人口912人。總人口中,男性12233人,佔53.08%;女性10814人,佔46.92%;14歲以下3779人,佔16.40%;15~64歲16937人,佔73.49%;65歲以上2331人,佔10.11%。總人口中,以漢族為主,達12934人,佔56.12%;有滿、蒙古2個少數民族,共10113人,佔43.88%;其中滿族9020人,佔少數民族人口的89.19%,蒙古族1093人,佔10.81%;2011年,人口出生率13.27‰,人口死亡率5.6‰,人口自然增長率7.67‰。 
2017年,郭家屯鎮常住人口17485人。 
截至2018年,郭家屯鎮戶籍人口23093人

經濟


綜述

2011年,郭家屯鎮財政收入完成3454.4萬元,比上年增長31.6%。其中地方公共財政預算收入954萬元,比上年增長28.56%。從各主要稅種看,完成營業稅668萬元,增值稅1692萬元,企業所得稅921萬元,個人所得稅210萬元。人均財政收入1498.85元,比上年增長42.47%。農民人均純收入4300元。

農業

郭家屯鎮有農業耕地面積7.6萬畝,人均3.3畝;林地面積24.4萬畝。2011年,農業總產值2.99億元,比上年增長18.26%,農業增加值占生產總值的25.49%;糧食作物以玉米、水稻為主。2011年,生產糧食2.52萬噸,人均1093.42千克,其中玉米1.1萬噸,水稻1.27萬噸。主要經濟作物有油葵、蔬菜等。2011年,油葵種植面積2200畝,產量440噸;蔬菜種植面積9500畝,產量2.67萬噸,主要品種有白菜、菜花、豆角、西紅柿、茄子等,其中白菜5890噸,菜花5560噸,豆角5300噸,西紅柿5120噸,茄子4800噸。
郭家屯鎮畜牧業以飼養生豬、羊、牛、家禽為主。2011年,生豬飼養量3.37萬頭,年末存欄1.72萬頭;羊飼養量2.35萬隻,年末存欄0.73萬隻;牛飼養量5.2萬頭,年末存欄3.76萬頭;家禽飼養量7.1萬羽,上市家禽3萬羽;生產肉類1152噸;禽蛋268噸,鮮奶491噸;畜牧業總產值1.37億元,占農業生產總值的45.82%。
截至2011年末,郭家屯鎮累計造林15.66萬畝,其中防護林5.3萬畝,經濟林0.9萬畝,農民住宅四旁樹木36萬株,森林覆蓋率64.2%,活立木蓄積量65萬立方米。2011年,果樹種植面積8191畝,產量2115噸,主要品種有山楂、蘋果、梨等。2011年,名優特農產品有水稻,綠色環保農產品有稻米。

工業

郭家屯鎮工業以礦產加工為主。2011年,工業總產值3.5億元,比上年增長16.8%,工業增加值占生產總值的42.91%;2011年,規模以上工業企業1家,從業人員年平均人數220人,實現工業增加值0.88億元,比上年增長9.5%。
2018年,郭家屯鎮有工業企業7個,其中規模以上1個。

商業

2011年末,郭家屯鎮有商業網點379個,職工1129人。2011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0.81億元,比上年增長17.54%;城鄉集貿市場1個,年成交額0.65億元,比上年增長89%。
2018年,郭家屯鎮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30個。

金融

2011年末,郭家屯鎮金融機構各類存款餘額21397萬元,比上年增長70%;各項貸款餘額13298萬元,比上年增長10%。

文化


《欽定熱河志》卷六十九記載:(灤河)“又二十七里經西屯庫爾奇勒河(俗名小灤河),自北來匯之自此遂稱灤河。又二十七里至郭家屯,折而南流四十六里至大對山,又折而東復折而南,屈曲行八十餘里至興隆庄(入喀喇河屯界)”。郭家屯確是大小灤河相匯的“灤河第一鎮”。
《大清一統志》卷二十七記載:“庫爾竒勒河,在豐寧縣北,亦名小灤河。源出圍場興安嶺之陽, 諸小水出海拉蘇台,柵逕半壁山入豐寧縣境。南流至熱水溝,有溫泉注之。泉在縣治之北一百三十里,泉側有浴池。又南流至郭家屯之北入灤河。”前考《八旗通志》郭家屯為“各家屯”,疑為蒙語音譯,依據此似乎可側證之。郭家屯原本是蒙地,因為有庫爾奇勒河流經,故名為“有庫爾奇勒之地”,也即“庫爾竒勒圖”。“庫爾竒勒圖”蒙語之發音口語快讀的話即“廓奇特”也就是“郭家屯”。

康熙御制詩

在康熙二十二年七至九月間,康熙爺奉太皇太后之命出古北口赴塞外避暑,在郭家屯地區寫了一首題為《灤河》的七言絕句。這首詩側面證明了郭家屯原來的故名內涵之意。
《灤河》其詩:“寒邊遠繞至灤河,徹底清明不見波。駐蹕徘徊千萬里,石驚(鯨)兩岸影嵯峨。”
有文章認為其中的“寒邊”應該為“塞邊”,因為“寒邊”無解故。但是“郭家屯”的蒙語名稱若確實是“庫爾竒勒圖”,則很好解釋了。因為“庫爾竒勒圖”的意譯就是“有冰冷清澈的河水之地、清冷水濱”,那麼“寒邊遠繞至灤河,徹底清明不見波”則就很好解釋了,就是指的小灤河也就更符合《灤河》的題目了。
康熙爺時清朝剛剛建國不久,加之察哈爾蒙古殘部在四旗廳的安置,這片土地本身就成了滿、蒙、漢文化交融之地,三種語言在此碰撞,人的思維會怎樣呢?“寒邊遠繞至灤河,徹底清明不見波”,實際是“庫爾竒勒圖(郭勒)”的漢語譯寫,后兩句“駐蹕徘徊千萬里,石驚(鯨)兩岸影嵯峨”還是映襯河流的清澈之意。

交通


郭家屯鎮境內有111國道過境,境內長34.17千米;357省道過境,境內長以74千米;縣鄉級公路3條,總長7千米;村村通公路長73千米。2011年末,鎮區道路總長30千米;道路鋪裝面積20萬平方米;橋樑2座,總長20米。2011年末,鎮區計程車25輛,萬人擁有量10.87台,年客運量13萬人

社會


教育事業

2011年末,郭家屯鎮有幼兒園11所,在園幼兒372人,專任教師7人;小學2所,在校生1314人,專任教師75人;初中1所,在校生827人,專任教師69人;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初中適齡人口入學率、小升初升學率、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均為100%。
2011年,郭家屯鎮預算內教育經費1465萬元,占財政總支出的19.98%,比上年提高了0.5個百分點。

科技事業

2011年末,郭家屯鎮有各類科技人才472人,其中農業技能人才246人,經營管理人才18人,技能人才158人,農村實用人才50人。

文體事業

1996年9月1日,郭家屯鎮開通有線電視。2011年末,有線數字電視用戶2640戶,電視綜合覆蓋率96.75%。
2011年末,郭家屯鎮有文化站1個,建築面積200平方米;農家書屋21個,建築面積650平方米,藏書4.03萬冊。
2011年末,郭家屯鎮有體育場地9處。50%的村安裝了健身器材,經常參加體育活動的人員占常住人口的23%。

醫療

2011年末,郭家屯鎮有各級各類醫療衛生機構22個,其中衛生院1所,衛生室21個;病床40張,每千人擁有醫療床位1.74張,固定資產總值620萬元。專業衛生人員22名,其中執業醫師7人,執業助理醫師11人,註冊護士4人,平均每千人擁有衛生技術人員0.95人;2011年,醫療機構完成診療2萬人次,住院手術100台次,出院病人600人次。
2011年,郭家屯鎮農村安全飲用水普及率82%,農村衛生廁所普及率73%,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人數14293人,參合率62%;孕產婦死亡率、5歲以下兒童死亡率、嬰兒死亡率、新生兒死亡率均為0。

社會保障

2011年,郭家屯鎮有城鎮最低生活保障戶數37戶,人數52人,支出20.9萬元,比上年增長10%,月人均335元,比上年增長10%;醫療救助18人次,民政部門資助參加合作醫療342人次,共支出3.95萬元,比上年增長10%;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戶數1140戶,人數1268人,支岀156萬元,比上年增長8.9%,月人均103元,比上年增長2.97%;五保集中供養45人,支出7.52萬元,比上年增長6.5%;五保分散供養320人,支出44.03萬元,比上年增長6.45%;醫療救助126人次,民政部門資助參加合作醫療1660人次,共支出37.08萬元,比上年增長29.73%;臨時救濟1325人次,支岀21.2萬元,比上年增長26%。
2011年,郭家屯鎮自然災害受災人口1950人,緊急轉移安置2人,農作物受災面積0.27千公頃,直接經濟損失950萬元,救災支出5萬元,比上年增長25%。國家撫恤、補助各類優撫對象273人,撫恤事業費支岀147萬元,比上年增長12.2%。新增就業人員200人,有44名下崗失業人員實現了再就業,就業困難人員再就業20人,參加各類保險6210人。

基礎設施

● 郵政電信
2011年末,郭家屯鎮有郵政網點1個,投遞路線單程總長83千米,投遞點3個,鄉村通郵率100%;全年投遞國內函件6840件,征訂報紙累計21.14萬份、期刊6153冊,業務收入73.4萬元。有電信服務網點1個,固定電話用戶1500戶,電話用戶普及率20.38%;行動電話用戶8650戶,行動電話普及率37.53%;光纜線路總長310千米,主幹電纜88對千米,寬頻接入用戶666戶。全年電信業務收入230萬元。
● 給排水
2011年末,郭家屯鎮鎮區工業用水500噸,生活用水15萬噸,居民自來水普及率20%,年人均生活用水8噸。
● 供電
2011年末,郭家屯鎮鎮區有10千伏變電站1座,主變壓器8台,總容量2.1兆伏安,高壓輸電線路1條,總長3.5千米,用電負荷22338千瓦。年售電量累計完成175萬千瓦時,綜合電壓合格率97.8%,供電可靠率99.5%。
● 供熱
2011年末,郭家屯鎮鎮區有供熱用戶920戶,其中工業用戶2戶,居民用戶918戶,供熱普及率90%。
● 燃氣
2011年末,郭家屯鎮鎮區有液化石油氣用戶987戶,其中工業用戶2戶,居民用戶985戶,燃氣普及率53%,月液化石油氣平均用量7.3噸。
● 園林綠化
2011年末,郭家屯鎮鎮區植樹0.2萬株,公共綠地23公頃,綠化覆蓋率28%,人均綠地10平方米。

城鎮建設

郭家屯鎮現有2個集鎮,一大一小,大的為郭家屯集鎮,是鎮政府駐地,小的為鄧圩集鎮,是其周圍7個村委會群眾的主要圩場。郭家屯集鎮近年來發展較快,面積比1997年翻了一番,街道總長度也達到了2.5公里,街道兩旁建築95%以上為四層高的樓房。郭家屯鎮集鎮的路燈、下水道、休閑廣場、停車場、自來水、農貿市場、竹木交易場、家畜交易場等硬體建設都已完成或完善。2004年集鎮人口達1775人,佔全鎮總人口的4.9%。

人民生活

1996年開通程式控制電話,現裝機達2400部,入戶率為25.7%,並有手機用戶1267戶。郭家屯鎮有60%的家庭住上寬闊、整潔、舒適的樓房;有65%的家庭購置了彩電、冰箱等小康家電;有20%的家庭購置了摩托車、空調等高檔家電。石門村委會盆塘灣村、坪上村委會曾家村、范家;嶺源村委會的樓下組、樟樹下組、嶺源組;坪上村委會的袁家洲;分別進行了舊村改造,實行了人畜分離。2004年郭家屯鎮共改塘28座、改廁25座。農民年人均純收入突破2800元,銀行存款突破6000 萬元。

文教衛生

郭家屯鎮有初級中學2所,小學21所,幼兒園2家。中、小學全部實現了樓房化,全面消滅危房,在校學生6093人。2003年,投資200萬元建成的郭家屯中學教學樓高四層,有32個教室,屬全市一流。學校配套建設高標準,語言教學、電化教學等現代教學方式已開始進入中、小學課堂。
群眾文化以戲曲、歌舞為主,有農民文化活動中心1個、農民樂隊5家、腰鼓隊1家。郭家屯鎮衛生醫療條件得到很大改善,2001年郭家屯衛生院新建一幢四層門診大樓,2002年改建了住院部,共設有西內、中醫、外科、骨傷、婦產、口腔、肛腸、防疫、婦幼保健等科室,擁有各種先進的現代化設施,技術配備齊全。在鄧圩集鎮設立了衛生分院,各村委會也設立了門診所。
加快基礎建設。兩年來,該鎮共投入340萬元修建了防滲渠、跨灤河大橋及險工險段等水利設施和工程;投資230萬完成21個村電網改造工程,協助完成國家電網西電東輸工程,在鎮區投資40萬元安裝了85盞太陽能路燈;在縣交通局的大力支持下,投資70萬元的西屯至漠河溝高標準砂石路,投資120萬元的河北村“村村通”工程,現已全部竣工通車;全鎮21個行政村基本實現“村村通”固定電話和行動電話,固話戶已達到4000戶,累計修建移動、聯通通信基站7個,使網通、移動、聯通信號覆蓋率達95%;開通了網際網路傳輸通道,實現了有線電視與網際網路,目前安裝有線電視戶達到4100戶,入戶率達到75%。
改善辦學條件。該鎮堅持把教育放在優先發展的戰略高度,從基礎設施、教師隊伍,教學質量等方面入手,強化學校管理,優化教育環境,實現規模辦學。投資310萬元、建築面積3700平方米的鎮中教學樓工程和投資110萬元、建築面積1748平方米的郭家屯、漠河溝、三道營寄宿制小學改造工程現已全部竣工投入使用。全鎮教師隊伍素質不斷得到提高,在職教師合格率均為100%,其中培養市級骨幹教師5人,縣級骨幹教師32人。在教育教學上,他們注重科研興教,提倡素質教育,努力提高教學質量,全鎮中小學各學科教學合格率、體育合格率均達到90%以上,歷年中小學成績居全縣前列。
提高醫療水平。該鎮把改善人民群眾就醫環境和提高醫護人員整體素質當作重要的工作來抓,隨著農村合作醫療工作的不斷推進,全鎮醫療環境、醫療設備有了新的改善,廣大醫務人員的道德水平得到不斷提高。今年,投資26萬元對鎮衛生院的門診和住院處,南兆營、三道營社區服務站進行了裝修,改善了群眾就醫條件;選送9人到縣級以上醫療機構進修;在市中心醫院的支援下又增加5台先進醫療設備,從而提高了醫生的診斷、治療水平;新農合工作得到健康發展,僅去年農民主動參加合作醫療人數已增至18888人,更多地參合農民得到了醫療救助,感受到了黨的溫暖。
增大救助力度。該鎮在“扶貧、助殘、救孤、濟困”等工作中,能夠想民之所想、救民之所急、做民之所需,及時、準確、認真地開展了扶貧救災等各項工作,確保災款、災糧及時發放到位,近兩年來,共發放災款185300萬元,優撫專款512072元,城鎮低保47025元,農村低保355856元,五保戶供養197660元,農村醫療救助65840元,高齡補貼1660元。同時,全鎮社會保障工作不斷優化,農民參加社會養老保險人數逐年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