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梅奔
位於柬埔寨暹粒城的景點
東梅奔(East Melbon)是由多層平台堆建而上,她共有三層平台,其中兩層平台四端皆有象形石雕,而另一層平台則為放置石獅雕像做守護狀。最上層平台,共建五塔,除了方形平台四端各一外,中央主塔立於中央並且最高。這種模式算是十分常見的方式了。
東梅奔
英文名稱: East Mebon
景點位置:暹粒城以北約6公里
所屬宗教:印度教。
供奉:濕婆。
開放時間: 5:00--18:30
門票價格:20美元/一天,40美元/三天,70美元/七天
東梅奔
摩二世所蓋的,據說相差只有十年左右。東梅奔寺和變身塔比較明顯的區隔方式,除了東梅奔寺的階梯較高,還有就是東梅奔寺四周有石象守護。東梅奔寺其實原本是一個很傳奇的寺廟,因為原本位於東大人工湖(East Baray)上的一座島上,是一座祭祀祖先的寺廟,只不過東大人工湖已經只剩下遺跡了,只可在銘碑以及周達觀的《真臘風土記》中見到文字的記載。
東梅奔
耶輸跋摩一世 (Yasovarman I) 在889年時加冕,王宮往西北移15公里,變到巴肯山 (Phnom Bakeng),建立了第一個吳哥城。他最重要的貢獻就是建立蓄水池可以供應農作物的用水,就是東大人工湖 (East Baray) ,並且在羅洛士 (Rolous) 區域建立了羅雷寺 (Lolei),及兩座山頂上的廟,巴肯山 (Phnom Bakeng) 和豬山 (Phnom Krom),耶輸跋摩一世 (Yasovarman I) 最後死於910年。
耶輸跋摩一世 (Yasovarman I) 死後,王位似乎又陷入一番爭奪之中,他的兩個兒子哈沙跋摩一世(Hashavarman I)和艾沙那跋摩二世(Isanavarman II)前後各只分別坐了五年和八年的皇位,然後就被趕下台,換由闍耶跋摩四世 (Jayavarman IV) 當皇帝。闍耶跋摩四世 (Jayavarman IV) 又[遷都]了,這次搬得很遠,往東北方搬到了 70 公里遠的寇克 (Koh Ker),建造了一個7層35米高的大塔寺 (Prasat Thom) 及其它大小寺廟,當然也一定要有一個水池,這些都在他在位的 20 年內就完成,可見其遷都的決心。他死後,雖然兒子哈沙跋摩二世 (Hashavarman II) 在皇位爭奪戰中順利登基,但僅僅在位三年後,就被原先擁護他的表親羅貞陀羅跋摩二世 (Rajendravarman II) 奪走生命與皇冠。
羅貞陀羅跋摩二世 (Rajendravarman II) 當時正是波瓦婆羅 (Bhavapura) 的統治者,波瓦婆羅 (Bhavapura) 就是高棉王朝發源地的那個地方,這皇帝位子繞了一大圈,又回頭落到波瓦婆羅 (Bhavapura) 他們手上了。羅貞陀羅跋摩二世 (Rajendravarman II) 在皇位到手以後,遷都,再遷回吳哥去。每個新皇帝都希望能有一個只屬於自己的城市,所以羅貞陀羅跋摩二世 (Rajendravarman II) 沒有沿用那個以巴肯山為中心的都城,而是跑到東大人工湖 (East Baray) 南岸建造了自己的國王廟[Rajendrabhadresvara],也就是現在所稱的變身塔 (Pre Rup) ,並且在東大人工湖 (East Baray) 的中央建造了東梅奔寺(East Mebon)。
東梅奔
東梅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