酵素菌

酵素菌

酵(jiào)素菌技術,是一項生物工程,其產品能夠產生多種催化分解酸的有益微生物群體,作為進化型的生物技術結晶,為農業可持續發展帶來了新的希望。該技術不僅能有效地解決農業生產中的化肥公害,農藥污染,土壤板結,污染環境等問題。而且該技術生產出的肥料是生產綠色無公害,城鄉人民食用放心農副食品的最佳生物菌肥料,被國內外專家認為,這將是促進傳統農業向現代化生態農業轉化的一場重大革命。酵素菌技術是中國農業未來之希望。

項目概述


"三農"問題已成為我國國民經濟中的首要問題,引起了全黨全國的重視。解決"三農"問題的重要措施之一就是採用國內外先進的科學技術,改造傳統農業,加快現代化農業的步伐,按照國內外市場的需求,生產高質量,高付加值的農副產品,極大地提高經濟效益和的社會效益。有計劃地開發和推廣溫家寶總理曾經題詞的,被譽為"中國農業未來之希望"的並被列入國家"星火計劃"項目的酵素菌技術,對促進我國農業現代化,解決"三農"問題有著迫切的重大意義和廣闊的前景。

成份說明


主要構成

活菌:主要有固氮菌、解磷菌、解鉀菌、酵母菌、放線菌、真菌以及多種對植物有益的菌群。
生命物質:微生物發酵過程中產生的生命物質,現已測出17種氨基酸33種遊離氨基酸12種脂肪酸以及多種酶、生物激素類物質等。其中酶在生命活動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沒有這些酶,植物就不能生長。
含有6種非金屬元素和20種金屬元素,它們都和動植的生長密切相關。其中16種元素碳、氫、氮、磷、鉀、鈣、鎂、硫、鐵、錳、銅、鋅、鉬、鈷、氯、硫為植物生長必需的營養元素及微量元素。其中的有機質可解決土壤板結和鹽鹼化問題。

各類肥料

全元素:此肥料含有各種農作物生長過程中所需要的各種元素,並且根據平衡施肥理論,按作物所需各種養分最大數量加以配比,確保農作整個生長期內絕不出現任何脫肥和缺肥現象,從而達到豐產和高產的效果。
營養型:正本修元,徹底修復土壤分解化肥殘留,提高植物抗逆性,抵抗病蟲害達到少用或不用農藥的效果。
緩釋長效:此肥料含有大量有機質,再加上微生物繁衍生殖所產生的各類有機酸、氨基酸、脂肪酸、遊離氨基酸等都具有釋放速度慢、肥效長的特點。
高能活性:此肥料所獨有的各類菌群能夠高效徹底分解化肥殘留物和土壤中不可分解的各類物質,增加土壤團粒結構,保水保肥,而且能夠徹底殺滅土壤中的病原菌,保證無土傳病害,使農作物能在最好的環境當中生長,從而保證農作物的產量與品質,增加投入產出比,提高經濟效益。

肥料的活性

在以裂變方式繁殖的生命活動中分泌的有機酸能夠溶解土壤中的磷酸鹽、硝酸鹽,釋放儲存在土壤中大量被固定的磷鉀及微量元素,增加土壤養分有效性,同時微生物在土壤中以驚人的速度繁殖,產生的分泌物能促進土壤團粒結構的形成,消除板結,進而改善土壤的水、肥、氣、熱,增強地力。微生物分泌的有機酸能中和鹽鹼,降低土壤鹽濃度和鹼性,增加土壤通透性、保水性、提高肥力和可持續性。肥料中的生物酶能在常溫常壓下催化各種生化反應,產生多種抗生素和生長激素,活化土壤釋放大量的微量元素,能增加主幹根和毛細根量30-50%,迅速拓展養分的輸送管道,讓作物合理平衡吸收利用肥料,促進作物生長、早熟、增收、增強抗逆性、抗病性、抗旱澇、抗低溫、抗倒伏,對長期高溫、低溫根系生長緩慢、弱苗、葉黃,無生機或根系極差和因重茬或衰老出現的落花、落果和凍害、越冬作物返青慢、分櫱少,有極好的要根治作用。
該肥料具有無毒、無害、無殘留,極大改善作物品質對作物安全,無副作用,不污染環境,保護農業生態等特點,是名副其實的農業環保肥料、綠色肥料、生態肥料。
拌土、裝營養缽或拌底肥一畝用量150-200公斤,作物生長全過程無需追肥,能延長生長期20-28天,增產30%以上。

理化指標

有效活性菌≥5千萬/克;
氮磷鉀總量≥4%;
有機質≥45%;

實現措施

酵素菌技術採取科學的措施和手段,充分利用農、林、牧、漁業的廢棄物進行綜合利用,把廢棄物變腐朽為技術保證。凡是養殖場、動植物廢料、垃圾垛的地方更有條件,採用酵素菌技術。在國際上如美國工業化水平較高的國家,酵素菌技術普遍成為推動"化學農業"向"有機農業"、"生態農業"發展過渡的核心技術。在我國一些省市,21世紀城市工業和生活垃圾和農村、城郊秸稈焚燒以及化肥、農藥的大量使用對生態環境和農業生產的負面影響已經削弱了我國農副產品在國際和國內的市場競爭力。酵素菌技術的應運而生,責無旁貸地承擔起實現農業第二次騰飛的歷史重任,必將成為我國農業技術發展的唯一選擇和依託。從實際應用效果來看該項技術在國際內都具有廣闊的推廣前景。

作用

1、克服了由於大量化肥的使用給土壤結構造成嚴重破壞和惡性循環。
2、解決了由於濫用農藥給人類健康造成的嚴重危害。
3、減輕了由於化肥、農藥使用和秸稈、垃圾物的處理造成嚴重的環境污染。

技術介紹


技術發展

早在上個世紀四十年代,日本微生物專家開創研究的一門新型農業高新技術--酵素菌技術,於八十年代後期進入應用階段,現已被世界二十多個國家和地區應用於種植業、養殖業、環保、人體保健等領域,並取得了巨大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自1997年從日本引進了這一高新技術,並進行了試驗、示範和推廣,取得了極其顯著的效果。
根據國內各地資料綜合,通過施用酵素菌肥的糧食、蔬菜、水果等農作物增產30-100%,農產品質量顯著提高,花卉色澤艷麗不易凋謝;水果甜度增加2度,口感和商品性均優於施用化學肥料和其它肥料,而且病害大幅度減輕,能解決農作物重茬病問題,減少或消除農藥、化肥對環境和食品污染,另對秸稈還田、防治土壤板結、鹽鹼化、沙化等方面也有著廣闊的應用前景。

技術原理

酵素菌 是由細菌、放線菌和真菌三大類,幾十種菌和酶組成了有益生物活性的功能團。它不僅能分解農作物秸稈等各種有機質而且能分解土壤中殘留的化肥、農藥等化學成分,還能分解沸石、頁岩等礦物質,它在分解發酵過程中能生成多種維生素、核酸、菌體蛋白等發酵生成物,營養價值相當豐富。應用酵素菌技術製作的肥料其有益微生物能夠殺死土壤中的病原菌,可全面改良土壤達到土質鬆軟、透氣、保水、保肥、抗旱、耐澇、提高地溫和地力,克服農作物重茬病,有效控制病蟲害,穩定增加產量,並能極大改善農產品的品質和口感的目的。使用該肥料蔬菜大棚的地溫可提高2-3℃,產量提高30%以上,成熟期提前7-10天,瓜果含糖量提高2-3度,能創造較好的經濟效益。

歷史背景


國際情況

多年來,化學肥料的施用對農業增產增收起到了關鍵作用,然而,由於長期施用化學肥料,有機肥不足,各類養份比例失調,致使農田生態環境、土壤理化性狀和土壤微生物區系受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壞,而且還影響了農產品的品質。化學肥料污染已成為當今世界一大公害。
為保護生態環境和農田土壤,1972年國際上成立了國際有機農業運動聯盟,以促進生態系統中生物循環,達到保持和增強土壤長期肥力及其生物活性的目的。
21世紀,全球範圍內對有機農業在保護環境和資源、消除常規農業的負面影響,促進農業可持續發展方面取得了一致的認識。
美國、歐盟、日本、澳大利亞等發達國家都開始對化學農藥及化肥的使用進行更加嚴格的管理,以促進有機農業的發展。
據了解,瑞士,已有10%的耕地獲得了有機農業證書。不少政府對本國的生態農業和生態食品的發展實行了補貼政策。

國內情況

我國在農業和食品行業取得了巨大成就的同時,也付出了慘重的代價:全國2/3以上的山區和農林、農牧區生態環境脆弱,普遍存在嚴重的生態破壞,水土流失面積占國土面積的38%,生物多樣性喪失,農業災害趨於頻繁。
90年代受災面積已相當於50年代的273% 。為改變這種狀況,我國政府倡導並加快了實施生態農業計劃,按生態學原理建立和發展農業體系,形成生態上和經濟上的良性循環,從而實現農業的可持續發展。
我國從50年代開始進行微生物肥料的研究和應用,受到國家有關部門的重視,得到快速的發展國務院關於開發綠色食品的文件指出:"開發綠色食品 ( 無污染食品 ) 對於保護生態環境,提高農產品質量,促進食品工業發展,增進人體健康,增加農產品出口創匯都具有現實意義和深遠影響"。並指出,農產品品質提高和產量的增加,主要依靠包括生物肥料在內的高新技術的支持,特別是生物肥料的推廣應用農業部於1990年召開了綠色食品工作會議,以推動無公害健康食品的開發生產。
1990年國家科委將微生物肥料, ("菌肥"有"微生物肥料"、"微生物菌肥"、"細菌肥料"、"複合微生物菌肥"、"複合微生物肥料"、"生物有機肥"、"小肥"等各種名稱,它們之間實際上有區別)。的應用列入國家成果重點推廣計劃,進一步推動了我國微生物肥料生產的發展。
1990年,經原國務院李鵬總理同意,我國專門設立了"非豆科作物固氮研究"總理基金項目。國家計委、經貿委在《當前國家重點鼓勵的產業、產品和技術目錄》中,將生物肥料作為農業高新技術產品予以大力扶持。專家們將生物肥料作為促進生態農業發展的重要技術之一向全國各地推廣。
北京市政府已下文從2000年5月1日起,用二年的時間建成"北京食用農產品安全生產體系",並頒布了"北京市食用農產品安全生產暫行標準",分別對農產品生產的環境質量、農產品生產投入品、及食用農產品建立了嚴格質量標準,禁用了一大批化學農藥,對化肥的投入量也進行了嚴格限制。
全國各省市也聞風而動,紛紛制定了自己的標準並啟動無公害蔬菜工程,從而大大加快了我國生態農業的進程。
2013年湧現出一批質量優良、包裝精美的微生物肥料新寵,受到廣大城鄉用戶的青睞。微生物肥料以其明顯的促進作物生長、增產、增收、防病、改善品質和改良土壤、保護環境的巨大優勢,以及投入產出比高等特點,在這一場農業革命中擔負著極其重要的角色
可以預料:隨著生態農業、有機農業的實施,對綠色食品的強烈呼聲和巨大市場以及國家對生物肥的重點扶持,必將為生物肥料這一高新技術產品提供廣闊的應用前景。

技術簡介


酵素菌農業應用法,廣泛應用於種植業、養殖業、環保業和人體保健食品業等領域,它不僅是先進的,克服無機化弊端的有效微生物肥料,也是應用生物技術使傳統農業走向生態農業,形成農業產業化、規模化,生產"無公害綠色食品"的有效途徑。有關專家稱之為農業技術的第二次革命,21世紀已有20多個國家和地區推廣使用。
1、同於長期使用化肥、農藥,造成了土壤狀況的惡習性循環,最突出的是土壤板結,通透性差,所施化肥農作物只能吸收三分之一,另三分之二的N P K及作物所需的微量元素被土壤固化,而施用酵素菌能使土壤疏鬆,通透性好,形成土壤的團粒結構,保水保肥,抗旱耐澇,增強作物的適應能z力,從而使地方肥效提高,產量穩定增加,在日本施用酵素菌的大棚栽培情況是:黃瓜畝產22噸,施用化肥畝產12噸;芹菜為畝產10噸,每棵重達2。5公斤,施用化肥的芹菜每畝產5噸;西紅柿畝產22噸,施用化肥畝產10噸。在我國濰坊的昌邑,施酵素菌的黃瓜畝產24噸,黑龍江省五常市施用酵素菌種植水稻,從6月2日手插秧到8月10日,平均每穗110粒,而施化肥的只有92粒。
2、形成有益微生物群體優勢,抑制有害微生物的繁殖,減少病蟲害發生。同時,還解決了農作物重茬病的問題,在日本受重茬病危害嚴重的西紅柿黃瓜西瓜等農作物施用酵素菌肥后,在原地種十五、六年後,其產量、質量均不斷提高。山東濰坊市實驗種植的西瓜、西紅柿等均已解決了重茬病問題.
3、增加農作物基酸和庶糖的含量,產品質量明顯提高,施用酵素菌肥種植的蔬菜、水果,不但產量高,且原味、口感好,葉綠素含量高,無任何污染殘留,施酵素花卉色澤鮮艷,保鮮期長,不易凋謝,濰坊市施用酵素菌生產的草莓、西瓜、蜜桃糖度堤高2度以上。
4、酵素菌在飲料上的應用,技術更趨成熟。由於營養學和畜產生理學的高度發展,給畜牧業的飲料帶來了很大進步。為了提高家畜生產,21世紀雖然已經做出了以營養為中心的混合飲料它的成果不容忽視。但是另一方面,同於生產率的提高及場化的飼料環境和品種的不斷改良,使家畜降低了耐病性和抵抗能力,招致旆理機能的減弱,從而出現了生理障礙、機能障礙、代謝障礙等多種病症。於是出現了濫用預防藥品心肝及給混合飼料里大量添加抗生素,預防葯,維生素等一般常識所想到的,繼而成為新的社會問題,從食品公害的角度來看也應追究這些弊端,使之必須達到食品衛生法的要求,在這樣的環境下,解決問題的方法之一就是應用新發展起來的生物技術,使用酵素菌和酵素菌飼料對家畜的健康生產和提高耐病性方面具有很大的作用,因此越來越受到各界的關注。
使用酵素菌飼料可以降低糞便的臭味減少畜舍臭味對環境的公害。首先同於酵素菌的作用,發酵飼料在消化器官內容易很好消化,從而提高了對食物的消化率。其次是整腸作用變好,眾所周知,腸道內生存著無數微生物種類極其繁多,它們既能促進食物的消化,又能產生維生素B群,並對病源菌的繁殖起抑制作用。對家畜的胃腸清理和健康保健也有重要作用。另外使用酵素菌飼料能多提供一些纖維質的成份,特別是喂些鋸屑飼料會使腸內菌里有益菌增值,並抑制有害菌的繁殖,從而消除了飼料的異狀消化,在抑制產生吲哚氨氣臭味的同時,增加了木質纖維素的供給。因此,使用酵素菌來發酵飼料,使家畜的腸內菌經常保持在正常的平衡狀況下,抑制民飼料的異狀分解,提高了消化率,同時還助長了維生素B群和維生素K等有用的富營養素的生成和幫助飲料的消化,酵素髮酵飼料還可以對消化飼料時產生的毒性物質和飼料里存在的毒性起解毒和排泄作用。
另外,使用酵素菌飼料能增強嗜好性。牛、羊等食草動物和雞、豬等食雜動物,特別喜歡由植物性飼料發酵所生成的甜食味和酯味(酒精發酵味),在以氣味來增進食慾的同時,發酵飲料中所產生的糖份,氨基酸和高級酒精的味道,進一步強化了飼料的味道,從而成為增進食慾的主要因素。
酵素菌發酵飼料能生成有益物質,各種酵素(澱粉酶、蛋白酶脂肪酶消化酶氧化酶過氧化氫酶等氧化酶等氧化還原酵素是由廉價的飼料為材料發酵生成的,它積極分解飼料中的營養的同時,在畜體內還幫助其消化作用,從而提高飼料的消化吸收率。
酵素髮酵飼料和酵素菌的餵養促使家畜生殖旺盛,消除了繁殖障礙及不孕症,這主要是因為由發酵飼料中有維生素B群供給的效果所致。
由酵素生成了促進生長未知因子(V G F),促進家畜生長,防止脂肪過多,改善肉擀,利用酵素菌及酵素髮酵飼料能夠挖掘出尚未開發的飼料價值。由於在畜產經營上其生產成本的70%是飼料,雖然飼料成本的比重極高,但飼料營養成人的高低,單純靠飲料價格的高低是無法判斷的。例如,小麥和米糖相比,小麥的價格高於米糖,從其營養成人來看,高價的小麥不能說就優於謙價的米糠。小麥的粗蛋白約少於米糠21%,粗脂肪只佔了米糠的1/9,而糖份約為米糖的2倍,含量較多,但從價格上來看小麥卻是米糖的三倍。另外一個關鍵的問題是吸收率,
使用酵素髮酵飼料,最關鍵的總是也就是提高飼料的消化率,如果能使米糖消化率接近於玉米,就能進一步提高米糠的使用價值,在畜產飼料中,象米糠、秸桿這樣的有開發價值的飼料,只有被充分的利用了,方能減少畜產品的成本,提高其經濟效益。
酵素髮酵飼料,可增加飼料中粗蛋白的含量,將澱粉鋸屑等較多的粗飼料,通過酵素菌處理后,注意到粗蛋白的數值有驚人的增加,
這些菌體蛋白可直接作為家畜飲料的生要蛋白原利用,在家畜飲料中,價格最高的是蛋白質系列飼料,將其一部分可以利用微生物來補充,因此可以說,這是酵素髮酵飼料在經濟上的優勢之一。
酵素髮酵飼料的餵養效果。
以養雞、牛為例:
⑴提高產蛋率:產蛋率提高10%-20%。
⑵減少壞蛋:破損蛋率減少到0。5%。軟皮蛋率減少到大約2%以下。
⑶死亡率:同於傳染病和發育不良而造成的死亡率幾乎為零。
⑷早期育肥:酵素髮酵飲料的營養價值和營養成份均衡,所以早期肥育的效果很好。
⑸減輕糞便的嗅味:不僅改善臭味,而且改善環境。
⑹提高耐病性:由於酵素的各種效果使家畜體力大幅度增強,從而養活了傳染病的發生。
⑺改善了蛋質:使用酵素髮酵飼料十天後,改善了蛋的營養成份,味道鮮美,同時減少了雞蛋的異味道.
⑻改善肉質:發酵飼料使營養所需達到平衡,從而生產出味美鮮嫩的肉質.
⑼延長產蛋期:產蛋期可延長從產蛋開始到580天左右,根據品種不同,也有維持到610天的記錄.
⑽提高孵化率:因為成雞的營養狀態良好,所以受精率提高,也因孵化蛋的營養平衡好,提高孵化率.
(11)減少營養添加劑用量:酵素髮酵飼料中,存在著比混 合飼料中添加營養劑還多的營養成份,而且消化吸收率很高,因此可以大量養活營養劑量。
(12)驅除病原菌:同於長期使用酵素菌發酵飼料,使整個雞舍都驅除病原菌的有益菌
它的先進在於酵素菌是一種能夠產生多種催化分解酶的有益微生物群體,具有很強的好氣性和發酵分解能力,它即能分解各種作物桔桿、樹皮、鋸末等,又能分解農藥、化成份,還能分解頁岩、膨潤土、沸石等礦物質,所以,酵素菌肥施入土壤后,其有益微生物能夠殺死土壤中的病原菌,溶解土壤中被固化的營養成份,改善土壤理化的性狀,提高地溫,還能分解殘留的農藥,逐步消除化肥、農藥對農產品的污染,達到高產、優化、無公害出口創匯的目的。利用酵素菌技術,製成的飼料添加劑用於畜禽飼養,能夠提高飼料的轉化率和利用率,殺天體的內病菌,加速為畜禽的繁殖生長,提高經濟效益。

項目特點

酵素菌是從自然界中分分離純化獲得的有益微生物,將其組合發酵形成,包括細菌、酵素菌、絲狀菌三大類二十餘種能產生流活性分解酶的微生物群體組成的產品,經各國科研機構幾十年的開發研究,八十年代日漸成熟,並廣泛應用於種植業、養殖業和人體保健儀器行業。
酵素菌技術利用微生物"共生、寄生、互生、抵抗"的生存特性和生成幾十種酶的生物效價,具有很強的好氣性和發酵分解能力,做為有機肥施入土壤能殺死土壤中的病原菌,溶解土壤中被固化的營養成份,改善土壤結構,提高地溫。製成飼料和飼料填加劑,用於畜牧業,能提高飲料的轉化率,殺滅體內商菌,減少病菌感染,篩高產肉、產蛋率,並可促進綠色農產品大量出口創匯。
酵素菌項目的主要特點是,多種菌混合相生互補,發酵工藝簡單,易於掌握,原材料豐富價廉,生產周期短,投資少,見效快,效益高;產品活菌含量高,酶活性強,質量性能穩定,常溫乾燥,菌體呈休眠狀態,長期存活,易於保存,便於運輸。
酵素菌是好氣性微生物群體,具有很強的發酵力。在發酵的過程中,多種有益菌迅速增殖,產生大量有益代謝物質,分泌出多種活性分解酶,這些酶具有很強的催化分解能力。首先,它能催化分解農作物秸桿、樹葉。雜草等有機物,形成腐殖質;其次又能分解頁岩等礦物質,產生可以被植物吸收利用的活性物質;第三,還能降解化肥、農藥等化學成分和溶解土壤中被固化的營養成分,增加土壤中有效養分的會含量。此外,製成酵素菌系列肥料,摧毀入土壤中其代謝產物不僅促進植物生長,還能抑制和殺死土壤中的病原菌,有效地控制和預防農作物病蟲害的發生,減少農藥用量,與此同時,改善土壤的團結構,增強通透性和保水保肥能力,最終達到改良土壤、實現農業的可持續發展.
酵素菌製成發酵飼料和飼料填加劑,應用於畜牧養殖業,能充分發揮微生物製劑和酶製劑的雙重填加劑的雙重功效,提高飼料的轉化利用率20-40%,粗且自增加2.5倍,粗纖維減少50%,糖類增加10%,同時酵素菌的菌體蛋白可起碼接做為畜禽的重要蛋白源。此外,還能消除和預防畜禽的消化系統的多和疾病,使畜禽生長快,肉、蛋好,產量高,優化無公害。
酵素菌用於作物秸桿、垃圾廢料的發酵腐熟,有得秸桿和垃圾廢料還田,消除秸桿焚燒和垃圾腐爛變臭對環境的污染。
酵素菌廣泛應用后的明顯效果,國家科委已將此列為國家級重點科技項目,農業部也已明文在全國推廣。因此,開發和推廣該項目,必將取得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工藝

酵素菌農法,就是利用細菌、紋線菌和酵母菌組成的能夠產生多種催化分解酶的有益微生物群體,使自然界的物實現:⑴無機物質的有楊質化或生物全成作用.⑵有機物質的無機質化或分解作用,使農作物增長加快,使土壤過剩的養分能夠長期保存。同好氣性發酵微生物群酵素菌)產生的糖化酶、蛋白分解酶等加水分解酶能促進有機質材料和綜合加水分解反應,這就是酵素菌肥生產技術的基本原理。有機物的分解基本上有兩個對應的流程,酵素菌生產技術主要是採用好氣性分解的。這是利用空氣或者水中的氧氣(遊離氧氣)進行繁殖的好氣性微生物參與分解的。好氣性發酵約在50-60℃時產生髮酵熱,有時也能達到70℃以上。酵素菌生產過程中,技術的關鍵取決於以下三個基本條件:
質量的關鍵之一取決於水分,酵素菌生產中最應注意的首要條件是開始時的水分。無論什麼原材料,其適中的含水率應在55--60%之間,這樣的水分是水分已充分地浸透到原材料里的狀態。如果水分過剩使材料的通透性及新鮮空氣的通入不暢,容易造成厭氧狀態而使發酵過程逆轉而失敗。如果水分不足時,剛開始時還是理想的好氣性發酵,不久水分少了降低了由於水分蒸發所需的氣化熱,於是原材料中心部分成為脫水乾燥的異常高溫狀態。發酵熱可急驟上升到70-80度,這樣的高溫會使有益的好氣性發酵微生物死亡,只剩下喜好高溫的好熱性和一部分耐熱性的放線苗,所以發酵產物變白,也就是所謂的上熱發燒現象造成發酵的失敗。所以水分的調節是非常重要的。
二是碳氮比值的調整
微生物活潑的活動是以有機物做為營養源的,為使該營養源能最為理想的利用時,則需保持各營養素之間的平衡關係。
三是發酵所需的養分
發酵分解的微生物,不僅僅需要氮素這一種營養萬分,做為它的生命能源還需要質(碳水化合物)。此外還有磷酸石灰苦土,鉀等等也是需要的,還對硫磺,鐵,錳,鋼等許多微量元素也有一定的要求,一般來說,這些元素在大部分原材料中都較廣泛的含有,所以一般不必補充。
根據各地各場的具體情況,工藝流程及技術配方以公司技術部指導為準。

推廣技術

酵素菌技術是一項高新農業生物工程技術,通過大面積、多領域的推廣應用證明,酵素菌技術成熟、先進可靠,應用效果明顯,是一項符合我國國情的應用型農業高新技術。
我國種植業由於多少年來使用化肥和農藥,導致土壤板結、地力下降,病蟲害猖獗;養殖業飼料轉化率低、疫病嚴重,肉料比只相當於美國、加拿大的一半,尤為嚴重的是化肥和藥物殘留影響著人們的健康,影響著農畜產品出口。酵素菌技術的引進為解決這些問題帶來了希望。
酵素菌是一種含有多種細菌、放線菌、真菌等有益微生物菌群,能產生幾十種酶,有著極強的好氣性發酵分解能力,既能催化分解各種作物秸稈、鋸末等,又能分解化肥、農藥的化學成分,還能分解頁岩、沸石等礦物質,產生大量被動植物吸收的營養元素。酵素菌技術應用在種植業上可達到提高產量、改善品質、減少病害,逐步消除化肥農藥污染,達到高產、優質、無公害的目的;應用在養殖業上可提高畜禽消化吸收能力,增強抗病力,提高產蛋、產肉率,改善肉蛋品質。酵素菌系列產品在應用中取得了可喜的效果。
推廣酵素菌技術可穩定提高農產品產量。實踐證明:應用酵素菌生物肥是推動秸稈快速腐熟,加快秸稈還田,發展優質高效農業,生產綠色食品和可持續發展農業的關鍵措施。
推廣應用酵素菌技術將有效改善土壤結構,酵素菌肥既含有作物生長所需的氮、磷、鉀,又含有鈣、鎂、硫等中量元素,還含有多種微量元素及促進生長未知因子,可提高化肥利用率,又可分解農藥中的有害成分,改變土壤理化性狀,從而改良土壤、培肥地力,施用地塊可提高地溫2度-3度,作物可提早成熟5天-7天。同時酵素菌在土壤中可形成有益微生物群體優勢,抑制有害微生物繁殖,可明顯減少作物病蟲害及因有害微生物破壞導致作物的重茬病。
酵素菌技術被譽為農業第二次技術革命,比應用化肥的第一次革命優勢在於改良土壤、培肥地力,實現農業可持續發展,生產優質高產高效的綠色食品。
第二篇:酵素菌與農業
酵素菌技術與生態農業
在農業發展浪潮中,"生態"這一問題從理論到實踐,從政策到落實,從種植到產品,可謂是一個熱門話題,但真正關心生態農業的經營者和管理者,都是源於對市場需求和經營方向的關注。無數經驗證明,農產品只有進入國際市場,我們的高效農業才有前途,而要想達到這一目的,解決化肥、農藥的危害是關鍵,只有全面實施生態農業,才是二十一世紀農業可持續發展的唯一出路。
農業微生物制肥,以微生物治病蟲害,既是農業技術的"第二次革命",也是解決農業重污染問題的主要手段。許多蔬菜、水果已經靠生物技術解決了無公害問題,走出國門,創造外匯。
酵素菌微生物農業技術已發展70年,酵素菌發酵製成的生物有機肥、追肥、葉面肥三大系列,從根本上減少了化肥用量。這項綜合技術成本低,肥效高,平均增產30%以上,降低綜合成本10%以上,能全面預防各種病蟲害,減少各種農藥用量。使農產品的品質改善,化學物質和農藥殘留降低到最低限度,達到無公害要求,21世紀該技術已經形成規模且廣泛推廣應用,我們有理由相信,酵素菌同其它微生物技術一道,一定能把生態農業推向更高的新階段。

發展

九十年代以前,微生物肥料基本上是純微生物製劑,(本文微生物肥料、微生物菌劑、菌肥、細菌肥料、複合微生物菌肥、複合微生物肥料、生物肥、生物有機肥、微生物菌劑暫不作嚴格區分,均指同一含義,可相互替代。實際上有區別,特此說明),即常說的微生物接種劑,它只是用來作拌種劑,應用範圍相對較窄,不能用來作當家肥。隨著微生物領域科學技術的進步,各國農業科學家普遍認為肥料要向高效、複合的方向發展,即應尋求一種新型生物肥,不僅將氮、磷、鉀及微量元素配合使用,而且要將化肥,微生物肥和有機肥結合起來,發揮整體優勢,以建立良性農田生態循環體系和作物營養綜合體系,充分利用土壤潛力,達到使作物增產增收最佳效果。
在總結吸收了我國微生物肥料幾十年發展的先進成果,從1997年開始,我公司採用具有國際領先水平的酵素菌技術,經過反覆研究論證,開發生產出代表我國微生物肥料先進水平的酵素菌微生物肥料,除含有高效的固氮、解磷、解鉀活性微生物外,還含有豐富的有機質和微量元素。它既有無污染、無公害、肥效持久、壯苗抗病、改良土壤、提高產量、改善作物品質等優點,又能克服大量使用化肥、農藥帶來的環境污染、生態破壞等弊端。
可以說,九十年代標誌微生物菌肥發展的新起點。

技術應用


酵素菌肥
酵素菌農法是日本微生物專家在本世紀四十年代發展起來的一項微生物技術,是日本的 一項農業高科技專利,廣泛用於種植業、養殖業等領域。國際上已有美國、加拿大、丹麥、秘魯、韓國、泰國等十六個國家和地區推廣,並取得了極其顯著的效果.
如何解決農業生產中諸如化肥公害、農藥污染、土壤板結、地力下降等難題呢?請看酵素菌的效力。
1、改良土壤、增加地力
酵素菌肥能使土壤疏鬆、通透性好,保水保肥,提高地溫2-3℃,抗旱耐澇、增強作物的適應能力,分解土壤中的農藥等有毒物質。
2、抑制病蟲害、提高產量
酵素菌肥能夠減少病蟲害的發生,減少農藥的用量,用於大棚蔬菜、水果等作物的增產均在20%以上.
3、改良品質、色澤鮮艷
使用酵素菌肥,能夠增加農作物中氨基酸和糖的含量。用於蔬菜、水果,原味濃、口感好、色澤好;用於花卉色澤鮮艷,保鮮期長。
4、加入飼料、益處多多
畜禽食用后消化能力強,糞便無臭味,增強機體的免疫能力,不易生病,肉的質量好,產仔率和產蛋率高。
5、生產綠色農產品
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越來越希望吃到無公害、無污染的綠色食品,酵素菌肥正順應了這一要求。誰先擁有誰致富,誰先掌握誰得益。

發揮功效


所謂"菌肥",是指應用於農業生產中,能夠獲得特定肥料效應的的含有特定微生物活體的製品,這種效應不僅包括了土壤、環境、及植物營養元素的供應,還包括了其所產生的代謝產物對植物的有益作用。

基本原理

酵素菌肥是根據根際土壤微生態學原理、植物營養生理學原理、以及現代"有機農業"的基本概念而研製出來的。土壤主要由礦物質、有機質和微生物三大部分組成,是農作物生長發育的基礎,而農作物根際土壤微生態區系的微生物的活性如何及活性大小,對植物根部營養非常重要,因為土壤中的具有活性的有益微生物直接參與土壤肥力的形成和發育等一系列物理化學過程,如:土壤中物質和能量的轉化、腐植質的形成和分解、養分的釋放、氮素的固定等等。但純自然狀態下有益微生物數量不夠,作用力也有限。因此,如能採用"人為方式"向土壤中增加有益微生物數量,就能夠增強土壤中微生物的數量和整體活性,從而明顯提高土壤的肥力。在植物根際施用微生物菌肥,就可以大大增加根際土壤中有益菌的數量和活性,促進土壤肥力的增強。這就是施用酵素菌肥可以提高土壤肥力的科學原理。

作用機理

1、產生生物激素刺激作物生長。酵素菌肥中的微生物,無論在其發酵過程(所謂"發酵",實際上可形象地理解為微生物的自身繁殖過程),還是在土壤內的生命活動過程中,均會產生大量的赤霉素和細胞激素類等物質,這些物質在與植物根系接觸后,能調節作物的新陳代謝,刺激作物的生長,從而使作物產生增產效果。
2、大量有益菌能"以正壓邪",減輕病害。酵素菌肥中的微生物在植物根部大量生長、繁殖,從而形成優勢菌群,優勢菌群形成局部優勢,這樣就能抑制和減少病原菌的入侵和繁殖機會,起到了減輕作物病害的功效。
3、有益菌刺激有機質釋放營養。大量的有機質通過有益微生物活動后,可不斷釋放出植物生長所需的營養元素,達到肥效持久的目的。
4、能鬆土保肥、改善環境。豐富的有機質還可以改良土壤物理性狀,改善土壤團粒結構,從而使土壤疏鬆,減少土壤板結,有利於保水、保肥、通氣和促進根系發育,為農作物提供適合的微生態生長環境。
酵素菌肥簡介
酵素菌肥,採用酵素菌農業生物工程技術,高效酵素菌菌種和國際先進的菌肥生產工藝,在合理配方的基礎上,經過現代化工業發酵,加工乾燥精緻而成。酵素肥中含有豐富的有機質、腐殖酸,氨基酸和大量的活菌具有很強的發酵分解能力,含有作物生長必要的氮、磷、鉀養分和多種中微量元素,並且個別品種添加緩釋劑,使養分均勻釋放,延長肥效。

產品特點

1、有機肥、無機肥、生物肥"三肥結合"。實現了多種營養元素的配合與肥效的急緩相濟,這種肥料養分全面,肥效均衡,持久,其中有益菌還可以使有機肥,化肥儘快降解轉化為土壤養分。能提高化肥利用率。
2、長效、速效、增效"三效結合"。它具有有機肥料的"穩",化學肥料的"快",生物肥料的"促"等特點,肥效奇特。
3、酵母菌、放線菌和有益細菌"三菌結合"。該肥採用菌肥發酵新工藝,肥料中有效活菌數極高,能快速分解土壤中各種動植物殘體,又能分解殘留農藥,化肥等化學成分及難溶礦物質,有益微生物還能抑制土壤中的病原菌,溶解土壤中被固化的營養成分,迅速改善土壤的理化性狀,有效地抑制病蟲害的發生,降低化肥,農藥對土壤和農產品的污染,達到高產,優質,無公害的目的,是生產綠色農產品的理想肥料。

功效

1、增產、增收、促長、提高產量10-30%
2、提高品質,高產早熟,提高糖度1-2度,提高地溫1-3℃。
3、改土肥地,保水保肥,形成土壤團粒結構,改良土壤理化性狀。
4、抗寒、抗旱、抗病、抗逆、克服瓜菜重茬病抑制根結線蟲的發生。
5、提高化肥利用率30-40%,降解化肥農藥、重金屬之殘留

施用方法

根據多年酵素菌肥的試驗及應用體會,參考有關資料,將酵素菌肥的施用,歸納為以下七種方法。
1.分類施
取材方便,製法簡單的酵素菌發酵秸稈堆肥(以下簡稱堆肥)和土曲子(又叫普通粒狀肥,以下簡稱普粒)用於大田作物、果樹、蔬菜做基肥。高級粒狀肥(簡稱高粒)、磷酸粒狀肥(簡稱磷粒)屬於高效精肥,用做果樹、蔬菜基肥,也可做追肥。堆肥畝用量500-1000公斤;粒狀肥每畝100-200公斤。液體酵素菌肥(天惠綠肥)用於蔬菜,定植時結合灌水將肥液施入,追肥時稀釋80-100倍。葉面噴肥(又叫黑沙糖農藥)稀釋100倍液噴灑葉面。
施用堆肥和各種粒狀肥時,要注意隨運隨用,嚴防日晒和風乾。噴灑葉面肥時間,露地和大棚施用,一般選擇晴好天氣,盡量避免雨天或降雨前後。露地栽培,陰天也可,從早到晚在夜露出現之前結束。但要避開中午高溫,一般在上午10時以前和午後2時之後。
大棚蔬菜噴灑時間,低溫季節,宜在白天作業,日落前2個小時結束。
2.配合施
為了提高肥效,可將幾種酵素菌肥配合使用。如水、旱田施用堆肥+土曲子做底肥;果、蔬類施用堆肥+高粒+磷粒+土曲子做基肥。蔬菜定植時隨著栽苗,口施天惠綠肥,促進生根緩苗。生育期中噴灑葉面肥,促進生長發育。
3.混合施
除天惠綠肥和葉面噴肥外,做基肥用的酵素菌發酵堆肥和多種粒狀肥,施用前先要混合。施用時再和土壤混合,使之盡量減少與種苗接觸機會,避免發生肥害。尤其是磷酸粒狀肥燒性大,施用時更應注意。
4.對症施
根據需要施用。如水果、蔬菜和水稻育苗時為了壯苗,營養土要加進1%-2%的土曲子;連作大棚蔬菜施用土曲子可減輕病害;苗期(播種、栽苗、插條后)灌施長根用天惠、綠肥;開花、結果期灌施長果的天惠綠肥。
葉面噴施B·Y·M酵素液有改善作物品質防治病蟲的效果。它能產生多種活性糖、有機酸、維生素和酶,噴灑后被葉面直接吸收,參與代謝,能增強作物的抗病性、抗寒性,改善產品質量。
由於乾旱或因植株老化根系吸水吸肥能力減弱,地面追肥往往效果不好,噴灑葉面肥,可收到立竿見影的效果。B·Y·M酵素液和多種配料混用產生多種效果。如B·Y·M酵素液+米醋+酒精,可控制稻瘟病,防治黃瓜霜霉病,對果菜類可壯苗,改善品質,提高含糖量。B·Y·M酵素液+尿素,可加速葉菜類生長,使果、菜類多坐果、坐好果。B·Y·M酵素液+鈣(石灰),可防治西紅柿、青椒爛蒂把,大白菜爛芯和瓜菜類落花落果。
B·Y·M酵素液+米醋+水+磷酸一鈣+硫酸鈣噴灑植株,使植株健壯,葉片蠟質層增厚,浮塵子、二化螟蚜蟲等害蟲的口器不能插入,從而達到減輕蟲害的目的。
5.連續施 連續施用酵素菌類肥料能壯大土壤中酵素菌有益微生物群體,改善土壤結構,提高土壤肥力,以滿足作物生長發育的需要。
果樹重點秋施磷酸粒狀肥,春施高級粒狀肥。大田作物和蔬菜分別在播種(育苗、定植),生育中期、後期,根據需要,採取不同方式,多次施用不同種類酵素菌肥。在一塊地上也應連年施用,才能表現出改土增肥效果。去日本考察的同志看到,多年施用酵素菌肥的土壤鬆軟得能插進手去,變成我們常說的"海綿田"。
6. 覆蓋施
施用酵素菌肥再覆益地膜,比裸地栽培增產效果更高。玉米地膜覆蓋施用酵素菌肥試驗結果表明,施用堆肥+兩粒和堆肥+尿素兩個覆膜處理,分別比裸地增產36.0%、18.9%。地膜覆蓋土壤水、肥、氣、熱協調,發揮了酵素菌肥最大增產效應。
7.兼用施
酵素菌發酵秸稈可做肥料,其發酵熱還可用來育苗(做苗床墊底),床上溫度穩定30℃-40℃長達30天。在大棚里搞堆肥,放出二氧化碳,增加空氣中二氧化碳濃度,又是很好的"氣肥"。
獨特的酵素菌生物肥
酵素菌肥與傳統肥料在肥料製作工藝、養分構成、作用機理上都有本質的區別。
首先,酵素菌肥是採用發酵新工藝把酵母菌、絲狀菌、有益菌"三菌結合" 菌種群體加工而成的肥料,所以肥料本身就含有大量有效活菌,施入土壤中就能作為養分被作物吸收,不會在地里形成殘留物。同時,有益活菌在土壤中大量繁殖,又快速分解土壤中各種動、植物殘體,溶解土壤中被固定的元素,達到解鉀、釋磷、固氮的目的,使土壤得到迅速改良,不會像化學肥料那樣引起土地的板結。其次,酵素菌肥中大量的活菌群體進入土壤中后,定植於作物根際中生長發育,使作物根部迅速生長、深扎,這種高效功能是其它肥料所沒有的,在瘦瘠地或者板結地、病蟲害嚴重的土地,施用這種生物肥,效果更為明顯。
市面上銷售的任何一種肥料,不論是單一的高效氮、磷、鉀化學肥料,或者二元(氮鉀)、三元(氮、磷、鉀)複合肥料,都不能與之媲美。元素單一的化學肥料,養分含量雖高,肥效雖速,但沒有酵素菌肥料的多元結合,具有肥效又快速、又全面、又持久的功能;各種複合肥料雖有多元素的組合,但它沒有酵素菌肥料所含有的大量有機質和有效微生物群體,沒有能迅速改良土壤,使作物迅速長根和生長的功能

其它應用


製作技術

酵素菌秸稈堆肥是用酵素菌堆制發酵的農作物秸稈,由微生物產生多種酶,促進有機物水解,使發酵物分解轉化為可供植物生長的營養物質的有機肥料。多年大田作物試驗結果表明:如果每667平方米地還田秸稈400公斤左右,1年可使土壤有機質增加0.01%~0.1%,且可增加鹼解氨、速效磷和速效鉀,使產量增加0.5%以上。尤其是有效地改善土壤理化性狀,增強土壤的通透性和保水保肥能力,並且減少化肥用量,是發展無公害農產品生產的最佳肥料。
一、材料準備
每1000公斤作物秸稈需要酵素菌1公斤~2公斤,尿素5公斤(可用10%的人糞尿、雞糞或是30%土雜肥代替),麥麩5公斤,過磷酸鈣5公斤。
二、材料處理
玉米秸、高粱秸最好鍘成20~30厘米的小段(如堆制時間長可整條秸稈堆漚),矮秸稈作物如麥稈、豆稈等可以不鍘段。
三、堆制要點:"吃飽、喝足、蓋嚴"。所謂"吃飽"是指秸稈和調節碳氮比的尿素或土雜肥及麥麩要按所需求的量加足,以保證堆肥質量。"喝足"就是秸稈必須被水浸透,加足水是堆肥的關鍵。"盞嚴"就是成堆後用泥土密封,可起到保溫保水作用。堆制10~15天可翻堆1次並酌情補水,加速成肥過程。如不進行翻堆,要在中央豎數把秸稈束,便於透氣,滿足好氣性微生物活動。
四、堆制方法
(一)集中堆制
1.選擇背風向陽的地方建堆,以利增溫。
2.堆制場地四周起土埂30厘米,堆底要求平而實,以防跑水。
3.將已濕透的秸稈撒於堆處,堆集高60厘米時澆足水,料面先撒尿素、磷肥總量的2/10,再加少量水溶解,然後撒擴大菌和麥麩混合總量的2/10,再撤秸稈高60厘米,按上述方法分別撒化肥和麥麩擴大菌的4/10,上面再撒秸稈30~40厘米厚及其餘的化肥和菌,最後用泥封存1.5~2厘米。要求堆寬1.5米~2米,高1.5米~1.6米,長度不限。分3.4層堆漚。稻稈、麥稈、豆稈纖維長的材料不可踩實,玉米稈應適當踩實,但不可太實,否則影響發酵。
(二)深埋堆漚
在果園行間挖寬50~60厘米,深1米的條溝,在溝內按上述堆制方法進行堆漚,成肥可直接供果樹利用。
(三)溫室底施
在室內挖深1米,寬40~50厘米的定植溝,在溝內撒30~40厘米秸稈進行堆制,堆制方法同上。最上面蓋足土施肥后直接定植。秸稈應鍘成20~30厘米的小段。
五、堆肥檢驗標準
成肥顏色以黃褐色最佳,無氣味或有點霉味和發酵味最優,纖維變脆,輕壓便碎。
六、酵素菌秸稈堆肥的優點
含有多種有益微生物和多種酶;2.有機質含量高,氮磷、鉀三元素含量均衡;3.堆肥過程中可殺死部分病原菌及蟲卵和草籽;4.促使作物提高產量,改善品質,抗病蟲害;5.無毒、無污染,能分解化學農藥的殘留物質及毒素。

稻殼育苗

以往要想育出水稻的旱育壯秧來,就得選用肥沃的耕層土壤作為育秧床土。據測算,種植1畝水稻,每年需要育秧床土150公斤。怎樣才能更好地在不破壞農田土壤資源的情況下,解決好育苗床土的難題呢?科技人員,利用酵素菌生物技術發酵稻殼製造有機肥,通過與粉碎后的稻殼進行合理搭配,人工模擬土壤,進行水稻育秧,達到了水、肥、氣、熱相互協調的育秧效果。經過多年的試驗,成功開發出利用稻殼進行水稻育秧的技術。
水稻稻殼育秧,是採用現代人工模擬土壤方法,以稻殼為基質,替代床土的一種新的育秧技術。
一、基本原理
稻殼育秧是利用生物技術降解稻殼,形成適合水稻秧苗生長的育苗基質,實質是一種節土育苗。稻苗通過生物和物理調質的加工混配后的稻殼來固定根系,同時從基質中吸收養分和氧氣。定根后除基質本身可供給營養外,其餘則通過提供外源營養進行補給,育苗方法與土育苗基本相似。
二、工藝流程
水稻稻殼育秧的工藝流程是將稻殼分別粉碎成為1毫米、2毫米、3毫米的粒徑,並將部分2毫米粒徑的稻殼進行生物菌堆腐發酵成有機肥;再將3種粒徑的稻殼與有機肥按比例混合、拌勻、調質,形成鋪料,然後播種、鎮壓、苗期管理,最後起盤插秧。
三、操作方法
水稻稻殼育秧的基質主要是對稻殼進行特殊的處理、混配,達到無土育苗的目的。
1.稻殼處理將稻殼粉碎為3毫米、2毫米、1毫米三個級別的粒徑,分別裝袋備用。
2.酵素有機肥的製造稻殼育秧,首先要製造酵素稻殼有機肥,其配方是:粉碎直徑為2毫米的稻殼1000公斤,麥麩或米糠30公斤,新鮮雞糞50~100公斤,酵素菌3~4公斤,紅糖或澱粉1~1.5公斤。將酵素菌、麥麩,紅糖水溶液,加物料重的40%水,混拌均勻,作為小料。用雞糞與小料混拌均勻作為預混料,再將粉碎好的稻殼與預混料,加物料重量40%~50%的水均勻混拌,水分掌握在用手握成團不滴水,鬆手散落為宜。
將拌好的混料堆成條狀梯形,用麻袋或草簾苫蓋發酵。為防雨水可在頂部苫蓋塑料布,但不要全部封蓋,保持透氣。夏季24小時,冬季48小時后,溫度可自然上升到40℃,隨著堆腐時間的延長,溫度逐步升高,最高可達攝氏65~70℃,隨著有機物的不斷分解,菌的活性降低,溫度下降,當溫度降到40℃時,開始翻拌倒堆,繼續堆成條狀梯形,苫蓋好再發酵;以後再翻倒2~3次即可。當稻殼已全部變為褐色或黑褐色時,有機肥就堆腐熟了。
四、鋪料的配製
鋪料是將粉碎好的3毫米、2毫米、1毫米三個級別的稻殼和堆腐好的有機肥,按3∶3∶2∶2的比例混配,也就是說粒徑為3毫米和2毫米的稻殼鋪料各佔30%,粒徑為1毫米的稻殼和堆腐好的有機肥各佔20%。
按育秧施肥要求,每平方米加硫酸銨30克,二銨60克,硫酸鉀30克,合計120克,加壯秧劑,混拌均勻。加物料重量40%~50%的水,水分掌握在用手握成團不滴水,鬆手散落為宜。
五、播種
1.鋪盤每個子盤鋪0.8~1公斤或每平方米鋪6~7公斤鋪料,平整壓實,澆足水后,準備播種。
2.種子處理在播種前15天,曬種2~3天,脫去芒和小枝梗,用比重為1.13的硫酸銨水或鹽水選種。選好的種子要浸種催芽,常用的藥劑有25%施保克乳油,45%的代森銨等。浸種的適宜水溫為12~15℃,浸種6~7天。提倡在大棚內袋裝浸種法,每天翻動1~2次。浸好的種子呈半透明狀,用手能碾成粉狀,沒有生心。溫度30~32℃時破胸,25℃催芽,催芽長度在2毫米以內,催好的芽在常溫下晾芽,等待播種。
3.播種量人工手插中苗,每平方米播芽種250~300克、人工手插大苗播芽種200~250克,機插中苗,每盤播芽種100~120克。
4.覆土由於稻殼易乾燥、透風,造成芽干,降低出苗率,種子播完后要進行覆土,覆土的厚度0.5~0.7厘米。
5.封閉滅草為了消滅秧田雜草,在覆土后每平方米用50%殺草丹0.4~0.6毫升300倍液,均勻噴施,然後蓋上地膜,保溫保水。
六、苗期管理
1.種子根發育期從播種后至不完全葉抽出,約7~9天,要保溫保濕,溫度控制在28~32℃最高不超過35℃。在澆足底水的前提下,一般不澆水,促進根系生長。由於稻殼的持水與土壤不同,視缺水狀況,進行補澆。
2.第一完全葉生長期從第一完全葉露尖到葉片完全展開,約5~7天。棚內溫度控制在25~28℃,最高不超過28℃,晴好天氣,見綠就要通風練苗,以控制第一葉鞘高度,在秧苗1葉1心和2葉1心期,每平方米澆施25%酸化水一次,防止立枯病的發生,每平方米追施硫酸銨15克+磷酸二氫鉀10克。若遇到4℃以下低溫,要及時通風,避免溫差過大而發生立枯病。
3.離乳期從第二葉露尖到第三葉展開,經過兩個葉齡,約12~15天,要控制好棚內溫度,2葉期不超過22~25℃,3葉期控制在20~22℃,最高溫度不超過25℃,要逐漸加大通風練苗,2.5葉后逐漸轉入白天揭膜夜晚覆蓋,最低氣溫高於7℃時,可晝夜通風。
4.移栽前準備期在移栽前3~4天,重點要做好秧苗的"一控三帶"。一控是控制苗床水分,蹲苗壯根,使秧苗適應自然溫度。"三帶"是一要帶肥,每方平米苗床施硫酸二銨125~150克,施后少量噴水防止流失;二帶葯,每100平方米噴施40%樂果7.5毫升,兌水6升防止潛葉蠅;三帶菌肥、葉面肥,在移栽前2~3天噴施增產菌等葉面肥。
在育秧管理上應注意兩點:
第一,要澆透底水,稻殼的特點是,如果澆不透底水的話,容易造成落干,一旦澆足之後,它的保水能力大大優於土壤,有緩釋作用。
第二,由於稻殼育秧中含有20%的酵素菌肥,而酵素菌肥中的好氣性微生物多,所以在覆膜之後要及時觀察,一旦發現缺氧,要及時揭膜,否則影響出苗。
七、稻殼育秧特點
1.採用水稻稻殼育秧實現了廢物的再利用種植萬畝水田,年可利用稻殼400噸。
2.可以培肥地力稻殼隨苗帶入本田增加了土壤有機質的含量。能降低成本,比傳統方法降低20%~30%。
3.工作效率高這種方法可實現工廠化育秧,減輕了勞動強度。
4.保護了環境稻殼利用后避免了焚燒造成的大氣污染。
稻殼育秧與土育秧相比有如下好處:一是稻殼育秧苗床溫度高於土壤苗床的1.5~2℃,發苗略早。二是根系好,根數多1.1條,且鬚根多,根冠比優於土育秧苗。三是可以滿足人和機械的插秧要求並且緩苗快。四是稻殼育秧的秧苗輕,便于田間運送。
水稻稻殼育秧在生產上的應用,受到了稻農的歡迎,是水稻生產一項節本增效、降低成本的良好途徑,這項技術的推廣給水稻生產增添了新的科技含量。
稻殼育秧技術是黑龍江、吉林、江西各地經驗總結的綜合,適合全國各地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