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照寺
雲南省玉溪市
靈照寺位於雲南省玉溪城東10公里的靈照山上。據碑文記載,該寺始建於元代,清咸同年間毀於兵亂,民國二十二年(1933年〕,李鴻祥倡議於原址重建,后又經修復。
文化大革命時期,靈照寺遭受到嚴重破壞,佛像盡毀。1984年9月,玉溪市人民政府公布其為區級文物保護單位,1988年政府撥款修繕,並成立了佛教協會,修通公路再次重建靈照寺。
一排鑲嵌在黛色山麓之間飛檐琉璃、瑞氣騰騰的古建築群。作為名剎的靈照寺,外觀比起一般的寺院來,顯得氣度不凡。到了靈照寺,最先看到的是聳立於石階之上的“海會塔”山門——2000年建成的靈照寺海會塔,有著壯觀的會塔園林風貌。踏入山門,秋風拂面,松濤陣陣,在“靈照松風”的玉溪古八景遺韻中,讓人充分體會到了佛門凈地的肅穆莊嚴。
靈照寺選址的傳說
關於靈照寺的選址,有一個優美動人的傳說:元代高僧蓮峰禪師雲遊四方至玉溪,喜歡上了靈照山秀麗的景緻,不願離去,遂在靈照山用茅草蓋了間庵堂修行。由於蓮峰禪師能言善辯,戒律精嚴,受到玉溪百姓的歡迎,人們紛紛捐資,幫助蓮峰禪師建成了靈照寺,蓮峰禪師成為了靈照寺的開山之祖。蓮峰禪師後來遍游滇中名山,廣建梵剎,先後建成晉寧盤龍寺、昆明圓通寺、安寧覺照寺和昆明普照寺,最後圓寂於盤龍寺。故有詩云:“三照一圓通,證果在盤龍。”其中“三照”即玉溪的靈照寺、昆陽的普照寺、安寧的覺照寺,均為滇中名剎。
李鴻祥將軍與靈照寺
海會塔右側就是雄偉壯觀的靈照寺。古柏掩映下的寺門石坎古迹斑斑,其左右兩邊,是塑有栩栩如生的四大金剛的天王殿,天王殿一側鑲有《重建靈照寺功德碑》一塊,上刻有李鴻祥將軍捐資的碑文,據寺中居士趙姓大媽介紹,那是民國時期由李鴻祥將軍重修靈照寺時留下的遺跡。
李鴻祥將軍是玉溪大營街杯湖村人,與唐繼堯一起留學日本,又一起參加雲南重九起義,推翻了滿清王朝在雲南的統治。1918年,在省外的李鴻祥將軍,聞知父親在玉溪逝世,秘密回鄉奔喪,被敵人探知,派刺客到玉溪,伺機下手。李鴻祥在鄉親們的保護下,才免遭毒手。安葬完父親后,他沒有回家,在墓地上化裝后,不顧天色已晚,由鄉親們護送,沿小路離開家鄉,途經靈照山,到靈照寺廢墟處時,已是深夜,李鴻祥只好在山中躲藏一夜。就在當晚,他立下“有朝一日,一定要重建靈照寺”的心愿。民國22年(1933年),李鴻祥將軍倡議重建靈照寺,並帶頭捐資。
2005年初,雲南省佛教協會和雲南省宗教局批准了該寺住持釋上永下修大和尚升座為靈照寺方丈,並舉行了“法界聖凡方丈升座大法會”,雲集信眾數千人參加盛會。
幾起幾落的靈照寺,飽經風雨滄桑,記錄著歷史發展的脈絡,現在一年四季香客如雲,成為了玉溪著名的佛教勝地之一。
雲南省玉溪城東10公里的靈照山上
1984年9月,玉溪市人民政府公布其為區級文物保護單位,1988年政府拔款修繕,並成立了佛教協會,修通公路,現在一年四季香客如雲,成為了玉溪著名的佛教勝地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