責任

漢語詞語

責任是一個漢語詞語,讀音為zé rèn,作名詞,指個體分內應做的事,來自對他人的承諾,職業要求,道德規範和法律法規等;指沒有做好自己工作,而應承擔的不利後果或強制性義務。出自《新唐書·王珪薛收等傳贊》。

詳細解釋


責任[漢語詞語]
責任[漢語詞語]
從字面上理解,責任有兩層意思:
①對事對他人對己對社會都有應盡的義務。責任義務體現在於公於私之上。
②應承擔的過失例如:推卸責任,從實踐層面看,責任是一個系統:根據責任文化研究專家唐淵在《責任決定一切》(清華大學出版社)的闡述,責任是一個完整的體系,包含五個方面的基本內涵:
責任意識,是“想幹事”;責任能力,是“能幹事”;責任行為,是“真幹事”;責任制度,是“可幹事”;責任成果,是“干成事”。
責任忠誠
責任忠誠
責任是一個人該做和不該做的事情。《新唐書·王珪薛收等傳贊》:“觀 太宗 之責任也,謀斯從,言斯聽,才斯奮,洞然不疑。”《元史·武宗紀一》:“是以責任股肱耳目大臣,思所以盡瘁贊襄嘉猶,朝夕入告,朕命惟允,庶事克諧。”《續資治通鑒·宋英宗治平三年》 :“陛下能責任將帥,令疆埸無事,即天下幸甚。”
陳登科《風雷》第一部第五九章:“俺 黃泥鄉,戴上這麼一頂落後的帽子,你們全沒有責任哪?”如:追究責任。
③承擔責任的過程,一般有十個步驟
(此步驟借鑒網路作家南華詩劍,原名馮偉雄,請見參考資料):1、審責,2、切責,3、歸責,4、盡責,5、責難,6、受責,7、懲責,8、悔責,9、免責,10、償責。
具體含義如下:
審責:在設定目標前,對這個目標的結果進行判斷責任的大小、承擔時間及承擔對象。
每一個 不公正的行為必然就是一個肯定性質的侵犯、一件做出的實事。但其實也有這樣的一些行為:僅只是 不做出這些行為就意味著做出不公正的事情。這些行為就叫做 責任。

名言


•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顧炎武)
• 作為確定的人,現實的人,你就有規定、就有使命、就有任務,至於你是否意識到這一點,那是無所謂的。(馬克思)
• 自由不在於在幻想中擺脫自然規律而獨立,而在於認識這些規律,從而能夠有計劃地使自然規律為一定的目的服務”,又說,“意志自由只是藉助於對事物的認識來作出決定的那種能力。(恩格斯)
• 在他握有意志的完全自由去行動時,他才能對他的這些行為負完全責任。(馬克思)
• 沒有無義務的權利,也沒有無權利的義務。(馬克思)
• 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是我們黨的根本宗旨,密切聯繫群眾是我們黨的優良作風。在革命戰爭年代,我們黨能夠贏得人民群眾的衷心擁護,就在於黨以自己的實際行動表明,它是為人民利益而鬥爭的。(江澤民)
• 世界上有許多事情必須做,但你不一定喜歡做,這就是責任的涵義。 (馬克思)
• 如果他要進行選擇,他也總是必須在他的生活範圍裡面、在絕不由他的獨自性所造成的一定的事物中間去進行選擇的。(馬克思)
• 人類始終只提出自己能夠解決的任務,因為只要仔細考察就可以發現,任務本身,只有在解決它的物質條件已經存在或者至少在形成過程中的時候,才會產生。 (馬克思)
• 鞠躬盡瘁,死而後己。(諸葛亮)
• 明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司馬遷)
• 自己無論怎樣進步,不能使周圍的人們隨著進步,這個人對社會的貢獻是極其有限的,絕不以‘孤獨’、‘進步’為滿足,必須負擔責任,使大家都進步,至少使周圍的人都進步。(鄒韜奮)
• 責任心就是關心別人,關心整個社會。有了責任心,生活就有了真正的含義和靈魂。這就是考驗,是對文明的至誠。它表現在對整體,對個人的關懷。這就是愛,就是主動。 (穆尼爾·納素)
• “一個人若是沒有熱情,他將一事無成,而熱情的基點正是責任心。”“有無責任心,將決定生活、家庭、工作、學習成功和失敗。這在人與人的所有關係中也無所不及。” (托爾斯泰)
• 當仁不讓。(孔子)
• 鐵肩擔道義。(李大釗)
• 敬業樂群(《禮記·學記》)
• 敬者何?不怠慢、不放蕩之謂也。 (朱熹)
• 良農不為水旱不耕,良賈不為折閱不市,士君子不為貧窮怠乎道。 (荀子)
• 敬字工夫,乃是聖門第一義……無事時,敬在裡面;有事時,敬在事上,有事無事,吾之敬未嘗間斷。 (朱熹)
• 業精於勤,荒於嬉;行成於思,毀於隨。(韓愈)
• 高尚、偉大的代價就是責任。——丘吉爾【英】
• 儘管責任有時使人厭煩,但不履行責任,只能是懦夫,不折不扣的廢物。——劉易斯【美】
• 人生須知負責任的苦處,才能知道盡責任的樂趣。——梁啟超【中國】
• 一個人若是沒有熱情,他將一事無成,而熱情的基點正是責任心。——列夫·托爾斯泰【俄】
• 要使一個人顯示他的本質,叫他承擔一種責任是最有效的辦法。——毛姆
• 我們的使命是照亮整個世界,熔化世上的黑暗。(莎士比亞《維納斯與阿多尼》)
• 人總是背負著自己的祖國和自己的憎恨到處走的。——巴爾扎克《假情婦》
• 人類的使命在於自強不息的追求完美。——《托爾斯泰傳》
• 藝術不是一種技藝,它是真實情操的表白。——《托爾斯泰傳》
• 人生只有一種確鑿無疑的幸福——就是為別人而生活。(托爾斯泰《幸福家庭》)
• 要理解人,而且還要熱愛他們。——《羅曼·羅蘭傳》
• 如果人們不愛他的人民,那是最卑微的。——《托爾斯泰傳》
• 一切在於人,一切為了人。——高爾基《人》
• 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林則徐《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其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