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鄒應龍的結果 展開

鄒應龍

明朝官吏

鄒應龍,字雲卿,號蘭谷,蘭州皋蘭人,明朝官員。

嘉靖三十五年進士。嘉靖四十年,上疏彈劾嚴嵩嚴世蕃父子。嘉靖帝不久下旨令嚴嵩致仕,將嚴世蕃下詔獄治罪,鄒應龍則升任通政司參議。明穆宗隆慶初,以副都御史總理江西、江南鹽屯,遷工部右侍郎,巡撫雲南。

萬曆初年,被削去官籍,卒於家中。

人物生平


畫像
畫像
不畏強暴,冒死上書,嘉靖四十年,彈劾嚴嵩父子及其黨羽。嚴世蕃下詔獄治罪鄒應龍則升任通政司參議。
隆慶年初,以副都御史總理江西、江南鹽屯,遷工部右侍郎,巡撫雲南。
萬曆初年,奉命平定了雲南鐵索管及拇撥等人的叛亂,部將為依兵所敗,遭彈劾,遂“削籍”為民,卒於家。
萬曆十六年 (1588),皇帝下詔,“命復應龍官,賜祭葬”。
是一個剛正不阿、敢於直諫、不畏強暴、秉公執法、為官清廉的好官員,在明朝歷史上佔有一席之地。

打嚴嵩

嘉靖年間,嚴嵩和嚴世蕃父子當權,阿諛奉承,貪污腐敗,殘害忠良,禍國殃民。先後殘害楊繼盛沈練張經。朝中沒有一個敢發言的。鄒應龍思考良久,尋機報仇。因嚴嵩趕走邱、馬二匠的事,鄒應龍授計於開山王府“常寶童”。可以痛打打嚴嵩,但不可傷及臉面,事後自有道理。
隨之到嚴府假裝告密,說常寶童隱藏了兩位工匠。言語奉承,偽裝成趨炎附勢的樣子。嚴嵩相信了,取到聖旨后,去開山府搜查。常寶童依計行事。責備嚴嵩見了先帝的畫像不拜,命令家將用金鐧痛擊嚴嵩。嚴嵩狼狽而逃,鄒應龍隨後到嚴府。嚴嵩訴苦,說要奏明皇帝。鄒應龍說:宰相衣著整齊,臉上也沒有抓痕,皇帝豈能相信。嚴嵩恍然大悟,立刻讓鄒應龍打自己。鄒應龍故意推諉。嚴嵩再四相懇后,鄒應龍且打且罵,淋漓痛快,方泄胸中恨憤。然而嚴嵩並不知情,奸臣愚昧如此,真是可笑。
京劇《打嚴嵩》,一直受到百姓的青睞,並津津樂道。

徐階門生

在嚴黨倒台之前,徐階(上海華亭人),任內閣次輔。徐階對首輔嚴嵩父子禍國殃民的種種劣行,內心嚴重不滿。然因皇帝重用嚴嵩,徐階力量一時難以抗衡,故而幾十年來對嚴嵩百依百順,唯命是從,隱忍不發,實際上在積蓄力量。
徐階門生,剛直不阿,對徐階隱忍並不知情。有一天,鄒應龍急匆匆地走到徐府對徐階說道:次輔大人還不知道吧,嚴黨胡作非為,禍國殃民,徐大人竟不發一言,對嚴嵩百依百順,大家都說 你是嚴嵩的一個小妾而已。這句話在當時的環境下,算是十分刻薄的挖苦和諷刺。
然後徐階依然表現出一副好好先生的模樣。鄒應龍更加生氣了,直言道:難道嚴氏父子 殺害楊繼盛和沈煉的事情 你都忘記了?
徐階突然換了一副模樣,顯露出殺機,對鄒應龍說道:我一刻也沒有忘記。鄒應龍明白了一切。
時機成熟后,徐階知道難以彈劾嚴嵩,找來應龍,彈劾嚴世蕃。鄒應龍早就是摩拳擦掌,文思泉湧,立刻上奏皇帝,一擊即中。
彈劾一事,在電視劇<<大明王朝1566>>也有一提。但事實上,鄒應龍是徐階的門生,而非同僚高拱

彈劾嚴嵩

嘉靖後期,在"帝對嵩稍稍厭之"的局勢下,除掉嚴黨時機成熟。在次輔徐階的授意下,鄒應龍上奏皇帝,彈劾嚴嵩之子嚴世蕃各種禍害國家和百姓的劣行,並在奏疏的最後補充道:"如果臣說的有一句是假話,就把臣的頭砍下來"。
鄒應龍的奏疏在合適的機會,對嚴黨亮出了刀子。之後,嘉靖皇帝勒令嚴嵩致仕,並把嚴黨的智囊首腦嚴世蕃打入詔獄。在徐階和的鄒應龍努力下,嚴世蕃、羅龍文被斬首,嚴黨大勢已去,連根被拔掉。
鄒應龍在在除掉嚴黨上,功不可沒。

罷官去世

因秉公執法,不徇私情,勸東廠太監馮保收斂,遭到馮保的忌恨。萬曆初,應龍奉命平定了雲南鐵索管及拇撥等人的叛亂。后“往剿廣南依兵”,部將被依兵所敗,巡按御史郭廷捂、給事中裴應章等人彈勸鄒應龍,隨後“削籍”為民。萬曆初年,卒於家。
明神宗萬曆十六年 (1588),陝西巡撫王璇上奏,“應龍歿后,遺田不及數畝,遺址不過數楹,恤典未被,朝野所恨”。神宗下詔,“命復應龍官,賜祭葬”。
鄒應龍為人秉直,善於諫言。明代嘉靖年間多次重大清污行動中,多事鄒應龍所諫。

家族成員


關係姓名
曾祖父鄒英德
祖父鄒文傑
父親鄒景陽
兄弟鄒雲卿、鄒雲銜、鄒雲徭
子孫鄒紹光、鄒紹明、鄒懷斌、鄒弘業、鄒子建

軼事典故


彈劾嚴世蕃

他夢到自己“左牽黃,右擎蒼”,一個人出去打獵了。來到一座高山面前,他突然義憤填膺,於是張弓搭箭,對著那座高山,就射了一箭。可這一箭輕飄飄的,只發出“嗖”的一聲響,就消失得無影無蹤了。
於是,夢裡的鄒應龍就很沮喪。他再往前走,翻過了這座高山,突然發現前面還有一座小山。山腳東面有一座樓,前面有一片田,田裡有一堆米,米上還堆了草。鄒應龍就很奇怪,覺得這樣的場景不常見啊!
他也不管怎麼回事兒,對著那堆米隨手就射了一箭。
結果這堆米突然一聲巨響就炸開了。緊接著響聲連天,米倒了,田也炸開了,然後樓也倒了,小山也倒了!鄒應龍回頭一看,連身後的那座大山也倒了,響聲連天,聲勢驚人.
醒過來的鄒應龍驚出了一身冷汗,他就想這個夢到底什麼意思呢?他拿起一支筆在紙上畫,畫著畫著就明白了,原來“田”上一堆“米”再加頂上的“一”堆“草”,這些都合起來正是一個嚴世蕃的“蕃”字,而嚴世蕃號東樓,這個樓塌山倒,不正是象徵著嚴世蕃的倒台嗎?
鄒應龍連夜起草奏章,只彈劾嚴世蕃。

後世紀念


皋蘭縣鄉賢祠祭有鄒應龍牌位。
皋蘭縣的中心鄉蘭溝村立有他的祠堂,住有其後裔。
蘭州建有鄒蘭谷紀念館,蘭州碑林也有其筆跡的翻刻碑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