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09年

1809年

傳統紀年:年號:清仁宗嘉慶十四年;己巳年(蛇年)

大事記


俄國佔領芬蘭。
1月9日-英國與土耳其簽訂達達尼爾條約,英土戰爭結束。
3月4日-詹姆斯·麥迪遜就任美國總統。
4月10日-英國和奧地利等國組成第五次反法同盟。
4月19日-雷根斯堡-埃克謬爾戰役,拿破崙軍隊與奧地利會戰於雷根斯堡,23日法軍獲勝。
5月21日-阿斯佩恩-艾斯林戰役,奧軍主力與法軍展開會戰,22日法軍敗北,此為拿破崙第一次親自率兵作戰失敗。
7月5日-瓦格拉姆戰役,奧軍與法軍激戰,拿破崙於6日以慘重代價換得決戰勝利,粉碎第五次反法同盟
8月10日-厄瓜多獨立。
10月14日-申布倫條約,法國與奧地利簽訂的停戰條約,奧地利為戰敗一方而退出戰爭,第五次反法同盟瓦解。

出生


1月4日-路易斯·布萊葉(Louis Braille),法國發明家(逝世1852年)
1月19日-埃德加。愛倫。坡(Edgar Allan Poe),美國作家(逝世1849年)
2月3日-費利克斯·門德爾松-巴托爾第(Felix Mendelssohn Bartholdy),德國作曲家、亦為西方音樂史上第一位職業指揮。(1847年逝世)
2月12日-亞伯拉罕·林肯(Abraham Lincoln),美國第十六任總統(逝世1865年)
2月12日-查爾斯·達爾文(Charles Darwin)英國科學家(逝世1882年)
2月15日 塞勒斯·麥考密克 收割機的發明者之一。
4月1日-尼古拉·瓦西里耶維奇·果戈理,俄國散文家(逝世1852年)
6月13日-海因里希·霍夫曼(Heinrich Hoffmann)德國醫生和作家(逝世1894年)堅尼地(Arthur Edward Kennedy,1809年4月5日-1883年6月3日),是英國派駐香港的第7任港督。

逝世


5月31日-讓·拉納(Jean Lannes)法蘭西帝國元帥(出生1769年)
洪亮吉,清代文學家(出生1746年)
5月31日-法蘭茲·約瑟夫·海頓(Franz Joseph Haydn)奧地利作曲家(出生1732年)
6月8日-托馬斯·潘恩(Thomas Paine)美國出版家(出生1737年)
9月7日-拉瑪一世,暹羅國王(出生1736年)
6月24日——洪亮吉,清代文學家。(1746年出生)
7月14日——凌廷堪,清代學者。(1757年出生)

歷史紀事


清政府制定《民夷交易章程》
嘉慶十四年(1809)5月19日,清政府制定《民夷交易章程》 ,付諸實行,主要內容有:各國護貨兵船,俱不許駛入內港;夷商銷貨,要依限回國,洋商要早清夷欠。澳內西洋人不準再行添屋;民人眷口,也不準再有增添。引水船戶,給照銷照,俱責成澳門同知辦理。夷商買辦,要選擇殷實可靠人,始准承充。洋貨到粵后,由該國自行投行,公平交易。清軍擊敗蔡牽等海上義師 嘉慶十四年(1809),蔡牽等領導的海上義師處境日益困難,在和清軍鬥爭中,雖然有時也獲得勝利,但是最後還是完全失敗了。這一年二月,粵、閩海上義師首領朱濆,與清朝總兵許松年在海上展開激戰。朱濆自起兵以來,多次打敗清朝水師。他的船隊有五千斤大炮、二千斤大炮、一千斤大炮多尊,曾攻打台灣鹿港、淡水、噶瑪蘭、蘇澳等處。不料這次和許松年對陣,朱濆卻處於劣勢。戰鬥剛進行不久,朱濆就被炮彈擊斃,餘眾四散潰逃。八月,蔡牽部又和清軍在海上展開激戰。清政府自李長庚戰死以後,就命其裨將王得祿任福建提督,邱良功為浙江提督,聯合起來進攻蔡牽。開始,蔡牽聯合朱濆游弋於浙、閩、粵海面,後來,清朝浙江巡撫阮元反間計,挑撥朱濆和蔡牽的關係,朱濆單獨出走,為清軍所敗,蔡牽勢力更加孤弱。當時蔡牽有戰船三十餘艘,因得不到鉛丸,只好以番銀作炮子。十七日,蔡牽航至定海舟山外黑水洋,王得祿與邱良功率閩浙兩省船隊,全力專攻蔡牽座船。蔡牽傾力還擊,與邱良功座船兩篷相結。蔡牽以碇擊邱良功船,並以矛傷其左骽,邱良功身體受傷,戰船毀壞,失敗逃跑。王得祿船隊乘勢前來。蔡牽以銀刃擊傷了王得祿的前額和手腕,王得祿在疼痛之餘,命令兵士投擲火斗、火罐,燒毀了蔡牽的船舵和尾樓。蔡牽見寡不敵眾,便舉炮自裂座船,沉海而死。十一月二十八日,朱濆弟朱渥率眾三千三百餘人投降清軍,交出船四十二隻,炮八百餘門。十二月二十八日,郭婆帶領粵洋眾五千餘人投降清軍,交出船九十餘只,炮四百餘門。自朱濆、蔡牽戰死,朱渥、郭婆降后,廣東海面還有張保仔、香山二等領導的數萬義軍,往來海上。由於清政府堵塞高州、雷州各港,斷絕生資與接濟,又改粵糧水運為陸運,將硝礦各廠由商辦改為官辦,以及團練鄉勇等,使張保仔等海上義軍不能登岸,糧食、彈藥來源斷絕,於是,嘉慶十五年三月,張保仔等人投降了清軍,交出船隻二百七十八隻。不久,蔡牽余部陳贊等也投降了清軍。這樣,浙、閩、粵三省海疆基本平息。加鹽價每斤三厘,每年得銀四百萬兩,以備河工。安徽歷年虧空一百八十餘萬兩,已補者不多,新虧又增三十萬兩。查辦倉聲舞弊事件。已革倉書串通辦事人員,竊米十數萬石。工部書吏私雕假印,冒領庫款十四次。上諭指責大臣司員“因循疲玩”之弊。王得祿、邱良功(均李長庚部將)在浙江洋麵攻殺蔡牽(1761年—1809)。朱渥(朱弟)及廣東海盜郭婆帶等相繼降。徽州寧國府世仆身份問題常有爭議。規定以現在服役者為斷。凡現在服役者,主家放出后三代所生子弟准捐監應試(參加1727年)。

文化紀事


洪亮吉 逝世
洪亮吉(1764-1809),陽湖(今江蘇常州)人。原名禮吉。世稱北江先生。能書,篆法師李陽冰,兼工隸書。善畫蘭竹。
劉泳之逝世劉泳之(1809-?)四川梁山人,僑寓吳門(今江蘇蘇州)。墨林今話續編作籍彭城,非是。家貧事母孝,不妄幹人。工詩文。善繪事,山水、人物、花卉,一意師古,深造自得。山水初從朱昂之游,盡得其秘。復肆力於古,臨摹各家,無不得其精蘊。潑墨作小米雲山,滃鬱可觀。惜中年遽歿。故宮博物院藏有道光二十三年(一八四三)作臨古卷。

雜譚逸事


知縣王伸漢 以罪正法
嘉慶十四年(1809)七月初十日,江蘇省山陽縣知縣王伸漢以罪正法。嘉慶十三年(1808),黃河決口,淮安一帶首當其衝,房倒屋塌,餓殍遮道。清政府為避免災民暴亂,標榜“恤民”,派李毓昌前往山陽縣,視察賑銀髮放情況。李毓昌字皋言,山東即墨人,嘉慶十三年考中進士。他奉委之後,立即帶著僕人前往赴任,決心秉公辦事,消除侵冒,做個廉明的“清官”。山陽縣令王伸漢是一個雁過拔毛的贓官,平日里就敲骨吸髓,魚肉百姓,弄得怨聲載道,臭名遠揚。遇到災荒,他更看成發財的良機,一方面謊報災民人數,冒領賑銀,另一方面縮減實發數目,大事剋扣。這一年,山陽縣領得賑銀總共不過九萬多兩,卻有將近二萬五千兩落入他的腰包,李毓昌到任后,察看災情,核對戶口清冊,發現大量問題,逐一列出條款,親自草擬呈文,準備上報藩司。王伸漢見勢不妙,便前去拜望李毓昌,提出若高抬貴手,願以白銀萬兩相贈。李毓昌嚴詞拒絕了王伸漢的賄賂。王伸漢不肯束手待斃,用重金買通了李毓昌的僕人,先是用砒霜把李毓昌毒傷,繼而又勒斃懸掛,偽造成李毓昌自縊身死的現場。李毓昌族叔李太清在清理死者遺物時,在一本書中發現一紙,上寫“山陽知縣冒賑,以利陷毓昌,毓昌不敢受”等語,頓生疑竇,認為其侄恐另有死因,遂書寫狀詞,趕赴北京,向都察院具控喊冤。都察院仿照規定,轉報朝廷。嘉慶帝命令山東巡撫吉綸把李毓昌屍棺運到省城詳驗,又命將山陽知縣及有關人證調集進京,由軍機大臣會同刑部直接審訊。結果,在確鑿的證據面前,王伸漢等人無法抵賴,先後供出了謀殺李毓昌的動機和手段。於是,王伸漢被抄沒家產,立即處斬;李毓昌被賞加知府銜,優厚安葬;李毓昌的族叔李太清封為武舉;其他有關人員也分別給以罰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