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庄科礦冶遺址群

大庄科礦冶遺址群

大庄科礦冶遺址群,位於北京市延慶縣大庄科鄉,截至2015年,發現保存相對完整的冶鐵爐10座,是國內發現的遼代礦冶遺存中保存冶鐵爐最多,且爐體保存相對完好的冶鐵場所,被考古界喻為遼代“首鋼”。

歷史沿革


大庄科礦冶遺址群
大庄科礦冶遺址群
2011年10月至2014年11月,經國家文物局批准,北京市文物研究所聯合北京科技大學北京大學對延慶大庄科礦冶遺址群進行了考古調查、勘探及發掘工作,並開展了文物保護及科技考古研究工作。
2014年11月,延慶縣大庄科礦冶遺址群考古工作也取得新進展。考古工作人員從該遺址群發現了遼代冶鐵工匠從採礦到冶鍊的遺跡,並找到了他們工作、生活、居住的地方,並出土大量遼宋時期文物。

遺址分佈


延慶大庄科礦冶遺址群主要由礦山、冶鍊、居住及作坊遺址等構成,分佈區域主要位於水泉溝、鐵爐村漢家川慈母川等地。礦冶遺址群所在的大庄科鄉礦產資源十分豐富。現已探明的有鐵、鋅、石英石白雲石、鉬、金、銅和大量的花崗岩。現已開採的品種有鐵、鋅、石英石、花崗岩等。

礦山遺址

大庄科礦冶遺址群
大庄科礦冶遺址群
通過考古調查及勘探工作,工作人員共發現礦山五處,分別為榆木溝礦山、東三岔礦山、香屯礦山、東王莊礦山、慈母川礦山。礦山周邊地形切割較為嚴重,地表徑流排水較好,水流通暢,鄉域水資源豐富,這不僅為礦石的運輸提供便利,同時對於冶鍊過程中的用水以及礦冶管理機構、冶鍊工匠的飲用水源提供了便利。

冶鍊遺址

發現冶鍊遺址四處,分別為水泉溝冶鍊遺址、漢家川冶鍊遺址、鐵爐村冶鍊遺址、慈母川冶鍊遺址。發現煉鐵爐10座,其中水泉溝冶鍊遺址5座,漢家川冶鍊遺址3座,鐵爐村冶鍊遺址2座。冶鍊遺址均位於一半月形黃土台地邊緣處,呈緩坡狀。台地所處為河流二級階地。目前已發掘清理煉鐵爐4座。

居住及作坊遺址

勘探工作不僅是發掘了幾座冶鐵爐,而是發現了從採礦到冶鍊的遺跡,並且找到了冶鐵工匠工作、生活、居住的地方,遺址類型比較系統、豐富。共發現居住及作坊遺址三處,分別為水泉溝居住及作坊遺址、鐵爐村居住及作坊遺址、漢家川居住及作坊遺址。
水泉溝煉鐵工匠的居住、生活區以及作坊遺址位於煉鐵爐遺址東北側,距煉鐵爐約100米,東距懷九河約30米,佔地面積約20000平方米。2014年發掘了其中的3000平方米。生活及作坊遺址文化層堆積較厚,文化內涵豐富,一般情況是近現代土層下直接疊壓遼代地層。出土物主要有遼代瓷片瓷器殘件、陶質板瓦北宋錢幣等,遼代地層下主要遺跡有房址、灶坑、道路、灰坑、炒鋼爐遺址等。出土器物主要有礦石、煉鐵塊、爐渣、鐵箭頭、鐵刀、鑄造石范、石碾盤、石碾子等。建築材料主要有石塊、灰陶板瓦、獸面紋瓦當、長條形溝紋磚等。生活用品主要有瓷碗、醬釉罐、陶罐、硯台銅錢耳墜紡輪等。
房屋由於破壞較為嚴重,沒有一處十分完整的房址,只殘存著用石塊砌成的部分房基以及部分柱礎石等。房屋均為地面起牆的建築,房址平面形狀一般呈方形或長方形。以發掘清理的其中一處房址為例來說明房屋的基本結構。
作坊遺址區發現遼代車轍和道路遺跡。路面上共清理出10條車轍。道路呈南北走向,向南可抵達水泉溝冶鍊爐遺址,向北可抵達漢家川冶鍊區。

科考意義


大庄科礦冶遺址群出土文物
大庄科礦冶遺址群出土文物
1、遼代向西傳播生鐵冶金技術的重要環節。
戰國時期開始,中原先進的冶鐵技術不斷向周邊地區傳播,成為華夏各民族進步的強大物質基礎。據相關史料記載,遼代立國之初就大興爐冶,從中原掠奪工匠引進技術,其中冶鐵業更是重中之重。大庄科礦冶遺址群位於遼南京附近,歷史上是宋遼之間的戰場前沿地帶。大庄科礦冶遺址群既可能是生產兵器等軍用產品,也可能是冶鐵技術自中原地區向邊遠地區傳播的證據之一。而遼滅國以後建立的西遼國,是中國古代生鐵技術向西方傳播的重要力量之一。所以關於大庄科礦冶遺址群的綜合研究將深化冶鐵技術交流與傳播的研究。
2、為研究冶鐵高爐的爐型結構演變提供了珍貴資料。
延慶大庄科礦冶遺址群是國內發現的遼代礦冶遺存中保存煉鐵爐最多,且爐體保存相對完好的冶鐵場所,其基本形貌清晰可見。爐內結構完好,鼓風口清晰可見。發掘所揭示的爐型結構為正確認識中國古代冶鐵高爐的爐型結構演變提供了彌足珍貴的資料。

獲得獎項


煉鐵爐
煉鐵爐
2015年4月,2014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評選結果揭曉,北京大庄科礦冶遺址群從25個候選項目中脫穎而出成功當選,打破了北京25年來沒有考古項目入選“全國十大”的僵局。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所長王巍介紹,此次大庄科礦冶遺址群能夠入圍主要有兩大因素。首先,遼代之後北京作為首都的朝代比較多,但此前很少發掘出與首都級別相應的重要遺跡,比如北京曾發現很多漢代墓葬,但漢墓在全國到處都有,這次“遼鋼”的遺址規模、廠子本身的生產規模與首都級別是相襯的,而且保存完好,可以讓後世全過程了解當時的冶鐵過程,彌補中國遼代研究比較薄弱的不足,這是“遼鋼”入圍的重要原因。其次,最近五年,國內對手工業遺跡考古高度重視,對隋唐以後尤其是宋遼金元的考古比較重視,這也是“遼鋼”入選的重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