聞堰

浙江杭州市蕭山區的鎮

錢江四橋徠至聞堰大道及風情大道延伸工程完工後,聞堰至杭州主城區及蕭山城區的車程將不超過15分鐘。新建成的03省西複線、風情大道和杭州繞城高速公路和動工中的錢江七橋(浦沿橋)將使聞堰交通優勢更為凸現,已經啟動的區級引水渠首工程和錢塘江6.5公里江景開發區塊,更使聞堰獨具魅力。

聞堰,鎮名。在浙江省杭州市蕭山區西部、富春江畔。傳聞姓定居於江堰旁,故名。1930年置鎮,1958年改公社,1985年復為鎮。古為治水碼頭,水運發達。有銀魚鱖魚、鰣魚等珍稀水產。2006年世界休閑博覽會的主會場之一風情園位於境內。有清康熙年間用巨石砌疊的重要水利工程西江塘、蓮華寺等古迹。

基本內容


聞堰鎮地處蕭山區西部,瀕臨錢塘江與富春江浦陽江三江匯合處,東靠湘湖旅遊度假區,南接義橋鎮,北與杭州高新技術開發區接壤,與杭州市區隔江相望,水陸交通十分便利,歷史上素有“三江活碼頭”之稱,是浙江省首批實行對外開放的衛星鎮。全鎮面積23.68平方公里,總人口2.5萬左右。聞堰又名聞家堰,相傳有一聞氏家族始在初建成的西江塘堰定居,故名。鎮名又以駐地在聞家堰自然鎮而名。1951年今鎮域為長安鄉、聞堰鄉、湘湖鄉、黃山鄉、山河鄉和山後鄉的部分。1956年除山河鄉及山後
鄉部分外,其餘鄉合併為聞堰鄉,1958年為長河公社聞堰管理區,1961年改為聞堰公社后再設聞堰鎮,1969年撤區並社時把聞堰鎮原山河公社的部分大隊划入聞堰公社,1984年為聞堰鄉,1985年6月改為聞堰鎮至今。錢江四橋至聞堰大道及風情大道延伸工程完工後,聞堰至杭州主城區及蕭山城區的車程將不超過15分鐘。隨著大杭州“沿江開發、跨江發展”戰略的實施,目前聞堰鎮已形成“楊公堤---虎跑路---錢江一橋-徠--聞戴公路”、“中河高架---錢江四橋---四季大道”和“繞城公路---錢江五橋”等三條主要的交通動脈,它們如三條長龍,將杭州市區和聞堰鎮緊密地聯繫在一起。杭州市南大線、小礫山輸水河、龍山河縱橫貫穿全境。新建成的03省西複線、風情大道和杭州繞城高速公路和動工中的錢江七橋(浦沿橋)將使聞堰交通優勢更為凸現,已經啟動的區級引水渠首工程和錢塘江6.5公里江景開發區塊,更使聞堰獨具魅力。聞堰鎮是個古老的集鎮,歷史悠久,人傑地靈、湖光山色交相輝映,早在19世紀中葉到20世紀初,這裡
的商貿活動就十分活躍,是南來北往商貿的雲集地,境內名勝古迹頗多,有距今近千年的蓮華古寺、延慶寺。有古湘湖遺址,有錢王水利紀念堂等。改革開放20多年來,在各級領導的關心、支持下,經過全鎮上下廣大幹部群眾的共同努力,經濟建設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社會事業建設得到了全面進步。
聞堰
聞堰

水利交通


錢江四橋至聞堰大道及風情大道延伸工程完工後,聞堰至杭州主城區及蕭山城區的車程將不超過15分鐘。隨著大杭州“沿江開發、跨江發展”戰略的實施,目前聞堰鎮已形成“楊公堤---虎跑路---錢江一橋---聞戴公路”、“中河高架---錢江四橋---四季大道”和“繞城公路---錢江五橋”等三條主要的交通動脈,它們如三條長龍,將杭州市區和聞堰鎮緊密地聯繫在一起。杭州市南大線、小礫山輸水河、龍山河縱橫貫穿全境。新建成的03省西複線、風情大道和杭州繞城高速公路和動工中的錢江七橋(浦沿橋)將使聞堰交通優勢更為凸現,已經啟動的區級引水渠首工程和錢塘江6.5公里江景開發區塊,更使聞堰獨具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