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周銅器
東周銅器
東周銅器指春秋戰國時代各國貴族在舉行祭祀、宴饗或婚喪禮儀時所用的青銅禮器和樂器,也包括一些生活用具、車器、馬飾、兵器及工具等。
這一時期的青銅工藝有很大發展,禮器種類有明顯變化,商代和西周盛行的酒器大量減少,爵、、觶、觚、角、觥、尊、、卣等均被淘汰;蒸飪器與盛食器數量增多,鼎和均成組使用。東周銅器中,以各國諸侯和卿大夫的禮器數量最多,地位高,享用數量越多。
東周青銅器
東周青銅器
由於諸侯的割據和新舊勢力的鬥爭,東周時代各地生產力的發展和經濟狀況極不平衡,加以生活條件和民俗習慣的差異,在青銅器製作方面也出現了一些區域性的特點。青銅禮器大致可分為5區:以三晉為主的中原地區;以齊魯為主的山東地區;以燕代為主的北方地區;以楚國為主的南方地區和以秦國為主的關中地區。以鼎的形製為例,中原地區的東周銅鼎,一般為圓腹、附耳、獸蹄足,覆缽形蓋,頂有三鈕,年代早的深腹高足,晚的淺腹矮足。山東地區的銅鼎與之相近,唯蓋多平頂。北方地區鼎腿細長。秦國銅鼎腹淺足肥,製作粗劣。楚國銅鼎形制繁多,均為高腳。總的看來,地方特點都比較明顯,尤以秦楚兩國更為突出。東周銅器的分期,由於各地出土資料多寡不同,研究工作也不平衡。中原、楚國、秦國等銅器出土資料較多,關於它們的分期,均有專文研究其他兩個地區則有待今後解決。以中原地區東周銅器為例,大致可分作春秋(前770~前476)與戰國(前475~前221)兩大階段,每一個階段內,又可分作早、中、晚3期。
東周青銅器
東周時代的青銅樂器,主要有編鐘、編和於,也有鐃、鐸,但為數很少。鍾分甬鍾、鈕鍾兩鍾,皆遞次減小,各自成組,每組為9件至14件不等。在器中有甬鍾兩組各9件,銅4件。汲縣山彪鎮1號墓出土鈕鍾14件。近些年來南方出土樂器較多,保存也較好,如、信陽、隨州都出土了成組的甬鍾、鈕鍾和銅。山東地區主要出土於,但也曾出土過幾組編鐘。信陽楚墓鈕鍾和隨州曾侯乙墓編鐘的測試表明,當時的青銅樂器製造已達到相當高的水平。
生活中的青銅用具,最能反映當時工藝水平的是和。帶鉤的形式有琵琶形、獸形、棒形等多種。帶鉤既是服具又有裝飾意義,因此貴族們所用帶鉤的工藝特別考究,其製作有鎏金錯銀、鑲珠嵌玉等金屬細工,有些是非常珍貴的藝術品。戰國時期制鏡工藝以楚國最為發達。北方戰國墓很少有以鏡隨葬的,南方楚墓出銅鏡的較多。早期銅鏡作橋形鈕,窄平邊緣,一般多飾蟠螭紋,鈕座外緣有一道貝紋帶。中期銅鏡作三弦鈕,花紋分為地紋和主紋兩層,以羽紋或蟠螭紋作地紋,襯托山字、花葉和鳳鳥等紋。晚期銅鏡多以雲雷紋為地紋,其上飾蟠聯紋或蟠螭紋。洛陽出土一面銅鏡,背面飾一金銀錯騎馬持劍武士,是不可多得的珍品。
銅鈁即方形壺,青銅製作,用以盛酒漿或糧食。咸陽博物館所藏的這件東周時期秦國小銅鈁,似為明器。它是在咸陽市古渡鄉任家嘴出土的,底部殘缺。銅鈁方體四棱式,直口方唇,壺口微侈;四棱腹,腹四面鼓出,分界線很清楚,有折棱,小平方底;通高12.5厘米,腹最大徑為75厘米,上口邊長4厘米,底邊長5厘米。該銅鈁器壁較薄(器壁薄是冶鑄技術進步的表現),器身有幾處小洞,但製作很認真。此鈁無蓋,無耳。
從各地出土銅器及山西 侯馬鑄銅遺址出土陶范考察,當時除採用渾鑄法外,已廣泛採用分鑄技術,即將器之耳、足、環等附件鑄好后,嵌在主體範中,然後灌注銅液,讓器身和附件熔鑄在一起。也有先將主體和附件分別鑄好,然後再用合金焊接。春秋中葉以後,還出現了失蠟法溶模鑄造技術,象淅川 下寺楚墓出土的銅禁,隨州曾侯乙墓出土的銅尊盤、銅鼓座等,上下多層花紋皆纖細透空,即以這種技法鑄成。但一般工具和兵器仍用合范鑄造,而且一范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