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3條詞條名為靈照寺的結果 展開

靈照寺

北京市延慶縣

靈照寺,金稱“觀音寺”,位於延慶縣城湖北西路7號,東順城街西南側,延慶縣蓮花湖北岸。

結構


靈照寺坐北朝南,佔地面積3678平方米,建築面積1065平方米。整座寺院共有二進院落,三層殿宇,山門殿、天王殿、大雄寶殿坐北朝南建在中軸線上,兩側配殿有觀音殿與地藏殿、鎮寺寶幢屋和寮房。為了恢復歷史風貌,寺內增加了碑林、經幢等石刻文物,增加了鐘鼓樓、金錢眼、佛像和齋堂等新建築。
靈照寺第一進院的佛殿為天王殿,殿堂面闊三間,歇山硬脊頂,殿前對聯“黃金布地光華燦,甘露臨門普濟周”,天王殿兩側建有院牆圈圍住靈照寺的主體建築群,左右有四道側門相通。
過天王殿為靈照寺的主殿建築群,石香爐後為大雄寶殿,左右兩側有觀音殿和地藏殿,大雄寶殿建在石台基之上,彩繪格子窗,面闊三間,每間面闊各設四扇門,共計十二扇。殿前對聯為“西天法雨周三界,南海慈雲罩萬方”。在二進院一角有一間“鎮寺寶幢展”殿,其中保存著靈照寺鎮寺之寶——石寶幢。該寶幢為石刻四方體,須彌座呈六角形,上罩黃色旗幡予以保護。

景觀


合併圖冊
合併圖冊
靈照寺山門建在石台階高台之上,面闊三間,歇山硬脊頂,左右有配殿相連,寺前有石獅一對。靈照寺題額為“光緒廿五年”(1899),落款為“慶延書”。靈照寺寺門對聯為“靈光八萬里,照見五蘊空”,露頭暗藏“靈照”兩字,在山門的左右配殿外牆上書“風調雨順”“國泰民安”,另有石雕佛旗幡基柱分列山門外兩側。
進山門為一座磚雕照壁,上書“南無阿彌陀佛”。園內左側有一組石刻展品,有蓮花柱座、唐、明、清代石獅、明代雙龍石座以及延慶縣城內收集到的碑首石刻等物。園內右側有一組石碑展品,共計十一塊,右首第一塊即為清光緒二十五年(1899)立的《重修靈照寺》碑,該碑碑首已毀,在白色石碑上被後世人為穿有四個圓洞,估計曾被挪為他用。其餘各碑為延慶縣所收集到的有關佛、道、儒三教的石碑精品,其中有遼代壽昌元年(1095)的《縉陽寺功德》碑,明隆慶四年(1570)的《重修延慶州儒學》碑,清康熙五年(1666)的《靈佑觀維新記》碑,清同治三年(1864)的《重修上帝廟》碑,清光緒十二年(1886)的《創建安神寺》碑等。此外第十一塊為清咸豐九年(1859)立的《重修延慶寺北極宮》碑。這些碑刻表明在明清兩代延慶縣曾有不少的佛、道、儒三教的宗教建築,但如今卻多已不存,估計這與延慶縣始終處於長城邊關必爭之地,易遭戰火洗禮有關。

歷史


靈照寺初建於金代,原名觀音寺,元末因兵災被焚。明永樂十二年(1414)有禪師在原址恢復觀音寺。明宣德五年(1430),山西大同僧人清潭持缽到此,併發願重修道場,歷經數年艱辛建成了大雄寶殿。明正統五年(1440),明英宗朱祁鎮敕賜寺額“靈照寺”,並由清潭法師任僧錄司主持,留單接眾,香火旺盛。明天順二年(1458)僧正司道寬建天王殿。明成化六年(1470)主持僧本祥建山門殿、方丈室及廊廡。
至清代,清康熙三十年(1691)靈照寺主持僧德剛進行了簡單修繕。清道光二十九年(1849)僧人瑞來主持修葺。清光緒二十五年(1899)瑞來親傳弟子大力,立願復興,春秋二度,修葺一新,使寺院規模宏大,成為延慶勝景之一。
民國初年,寺廟被改為南堂小學,解放后被企業佔用。1984年6月,靈照寺被列入延慶縣級文物重點保護單位,並交由延慶縣文化文物局管理。1995年和1997年北京市文物古建公司分兩期對寺廟進行了全面落架修繕。
1999年8月,靈照寺修葺一新,殿宇巍峨,金碧輝煌,莊嚴雄偉,氣宇不凡。

交通


德勝門乘坐919至延慶東關下車,過環島康莊方向步行200即到。
德勝門乘坐880至康莊小區下車,換成876至康安小區,往北步行100米即到。

門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