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街行·秋日懷舊
御街行·秋日懷舊
《御街行·秋日懷舊》是宋代文學家范仲淹的詞作。此詞上片以寫景為主,景中寓情,以寒夜秋聲襯托主人公所處環境的冷寂,突出人去樓空的落寞感,並抒發了良辰美景無人與共的愁情;下片以抒情為主,通過寫作者長期客居他鄉,不免被如素練般的月光感發出陣陣思愁,將懷人相思之情表達得淋漓盡致。全詞雖然沒有出現一個“思”字,但字字句句都是“思”,有評詞者謂此詞情景兩到,堪稱情景俱佳的名篇。
御街行·秋日懷舊
紛紛墜葉飄香砌,夜寂靜、寒聲碎。真珠簾卷玉樓空,天淡銀河垂地。年年今夜,月華如練,長是人千里。
愁腸已斷無由醉,酒未到、先成淚。殘燈明滅枕頭敧,諳盡孤眠滋味。都來此事,眉間心上,無計相迴避。
⑴御街行:詞牌名,又名“孤雁兒”。此詞雙調七十八字,前後段各七句、四仄韻。
⑵香砌:有落花的台階。
⑶寒聲碎:寒風吹動落葉發出的輕微細碎的聲音。
⑷真珠:珍珠。
⑸天淡:天空清澈無雲。
⑹月華:月光。練:白色的絲綢。
⑺無由:無法。
⑻明滅:忽明忽暗。敧(qī):傾斜,斜靠。
⑼諳(ān)盡:嘗盡。
⑽都來:算來。
紛紛雜雜的樹葉飄落在透著清香的石階上,當次夜深人靜之時,那悉悉索索的落葉聲更增添了秋天的涼意。捲起珍珠串成的錦簾,華麗的樓閣上空空蕩蕩,只見到高天淡淡,銀河的盡頭像垂到大地。年年今天的夜裡,都能見到那素綃般的皎月,而年年今天的夜裡,心上人都遠在千里之外。
愁腸已經寸斷,想要借酒澆愁,也難以使自己沉醉。酒還沒有入口,卻先化作了辛酸的眼淚。夜已深,燈已殘,燈火明滅之間,只好斜靠枕頭,聊作睡去,這無休無止的孤棲,真讓人嘗盡了孤獨相似的滋味。算來這苦苦的等待尚遙遙無期,雖說是終日眉頭緊鎖,心緒萬千,也沒有一點辦法可以解脫迴避。
此詞具體創作時間已難以考證。關於此詞的創作緣由,主要有三種說法:唐圭璋認為是作者因久客居他鄉觸景生情而作;靳極蒼則認為是“思君之作”,“作者在外任時,還念朝廷無人,君王無佐,憂心如焚,因此創作此詞來抒發情感”;而汪中認為此詞“為思念室家之作”。
此詞上片以寫景為主,景中含情。“一葉落而知秋”,詞人先從落葉寫起。枯黃的落葉輕盈落在地上,聲音輕而細碎,然而詞人僅憑耳朵就能聽到這些輕細的聲音,說明詞人的內心極度孤寂,也反襯了夜的岑靜。“寒聲碎”一句,詞人意在告訴讀者這細碎的聲響不僅帶著寒冷的秋意,更傳達著他落寞的心境。因此,詞人通過開頭對秋聲、秋色的描繪,渲染出秋夜寒寂的景象,為全詞奠定了悲涼的基調。詞人捲起珠簾,觀看夜色,只見天色清淡如洗,星河如瀑,飛瀉遠方。詞人本是一個“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剛毅男子,然而,在這空寂的天宇下,皎皎的明月中,便能觸發他內心世界的幽邈情思。因此,接下來就抒寫了詞人的落寞之情:年年到了今夜,月光皎潔如練,可惜意中人遠在千里之外,不能陪伴自己共賞良辰美景,實在令人惆悵不已。此時感情的激流洶湧澎湃,以景寓情的手法已不能淋漓盡致地抒發內心的情感。於是,詞人在下片中,採用了直接抒情的手法傾吐愁思。
詞的下片抒寫詞人長夜不寐,無法排遣幽愁別恨的情景和心態。因見不到思念的人兒,詞人只好借酒澆愁,可愁到深處,已是腸斷,酒也無法來麻醉,酒尚未飲下,已先化作了眼淚。比起入腸化淚,更進一層,足見詞人愁思之厚重,情意之凄切。濃濃的愁苦本已侵擾著離人,可一盞如豆的青燈忽明忽暗,與室外月明如晝兩相映襯,自然更添凄涼,倍加酸楚,使人無法入睡。因而只能斜靠枕頭,寂然凝思,黯然神傷。“諳盡孤眠滋味”中的“諳盡”與上片的“年年”遙相呼應,再次說明愁緒由來已久。下片由景入情,情景交融,層層遞進,反覆詠嘆,語直情真,悲涼凄切。
自《詩經·周南·關雎》“悠哉悠哉,輾轉反側”出,古詩詞便多以卧不安席來表現愁態。范仲淹這裡說“殘燈明滅枕頭欹”,室外月明如晝,室內昏燈如滅,兩相映照,自有一種凄然的氣氛。枕頭欹斜,寫出了愁人倚枕對燈寂然凝思神態,這神態比起輾轉反側,更加形象,更加生動。“諳盡孤眠滋味。”由於有前句鋪墊,這句獨白也十分入情,很富於感人力量。“都來此事”,算來這懷舊之事,是無法迴避的,不是心頭縈繞,就是眉頭攢聚。愁,內為愁腸愁心,外為愁眉愁臉。古人寫愁情,設想愁象人體中的“氣”,氣能行於體內體外,故或寫愁由心間轉移到眉上,或寫由眉間轉移到心上。范仲淹這首詞則說“眉間心上,無計相迴避。”兩者兼而有之,比較全面,不失為入情入理的佳句。詞中比喻、通感、白描等手法的運用也極大地增強了藝術表達效果,是一首情景俱佳的名篇。
明人王世貞《藝苑卮言》:范希文“都來此事,眉間心上,無計相迴避”,類易安而小遜之。其“天淡銀河垂地”語,卻自佳。
明人李攀龍《草堂詩餘雋》:月光如畫,淚深於酒,情景兩到。
明人沈際飛《草堂詩餘正集》:“天淡”句空靈。
明人卓人月《古今詞統》卷十一:“寒聲碎”,何如少游“鶯聲碎”。
清人王士禛《花草蒙拾》:俞仲茅小詞云:“輪到相思沒處辭,眉間露一絲。”視易安“才下眉頭,卻上心頭”,可謂此兒善盜。然易安亦從希文“都來此事,眉間心上,無計相迴避”語脫胎,李特工耳。
清人沈謙《填詞雜說》:范希文“珍珠簾卷玉樓空,天淡銀河垂地”及“芳草無情,又在斜陽外”,雖是賦景,情已躍然。
清人沈雄《古今詞話·詞品》卷下:范希文守邊作詞,有窮塞主之稱。其《御街行》“天淡銀河垂地”一句自佳。
近人唐圭璋《唐宋詞簡釋》:此首從夜靜葉落寫起,因夜之愈靜,故愈覺寒聲之碎。“真珠”五句,極寫遠空皓月澄澈之境。“年年今夜”與“夜夜除非”之語,並可見久羈之苦。“長是人千里”一句,說出因景懷人之情。下片即從此生髮,步步深婉。酒未到已先成淚,情更凄切。
范仲淹(989—1052),北宋政治家、文學家。字希文。其先邠(今陝西邠縣)人,后徙蘇州吳縣(今屬江蘇)。大中祥符八年(1015年)進士。官至樞密副使,參知政事,又曾出任陝西四路宣撫使,知邠州。守邊多年,西夏稱他“胸中自有數萬甲兵”。卒謚文正。著有《范文正公集》。詞存五首,風格、題材均不拘一格,如《漁家傲·秋思》寫邊塞生活,蒼勁明健,《蘇幕遮·懷舊》《御街行·秋日懷舊》寫離別相思,纏綿深致,均膾炙人口。有今輯本《范文正公詩餘》。
范仲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