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6條詞條名為蛇人的結果 展開
蛇人
清代蒲松齡的小說
東郡某甲,以弄蛇為業。嘗蓄馴蛇二,皆青色:其大者呼之大青,小曰二青。二青額有赤點,尤靈馴,盤旋無不如意。蛇人愛之,異於他蛇。期年,大青死,思補其缺,未暇遑也。一夜,寄宿山寺。既明,啟笥,二青亦渺。蛇人悵恨欲死。冥搜亟(qì)呼,迄無影兆。然每值豐林茂草,輒縱之去,俾得自適,尋復返;以此故,冀其自至。坐伺之,日既高,亦已絕望,怏怏遂行。出門數武,聞叢薪錯楚中,窸窣作響。停趾愕顧,則二青來也。大喜,如獲拱璧。息肩路隅,蛇亦煩止。視其後,小蛇從焉。撫之曰:“我以汝為逝矣。小侶而所薦耶?”出餌飼之,兼飼小蛇。小蛇雖不去,然瑟縮不敢食。二青含哺之,宛似主人之讓客者。蛇人又飼之,乃食。食已,隨二青俱入笥中。荷去教之,旋折輒中規矩,與二青無少異,因名之小青。炫技四方,獲利無算。
大抵蛇人之弄蛇也,止以二尺為率;大則過重,輒便更易。——緣二青馴,故未遽棄。又二三年,長三尺余,卧則笥為之滿,遂決去之。一日,至淄邑東山間,飼以美餌,祝而縱之。既去,頃之復來,蜿蜒笥外。蛇人揮曰:“去之!世無百年不散之筵。從此隱身大谷,必且為神龍,笥中何可以久居也?”蛇乃去。蛇人目送之。已而復返,揮之不去,以首觸笥。小青在中,亦震震而動。蛇人悟曰:“得毋欲別小青也?”乃發笥。小青徑出,因與交首吐舌,似相告語。已而委蛇並去。方意小青不返,俄而踽踽獨來,竟入笥卧。由此隨在物色,迄無佳者。而小青亦漸大,不可弄。后得一頭,亦頗馴,然終不如小青良。而小青粗乾兒臂矣。先是,二青在山中,樵人多見之。又數年,長數尺,圍如盌;漸出逐人,因而行旅相戒,罔敢出其途。一日,蛇人經其處,蛇暴出如風。蛇人大怖而奔。蛇逐益急,回顧已將及矣。而視其首,朱點儼然,始悟為二青。下擔呼曰:“二青,二青!”蛇頓止。昂首久之,縱身繞蛇人,如昔弄狀。覺其意殊不惡;但軀巨重,不勝其繞;仆地呼禱,乃釋之。又以首觸笥。蛇人悟其意,開笥出小青。二蛇相見,交纏如飴糖狀,久之始開。蛇人乃祝小青:“我久欲與汝別,今有伴 矣。”謂二青曰:“原君引之來,可還引之去。更囑一言:深山不乏食飲,勿擾行人,以犯天譴。”二蛇垂頭,似相領受。遽起,大者前,小者后,過處林木為之中分。蛇人竚立望之,不見乃去。自此行人如常,不知其何往也。
異史氏曰:“蛇,蠢然一物耳,乃戀戀有故人之意。且其從諫也如轉圜。獨怪儼然而人也者,以十年把臂之交,數世蒙恩之主,輒思下井復投石焉;又不然,則藥石相投,悍然不顧,且怒而仇焉者,亦羞此蛇也已。”
東郡:秦置郡名,洽所在濮陽(今河南濮陽縣西南)。漢時領有今山 東及河南兩省部分地區。隋開皇九年(589)廢。隋大業初(605),又改兗 州(今山東兗州縣)為東郡。清時東昌府、曹州府,即個山東聊城地區及菏 澤地區,為秦漢東郡故地。
期(jǐ幾)年:一周年。
影兆:形影跡象。
叢薪錯楚中:草木錯雜之處。《詩·周南·漢廣》:“翹翹錯薪,言 刈其楚。”薪,草。錯,交錯,雜亂。楚,牡荊,泛指灌木叢。
窸窣(xi sǖ悉蘇):形容聲音細碎。這裡指蛇行草叢中的聲音。
拱璧:大璧。《左傳·襄公二十八年》:“與我其拱璧。”《疏》:“拱,謂合兩手也。此璧兩手拱抱之,故為大璧。”
逝:往。這裡意思是逃走。
小侶而所薦耶:這個小夥伴是你引來的嗎?而,你。薦,薦引。
瑟縮:蜷縮。《呂氏春秋·古樂》:“民氣鬱閼而滯著,筋骨瑟縮不 達。”
止以二尺為率(lǜ律):只以二尺長為標準。止,只。率,標準。
委蛇:也作“逶迤”。曲折行進的樣子。
踽踽(jǚ jǚ舉舉):獨行的樣子。《詩·唐風·杕杜》:“獨行 踽踽。”朱熹註:“踽踽,無所親之貌。”
隨在物色:隨時隨地訪求。
天譴:猶言天罰。
故人之意:老朋友的感情。《史記·范雎蔡澤列傳》:“然公之所 以得無死者,以綈袍戀戀,有故人之意,故釋公。”故人,舊交,昔日的朋 友。
從諫也如轉圜(yuán 圓):意思是聽從規勸像轉動圓物那樣容易。《漢書·梅福傳》:“昔高祖納善若不及,從諫若轉圜。”顏帥古註:“轉 圜,言其順易也。”圜,通“圓”,圓的物體。
把臂之交:親密的友誼。把臂,挽著手臂,只有極親密的朋友間才 如此。
下井復投石:即落井下石,喻乘人之危加以陷害的卑劣行為。韓愈《柳子厚墓誌銘》:“一旦臨小利害,僅如毛髮比,反眼若不相識;落陷阱,不一引手救,反擠之,又下石焉者,皆是也。”
藥石相投:投以約物、砭石,以治療疾病。喻苦口相勸,糾正人過 失。
東郡有個人,以耍蛇為生。他曾經馴養著兩條蛇,都是青色的,把大的叫大青,小的叫二青。二青的前額上長有紅點,尤其聰明馴服,指揮它盤旋表演無不如意。因此,蛇人對它的寵愛,超過了其它的蛇。
過了一年,大青死了,蛇人想再找一條來補上空缺,但一直沒顧得上。一天晚上,他寄宿在山裡的一所寺院。天明,打開竹箱一看,二青也不見了。蛇人懊惱得要死,明處暗處搜尋呼叫,始終連個影子也沒見到。先前每到草木豐盛的地方,就把蛇放出去,讓它們自由自在一番,不久自己就會回來。由於這個原因,蛇人還希望它自己能回來,便坐著等待。直到太陽升起很高,自己也絕望了,才怏怏不樂地離開。
出門剛走了幾步,蛇人忽然聽見雜亂的草叢中,傳米窸窸窣窣的聲音。他停下腳步驚愕地一看,是二青回來了。蛇人非常高興,像得了無價之寶似的。把擔子放在路邊,二青也停下來。再一看它的後邊,還跟著一條小蛇。他撫摸著二青說道:“我還以為你跑了呢。那小傢伙是你推薦來的嗎?”說著就拿出飼料來喂它,同時也給小蛇一些。小蛇雖然不離開,但畏縮在那裡不敢來吃。二青用嘴含著飼料喂它,好像主人招待客人似的。蛇人再喂它,它才吃了。吃完,小蛇跟隨二青一塊鑽進了竹箱中。
蛇人挑回去訓練,小蛇盤旋彎曲都合要求,與二青沒有多少差別。因此給它取名叫小青。蛇人帶著它倆,四方表演獻技,賺了不少錢。
一般耍蛇人耍弄的蛇,不超過二尺,再大就太重了,就得更換一條。因為二青很馴良,所以蛇人沒有馬上把它換掉。又過了二三年,二青已長到三尺多長了,卧進竹箱里,竹箱被塞得滿滿的,於是蛇人決定把它放走。
一天,蛇人來到淄川縣東山裡,拿出最好的食物喂二青,向它祝福一番后便把它放了。二青走了,一會兒卻又回來了,圍著竹箱蜿蜒地爬。蛇人揮手趕它說:“走吧!世上沒有百年不散的宴席。從此以後,你隱身在深山大谷中,將來一定能修練成一條神龍。竹箱怎麼可以長期居住呢?”二青才離去,蛇人目送它離開。但一會兒二青又回來,蛇人怎麼趕它也不走,還用頭碰竹箱,小青在竹箱里也不停地竄動。蛇人恍然大悟說:“你是不是想和小青告別呀?”說著就打開竹箱。小青從竹箱里徑直竄出來,二青與它交頭吐舌,好像互相囑咐話語。接著兩條蛇依偎著一起走了。蛇人正在想小青不會回來了,一會兒小青卻又獨自回來,爬進竹箱卧下。
從此,蛇人隨時都在尋找物色新蛇,但一直沒有合適的。而小青也漸漸長大,不便於表演了。後來蛇人得到一條蛇,也很馴服,然而到底不如小青出色。這時小青已經長得比小孩的胳膊還要粗了。
先前,二青在山中,打柴的人經常見到它。又過了幾年,二青長得好幾尺長,碗口那麼粗,漸漸地出來追趕人。因此,行人旅客都互相告誡,不敢從它出沒的那條路走。一天,蛇人經過那裡,一條蛇猛然竄出,行如驟風。蛇人大為驚恐,拚命奔跑。蛇追得更急。他回頭一看已經快追上了,突然看見蛇頭上儼然有一個紅點,這才明白這就是二青。他放下擔子,高聲叫道:“二青,二青!”那蛇頓時停住,昂起頭來呆了很久,縱身上前把蛇人纏住,就像以前表演的樣子。蛇人察覺到二青並沒有害他的意思,只是身軀太重,自己經不起它纏繞。只好倒在地上高聲祈禱,於是二青就放開了他。二青又用頭去碰竹箱子。蛇人明白了它的意思,打開竹箱放出小青。兩條蛇一相見,立即緊緊交纏得像飴糖一樣粘在一起,很久才分開。蛇人祝福小青說:“我早就想和你分別,今天你有伴了。”又對二青說:“小青原本是你引來的,還可以領它走。我再叮囑你一句話,深山裡不缺你的吃喝,不要驚擾過路行人,免得遭受上天的懲罰。”二條蛇都垂下頭,好像接受了他的勸告,馬上竄起離去,二青在前,小青在後,所過之處,樹木草叢都被從中分開,向兩邊倒去。蛇人久久地站在那裡望著,直到看不見了才離開。從此以後,行人經過那一帶像先前一樣平安無事,不知那兩條蛇到哪裡去了。
異史氏說:蛇,笨拙遲鈍的一種動物,但依然戀戀有故人之情,並且它們聽從勸諫也如同轉圓物那樣容易。唯獨奇怪的是那些堂堂為人者,對於那些有十多年深厚情誼的朋友,對於那些幾十年(或幾輩人)都對你有恩典人,動輒便思落井下石。也有那些對你忠言勸諫,不但悍然不理,反而把他當作仇人的人,如果這兩條青蛇聽說了恐怕也會引以為羞恥吧!
清代文學家蒲松齡的短篇小說名著《聊齋志異》裡面卷一十七篇,就是《蛇人》。全文頗長,詳細的描寫了一個耍蛇人與他的一條靈蛇的故事。靈蛇也名二青,和耍蛇人建立了深厚的友誼,蛇人將它放歸山林之後,二青茁壯成長,以至於成為山中旅途一害。耍蛇人一次遇見后,語重心長的勸誡它,二青於是再沒有出來迫害行人。本文寓意是動物尚且循循接受勸化,但是有的人卻怙惡不悛,與動物相比,實在慚愧。
此篇是作者有感於現實生活中有的人不念故友之情,反而落井下石;有的人不聽忠告,反將好心人當作仇人等現象而作。
作者假蛇於筆端,賦蛇這種無知物以人的靈性與感情,將蛇與人、蛇與蛇之間的真摯感情寫得款款動人,極富於人情味。
在描寫人蛇之間的感情方面,小說寫大青死後,蛇人憐憫二青孤單,千方百計為二青物色蛇伴。而二青亦善解人意。也想找一蛇伴替蛇人獻藝賺錢。對二青的良好願望,小說是借二青尋小青的過程加以表現的。在山寺里,當蛇人打開箱籠發現二青不見時,是痛不欲生,四處呼叫,四處尋找,從天亮找到日高三丈,一直不見二青蹤跡,只好怏快離開山寺。而正在這時;二青卻回來了,並帶了一條小蛇來了。蛇人如獲至寶,高興萬分,忙俯身撫摸二青,拿出食物給二青吃。從小說對蛇人這番急躁、痛苦、欣喜心理活動的描寫中,我們可以感受到蛇人與二青之間的真摯友誼和情感。
當二青身長三尺,不演再表演蛇技時,小說又描寫了一個蛇人與二青依依惜別的動人場面;蛇人讓二青美食一頓后,放它出籠,二青去而復返,逗留籠外,不願隨即走去。蛇人卻揮身致意,勸它早El隱居深山,並祝二青早日成龍,二青方戀戀不捨地走了。蛇人與二青難捨難分的痛苦之情,生動地表現在小說對蛇人與二青的神態、言語,動作的細緻描寫中。
小說最後描寫了蛇人與二青久別重逢后驚喜交加的情景。有一天蛇人途經山路時,忽見蛇從遠處風一樣地向他追來。正當他驚怕得要命時,突然發現是二青,便急喊二青的名字。二青一聽故人的聲音,抬頭注目蛇人好一會,然後突然像過去一樣纏繞在蛇人身上,由於蛇身過重,竟把蛇人壓倒在地。這種驚喜若狂的情景,正像人世間老友相逢時相互擁抱一樣。當蛇人勸二青以後不要追逐行人,免受天譴時,二青“垂頭“領受”,表示要改惡從善。小說中這個富於戲劇性的驚喜場面,把蛇人與二青不忘故交、聽從勸諫的真實友情,描寫得極富喜劇魅力。
在描寫蛇與蛇之間的友誼方面,小說作了三次細緻的描寫。第一次是二青引小青來時,蛇人給食物小青吃,小青不敢吃,二青嘴含食物敬小青,像主人敬客人一樣。第二次寫二青與蛇人話別後,用頭觸籠子,要蛇人讓它與小青告別。小青出籠后,它與小青交首伸舌,似有許多離愁別緒難以言盡。第三次寫二青在深山遇到蛇人後,又用頭觸籠子,示意要與小青同居山中。然後它在前引路,小青隨後緊跟,雙蛇向深山大谷躍去。這三次描寫,完全是通過蛇類的特定動作展示出二青與小青的真摯友誼。
從上面的分析中我們可以看到,《蛇人》主要是通過二青來歌頌人與異類、異類與異類的真情實意。為了突出二青這條蛇的形象,小說用點睛法特意寫它額頭上的那個紅點,以示它外形上的獨特性,這也為最後蛇人辨認二青埋下了伏筆。同時小說還具體描寫了二青一些符合蛇類習性的特定動作,如它經過處草塞窄作響、與小青告別時交首伸舌、追人時像風一樣等等。由於小說巧妙地將蛇性與人性交融在二青身上,使這篇故事對讀者產生出了一種童話般的藝術鑒賞的誘惑力。
蒲松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