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佛三昧
念佛三昧
念佛三昧又稱為觀念佛德、念佛名之三昧,是禪觀之一,出自《觀經》,指以念佛為觀想內容之一種禪定,意為一心觀佛之相好。念佛三昧分為因行、果成二類。
因行念佛三昧,指一心觀佛之相好,或一心觀法身之實相,二者皆為觀想念佛,反之,一心稱念佛名,即為稱名念佛。
果成念佛三昧,指上記三種之因行所成,如心入禪定,或佛身現前。因行念佛三昧為‘修’,果成念佛三昧為‘發得’。觀無量壽佛經(大一二·三四三中):‘更觀無量壽佛身相光明,(中略)其光相好及與化佛不可具說。但當憶想,令心明見,見此事者,即見十方一切諸佛,以見諸佛,故名念佛三昧。’大智度論卷七亦載,念佛三昧能滅除種種煩惱及先世諸罪。
諸家所說此類三昧之相狀、功能等雖皆通稱念佛三昧,然諸佛有三世、十方之異,並有法、報、應三身之別,故‘念’於觀、稱等有種種不同。據曇鸞之略論安樂凈土義、道綽之安樂集等所說,專註且相續不斷地念‘念佛三昧’之相狀或佛之佛力,念佛之智慧、毫相、相好等,念其本願,稱名等,總稱為念佛三昧。然行人當知,如楞嚴所說“歸元有多路,聖性無分別”,三昧必不離於佛法之根本,必定與離一切相相應,與解脫相應,與戒定慧相應,必不會只在勝境等相上相應,如金剛經 言“若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故知,若遇人自稱三味,只知說見著什麼相,而於解脫和離相都無有言,則知其是假非真。
念佛之本意在憶念、追想,由內在之思憶表現於外者即為稱念,稱念配合深入之觀想,於醒、夢、定等之際,皆念念不離佛,此亦稱般舟三昧。又於文殊般若經,以專精修念佛一行,稱為一行三昧。於華首經,以專修念佛之相好,稱為一相三昧。
以念佛之心,證三昧之定,謂之念佛三昧。其中,念佛是一行之別目,三昧是禪觀之通名,通別合稱,故得此名。
梵語“三昧”,譯中文為正定,亦云正受。正定者,寂照雙融之謂;正受者,妄伏真現之謂。
寂照雙融
寂為體,照為用。體即實相,無有分別。用即因果,差別萬千。實相與因果,喻如一球。離之則兩傷,合之則雙美。寂之與照,喻如水月,水靜不動如寂,顯月全影如照。不寂則不照,欲照則需寂。是故體須寂,照方用。體用一如,寂照同時。寂中有照,照中有寂,寂照雙攝互融,故名寂照雙融也,此為正定。
妄伏真現
妄心伏匿,真心發得也。要之,修四禪八定或參禪人,以唯仗自力,並無佛力,故於功夫得力,真妄相攻之時,每有種種境界現前,幻出幻沒,恰如陰雨轉晴之際,濃雲忽綻,日光迸發。此時恍兮惚兮,變化莫測。若非真開道眼者,則難識辨真偽。若錯認消息(以魔境為佛境),則著魔發狂,不無可能。而修念佛三昧者,以真信切願之心,執持名號。以持名故,一切諸佛之所護念,喻如杲日麗天,行大王路,不但魑魅魍魎滅跡無蹤,即歧路是非之念,亦無由生。念至功純力極,則全心是佛,全佛是心,心佛不二,心佛一如。此時於三昧中,或見西方之聖境,與凈土三經所說無異;或睹阿彌陀佛身相光明,殊異超絕等等。所以由念佛而證三昧,其過程以有佛加故,並無魔擾。
《觀經》曰:“但當憶想,令心眼見,見此事者(指見阿彌陀佛),即見十方一切諸佛,以見諸佛故,名念佛三昧”。所以,能見十方一切諸佛者,即是妄伏真現,為正受也。
《觀經》曰“見無量壽佛者,即見十方無量諸佛”。以是之故,念佛三昧又名“諸佛現前三昧”也。
又“念佛三昧”亦名“一行三昧”。以念佛之一行(菩薩萬行之一)。證入三昧故。《三藏法數·卷四》云:“一行三昧者,惟尊一行,修習正定也”。《文殊師利所說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卷下》曰:“若善男子,善女人,欲入一行三昧,應處空閑,舍諸亂意。不取相貌(非修觀想、觀象念佛故),繫心一佛,專稱名字(唯修持名念佛),隨佛方所,端身正向,能於一佛,念念相續,即是念中,能見過去未來現在諸佛”。由上可見,修持念佛三昧之下手處,即是“惟尊一行,修習正定”“繫心一佛,專稱名字”以是之故,念佛三昧又名一行三昧也。
又念佛三昧,亦名“般舟三昧”。以般舟之行,證入三昧故。梵語“般舟”譯中文為“佛立”。此法出《般舟三昧經》。期七日或九十日專念阿彌陀佛,常行不間斷,且無休息。以仗佛力,三昧力,自性功德力,故於定中,見十方佛,在其前立,如眼明之人,清夜觀星,見十方佛,亦復如是,故又名“佛立三昧”也。然般舟之行,說之是易,行之實難,若非過量聖人,末世實不易修,故印光大師《文鈔·復恆漸法師書二》云:“般舟三昧非今人所能行,汝作此說,其好高務勝耶?抑真為生死耶?如真為生死,當依凡夫通行之法,若博地凡夫妄擬效過量聖人所行之法,則必至著魔退道。且請息此念,庶可得益耳”。可見,般舟之行乃過量聖人所行之法,博地凡夫,不宜效法。
又念佛三昧,亦名“普等三昧”。《佛說無量壽經·卷上》曰:“逮得普等三昧,住是三昧至於成佛,常見無量不可思議一切諸佛。”;又《悲華經》稱其為“三遍至三昧”;《芬陀利經》稱其為“普至三昧”;
《荘嚴經》稱其為“普遍三摩地”。如是等皆念佛三昧之別名也。《念佛三昧經·卷七》曰:“念佛三昧,則為總攝一切諸法,是故非聲聞、緣覺二乘境界”。蓋念佛三昧以總攝一切諸法故,而為三昧中王,故又稱“寶王三昧”也。
由上可知:“念佛三昧,別名甚多。稱雖不同,其義一也。蓋皆是以念佛心,於正定(三昧)中,見阿彌陀佛,以見阿彌陀佛故,即見十方一切諸佛為此法之主本。
此位中人,以念佛力,伏住貪、嗔、痴不起。圓伏五住煩惱(五住者,見惑為一住,思惑為三住,此二住於界內;塵沙惑、無明惑共為一住,此二住於界外。)雖伏五住煩惱。但見惑毫未斷除。即如天台宗之圓教五品觀行位也(名字位中人,雖也大徹大悟,但五住煩惱絲毫未伏)。若以一心論,屬相似事一心;以四土論,屬凡聖同居土;以三昧論,屬凡夫念佛三昧。
以念佛力,念到斷見惑者,為圓教初信位,念到斷思惑者,為圓教七信位。此時即證入事一心不亂。以四土論,屬方便有餘土,以三昧論。屬二乘念佛三昧。
以念佛力念到斷塵沙惑者,在圓教八、九、十信位。仍是方便有餘土,仍屬事一心不亂,亦名相似理一心。若念到豁破無明一品乃至四十一品者,此時即證入理一心不亂。以四土論,屬實報莊嚴土。以三昧論,屬菩薩念佛三昧也。
念佛三昧
作 者:洪啟嵩講授
出版社:華夏出版社
出版時間: 2009-10-1
ISBN: 9787508053103
開本: 16開
定價: 29.00元
念佛法門,源起於古代的修道者,獨自在遠離人煙的林間修行日寸,佛陀即教以憶念佛身巍巍光明,使其生起信念,身心安穩。
念佛三昧法門,從憶念佛身,進而思惟佛身的內在意義,念佛的大慈、大悲、大智、大力等法身功德,乃至最後匯入空的實相。
念佛三昧,不僅是所有的念佛人都應修習的共同學分'更是一切菩薩所必須成就的深行。
本書深入探討念佛三昧,內容涵蓋了持名、觀相、觀想、實相念佛等完整的念佛法門,並將實際修證的法門,總攝為偈頌法本,方便學人每日修學,是念佛人乃至所有佛弟子必備的修行寶典!
洪啟嵩先生十歲開始修學中華禪,二十歲開始教授中華禪,並多年閉關修持中華禪各派禪法,在中國大陸、台灣地區以及北美、各國的高等學院與寺院禪堂舉辦數百次禪學講座與禪修訓練,對於人類身心氣脈的改造、人類身心境界的提升,有深入研究與修證。
洪啟嵩先生幾十年來在佛教的大小乘禪法、顯密教禪法、南傳北傳禪法、漢傳藏傳禪法、教下與宗門禪法等均有深入與系統的研究與講授,在海內外已出版各種佛教禪學著作上百種。
洪啟嵩先生作為中華禪的卓越導師,發願構建適宜當代人的中華禪學修體系,以中華禪為根本,來弘揚中華傳統文化;以中華禪為宗旨,來引導當代世界文明。
洪啟嵩先生認為,真實的佛教應“依禪出教”,“藉教悟宗”。並且堅信,“中國佛學的特質在禪,中國文化的特質也在禪”;“中華禪是中國佛學的精華,同時也是中國文化的精華”。
總序
自序
關於本書
第一章 念佛法門的發展
第二章 念佛三昧初探
第三章 念佛三昧的修證法軌
第四章 皈命三寶與對法眾
第五章 正確的發心與觀念
第六章 念佛三昧的修證方法
第七章 迴向
附錄一 《阿含經》中與念佛相關的經文摘要
附錄二 《大方等大集經菩薩念佛三昧分》卷第七
附錄三 《坐禪三昧經》卷上第五《治等分法門》(節錄)
附錄四 《禪秘要法經》卷上(節錄)
附錄五 《思惟略要法》(節錄)
附錄六 《瑜珈師地論》卷四十九(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