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夏鎮的結果 展開
- 山東省微山縣夏鎮
- 新疆托克遜縣夏鎮
夏鎮
山東省微山縣夏鎮
夏鎮為微山縣政府所在地。是一個頗具特色的濱湖鎮。夏鎮原為古城,由廣戚、部城(西城)和夏鎮寨(東城)三部分組成。
夏鎮 鎮名,為微山縣政府所在地。居縣境中部偏南,津浦鐵路以西,昭陽湖東岸,面積約15平方公里,人口約10萬餘人。鎮內,老運河自西向東南蜿蜒穿過,運河橋、東風橋、和平橋橫架河上,東西溝通。是一個頗具特色的濱湖鎮。夏鎮原為古城,由廣戚、部城(西城)和夏鎮寨(東城)三部分組成。一河兩分城的夏鎮原名夏村,也叫夏陽,一個偏僻的自然村。明嘉靖末新開夏鎮至南陽的運道,夏村即成沿運碼頭,工商業日趨繁榮,隆慶三年改村為鎮。同時,工部、戶部分司自沽頭城(今江蘇沛縣碼頭村)移駐夏鎮。明萬曆十六年(1588年)開始,經兩年時間,築起四面土牆,建成四座城樓。東名“見泰”(后改“安瀾”),西名“瞻華”,南名“延慶”,北名“拱極”。清順治十五年(1658年)始,歷時3年,又改建為磚城,城為梯形,“周九百餘大,高二丈五尺,雉堞一千百餘”。因為這裡常年駐兵維護漕運,又名“部城”,標示著夏鎮又曾是運河的衛士。工部員外郎顧大申建城時在河岸上居住過的地方顧樓,后也形成村莊,后演變為古樓。在明清時期,夏鎮界連蘇魯,為兩省分治,鎮北屬山東滕縣地,鎮南為江蘇沛縣轄,還曾因清咸豐元年黃河訣口,而為沛縣縣城11年。故素有“一步兩省三座廟,一條大街兩縣分”之謂。清人宋思仁《過夏鎮》有詩句:“片帆風利掛殘陽,一鎮區分南北疆。花色暗思滕縣白,鐘聲遙送沛城涼。”夏鎮內,運河自西北向東南蜿蜒穿行,隨著水運興起,河上建築物,都成了人口聚居場所,形成了一串以河為特徵的村落街巷。一條古老的順河街,原名叫運河涯。順河街南端是小閘口,是明隆慶年間所建夏鎮閘的地方。與小閘口相連的是月河圈。清乾隆間疏通運河時挖得一條半月形河道,供漕船商船停泊、繞行使用,後人們圍繞小河居住,弧形排列,俗稱月河圈。運河南出夏鎮原為一壩,此處聚居的人家稱作老壩村。緊挨老壩東側,在運河轉彎處的村落稱壩東,清嘉慶二十三年(1818年)這裡又建了運河橋,后以橋的孔數定名三孔橋,壩東也隨之改名“三孔橋”。夏鎮從閘口向東至水月庵及運河東岸一帶,是新興商貿聚集地。明隆慶元年(1576年)漕運新渠通航,夏鎮商業隨之興起。萬曆初,首先興起於夏鎮閘西端,以服務於漕船和過往客商的飲食業為主。萬曆十七年(1589年),夏鎮土城築就,城內商號陸續設立,此時衙署所設官商店鋪居多;因隨著漕船來夏鎮經商者劇增,在夏鎮北門外又發展起一條商業街,名“太平街”。清康熙七年(1668年)地震,夏鎮四門城樓震塌,城內和太平街的房屋亦大多倒塌,居民和商戶陸續移去運河東岸。康乾期間,夏鎮閘口至水月庵間的平正街、一六街,運河東岸的順河街、三八街、文昌街、鹽當街,都是由此確立而逐漸發展起來。到清末,來夏鎮經商者,已形成山西、河南、浙江、安微、章丘五大幫,經營著糧行、布店、藥店、煙店、茶葉店、客房、銀匠鋪等達200餘家。至民國初期,夏鎮商業有17種行業193家商戶。其中,經營布匹的14家,雜貨22家,百貨3家,文具2家,鐵貨3家,紙煙3家,木材場3家,醬園8家,飲食 51家,理髮15家,旅店9家,浴池2家,照相1家,糧、油各行35家,鹽店2家,中西藥鋪18家,估衣、估鞋店各1家等。於是吸引了四面八方客商來此躉貨,鄒、滕、嶧、豐、沛、銅山等縣來此躉貨和銷售土特產品的,絡繹不絕。夏鎮成為了周圍數百里內的商貨集散地。
夏鎮一度曾是沛縣治所所在地。后因捻軍攻陷才遷走。咸豐元年(公元1851年),黃河在蟠龍集決口,沛縣、棲山一帶被黃水淤沒,沛縣治所自棲山繼遷於此,因此,夏鎮曾一度又是沛縣的縣城,歷時11年。鎮內又廟宇眾多,故素有“一步兩省三座廟,一條大街兩縣分”的說法。清代宋思仁《過夏鎮》的詩,曾這樣寫道:“片帆風利掛殘陽,一鎮區分南北疆。花色暗思滕縣白,鐘聲遙送沛城涼。”
夏鎮北部是廣戚遺址,為秦代廣戚縣縣城。秦朝末年,劉邦攻薛縣殺泗水郡守壯,還軍亢父、方與(今山東魚城),曾經過這裡。傳說,後來是漢高祖給戚姬的封地、即為戚城。漢朝魯恭王子劉將、楚孝王子劉勛都曾被封為廣戚縣,廣戚是他們的封地。
清康熙七年(公元1668年)大地震,部城四門樓皆倒塌,城內房屋亦破壞甚多,這場毀滅性的天災,使部城一蹶不振。此後,運河東岸“鎮市漸盛”。運河東岸即夏鎮寨,又名東城,清朝曾於此設置“夏陽司巡檢”。至此,便形成了三合一的夏鎮。
夏鎮,是微山縣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1953年,在夏鎮建縣以來,結束了妨礙經濟發展的湖區疆域分裂的歷史,為微山經濟發展奠定了基礎,夏鎮經濟得到了日新月異的發展。現有機械、建材、造船、釀酒、麵粉、化工、湖產加工等多種門類,數十家企業。第三產業迅速崛起,商業服務網點2000餘家,賓館、招待所100餘處,工商業經濟出現了欣欣向榮的景象。夏鎮又為交通要道,東去13公里的京滬線薛城車站,鎮內有長途汽車站、貨運碼頭,為旅遊開發創造了條件。
夏鎮歷史悠久,景色亦美,隨著南四湖的開發建設,夏鎮這個既是經濟建設中心、又是旅遊勝地的湖濱城鎮,將愈加展露出迷人的丰姿。
夏鎮與南方的鎮江、杭州和該縣的南陽鎮並稱為運河“四大古鎮”。由廣戚、部城(西城)和夏鎮寨(東城)三部分組成。
陪同採訪的鎮宣傳委員老張一邊陪同我們驅車尋訪著歷史與運河文化的遺跡,一邊熱心地為我們作著介紹。在這種尋訪中,歷史的夏鎮和現時的夏鎮在我們的眼前開始復活並生動起來。夏鎮北部是廣戚遺址,為秦代廣戚縣縣城。秦朝末年,劉邦攻薛縣殺泗水郡守,還軍亢父、方與(今山東魚台),曾經過於此。傳說,後來是漢高祖給戚姬的封地,即為戚城。漢朝魯恭王子劉將、楚孝王子劉勛都封於廣戚縣。
南北朝時廢廣戚縣,直到明代,開挖了新運河,漕運暢通,戚城西南的夏村興旺起來,成了船舶停靠的碼頭,工商業日趨繁榮,遂改為夏鎮。同時,工部、戶部分司自沽頭城(今江蘇沛縣沽頭村)移駐這裡。明萬曆十六年(公元1658年)開始,三年時間,又改建為磚城,因為這裡常駐部隊維護漕運治安,遂又叫作“部城”了。
歷史上的夏鎮是蘇魯兩省、沛滕兩縣的交界處,地域交叉,鎮中心奎星樓外,曾有“三步兩省三座廟,一條大街兩縣分”之說。城外鷹飛魚躍,澤國水鄉,城內廟宇牌坊,建構不俗,反映了大自然的神工和勞動者的創造,自然景色和人文景觀獨特。文物古迹眾多,在當地影響較大的有八處。即夏鎮的八大景點。先輩串聯成詩,流傳民間,以至數百年:
三絕高碑透玲瓏,
泗亭問渡漢家風。
賢孝墳中葬賢孝,
清風潭下見清風。
姜肱故里戚城在,
運河環繞碧霞宮。
昭陽漁船千百艘,
飛雲橋下水噴龍。
詩中所唱“三絕高碑”,指漕運新渠記碑。碑在夏鎮運河西岸,原玄帝廟北測,“河清永鎮”亭(即皇華亭)中。整個碑體的規模氣勢,與曲阜孔廟門前歷代名碑相當。<;漕運新渠記>;一書系明代嘉靖年間吏部尚書、建極殿大學士徐階所撰,書法家周天球書寫,名石匠吳鼎刻石。內容記述工部尚書朱衡開挖由南陽經夏村至留城141公里的新渠(新運河)、疏浚留城至境山53公里的舊渠(泗河)的通漕運、治黃水的經過。撰、寫、刻俱佳,文人學士一向稱之為“神品”,呼為“三絕”,當地人稱其為“三絕碑”。
“泗亭問渡”,即泗亭問渡坊,位於夏鎮閘上,清代建築。相傳劉邦為泗水亭亭長時,起義反秦,一次兵敗無路可奔,遂來泗水岸求渡,船民即指路送行,幸得逃生。清代康熙南巡,曾在此問過泗渡亭一事,工部主事李禧熊因之建坊。牌坊建成,立於閘上,氣勢壯觀,過往船隻無不稱頌,世人譽此坊有漢家風範。
“賢孝坊”,即清風烈女墓。運河西岸下,皇經堂廟北,今東風橋西首北面;清風潭和清風烈女碑,在部城裡東北部。這兩個景點,由一宗事件相連。明代,此處有個皮匠是賭棍,家產輸盡,后以妻女抵債。其妻徐氏懷抱幼女,隨夫前往,行至清風潭,跳水自殺而死。家中飼養的狗,見主人落水,狂叫數聲,也跳水溺死,後人們視為義犬,亦隨主人安葬。四川綦江楊為棟,萬曆年間進士,時任工部主事,分司夏鎮,聞之感動,為其建墳,修清風烈女祠。祠堂塑皮匠一家人像。正中塑徐氏,懷抱幼女,膝下有狗,祠堂右側內門后塑皮匠,肩扛褡褳,形象狼狽。清風潭,潭水清澈。楊為棟又在清風潭前面立石紀念,這就是清風烈女碑。
“
”,在部城北廣戚城城中,運河岸上有碑題志。此碑篆書五個大字:“漢姜肱故里。”后移到“通濟門”(大南門口)衚衕北頭東側。姜肱,漢朝名士,以孝行著稱,博通五經,有“學富五車”之譽,遠來就學者三千餘人。一生不仕做官,皇帝徵召,重臣舉薦,皆不露面,或逃離家園,隱身海濱,或謊稱久病就醫,卧於幽閣。曾潛伏青州界,終年賣卜為生。姜耾與弟相友愛,同被而眠,一直到成年。“姜被”一詞,已成為形容兄弟友愛的典故。《漢書》曾予立傳,受歷代文人器重。至今,當地還流傳著姜耾大被的故事。
“碧霞宮”俗稱泰山廟。坐落在三孔橋北面,運河經廟西轉彎向南,繞道東流,形成環抱之勢。碧霞宮廟宇之大,香火之盛,廟會之繁華,在魯南、蘇北一帶絕無僅有。農曆四月初六至初八的夏鎮泰山廟會,為當地一大景觀。這裡是水運要道,南北商賈雲集,不僅有祭祀活動,又是物資交流集散地。會上有碧霞元君出巡,正如《沛縣誌》記載:“每至四月,抬著神像出巡,熱鬧非凡,往往聚集數萬人。”其盛況可見一斑。
“昭陽漁船千百艘”,千百極言其多。昭陽湖位居南四湖腰,周長80餘里,荷水、泡水、泗水三河自此入湖,水活質優,漁湖產品豐富,風景秀麗。清代學者郝質玗(著有《博物類編》數卷)有長篇紀游文章《游昭陽湖記》,除記述美麗湖景、魚蝦菱藕之外,把昭陽湖稱為“絕蛟龍波濤之危,泛一瀉千里之概,誠為沛邑之巨觀也,不可不游”。清代著名文人,如新城漁陽山人王士禎(順治年間進士、刑部尚書,善文、詞,尤工詩)、青州趙執信(康熙年間進士,精書法,詩文講究神韻)、王初桐等皆於此作記、留詩。
“飛雲橋”,志書、碑記多有記載,橋名起自漢劉邦的大風歌辭“風起雲飛”句。橋的位置在泡水和泗水匯合處,泗水南岸有歌風台,又在泗河向東轉彎處,即南庄村西南的老河口,老泗河在此轉彎向南流向留城方向。泗河縱流南北,宛若巨龍。而泡水自西向東來,經飛雲橋,瀉入泗河,猶如水噴巨龍之勢。當年看來,頗為壯觀。
可惜,夏鎮八景已有七處已在過去的歲月中消失殆盡,留下來只有泰山奶奶廟,即“碧霞宮”了。為了尋訪這一運河文化重要遺址,記者專程來到這裡。
這個由京杭大運河環繞的古剎,位於微山縣城南約一華里處的泰山村(由寺而得名),它的西南面便是萬頃荷花園,東北面即是泰山村。泰山廟始建於明朝天啟年間,為泰山碧霞元君的行宮。南北長2000餘米,東西寬220米,佔地4、5平方米。由前、中、后三殿兩進院和東西廊房及兩個跨院組成。
泰山廟正門朝南,廟前有一廣場,距運河50米。整個殿堂為中國古典式建築。前殿為天王殿,正門兩側一對高兩米余的石雕雄獅守門,兩根三十米高的木旗杆矗立廟門兩旁,又一高約二十米、十八節的鐵旗杆在大門西旁直插雲空。山門上的巨幅石匾刻有“泰山行宮”四個大字。大殿中央供奉著高三米余、沉香木雕刻成的(碧霞元君)聖母像,聖母面帶微笑安然慈祥。兩側豎匾書有“凡眾所需有求必應,俗門善事心想事成”的金字。左側樑上還掛有聖母游湖所乘坐的雙桅大木船。廊房裡壁畫滿牆,神采各異。牆上的壁畫描述著碧霞元君的“豐功偉績”。東廊房存放的多是道教經典,珍貴古籍。西廊房大多存放古玩、書畫、碑帖等。
泰山廟建成至今已近400 年的歷史了。明末兵亂遭劫焚,至清康熙十六年,皇帝沿大運河下江南,經過寺院見其破爛不堪,遂令大臣撥付專款進行修繕。康熙四十三年又一次修復擴建至最大規模。
廟會定在每年的農曆四月初六日,會期三天。從四月的初三開始,周圍幾百里、一兩千里的善男信女,攜帶鋪蓋,陸續從四面八方趕來。周圍數百里的商客也絡繹不絕地雲集此地,參加或觀看聖母出巡,或進行商品交易。漁民的船隻你挨我、我靠你,整個河道看不見水面。正會期間周圍三五十里的村莊、小寨,男男女女,老老少少,著上新衣裳,結隊前來趕會。人員不下十萬之眾。夏鎮泰山廟會的主要內容有三:一是香客敬佛;二是舉辦大型文化娛樂活動;三是進行物資交流。
香客上香大體可分為三種形式,一是在廟內大雄寶殿敬。香客們在大雄寶殿前,擺上香案磕頭燒香。或祈求碧霞元君施恩,保其陞官發財,逢凶化吉,全家康泰。二是路祭碧霞元君。遠路香客由於人多無法擠進廟門,就在路上搭上香案,擺上供品,點上香燭,磕頭跪叩,口中念念有辭,感謝碧霞元君。早晨開始,跪叩到太陽下山,待“犯人”(施捨到廟上的男童,戴上腳鐐手銬)“搶收”供品后,方才離去。三是碧霞元君出巡。祭奠碧霞元君出巡,就是把碧霞元君的金身放在車輦上,披上清康熙帝賜給的半套鑾駕,由經過專門訓練的八人抬著,不論上崗、下崗,碧霞元君始終處於前後平衡狀態。上坡,抬前側的四人,或蹲,或跪;下崗,抬后側的四人或爬或卧,慢慢前挪。為表其平行,駕前放一海碗清水,以便驗證。輦前,和尚、道人、文武百官(畫有舊時官人臉譜,穿舊官服的護衛人員)鳴鑼開道。輦后近百人舉著旗、鑼、傘、扇和三班嗩吶樂隊緊跟其後。五百多人的隊伍,浩浩蕩蕩,極為壯觀,出來廟門,繞廟西、北行,經閘口過運河,沿運河西沿到北泰山廟駐足停輦,碧霞元君“會見其妹”,“敘說親情”。繼而沿運河堤東(今鎮中街)返回廟院。行程十餘華里。沿路百姓數萬,追逐數里瞻仰聖母慈容。
村支書老鹿和退休幹部傅一冉先生介紹說,在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的年代里,這所寺院變成了革命領導人、八路軍、游擊隊的秘密聯絡點。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以宗教作護身,當時有宗孔飛(魯南地下黨領導人)、王吉德(原濟寧地委書記)、黃克俠、呂召(現雲南省副省長)等為首的地下黨(根據微山黨史記載)。經常化妝成香客,進入寺內卧佛樓召開秘密會議,商議抗敵之策,以寺院作為聯絡點,以蘆葦盪為大後方,與敵人展開游擊戰爭,多次取得勝利,僧人與游擊隊有力的配合,打擊了敵人。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劉少奇同志(化名胡眼)和陳毅同志為解放全中國曾到此地開會。八路軍的某醫院就設在泰山寺院內。
據當地的群眾介紹,物資交流活動是泰山廟會的主要活動之一。廟會期間上市物資繁多,經濟活動十分廣泛,生意也極為興隆,每天經營額不下二十多萬,整個廟會期間商業經貿額多在二百萬左右。除來自上海、江浙、西安、鄭州、唐山、青島等地的香客外,蘇北、豫北、皖北、魯南、魯西六七十個縣的商賈攤販,雲集廟會。賣布的、賣綢緞的、賣京廣雜貨的、經營五金的,從事百貨、日用品、餐飲服務的,經銷鐵、木、草編、葦編貨的,賣針頭線腦、兒童玩具的,賣豬、馬、牛、羊、驢、騾大牲畜的,賣香箔紙的,賣耗子葯的,賣狗皮膏藥、大力丸的,拔牙的,點痣的,算卦、拆字的,合年命的,無所不有,一應俱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