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工業大學理學院

湖北工業大學理學院

理學院源於1985年湖北工學院合併組建時的基礎課部,1998年更名為基礎科學部,2002年3月組建數理系,2004年6月成立理學院。

學院條件


學院現有碩士研究生、全日制普通本專科學生975人。學院以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為核心,以人為本,積極探索“合格+特長”人才培養模式的理論和實踐,針對理學院學生特點,培養基礎理論紮實、實踐應用能力強、具有創新精神的高級應用性、複合型人才。積極開展學生第二課堂活動,注重學生綜合素質和創新能力的培養。學生專業素質過硬、適應性強,他們大多數在教育、金融、政府機關和IT行業承擔重要工作,受到了各用人單位的普遍好評,獲得了良好的社會聲譽。
學院現設有信息與計算科學系、光電子信息科學系、數學課部、物理課部和院實驗中心,建有大學物理實驗室、數學實驗室、電子信息實驗室和光信息實驗室,其中大學物理實驗室為省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
學院是湖北工業大學理科人才培養基地,擁有光學工程一級學科碩士點,開設信息與計算科學、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光信息科學與技術和統計學4個本科專業,以及計算機會計1個專科專業,並承擔著全校全日制研究生、本專科生等各層次公共數學和物理基礎課程的教學任務。
學院堅持以學科建設為龍頭,以教學質量為根本,始終堅持“兩輪驅動,共同發展”的辦學理念,既為社會培養基礎紮實、實踐能力強、富有創新精神的應用型人才,又要為學校其他專業人才培養提供有效的理學支撐。

師資力量


學院擁有一支教學水平高、科研能力較強、結構合理、發展趨勢好的師資隊伍,現有專任教師79人,其中教授8人、副教授17人,碩士生導師12人,具有博士學位和正在攻讀博士學位的教師33人,有1 人獲全國優秀教師,2人獲湖北省高校優秀共產黨員。學院現有高等數學、大學物理2門省級精品課程,3門校級精品課程。學院教師在歷屆校青年教師授課競賽中獲一、二、三等獎有13人,先後有9人在歷屆校“十佳優秀教學質量獎”評選中榮獲“教學十佳”稱號。2008年來,有1 人獲“奉獻湖工大”十佳人物,有4人入選校“最受學生歡迎老師”前30名,其中2 人進入前10名。

學科競賽


學院在重視課堂教學的同時也非常注重學生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的培養。近五年以來,由學院組織培訓學生在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中獲全國一等獎1項,二等獎近10項,獲省級一、二、三等獎20餘項;在全國研究生數學建模競賽中獲全國二等獎2項,三等獎1項;2010年在全國數學競賽湖北賽區比賽中,學校在二本院校中獲得3個一等獎、5個二等獎和5個三等獎,受到湖北賽區競賽組委會的表彰,獲得“優秀組織獎”稱號,2011年我校又取得重大突破,有1人獲一等獎,並代表湖北省參加全國數學競賽總決賽;2010年在湖北省教育廳主辦的首屆大學物理實驗創新設計競賽中,由學院教師指導的設計項目獲二等獎1項,三等獎1項,充分展現了學院教師的教學水平、教學實力和教學效果。
學院高度重視科研工作,制定激勵政策,採取多種措施鼓勵教師從事科研工作。2008年來,學院共承擔縱向教科 研項目30項,橫向項目27項,其中國家自然基金青年項目1項,省級項目近20項,科研總經費達到 120餘萬元,獲湖北省教學成果三等獎1項;公開發表論文近300篇,其中被三大檢索收錄45篇;公開出版教材、專著10餘部。

專業介紹


一、光信息科學與技術(四年制 本科)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具備堅實的光學基礎理論和實用技能,並掌握電子技術、計算機技術,能在高新技術領域、科研部門、各類高等和中等學校,從事光學和光電子器件、光通訊、光信息材料的科學研究、技術開發、產品設計以及教學、管理等相關工作的高級專門人才。
主幹課程:工程光學﹑信息光學﹑光纖通信系統、光電技術﹑激光原理與技術﹑現代光學信息處理、LED製造技術及應用、先進光學製造技術、太陽能原理與技術、模擬電子技術、數字電路技術、單片機原理等。
二、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四年制 本科)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具備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的基本理論和基礎知識,受到嚴格的科學實驗訓練和科學研究初步訓練,能在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計算機科學與技術領域和行政部門從事科學研究、教學、科技開發、產品設計、生產技術或管理工作的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的高級專門人才。
主幹課程:電路理論、模擬電子技術、數字電子技術、數字信號處理、微機原理與介面技術、單片機原理及應用、嵌入式系統原理及應用、信號與系統、數據結構、面向對象程序設計、計算機網路等。
三、統計學(四年制 本科)
培養目標:本專業含經濟統計和質量管理兩個方向,旨在培養具有良好的經濟學素養,掌握統計學的基礎理論、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有一定的工程素質背景,能熟練運用計算機和統計專業軟體;可在企業、事業單位和金融保險部門從事統計信息開發與管理、市場調查、預測與決策、營銷諮詢、項目管理、保險精算等工作,或在各類企業質檢部門從事質量管理和質量檢驗的專門技術人才。
主幹課程:概率論與數理統計、抽樣調查、統計分析軟體、宏觀經濟學、微觀經濟學、會計學、質量管理學、計量經濟學、統計預測與決策、市場調查與分析、可靠性設計等。
四、信息與計算科學(四年制 本科)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具有系統地掌握信息科學與計算科學的基本理論和方法,能針對實際問題建立數學模型,熟練地應用計算機進行科學與工程計算、經濟管理、金融、保險的定量計算與管理,在科技、教育、經濟部門、IT行業、從事研究、教學、應用軟體開發和管理工作的複合型高級專門人才。
主幹課程:數學分析、高等代數、概率與數理統計、數值計算方法、數學模型、數學應用軟體、資料庫、數據結構、計算機網路、高級語言程序設計、軟體工程、模式識別、數字信號處理、資訊理論與編碼等。
五、計算機會計(三年制 專科)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具備系統的財務會計理論和計算機知識,具有較強的會計實務操作能力和財會軟體應用能力,能在各類內外資企業、事業單位、公司、政府機關等從事會計核算和財務管理的高技能複合型應用人才。
主幹課程:會計學原理、中級財務會計、高級財務會計、管理會計、成本會計、計算機會計核算系統、EXCEL表在財會管理中的應用、計算機會計管理、審計學、財務管理、會計電算化、會計軟體及應用等。

培養計劃


一、業務培養目標
本專業培養具有良好的數學素養,掌握信息科學與計算科學的基本理論和方法,受到科學研究的初步訓練,能運用所學知識和熟練的計算機技能解決實際問題,能在科技、教育和經濟部門從事研究、教學和應用開發和管理工作的高級專門人才。
二、業務培養要求與專業培養特色
本專業學生主要學習信息科學和計算科學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方法,打好數學基礎,受到較紮實的計算機訓練,初步具備在信息科學與計算科學領域從事科學研究、解決實際問題及設計開發有關軟體的能力。
畢業生應獲得以下幾方面的能力:
1、具有紮實的數學基礎,掌握信息科學和計算科學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
2、能熟練使用計算機(包括常用語言、工具及一些專用軟體),具有基本的演演算法分析、設計能力和較強的編程能力;
3、具有一定研製和開發數值計算軟體,管理軟體和其它應用軟體系統的能力;
4、在科學與工程計算、管理信息系統、金融工程等領域,打下理論基礎,受到應用技能訓練;
5、對信息科學與計算科學理論、技術及應用的新發展有所了解;
6、掌握文獻檢索、資料查詢的基本方法,具有初步的科學研究能力。
專業特色:本專業的課程體系和知識結構體現了“加強數學理論、信息科學與計算科學有機結合”的特色,在紮實的數學基礎之上,合理架構信息科學與計算科學的專業基礎理論。通過資訊理論、科學計算、運籌學等方面的基礎知識教育和建立數學模型、數學實踐、專業實習各環節的訓練,著重培養解決科學計算、軟體開發和設計、信息處理和編碼等實際問題的能力,培養能勝任信息處理、科學與工程計算部門工作的高級專門人才。
三、主幹學科
應用數學、計算機科學、信息科學
四、主要課程
數學分析、高等代數、空間解析幾何、概率論與數理統計、數值計算方法、數學模型、大學物理、計算機基礎、資料庫、數據結構、數字信號處理、資訊理論與編碼、信息安全、運籌與優化、模式識別等。
統計學專業
一、業務培養目標
本專業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適應社會經濟發展需要,具有堅實的經濟學、數學和統計分析技術基礎,掌握統計學的基本理論,能熟練地運用現代統計方法和統計軟體從事數據搜集、數據分析和管理,以及從事統計教育與科研等工作的德才兼備的高級專門人才。
二、業務培養要求與專業培養特色
本專業特色是依託我校經、管、理、工、生工、化工等六大學科的綜合發展優勢,突出經濟學、管理學、理學交叉滲透的特點,把學生培養成厚基礎、寬口徑、重應用的複合型統計人才。
通過本專業教學計劃所規定的學習與訓練,學生基本達到以下培養要求:
1.具有堅實的經濟學和數學基礎;
2.掌握統計學的基本理論和方法,具有採集、加工和分析數據的基本能力;
3.具備運用計算機和相關統計軟體分析、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4.具備良好的創新意識和開拓精神;
5.具有較強的中、英文綜合運用的能力;熟練掌握一門外語,聽、說、讀、寫、譯能力強。
6.具有健全的人格、社會責任感和良好的職業道德。
三、主幹學科
數理統計學、經濟統計學
四、主要課程
高等數學、線性代數概率論、計算機基礎、資料庫及其應用、數理統計學、統計學基礎、微觀經濟學、宏觀經濟學、經濟計量學、統計軟體、抽樣技術、時間序列分析、多元統計分析、市場調查
計算機會計專業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具備系統的財務會計理論和計算機知識,具有較強的會計實務操作能力和財會軟體應用能力,能在各類內外資企業、事業單位、公司、政府機關等從事會計核算和財務管理的高技能複合型應用人才。
主幹課程:會計學原理、中級財務會計、高級財務會計、管理會計、成本會計、計算機會計核算系統、EXCEL表在財會管理中的應用、計算機會計管理、審計學、財務管理、會計電算化、會計軟體及應用等。
適用範圍:畢業生適合到行政管理部門、公司、企事業單位從事會計核算和財務管理等相關工作。
一、業務培養目標
本專業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具有系統、紮實的理論基礎和在信息的獲取、傳遞、處理及應用等方面具有較寬廣的專業知識、較強的英語語言能力和實踐動手能力,良好的人文素質和創新精神,並在光電信息處理、光纖通訊、光信息存儲技術、計算機科學(特別是光機電一體化產業) 、光電子技術與器件等相關的光信息科學、光伏產業領域從事科學研究、教學、產品設計、生產技術或管理工作的光信息科學與技術高級專門人才。
二、業務培養要求與專業培養特色
掌握數學、物理學方面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掌握信息科學、光學、光電子學、光纖通信和激光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掌握電子線路、計算機基礎的基本理論和基本技術;具有較強的英語能力;文獻檢索、資料查詢的方法和撰寫科學論文的能力;較好的人文社科知識和人文素質,以及較強的協調、組織能力;具備光信息科學與技術的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了解該領域前沿的發展趨勢,具備初步的科學研究與實際工作能力。培養特色:
1. 注重基礎培養,從物理學、光學和電子信息技術兩方面的知識進行理論學習,使學生具有較深的理論功底,具有較強的可塑性和適應能力。
2. 拓寬教學,堅持理工交叉,重視科學實踐,適應市場導向,發展學生個性。
三、主幹學科
光學與光電子學、電子與信息科學
四、主要課程
電子技術、計算機基礎、量子力學、電磁場與電磁波、固體物理、應用光學、物理光學、信息光學、導波光學、光纖通信系統、激光原理與技術、光電技術、顯示技術等。
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專業
一、業務培養目標
本專業培養具備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的基本理論和基礎知識,受到嚴格的科學實驗訓練和科學研究初步訓練,能在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計算機科學與技術領域和行政部門從事科學研究、教學、科技開發、產品設計、生產技術或管理工作的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高級專門人才。
二、業務培養要求與專業培養特色
本專業學生主要學習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的基本理論和技術,受到科學實驗與科學思維的訓練,具有本學科及跨學科的應用研究與技術開發的基本能力。
畢業生應獲得以下幾方面的知識和能力:
1.掌握數學、物理等方面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
2.掌握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等方面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與方法;
3.了解相近專業的一般原理和知識;
4.熟悉國家電子信息產業政策及國內外有關知識產權的法律法規;
5.了解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的理論前沿、應用前景和最新發展動態,以及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狀況;
6.掌握資料查詢、文獻檢索及運用現代信息技術獲取相關信息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技術設計,歸納、整理、分析實驗結果,撰寫論文,參與學術交流的能力。
三、主幹學科
電子科學與技術、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四、主要課程
電路分析原理、模擬電子技術、數字電子技術、計算機基礎、演演算法與數據結構、微機原理與介面技術、信號與系統、電磁場理論、通信原理、數字信號處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