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制口弦

竹制口弦

口弦是中國樂器中體積較小的一種,也是中國歷史最悠久的少數民族樂器。據說,早在公元前40世紀的原始社會,人們就開始用口弦演奏音樂了,那時候,口弦的名字叫做“簧”。竹制口弦一般採用質地堅硬楠竹片削制而成,製作時,用鋒利的刀子將竹片刳薄,在中間三面鏤空刻出簧舌,然後把弦的片頭削尖呈劍形,片尾截齊做弦柄。竹口弦的簧舌頭部大而薄,中部窄而厚,舌的兩側削成斜面,與竹片的頭部相連。彈撥片頭時,利用竹片的彈性,可以使簧舌自由往複地振動發音。如果把幾個竹片用繩子穿接起來,就製成多片口弦。多片口弦大多由2至5片音高不同的竹片組成,竹片的音高取決於簧舌的長短、寬窄和薄厚。

概述


最後的彝族竹制口弦
最後的彝族竹制口弦
口弦,是彝族人民在文化藝術生活中常見的一種簧樂器,是一種長約兩三寸、寬約五寸的竹片或者銅片,中間精心雕刻出長形的簧牙,小巧玲瓏攜帶方便。其音域寬廣、音質清脆、音色柔和,能抑揚頓挫地表達各種思想感情,因而深受彝族青年男女的喜愛。彝族男女幾乎人人都有一副口弦,年輕人每人兩三副口弦的也不鮮見。
口弦有竹制和銅製兩種。竹制的叫做“瑪便”,銅製的叫做“圖史荷合”,有三片到五片不等。竹制的音色深厚、低沉;銅製的音色清脆、秀麗。演奏時左手將口弦簧牙靠近嘴唇,右手指彈動弦片,用氣鼓動簧牙產生音響和弦片本身固定的音韻交織在一起,吹奏口弦隨著口形、氣力變化音色,形成錚錚動聽,柔和婉轉、非常接近口語的音樂旋律,利用口腔共鳴吹奏出不同的聲調。從而藉以傳遞心聲。
竹口弦製作簡便,容易演奏,尤其是西南、台灣和海南等竹材豐富的地方,廣為流行。在彝族中,不論男女老少,幾乎每人都有一副口弦,用一個精緻的小竹筒盛裝,掛在胸前,休息昌便取了彈奏。由於口弦音量小,通常是三三兩兩地湊在一起相互傾聽。在夜靜的時候彈奏,聲音較為明亮,距離稍遠的地方也能聽見,泛音尤為清晰,非常優美動聽。

形制


口弦有金屬制和竹制兩種。竹制口弦,又稱“響蔑”、“吹蔑”或“彈篾”,歷史悠久,形制多樣,是我國眾多少數民族人民非常喜愛的民間樂器,可以獨奏、齊奏、合奏或為歌舞伴奏,在人們的生產勞動和日常生活中佔有重要地位。
竹制口弦選用質堅干透的竹片,必須用滾開的清油把竹子炸透,去掉原竹子的青氣,使之成為熟竹片,再削制而成。彝族的大型竹口弦,長13厘米左右,寬1.5厘米,小型的長約6厘米,寬1厘米。傈僳族的長15厘米,寬1厘米。製作時,採取堅硬的楠竹片,用鋒利刀子刳薄竹片,並在中間三面鏤空刻出簧舌。竹口弦的簧舌和風琴的簧舌相似,簧舌的首部寬大而薄,朝向柄端,中部窄而厚,舌的兩側削成斜面,簧舌的根部較薄,與片頭處相連,彈動片頭時,利用竹片的彈性,可使簧舌自由往複振動發音,音響低沉,音色優美動聽,這是竹制單片弦。如將多個單片弦的柄端鑽孔穿繩,就成為竹制的多片弦。

回族口弦


回族婦女在舊社會深受封建禮教束縛,“家女不見外男,青絲不見青天”,只好用梳頭的破篾子背,做成一頭寬一頭窄、中間有個簧兩頭扯線的樂器,用來消憂解愁。這就是後來的口弦。有的姑娘婚事不如意或者思念情人,有的小媳婦受了婆婆的氣又不處訴說,就只好倚門靠窗用口弦來訴說自己的心事。有首“花兒”唱竹口弦道:“三寸竹片片,兩頭扯線線,一埠中銜,消罪解麻纏。”
回族口弦的來源,一說來自梳頭篦子,一說是為紀念哈旦姑娘。傳說很久以前,六盤山里遭大旱,一位名叫哈旦的姑娘找到了一眼小泉眼,但被毒蛇咬傷,她的情人達烏德趕來殺死了毒蛇,救活了姑娘,但哈旦姑娘再也不會說話了,為了表達對達烏德的深情,用黃竹做成了口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