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市第五中學

廈門市文明學校

廈門市第五中學起源於明、清時期的義學和玉屏書院,1906年改稱廈門中學堂。學校先後易名為思明中學、省立十三中學、省立廈門中學。解放后,人民政府接管學校,省中、市中合併為廈門第一中學。隨著人民教育事業的迅速發展,1955年秋,將廈門一中師生一分為二,在玉屏書院原址定名為廈門第五中學至今。

學校多次榮獲國家“中學生毒品預防教育活動示範校”、省“先進檔案室”、“廈門市文明學校”、“廈門市綠色學校”、“先進基層黨組織”、“廈門市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實驗學校”、“先進教工之家”等數十種榮譽稱號。連續三輪被評為“市級文明學校”、“省一級檔案室”、“市級先進教工之家”,市總工會兩次授予我校“女職工工作先進集體”稱號、省“人民防空宣傳教育先進單位”、市“2005-2007實施小公民道德建設計劃先進集體”、市“平安校園”、市“綠色學校”等30多個集體獎項

基本資料


建校歷史

廈門市第五中學
廈門市第五中學
明末,在廈門虎溪山(又稱玉屏山)設有“義學”,截至2006年已逾四百年,系廈門最早的學堂,此為廈門教育之發源地。清代乾隆十六年(1751年),由進士出生的巡撫白瀛擴建校舍,改稱“玉屏書院”;乾隆十八年(1753年)鐫刻“玉屏書院碑記”,現立於五中“玉屏亭”內;還有諸多古碑,排列於”玉屏碑廊”,記載諸多事宜。
1906年,清朝地方政府接管“玉屏書院”,改稱“廈門中學堂”,由私塾改製為公辦,第五中學誕生日即從此國家辦學算起。
1927年後到三十年代,是省立十三中時期。學校是廈門中共地下黨組織據點。許多熱血青年在這裡求學求真,走上革命道路。葉飛、方毅等無產階級革命家就是這所學校的學生,著名科學家盧嘉錫曾在這裡任教。
省立廈門中學時期(解放戰爭時期),校內有67位中共地下黨員以各種形式進行革命活動,為迎接廈門解放做出積極貢獻。
在中共地下黨的領導下,在校進步師生團結廣大師生,積極開展卓有成效的革命活動,為迎接廈門的解放做出積極的貢獻。
2006年10月27日是學校的百年華誕。
2010年5月26日上午,廈門市第五中學在新址蓮前校區正式啟用新校名——廈門市第一中學分校。擁有百年歷史的廈門五中完成“變身”,成為市直屬九年一貫制學校。這是繼五緣實驗學校之後,第二所市直屬的九年制學校。
2013年,廈門五中(蓮前校區)建立小學部。

傑出人才

廈門市第五中學
廈門市第五中學
廈門五中是求真的沃土、革命的搖籃,培育出一大批社會精英人才,
其中有開國大將葉飛、中國科學院原院長、國務院原副總理方毅、國務委員陳至立、外交大使黃桂芳、馬來西亞丹斯里拿督林清標、集美大學校長辜建德、北京大學著名教授陳志達、著名企業家陳金烈、潘金龍等就是傑出代表。

校園文化


玉屏亭
玉屏亭
校訓:誠 勤 毅 敏
教風:敬業 博學 教好書 育好人
學風:誠實 勤勉 做好人 讀好書

優秀學員


曾國升

曾國升榮獲世界航海模型大賽冠軍;2004年庄彥同學代表國家參加“第九屆國際環境科學奧賽”,榮獲銅牌;2005年,擁有全國“十佳小畫家”稱號的駱宏輝同學先後17次榮獲全省、全國美術大賽一、二等獎;謝謙同學在2005年“英發杯”全國游泳錦標賽上獲得銅牌,參加在德國舉辦的國際少年兒童游泳友誼賽並勇奪銀牌;2006年6月,陳潔昊同學代表福建省參加2006年度中央電視台第七屆“希望之星”英語風采大賽,並摘取了全國總決賽初中組冠軍。

方興

廈門市第五中學
廈門市第五中學
2008年5月16日,從美國亞特蘭大傳出喜訊:在第59屆英特爾國際科學與工程大獎賽(Intel ISEF)中,中國青少年代表隊隊員、原五中初三(8)班、現就讀於廈門雙十中學的方興同學,力挫群雄,奪得工程類一等獎,同時摘取工程類的最高獎——特別獎。這是中國大陸代表隊自2000年開始參加此項國際大賽以來,獲得的最好成績。大量獎金捐給汶川災區人民。
方興同學參賽的項目是《可引導自然風對流的不對稱型地下人行通道》,是2007年在該校完成的項目,此項目在2007年即獲得了國家青少年創新大賽的最高獎以及其它三項獎項。此項目,這次在被譽為全球規模最大的中學科學競賽的 Intel ISEF 上獲得最高榮譽,實難能可貴。此項目的指導教師是該校高級教師庄招揚。

駱雅婷

2007年廈門市的中考狀元,2010年廈門市高考狀元、滿分作文獲得者之一。其老師系原班主任賴麗蓉。

校園歷史


建國初期

上世紀五六十年代
廈門五中高考質量躍居省市前列,其中語文、外語成績名列全省第一。蔡瑩珍老師榮獲“全國勞動模範”稱號,出席全國文教群英會。

改革開放

學生被評為市級“三好生”的有102人,市優秀學生幹部28人,市“先進班級”25個,原政教處主任郭鵬傳1988年榮獲“全國中小學德育先進工作者”稱號。黃玉芬老師1986年被評為廈門市勞動模範。

七八十年代

五中優秀教師被調往廈門一中、八中,隨後五中高中部跌入了低谷,幾經崩潰。

九十年代

15年間共有陳鷺玲等10位老師被評為省、市級“優秀教師”,林秋娟等8位老師被評為省市級“優秀青年教師”。學校連續十年被評為省“學校音樂周先進單位”,榮獲“市1986-1994學校藝術教育先進集體”稱號。

2000年後

在廈門市實行初招改革,進行電腦派位以來,2001年中考廈門五中以優異的成績列居全市上游,榮獲市“初中教學優秀質量獎”。2002年至2005年學校中考優秀率均居全市前列,考上市一級高中人數也均居全市上游,學校的教學質量越來越受到廣大市民的好評。2003屆中考名列全市前50名的畢業生人數居全市前列,其中戴希昱同學中考成績居全市第二名。2006年中考J值躍居上游,受到新聞媒體好評。同時,學校素質教育碩果累累,學校多次在國際中學生英語技能測試、徵文比賽、科技創新大賽以及棋類、美術、數學等學科競賽中獲獎。是全市參加國家、省、市各級各類競賽獲獎人數最多的學校之一。
教學質量穩中有升,98屆中考質量名列全市一般中學第二位,獲得市“進步獎”,(01屆)首屆電腦派位后,中考質量躍居全市第六位,榮獲市教委頒發的“優秀獎”。
2010年,廈門五中建立蓮前校區,並且開始招生,2013年,廈門五中(蓮前校區)建立小學部。

數據


廈門五中的歷史沿革、革命傳統及校友
廈門五中的歷史沿革、革命傳統及校友
01-03屆一級校錄取率是全市畢業數的16%;
04-06屆該校把1/3強的學生送進一級校。
06屆考上一級校的學生占初三畢業生數的37%比全市一級校的錄取率高出9個百分點。06屆中考取得了六個學科的均分全都超過思湖區,語、數、英三科超過15分,六科總分超過28分的好成績;J值在全市88所學校中排列第九,在思湖區排列第八,超過科技、超過六中、超過雙十中學。
07屆考上一級校的學生占初三畢業生數的42%
至2008年的四年裡,每年都有30-40%的畢業生考上一級校,2007年廈門市的中考狀元駱雅婷是該校4班學生。

所獲榮譽


2020年6月17日,獲得2020年度“全國青少年人工智慧活動特色單位”稱號。
2021年3月,廈門市第五中學音美教研組被福建省婦聯命名為“2021年福建省巾幗文明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