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工業大學
省屬重點多科性大學
湖北工業大學(HubeiUniversityofTechnology),簡稱“湖工大”,坐落於武漢市,是一所以工學為特色,覆蓋工、文、理、藝、經、管、法和教育等八大學科門類的多科性大學,是湖北省重點建設高校、“湖北省2011計劃”牽頭高校、湖北省國內一流學科建設高校、武器裝備科研生產單位二級保密資質認證高校,入選國家“中西部高校基礎能力建設工程”、“111計劃”、教育部“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卓越教師培養計劃”、數據中國“百校工程”、高等學校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優秀高校、全國畢業生就業典型經驗高校、全國創新創業典型經驗高校、全國首批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示範高校、湖北省大學生創業示範基地。
學校創建於1952年,1984年由原湖北輕工業學院和原湖北農業機械專科學校合併組建成湖北工學院,1986年取得碩士學位授予權,具有保研資格,2004年更名為湖北工業大學,2017年獲批博士學位授予單位。
截至2019年5月,學校總佔地面積1600餘畝,校舍建築面積100餘萬平方米,設有學院16個,本科專業68個;擁有1個一級學科博士點,2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21個一級學科碩士點,74個二級學科碩士點,16個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類別,4個中職碩士學位授權點;各類專任教師1300餘人(其中,正、副教授710人,博士、碩士生導師552人),全日制在校學生2萬餘人。
學校前身
• 湖北農業機械化專科學校
湖北農業機械化專科學校首屆畢業生(1960年)
1957年,武昌農業學校、湖北省農業幹部學校、武昌農業機械化學校、武昌畜牧獸醫學校合併組建湖北省農業學校。
1958年,湖北省農業學校升格為湖北農業機械專科學校,同時剝離分設湖北畜牧獸醫專科學校與湖北園藝專科學校。
1960年,湖北農業機械專科學校升格為湖北農業機械化學院。
1961年,復辦為湖北農業機械專科學校。
1970年,湖北農業機械化專科學校與武漢工學院(今武漢理工大學前身)參與合併組建湖北農業機械學院。
1973年,湖北農業機械學院(原湖北農業機械化專科學校部分)改建為湖北省農業機械學校。
1975年,湖北省農業機械學校併入華中農學院(今華中農業大學前身),成為農機系。
1979年,華中農學院農機系(原湖北省農業機械學校部分)改建為湖北農業機械專科學校。
• 湖北輕工業學院
湖北輕工業學院首屆畢業生(1982年)
1956年,武漢工業會計統計學校創建,后更名為武漢工業管理學校。同年,湖北工業學校創建。
1957年,湖北工業學校升格為湖北化工專科學校。
1958年,中南建築工程管理總局幹部學校更名為湖北省建築工程學校。武漢工業管理學校更名為武漢食品工業學校。武漢食品工業學校更名為武漢輕工業學校。湖北燃料工業學校創建。
1959年,武漢輕工業學校更名為湖北省輕工業學校。湖北燃料工業學校升格為湖北燃料專科學校。
1961年,湖北化工專科學校、湖北省建築工程學校、湖北燃料專科學校、湖北省輕工業學校合併組建湖北省工業技術學校。
1972年,湖北省工業技術學校更名為湖北省輕工業學校,同時分設湖北化工石油學院(今武漢工程大學前身)。
1978年,湖北省輕工業學校升格為湖北輕工業學院。
1980年,在湖北輕工業學院基礎上分設湖北輕工業學校(今湖北輕工職業技術學院前身),紡織、棉紡、機織和印染專業劃歸武漢紡織工學院(今武漢紡織大學前身)。
• 湖北工學院
湖北工學院掛牌(1985年)
1951年,中南兵工職工學校更名為中央兵工總局中南兵工學校。
1952年,中央兵工總局中南兵工學校更名為中央兵工總局中南中湘學校。
1953年,中央兵工總局中南中湘學校更名為第二一二技工學校。
1956年,第二一二技工學校更名為武漢機械製造工業學校。
1958年,武漢機械製造工業學校、湖北工業學校合併組建湖北機械工業專科學校。
1960年,湖北機械工業專科學校升格為湖北工學院。華中工學院(今華中科技大學前身)汽車拖拉機專業等併入湖北工學院。
1961年,湖北工學院(本科部分)併入武漢工學院(今武漢理工大學前身),(冶金機械)併入武漢鋼鐵學院(今武漢科技大學前身),(專科部分)改建為湖北機械工業專科學校。湖北工學院撤銷。
合併組建
• 湖北工學院
校史沿革
1986年,被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批准為碩士學位授予權單位,是最早從事碩士研究生培養工作的省屬院校之一。
1998年,通過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合格評價。
2003年,湖北省機電研究設計院整體併入湖北工學院。
• 湖北工業大學
湖北工業大學揭牌慶典(2004年)
2006年,學校在教育部組織的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中獲優秀。
2007年,湖北省農業機械工程研究設計院和湖北省農機鑒定站(湖北省農機產品質量監督檢驗站)整體併入湖北工業大學。
2010年,學校獲得“全國畢業生就業典型經驗高校”稱號,並被確定為教育部CDIO工程教育模式第二批試點單位。
2011年,學校入選教育部“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高校。
2012年,學校成為“中西部高校基礎能力建設工程”重點建設大學。
2013年,學校下屬機構-湖北省機電研究設計院經批准設立“湖北省機電研究設計院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2014年,學校入選教育部“卓越教師培養計劃”高校。
2015年,經湖北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湖北省博士后管委會辦公室共同批複,學校獲准新設一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武漢華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2016年,學校成為數據中國“百校工程”產教融合創新項目先行先試合作院校、全國首批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示範高校。
2017年,學校入選由教育部、國家外國專家局聯合實施的“高等學校學科創新引智計劃”(簡稱“111計劃”),同年8月,經教育部辦公廳予以備案,正式獲得“推薦優秀應屆本科畢業生免試攻讀研究生”資格(保研)。
2016年入選“全國首批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示範高校”;2017年獲批博士學位授予單位。
2018年,學校入選湖北省國內一流學科建設高校,經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核准成為博士學位授予單位,並榮獲教育部辦公廳頒布的“2018年度全國創新創業典型經驗高校”稱號。
2019年12月,湖北工業大學產業發展(深圳)研究院在深圳市寶安區正式揭牌成立 。
2020年10月,被國家知識產權局、教育部確定為2020年度國家知識產權試點高校。
2021年7月26日,入選國務院學位委員會辦公室公布的2020年現有博士學位授予單位新增一級學科博士點、新增專業學位碩士點。
截至2020年6月,學校設有16個學院,擁有55個本科專業,涵蓋工學、文學、理學、藝術學、經濟學、管理學、法學和教育學等八大學科門類。
教學單位 | ||
---|---|---|
類別 | 院系名稱 | |
二級學院 | 湖北工業大學機械工程學院 | 湖北工業大學電氣與電子工程學院 |
湖北工業大學材料與化學工程學院 | 湖北工業大學生物工程與食品學院 | |
湖北工業大學土木建築與環境學院 | 湖北工業大學計算機學院 | |
湖北工業大學藝術設計學院 | 湖北工業大學工業設計學院 | |
湖北工業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 | 湖北工業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 | |
湖北工業大學外國語學院 | 湖北工業大學理學院 | |
湖北工業大學體育學院 | 湖北工業大學職業技術師範學院 | |
湖北工業大學國際學院 | 湖北工業大學繼續教育學院 |
專業設置 | ||
---|---|---|
院系名稱 | 專業名稱 | 學制 |
機械工程學院 | 測控技術與儀器 | 4年 |
測控技術與儀器(產品質量工程) | 4年 | |
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 | 4年 | |
工業工程 | 4年 | |
包裝工程 | 4年 | |
農業機械化及其自動化 | 4年 | |
機器人工程 | 4年 | |
電氣與電子工程學院 | 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 | 4年 |
自動化 | 4年 | |
電子信息工程 | 4年 | |
通信工程 | 4年 | |
電子科學與技術 | 4年 | |
材料與化學工程學院 | 高分子材料與工程 | 4年 |
材料科學與工程 | 4年 | |
輕化工程 | 4年 | |
化學工程與工藝專業 | 4年 | |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 4年 | |
生物工程與食品學院 | 生物工程 | 4年 |
生物技術 | 4年 | |
生物科學 | 4年 | |
釀酒工程 | 4年 | |
食品科學與工程 | 4年 | |
食品科學與工程(農副產品深加工) | 4年 | |
食品質量與安全專業 | 4年 | |
製藥工程 | 4年 | |
計算機學院 | 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 | 4年 |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 4年 | |
軟體工程 | 4年 | |
網路工程 | 4年 | |
數字媒體技術 | 4年 | |
物聯網工程 | 4年 | |
信息安全 | 4年 | |
土木建築與環境學院 | 土木工程 | 4年 |
工程管理 | 4年 | |
工程管理(防水材料與工程) | 4年 | |
風景園林 | 4年 | |
城鄉規劃 | 5年 | |
建築學 | 5年 | |
建築學(室內設計) | 5年 | |
交通工程 | 4年 | |
環境工程 | 4年 | |
水務工程 | 4年 | |
環境生態工程 | 4年 | |
資源環境科學 | 4年 | |
城市地下空間工程 | 4年 | |
藝術設計學院 | 視覺傳達設計 | 4年 |
視覺傳達設計(廣告設計) | 4年 | |
環境設計 | 4年 | |
環境設計(展示設計) | 4年 | |
公共藝術(裝飾設計) | 4年 | |
數字媒體藝術 | 4年 | |
工業設計學院 | 產品設計 | 4年 |
工業設計 | 4年 | |
經濟與管理學院 | 市場營銷 | 4年 |
人力資源管理 | 4年 | |
財務管理 | 4年 | |
會計學 | 4年 | |
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 | 4年 | |
電子商務 | 4年 | |
行政管理 | 4年 | |
金融學 | 4年 | |
金融學(數理金融雙專業) | 4年 | |
國際經濟與貿易 | 4年 | |
國際經濟與貿易(國際貿易英語雙專業) | 4年 | |
保險學 | 4年 | |
能源經濟 | 4年 | |
外國語學院 | 英語 | 4年 |
商務英語 | 4年 | |
漢語國際教育專業 | 4年 | |
理學院 | 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 | 4年 |
應用統計學 | 4年 | |
信息與計算科學 | 4年 | |
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 | 4年 | |
職業技術師範學院 | 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師資班) | 4年 |
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師資班) | 4年 | |
電子商務(師資班) | 4年 | |
國際學院 | 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中英合作辦學) | 4年 |
電子信息類(中英合作辦學) | 4年 | |
土木工程(中德合作辦學) | 4年 | |
力學與土木工程(中法合作辦學) | 4年 | |
金融學(中捷合作辦學) | 4年 | |
視覺傳達設計(中美合作辦學) | 4年 | |
產品設計(中美合作辦學) | 4年 |
截至2019年5月,學校有專任教師1300餘人,其中,正、副教授710人,博士、碩士生導師552人,具有博士學位教師比例達到51%以上;國家級人才34人、省級專家152人,其中,雙聘院士1人、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1人、國家優秀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1人、“萬人計劃”入選者2人、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人選3人、全國傑出專業技術人才1人、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創新領軍人才2人、科技部“創新人才推進計劃”人選1人、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9人、高端外國專家5人、全國模範(優秀)教師3人;湖北省“百人計劃”專家24人、楚天學者99人、湖北教學名師4人、湖北名師工作室主持人2人、楚天園丁獎1人。學校先後從國內外著名高校、科研院所及大型企事業單位聘請了包括8名國內院士和12名國外院士在內的兼職教授286人,3個湖北省教學團隊,形成了以國家級人才為領軍、省部級人才為中堅、中青年博士教師為骨幹的高水平師資隊伍。
湖北省教學團隊:機械基礎課程教學團隊、信息技術基礎系列課程教學團隊、藝術設計專業教學團隊
專家人才 |
---|
國家萬人計劃入選者:湯亞傑、方亞鵬 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第一、二層次人選:鍾毓寧、湯亞傑 全國模範教師:林興發 全國優秀教師:蔡光興、李冬生 國家優秀青年科學基金獲得:方亞鵬 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湯亞傑 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人選:王選擇、湯亞傑 、肖衡林、方亞鵬 湖北省新世紀高層次人才工程第一、二層次人選:湯亞傑、劉德富、方亞鵬、陳昇平、彭少賢、張穎江、趙大興、王選擇、宋小春、肖亮、肖衡林、賀行洋 湖北省政府專項津貼:趙大興、楊光友、姜發堂、萬端極、黃晉 、周小平、宋小春、汪超、廖冬初 湖北省教學名師:謝益民 、萬端極、趙大興 |
• 質量工程
湖北工業大學
截至2019年5月,學校建有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2個、湖北高校省級重點實驗教學示範中心2個、湖北省高校實驗教學示範中心10個;國家級大學生校外實踐教育基地3個、湖北高校省級示範實習實訓基地2個、湖北高校省級實習實訓基地6個、湖北省大學生創新基地9個、湖北高校省級虛擬模擬實驗教學中心3個、湖北省服務外包人才培養基地1個;有國家級“精品視頻公開課”3門、湖北省“精品視頻公開課”4門、湖北省精品資源共享課8門、湖北省精品課程21門。
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測控技術與儀器、高分子材料與工程、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電子信息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土木工程、製藥工程、環境工程、生物工程
省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微電子科學與工程、化學工程與工藝、食品科學與工程、建築學、市場營銷、電子商務、視覺傳達設計、產品設計
重點專業 | |||
---|---|---|---|
教育部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專業: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環境工程 教育部卓越教師培養計劃: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土木工程、電子商務(物流方向) 教育部—歐特克公司專業綜合改革試點專業: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數字媒體技術、建築學 工程教育專業認證通過專業: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土木工程、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測控技術與儀器、高分子材料與工程、環境工程 “湖北省拔尖創新人才培育實驗計劃”入選專業: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 湖北省本科高校專業綜合改革試點專業: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環境工程(輕工清潔生產)、高分子材料與工程、生物工程、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土木工程、建築學、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
教學實踐平台 | |||
類別 | 名稱 | ||
---|---|---|---|
國家級大學生校外實踐教育基地 | 湖北工業大學-宜昌長機科技有限責任公司工程實踐教育中心、 湖北工業大學-中國中紡集團公司工程實踐教育中心、 湖北工業大學-中電國際平頂山姚孟發電有限責任公司工程教育實踐中心 | ||
省部級大學生創新創業基地 | 教育部開放式大跨度輕工清潔生產研究生創新中心、 湖北省輕工清潔生產工藝技術及裝備產業化研究生創新中心、 湖北工業大學、武漢南華工業設備工程公司研究生工作站、 湖北工業大學、武漢銀河農業生態有限公司研究生工作站、 湖北工業大學、宜昌長機科技有限責任公司研究生工作站、 湖北工業大學、湖北三寧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研究生工作站、 湖北工業大學、武漢四方光電科技有限公司研究生工作站、 湖北工業大學、武漢奮進電力技術有限公司研究生工作站、 湖北工業大學、中南建築設計院股份有限公司研究生工作站、 湖北工業大學、武漢武大卓越科技有限責任公司研究生工作站、 湖北省輕工技術與工程研究生創新基地、 湖北省輕工清潔生產中心、 微生物技術與應用湖北省高校自主創新重點研究基地、 教育部大學生KAB創業教育基地、 湖北省機電一體化工程中心、 湖北省大學生創業示範基地、 湖北省機電產品質量工程技術創新基地 | ||
湖北高校省級示範實習實訓基地 | 湖北省交通投資有限公司實習實訓基地、 湖北富思特集團實習實訓基地 | ||
湖北高校省級實習實訓基地 | 宜昌長機科技實習實訓基地、 湖北漢新發電有限公司實習實訓基地 | ||
湖北省眾創空間 | “綠盟”眾創空間 | ||
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 | 產品質量檢測技術實驗教學示範中心、 土木工程與建築實驗教學示範中心 | ||
湖北高校實驗教學示範中心 | 英語語言學習示範中心、 檢測技術實驗教學示範中心、 物理實驗教學示範中心、 電工電子實驗教學示範中心、 化學實驗教學示範中心、 土木工程與建築實驗教學示範中心、 機械基礎實驗教學示範中心(省級重點)、 經濟管理實驗教學示範中心、 機電工程訓練中心、 藝術設計實驗教學示範中心(省級重點) | ||
湖北高校虛擬模擬實驗教學中心 | 數字化設計與製造虛擬模擬實驗教學中心、 綠色建築全生命周期虛擬模擬實驗教學中心、 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實驗室虛擬模擬實驗教學中心 |
精品課程 |
---|
國家級“精品視頻公開課”:從植物纖維揭示造紙術的奧秘、中國古典園林文化等 湖北省“精品視頻公開課:從植物纖維揭示造紙術的奧秘等 湖北省級精品資源共享課:高等數學、電路理論、大學物理、機械原理與機械設計、材料力學、工程圖學等 湖北省精品課程:大學物理、機械原理與機械設計、工程圖學、控制工程基礎、工程測試技術基礎、圖案原理、包裝設計、微機介面與通訊、C語言程序設計、市場營銷、會計學、大學語文、互換性與技術測量、植物纖維化學等 |
• 教學成果
截至2019年5月,學生學科競賽獲國家級、省部級獎2100餘項,在“挑戰杯”學術科技作品競賽、數學建模、結構設計競賽等國家級重大競賽中均獲有最高獎項。學校在中國高等教育學會發布的2013-2017年中國高校創新人才培養暨學科競賽評估結果中位列全國第81名。體育賽事獲得CUBA中國大學生籃球聯賽全國十六強、全國大學生乒乓球錦標賽超級組男子單打冠軍和女子單打冠軍。是湖北省就業核查免檢單位。學校高度重視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建有大學生創業園,併入選首批“湖北省大學生創業示範基地”。
截至2019年5月,學校有1個湖北省優勢學科,5個湖北省特色學科,4個湖北省重點(培育)學科,2個湖北省優勢特色學科群,36個湖北省“楚天學者計劃”設崗學科;有2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21個一級學科碩士點,74個二級學科碩士點;有16個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類別,其中,工程碩士學位授權領域12個;有4個中職碩士學位授權點。
• 重點學科
湖北省重點建設學科(群) | |
---|---|
類別 | 學科名稱 |
優勢學科 | 輕工技術與工程 |
特色學科 | 儀器科學與技術、土木工程、食品科學與工程、設計學、生物工程 |
重點學科 | 應用經濟學、機械工程、材料科學與工程、電氣工程 |
優勢特色學科群 | 裝備製造與檢測控制、生物與化學製造 |
• 學位授權點
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湖北省機電研究設計院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武漢華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碩士學位、博士學位一級學科授權點一覽表 | ||
---|---|---|
授權類別 | 學科名稱 | |
碩士學位一級學科 | 應用經濟學 |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
馬克思主義理論 | 建築學 | |
外國語言文學 | 土木工程 | |
力學 | 化學工程與技術 | |
機械工程 | 輕工技術與工程 | |
光學工程 | 食品科學與工程 | |
儀器科學與技術 | 生物工程 | |
材料科學與工程 | 管理科學與工程 | |
電氣工程 | 工商管理 | |
控制科學與工程 | 設計學 | |
博士學位一級學科 | 輕工技術與工程 | —— |
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點 | |||
---|---|---|---|
序號 | 類別(領域)代碼 | 類別(領域)名稱 | 備註 |
1 | 0453 | 漢語國際教育碩士 | 類別 |
2 | 0852 | 工程碩士 | 類別 |
領域 | 085201 | 機械工程 | 工程領域 |
085203 | 儀器儀錶工程 | 工程領域 | |
085204 | 材料工程 | 工程領域 | |
085207 | 電氣工程 | 工程領域 | |
085210 | 控制工程 | 工程領域 | |
085211 | 計算機技術 | 工程領域 | |
085213 | 建築與土木工程 | 工程領域 | |
085216 | 化學工程 | 工程領域 | |
085229 | 環境工程 | 工程領域 | |
085231 | 食品工程 | 工程領域 | |
085237 | 工業設計工程 | 工程領域 | |
085238 | 生物工程 | 工程領域 | |
3 | 0251 | 金融碩士 | 類別 |
4 | 0252 | 應用統計碩士 | 類別 |
5 | 0451 | 教育碩士 | 類別 |
6 | 1251 | 工商管理碩士 | 類別 |
7 | 1252 | 公共管理碩士 | 類別 |
8 | 1253 | 會計碩士 | 類別 |
9 | 1351 | 藝術碩士 | 類別 |
社會評價
2020年7月,2020年中國大學百強榜進步榜排名第41位。
截至2018年5月,學校有1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1個教育部研究生創新中心,1個國家技術轉移示範機構,1個“111計劃”學科創新引智基地、13個湖北省研究生工作站,2個湖北省“2011計劃”協同創新中心,5個湖北省重點實驗室,14個湖北省工程技術(研究)中心,2個湖北省國際合作基地,2個湖北省工程實驗室,6個湖北省人文社科研究平台,28個省級校企研發中心。
重點科研平台 | |||
類別 | 名稱 | ||
---|---|---|---|
國家技術轉移示範機構 | 湖北工業大學成果轉化中心 | ||
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 發酵工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 ||
“111計劃”學科創新引智基地 | 細胞調控與分子藥物學科創新引智基地 | ||
湖北省重點實驗室 | 綠色輕工材料湖北省重點實驗室、 工業微生物湖北省重點實驗室 、 太陽能高效利用及儲能運行控制湖北省重點實驗室、 現代製造質量工程湖北省重點實驗室、 河湖生態修復及藻類利用湖北省重點實驗室 | ||
湖北省工程實驗室 | 車用輕質材料與加工湖北省工程實驗室、 發酵工程湖北省工程實驗室 | ||
湖北省“2011計劃” 協同創新中心 | 工業發酵湖北省協同創新中心 、 太陽能高效利用湖北省協同創新中心 | ||
湖北省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 湖北省汽車結構振動與雜訊控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湖北省食品發酵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湖北省橋樑安全監控技術與裝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 湖北省建築防水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湖北省農機裝備智能化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湖北省橡膠成型加工及裝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湖北省電網智能控制與裝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湖北省包裝裝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湖北省無損檢測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湖北省城市軌道交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湖北省釀造工藝與裝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湖北省製造創新方法與應用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湖北省生態道路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 ||
湖北省國際科技合作基地 | 湖北省城市可持續發展研究國際科技合作基地、 湖北省食品膠體國際科技合作基地 | ||
湖北省人文社科重點基地 | 湖北文化創意產業化設計研究中心、 湖北循環經濟發展研究中心、 湖北農村社會管理創新研究中心、 湖北省職業教育發展研究中心、 湖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中心 、 湖北省食品微生物共性技術研究中心 | ||
其他省級科研院所 | 湖北省機電研究設計院、 湖北省農機產品質量監督檢驗站、 湖北省農業機械工程研究設計院、 湖北省高等職業教育研究院 |
截至2018年5月,學校共獲省部級及以上科技獎勵206項,其中國家獎9項。2012年以來,承擔省部級以上科研項目1800餘項。主持國家級項目372項,其中“973”、國家科技重大與重點項目等28項,國家自科、社科、藝術基金240項(含國家自科重點、傑青和優青各1項);出版專著和教材400多部;發表SCI論文900餘篇、EI論文1600多篇;獲授權專利1400餘項;獲省部級以上科技獎勵89項,其中國家獎1項、省部級一等獎14項。
科研獲獎 | ||
---|---|---|
項目名稱 | 獲獎類別 | 負責人 |
天然產物生物製造的理論與方法 | 2016年湖北省自然科學獎一等獎 | 湯亞傑等 |
工業副產石膏綠色製備技術與功能化應用 | 2016年湖北省技術發明獎一等獎 | 馬保國等 |
高等真菌和植物的次級代謝物發酵過程調控 | 2014年教育部自然科學一等獎 | 湯亞傑等 |
高耐性酵母關鍵技術研究與產業化 | 2014年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 陳雄等 |
組織因子在血栓及非血栓性疾病中作用和靶向干預 | 2007年湖北省科技進步獎一等獎 | 孫望強等 |
• 館藏資源
湖北工業大學圖書館
• 學術期刊
截至2018年5月,學校主辦、承辦有《中國機械工程》《湖北農機化》《湖北工業大學學報》等科技期刊。
《湖北工業大學學報》被中國國內數家檢索刊物收錄,並由中國學術期刊(光碟版)電子社、北京大學圖書館、中國科學院文獻情報中心、中國社會科學院文獻信息中心四家權威機構認定為中國學術期刊綜合評價資料庫來源期刊。
《中國機械工程》為名牌期刊、國家期刊獎期刊、中文核心期刊、中國百種傑出學術期刊、湖北十大名刊、湖北十大名刊成就獎期刊、全國百強科技期刊)。
《湖北農機化》先後被評為全國中文核心期刊和全國優秀農機期刊一等獎,是中國學術期刊資料庫入編期刊,萬方數據---數字化期刊群入網期刊,維普資料庫入網期刊。其主要欄目有綜述、管理服務、調查與思考、地方動態、技術推廣、使用維護、開發與研究、農機論壇、新產品新技術、學術天地、人物風采等。
截至2018年5月,學校先後與美國、德國、法國、英國、捷克、芬蘭、加拿大、澳大利亞、紐西蘭、義大利、哈薩克等二十幾個國家和香港、澳門、台灣等地區的80多所高校和研究機構建立合作關係,開辦有本科、碩士等不同層次的聯合辦學項目8項,合作項目學生規模近1300人。有670餘名留學生在校學習和深造;常任外籍專家、教師50餘名;先後成立湖北工業大學菲利普斯親水膠體研究中心、湖北工業大學中美能源研究中心、湖北工業大學中法城市可持續發展平台等國際科研合作平台(中心)9個。
• 校徽
學校徽志為圓形。環形上方為毛體中文校名,下方為英文校名,中間圖案由兩個黃鶴圖形構成的“工”字和位於其兩側的環形帶組成,中間圖案下方標有學校創辦時間“1952”。
湖北工業大學
• 校旗
學校校旗為白色長方形旗幟(長與高之比為1.5:1,旗面尺寸分四種,分別為288厘米×192厘米、240厘米×160厘米、192厘米×128厘米、144厘米×96厘米),中央印有藍色毛體校名,校名上方配以學校徽志。
• 校訓
厚德博學,求實創新
校徽校訓
”博學“,學問廣博。博,豐富,通曉;學,學問,學識。《論語·雍也》:“君子博學於文,約之以禮。”《禮·中庸》:“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強調有厚實的文化底蘊和寬口徑的專業基礎,此為大學育人之本,授漁之基,人才培養與文化傳承是大學創立的原本,學識教化是學人理應具備的素質。
”求實“,求,探索、研究、追求;實,客觀事物的內部聯繫,即規律性。求實,就是探索、研究事物的客觀規律,追求和捍衛客觀真理,它是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精髓與前提。高校是認識未知世界、探求客觀真理的前沿,科學研究、人才培養、黨政管理,都必須求真務實,不唯書,不唯上,只唯實。
"創新”,就是首創前所未有的事物,包括發現新事物、揭示新規律、創立新理論、構建新機制、創造新方法、發明新技術、研製新產品、解決新問題等等。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創新也是教育的靈魂,是學校發展的不竭動力。高校必須以創新的觀念、創新的思維,創造性地開展教育教學、科學研究、國際合作交流和社會服務以及學校的各項工作和改革。
要履行“厚其德、博其學”使命,在全校大力倡導做人講人格修養,做事講職業操守,治學講學術道德,以開放、執著、謙遜的態度,矢志不渝地追求學問、探求真理;就是要大力弘揚“求實”的優良傳統,講求實際,做實事,求實效。崇尚敢為人先精神,敢於打破常規,擺脫條條框框的束縛,與時俱進、追求卓越,用新理念、新思路、新舉措推動發展。
• 校歌
《青春校園》 雷子明作詞,王原平、彭志敏作曲 (男伴)南湖水,長江波,日夜流淌我心中的歌; 南湖水,長江波,日夜流淌我心中的歌。 (女獨)那一條美麗彎曲的小河,從我校園中慢慢走過,垂柳在兩岸傾聽,傾聽那動人的傳說。 小河告訴我,小河啟迪我,我要用青春再寫新的傳說,我要用青春再寫新的傳說。 (男伴)南湖水,長江波,日夜流淌我心中的歌; 南湖水,長江波,日夜流淌我心中的歌。 (女獨)那一條工業文化的長廊,在我校園裡深情訴說,從昨天走到今天,創新的路在不斷開拓。 故事教會我,故事鼓舞我,我要用知識報效我的祖國,我要用知識報效我的祖國。 (合唱)南湖水,長江波,日夜流淌我心中的歌; 南湖水,長江波,日夜流淌我心中的歌。 | 歌詞 |
職務 | 名單 |
---|---|
黨委書記 | 劉德富 |
黨委副書記、校長 | 彭育園 |
黨委副書記 | 蔡光興 |
黨委常委、紀委書記 | 胡曉艷 |
黨委常委、副校長 | 李冬生、龔發雲、王侃 |
• 黨政管理
姓名 | 備註 | 姓名 | 備註 |
周霽 | 湖北省宜昌市市委書記 | 魏邦仁 | 安徽省合肥市建築工程安全監督站副站長/總工程師 |
王有國 | 北京市大興區區委常委、組織部長 | 譚銘明 |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二局團委副書記 |
夏亞靈 | 湖北省咸寧市人民政府副市長 | 羅艷麗 | 中共北京市西城區區委組織部處長 |
徐洪蘭 | 湖北省武漢市人民政府副市長 | 馬思遠 | 衛生部副處長 |
管錦東 | 原湖北省武漢市東西湖區農管局副局長 | 易軍 | 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後勤處副師級參謀 |
周本奇 | 湖北省武漢市東西湖區財政局局長 | 馮春 | 國家經貿委商務部信息化司綜合處處長 |
李建新 | 湖北核電有限公司副總經理 | 吏林山 | 中鐵大橋一局董事長 |
龍世友 | 湖北省武漢市東西湖區農管局副局長 | 朱志勇 | 湖北省鄂州市外事僑務局局長 |
吳威先 | 湖北省省委第二巡視組組長 | 王永久 | 湖北省黃石市城鄉規劃局局長 |
鄧緒海 | 湖北省武漢市住房保障和管理局總工程師 | 賴東平 | 湖北省荊門市勞動就業管理局局長 |
李波 | 中華人民共和國交通運輸部人事勞動司綜合處處長 | 李波 | 湖北省荊門市環境保護局副局長 |
艾一梅 | 華中科技大學紀委副書記 | 董為民 | 湖北省十堰市市委副書記 |
王巧星 | 湖北省武漢市見義勇為基金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 | 胡仲軍 | 湖北汽車工業學院院長 |
李成學 | 武警駐深圳海關監管部隊參謀長 | 尚忠 | 湖北省隨州市外事僑務旅遊局副局長 |
喬亮 | 湖北省高速公路管理局總指揮 | 謝晉 | 湖北省質監局計量處處長 |
郭曉丹 | 湖北省武漢市東西湖區區委組織部部長 | 陳祥新 | 廣東省汕尾市副市長 |
梁遠剛 | 武漢船舶職業技術學院黨委書記 | 胡征國 | 中共漢川市市委常委、市委辦公室主任 |
王成福 | 中共中央國家機關工作委員會宣傳部理論教育處副處長 | 董青平 | 湖北省天門市人民政府秘書長、辦公室主任、黨組書記 |
李昱成 | 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正營職幹事 | 萬炎知 | 湖北省興山縣國家稅務局總經濟師、會計師 |
孫羿 | 湖北省武漢市武昌區城鄉統籌發展工作辦公室主任 | 張勇 | 湖北職業技術學院副院長 |
童江 | 湖北省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處長 | 陳東 | 湖北省孝感市民宗局局長 |
魯宇清 | 湖北省發改委工業處副處長 | 謝思芳 | 湖北省孝感市市委常委、政法委書記、公安局長 |
陳忠 | 湖北發展改革委員會體改處處長 | 葉健 | 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副主任 |
阮斌 | 湖北省住房和農村建設廳辦公室主任 | 龔恆 | 湖北省應城市城鄉規劃局局長、黨組書記 |
羅棟樑 | 湖北省委組織部黨建辦學會工作處處長 | 羅光勤 | 湖北省漢江消防支隊副隊長 |
鄧彪 | 湖北省信訪局辦公室主任 | 吳少海 | 湖北省仙桃市建委評訓中心主任 |
項克強 | 湖北省扶貧辦副主任、黨組成員 | 塗明揚 | 國家專用汽車產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高級工程師 |
鄒國棟 | 湖北省武漢市蔡甸區發展計劃委員會主任 | 周宏智 | 湖北省荊州市質量技術監督局局長、黨組書記 |
葉勇 | 湖北省武漢市蔡甸區政協副主席 | 任小鐵 | 廣東省質量技術監督局局長、黨組書記 |
徐麗 | 湖北省武漢市黃陂區區委組織部部長 | 雷景新 | 四川大學教授、博導、政協成都市委常委 |
郭細么 | 湖北省武漢市新洲區商務和旅遊局局長 | 嚴若燕 | 國家知識產權局專利局外觀設計審查部副處長 |
周健強 | 湖北省漢川市氣象局原局長 | 田水欣 | 湖北省漢川市政協主席 |
• 專業技術
姓名 | 備註 | 姓名 | 備註 |
紀道斌 | 神舟飛船記錄儀主力研製人 | 孫先仿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自動化科學與電氣工程學院教授 |
丁峰 | 江南大學博士生導師、太湖學者 | 林向東 | 海南大學食品學院教授 |
張曉星 | 重慶大學博士生導師 | 王力 | 三峽大學化學與生命科學學院講師 |
湯亞傑 | 楚天學者、麻省理工學院博士后 | 桂婕 | 中國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研究員 |
黃干 | 湖北省恩施自治州水利電力勘測設計院高級工程師 | 李明勇 | 七一二研究所一室主任、高級工程師 |
陳放 | 武漢理工大學藝術設計學院教授 | 鄂德軍 | 湖北省林業勘察設計院總工程師 |
李中揚 | 首都師範大學美術學院教授 | 姜濱 | 華中光電技術研究所高級工程師 |
陳祿壽 | 湖北美術學院油畫系教授 | 李為 | 華中科技大學副教授、碩士生導師 |
張勇 | 四川大學博士生導師 | 戴碧君 | 中國北車變流技術資深專家、高級工程師 |
王廣義 | 中國美術學院教授 | 熊乃學 | 美國科羅拉多理工大學正教授、博士生導師 |
謝紫俞 | 證券時報社美術編輯 | 明航 | 教育部中央教育科學研究所研究員 |
方明 | 武漢理工大學管理學院副教授、碩士生導師 | 吳一兵 | 湖北省荊州市自動化研究所高級工程師 |
王德漢 | 華南農業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 | 王麗萍 | 江漢油田設計院高級工程師 |
吳國傑 | 廣東工業大學教授 | 郭曉東 | 江漢大學藝術設計學院教授 |
楊雪強 | 廣東工業大學教授 | 謝銀波 | 武漢大學電子信息學院——“嵌入式與多核技術實驗室”主任 |
洪惠群 | 廣州大學建築與城市規劃學院副教授、景觀設計系主任 | 雷曉東 | 北京化工大學副教授、博士生導師 |
楊莉 | 湖北第二師範學院計算機學院院長、教授 | 王瞻寧 | 武漢紡織大學藝術與設計學院教授 |
車雲鶴 | 湖北廣播電視總台廣播廣告運營中心記者、主持人 | 程智力 | 武漢工程大學藝術設計學院院長、教授 |
• 企業管理
姓名 | 備註 | 姓名 | 備註 |
邵亞良 | 上海國際集團有限公司總裁 | 楊紅春 | 湖北省良品鋪子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長 |
朱忠敏 | 上海東來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 | 李天兵 | 中國智能交通控股有限公司總經理 |
陳長青 | 上海賽沃化工材料有限公司總經理 | 劉高 | 中港二航局五公司常務書記 |
向文軍 | 深圳中港深通訊技術公司總經理 | 楊林俊 | 中建三局一公司合肥公司經理 |
陳友存 | 深圳立友科技開發有限公司經理 | 魏德勝 | 中建三局二公司副總經理 |
毛輝 | 深圳萬嘉電子有限公司董事長 | 張津 | 中建三局廣州分公司經理 |
向華 | 武漢華中數控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 | 陳明月 | 中建三局二公司華東分公司黨委書記 |
劉莉 | 武漢統一企業食品有限公司總經理 | 伍振 | 中鐵十八局集團黨委宣傳部副部長 |
江哲義 | 武漢市政建設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 | 周蒼柏 | 中鐵十六局四處總會計師 |
韋翼鴻 | 武漢天然氣有限公司人事總經理 | 劉代超 | 中鐵二十四局集團項目總工 |
梁晶 | 武漢城市集團開發公司總經理 | 明銳祥 | 華工激光工程有限公司經理 |
張美華 | 同濟堂集團董事長兼CEO | 王康 | 中國煙草總公司湖北分公司經濟運行處副處長 |
譚衛東 | 稻花香集團常務董事、副總經理 | —— | —— |
地址信息
南湖校區 (校本部) | 校區地址 | 湖北省武漢市洪山區南李路28號 |
郵政編碼 | 430068 | |
地鐵線路 | 武漢地鐵7號線;站點名:湖工大站 | |
公交線路 | 74、587、916路;站點名:南李路湖北工業大學 72、570、817、901路;站點名:南湖大道湖北工業大學 |
2020年12月25日,被國家衛生健康委等授予“無償獻血促進獎”。
2021年7月,入選2020年現有博士、碩士學位授予單位新增 一級學科碩士點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