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格尼尼主題狂想曲

拉赫曼尼諾夫創作狂想曲

帕格尼尼主題狂想曲(Rhapsody on a Theme of Paganini),單樂章的鋼琴與管弦樂團協奏曲,其作者為拉赫曼尼諾夫,這也是其最重要的作品之一,創作於1934年,這部作品取材於帕格尼尼的24首小提琴隨想曲,利用其中第24首隨想曲的音樂主題而創作,這部作品以輝煌的技巧表現作曲家的個人風格,然而作品里最令人難忘的卻不是眼花繚亂的技巧,而是第18個變奏,整部作品到這突然放慢,奏出一支純樸抒情的曲調,優美無比,動人心魄,隱含著永不褪色的“俄羅斯憂鬱”,這個旋律先在鋼琴上唱出,質樸平和,熱情逐步增長,發展成浪漫激情的頌歌。

作品簡介


電影《時光倒流七十年》DVD封面
電影《時光倒流七十年》DVD封面
《帕格尼尼主題狂想曲》 (俄語:Рапсодия на тему Паганини,英語:Rhapsody on a Theme of Paganini),俄羅斯裔美國藉作曲家謝爾蓋·瓦西里耶維奇·拉赫曼尼諾夫在1934年創作的A小調24段變奏曲,作品編號43,由鋼琴獨奏配以管弦樂團伴奏,類似鋼琴協奏曲。
拉赫瑪尼諾夫寫的這部《帕格尼尼主題狂想曲》也可以稱之“帕格尼尼主題變奏”,音樂取材於帕格尼尼的第24首小提琴隨想曲,在一個音樂主題上展開24個變奏,鋪衍成一部氣勢輝煌的大型作品。這24個變奏前後分成三組,很像是不間斷連續演奏的協奏曲的三個樂章,而且獨奏鋼琴與樂隊展開炫技性的競奏,又很符合協奏曲。但是從音樂狂熱的激情和艱深的技巧看,還是應該按照作曲家自己的標題理解為狂想曲。
根據《帕格尼尼主題狂想曲》樂譜上的說明,拉赫瑪尼諾夫在1934年7月3日-8月18日在瑞士琉森湖邊Senar別墅創作此曲。此曲於同年11月7日在美國馬里蘭州巴爾的摩首次公演,由利奧波德·斯托科夫斯基指揮,拉赫曼尼諾夫彈奏鋼琴,費城管弦樂團伴奏。
很多音樂愛好者通過這部作品認識拉赫瑪尼諾夫,後來才接觸他的其它作品,其中一段行板(Var.18)被電影《似曾相識》(Somewhere in Time,又譯時光倒流七十年)採納為背景音樂;在影片中,這首樂曲不但被導演和編劇拿來作為一件重要的音樂道具,起到了跨越時空、在男女主人公之間溝通心靈的作用,而且在作曲家約翰·巴裏手中,它還是全片配樂的靈感與源泉。對比影片音樂主題,就會感到它們是何其相似,以至於我們幾乎無法察覺到其間的過渡;實際上,《時光倒流七十年》主題就是“帕格尼尼主題狂想曲”第18變奏的一首變奏曲(a Re-variation)。約翰·巴里在旋律的情緒和節奏以及曲調的走向和速度上,都與原曲既保持相近又有區別,使觀眾自始至終感覺到由一首不斷出現的動人樂曲所折射、所輝映的兩個藝術家之間那種心心相印的高尚激情的存在。所以,從非嚴格的意義上說“帕格尼尼主題狂想曲”就是電影《時光倒流》的音樂主題也並不為過。

創作背景


帕格尼尼主題狂想曲(阿什肯納齊)
帕格尼尼主題狂想曲(阿什肯納齊)
拉赫曼尼諾夫 尊崇古典浪漫傳統,厭惡庸俗的藝術趣味,他青年時代寫的升C小調前奏曲名揚海外,移居美國后只要一有演出,觀眾便一定要求加演這首前奏曲,使他對自己的這首傑作產生了懷疑,他認為這首前奏曲里一定有某種東西迎合了庸俗的趣味,於是他開始憎惡自己的這首作品。
拉赫瑪尼諾夫移居美國,按照民族主義的理論,他應該就此失去了靈感,寫不出什麼東西了。他創作的新作品的確不多,但這不能印證這種斷言,因為拉赫瑪尼諾夫把主要精力用於演出,作品自然就少了。
他寫《帕格尼尼主題狂想曲》時已六十有七,這不是創作的最佳年齡,但他的熱情並沒有減退,仍然寫出了堪稱經典的傑作。

歌曲鑒賞


電影《時光倒流七十年》DVD封面
電影《時光倒流七十年》DVD封面
帕格尼尼主題狂想曲的 曲式結構比一般變奏曲更豐富和複雜。首先,音樂的發展並不局限於帕格尼尼的一個主題,作者在這首作品的若干段變奏中,其中的第七、第十、第二十四變奏都引入他所偏愛的中世紀教會歌調《末日經》;此外,這變奏曲的結構還兼具大型器樂套曲的特點——它的主題和二十四次變奏很明顯地可以分成三組,相當於套曲的三個樂章,前後兩組都是戲劇性情緒的體現,當中一組明朗而抒情,可以說是對幸福的一種幻想,也可以說是在激烈的生活漩渦中對幸福的過去的回憶。
換句話說,這首作品由兩組對比的形象構成,一個是陰暗的色彩佔優勢,它的一系列變奏]描繪出越來越令人驚心動魄的景象,特別是當《末日經》的主題進入時更是如此。另一個則是詩意的抒情形象,它在前面的陰暗色彩的強烈對照之下,顯得更加感人。
這首為鋼琴與樂隊而作的狂想曲共24段變奏;序曲為活潑的快板,24段分別為:
Introduction: Allegro vivace
引子 活潑的快板
Variation I:(Precedente)
第1變奏 速度同上,樂隊單純的節奏,小提琴表現主題
Tema: L'istesso tempo
主題 速度相同
Variation II: L'istesso tempo
第2變奏 速度相同,在圓號、長號伴奏下,鋼琴表現主題
Variation III:L'istesso tempo
第3變奏 速度相同,小提琴、長笛交互奏16分音符音型主題片斷,鋼琴奏對位
Variation IV: Piu vivo
第4變奏 活潑的,鋼琴表現主題,木管與弦樂表現片斷
Variation V: Tempo Precedente
第5變奏 如前速,鋼琴強有力變奏,弦樂與木管斷奏伴奏
Variation VI: L'istesso tempo
第6變奏 速度相同,鋼琴以華彩技巧奏主題變奏,英國管優美的加入兩次主題片斷
Variation VII:Meno mosso, atempo moderato
第7變奏 不太快的中板,鋼琴奏《末日經》旋律,低音管、大提琴、低音提琴表現主題
Variation VIII: Tempo I
第8變奏 原速度,鋼琴斷奏主題
Variation IX: L'istesso tempo
第9變奏 原速度,樂隊以三連音符伴奏,鋼琴穿梭於伴奏之間
Variation X: Poco marcato
第10變奏 稍有力的,鋼琴再度出現《末日經》旋律,樂隊奏主題片斷,相互呼應
Variation XI: Moderato
第11變奏 中板,鋼琴以華彩表現主題,豎琴滑奏
Variation XII: Tempo di minuetto
第12變奏 小步舞曲節奏,以木管表現為主
Variation XIII: Allegro
第13變奏 快板,樂隊奏主題,鋼琴奏出和弦
Variation XIV: L'istesso tempo
第14變奏 原速度,先樂隊后鋼琴進行強有力的進行曲格式變奏
Variation XV: Piu vivo scherzando
第15變奏 鋼琴更多活潑諧謔的變奏,並加入弦樂和木管
Variation XVI: Allegretto
第16變奏 小快板,雙簧管奏優美的旋律,鋼琴奏主題片斷
Variation XVII: (Alletretto)
第17變奏 在樂隊背景上鋼琴作自由變奏
Variation XVIII: Andante cantabile
第18變奏 如歌的行板,鋼琴加入弦樂和木管。這是動機的抒情形式,它既顯露出技巧上的才華,又以動人的憂鬱曲調扣入心弦。象作者的早期鋼琴作品一樣,這一變奏開始時完全是一支平和、明朗的抒情旋律,但隨後激烈地發展為熱情和有感奮力量的歌曲;這裡,同樣使人想到義大利的民間曲調,但就其總的特性看則可以叫做夜曲或者船歌。
Variation XIX: A tempo vivace
第19變奏 原速度,在弦樂斷奏上,鋼琴奏三連音符
Variation XX: Un poco piu vivo
第20變奏 稍活潑,在小提琴細緻音型上鋼琴奏主題變奏
Variation XXI: Un poco piu vivo
第21變奏 鋼琴以斷奏奏三連音符
Variation XXII: Un poco piu vivo(Alla breve)
第22變奏 進行曲風格始,樂隊出現主題片斷,鋼琴奏和弦,變為三連音符音群。樂隊再出現主題片斷,鋼琴裝飾
Variation XXIII: L'istesso tempo
第23變奏 原速,鋼琴奏主題,樂隊承接后鋼琴奏華彩
Variation XXIV: A tempo un poco meno mosso
第24變奏 更活潑、華麗的到達頂峰后,樂隊奏《末日經》,鋼琴奏主題而結束

作品技巧


帕格尼尼主題狂想曲錄音(魯賓斯坦演奏)
帕格尼尼主題狂想曲錄音(魯賓斯坦演奏)
《帕格尼尼主題狂想曲》 以輝煌的技巧表現作曲家的個人風格,拉赫瑪尼諾夫當初寫《帕格尼尼主題狂想曲》時有意表現帕格尼尼傳說中的舞台形象,瘦骨嶙峋、蒼白、狂熱、鬼魅般的軀殼包裹著熱情的靈魂,被藝術之神喚醒時,便光芒四射地瘋狂演奏,輝煌的音樂照亮整個大廳。
帕格尼尼這位小提琴魔鬼被許多人描繪成炫技能手,看不到他的輝煌技巧給浪漫派帶來的風格上的影響,這不但低估了帕格尼尼的藝術價值,也是對浪漫主義藝術本質的忽略。浪漫主義是一種不受拘束和無窮無盡的美,浪漫音樂最突出的特點是狂熱的主觀表現。音樂家表現狂放無羈的感情世界,必須有爐火純青的技巧為依託,才能進入橫無際涯的藝術境界。有一件趣聞說明的正是這個問題,有一次,一位提琴手拿著樂譜去找貝多芬,提出某些小提琴部分的音樂太難,不好演奏,請作曲家修改一下,貝多芬卻說:“當上帝喚醒我的時候,你以為我還會去考慮你那倒霉的提琴嗎?”
《帕格尼尼主題狂想曲》表現的是一位狂熱的浪漫派藝術大師的藝術個性,也是拉赫瑪尼諾夫自己的寫照,他消瘦清癯,表情憂鬱,舉止矜持,不苟言笑,登台演出則激情進發,高貴而尊嚴,這是他的性格特點,也是他的藝術個性。

作品意義


帕格尼尼主題狂想曲錄音(拉赫曼尼諾夫)
帕格尼尼主題狂想曲錄音(拉赫曼尼諾夫)
帕格尼尼主題狂想曲 寫於1934年,拉赫曼尼諾夫也已離開祖國17個年頭了,此時世界樂壇正在發生著很大的變化,傳統的調性體系、曲式、節奏等慣用的音樂法則被拋棄,代之而起的是流派紛呈的“新音樂”,無調性音樂、表現主義、後浪漫主義、新古典主義、十二音列等等相繼出現,“求異響於新聲”是歐美音樂的時代潮流,而拉赫瑪尼諾夫不為所動,仍然在十九世紀的風格和形式里尋求個性的表現。
《帕格尼尼主題狂想曲》取材於帕格尼尼的《24首小提琴隨想曲》,利用其中第24首隨想曲的音樂主題,寫成單樂章的鋼琴與樂隊曲,技巧複雜精深、氣勢輝煌,成為十九世紀浪漫主義音樂炫技一派的絕響。
沒有人懷疑,這是自格林卡以來的俄羅斯浪漫主義傳統最後的華章,如同黃昏里燦爛的夕陽,拖著長長的餘暉不願消失在天際。而這種景象在今日看來仍然閃耀著動人的光焰,宛如其中第十八變奏所歌唱的那樣,如泣如訴,兀自沉醉。

作者簡介


俄羅斯音樂家拉赫瑪尼諾夫
俄羅斯音樂家拉赫瑪尼諾夫
謝爾蓋·瓦西里耶維奇·拉赫曼尼諾夫(俄文:Серге́й Васи́льевич Рахма́нинов;英文:Sergei·Vassilievitch·Rachmaninoff,1873年4月1日-1943年3月28日),又譯拉赫瑪尼諾夫;俄羅斯裔美國籍二十世紀世界重要的古典音樂作曲家、鋼琴家、指揮家;畢業於莫斯科音樂學院。
拉赫曼尼諾夫的創作深受柴科夫斯基影響,有深厚的民族音樂基礎,旋律豐富,擅長史詩式壯闊的音樂風格;雖然他在20世紀生活了很長時間,但他是位傳統主義者,他的目光盯著浪漫主義的過去,他是柴科夫斯基的繼承人;其主要作品有第二、三鋼琴協奏曲、帕格尼尼主題狂想曲、《練習曲“音畫”》、歌劇《阿列科》、《里米尼的弗蘭切斯卡》、第二交響曲以及管弦樂“死島”、“鍾”等。
拉赫瑪尼諾夫是19世紀多姿多彩的俄羅斯音樂大師中的最後一位,這些大師以悠長寬廣而又每每充滿無言憂鬱的旋律表現了有別於歐洲音樂的獨到才華,展現了俄羅斯的景色氣象和俄羅斯民族的精神氣質。
拉赫瑪尼諾夫還是最偉大的鋼琴演奏家之一,他的唱片錄音不僅包括他自己的協奏曲和其他大師的作品,還包括他與克萊斯勒合作的奏鳴曲,帶有濃郁的傳奇色彩;並且,他的充滿活力而又細緻入微的指揮也在唱片中保留了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