腳板苕

一種植物

腳板苕,薯蕷科薯蕷屬植物腳板苕Dioscorea.batatas.F.flablla.Makiro的乾燥塊莖,別名大薯,紅腳板薯,雞窩薯。因其地下塊莖扁,形似腳掌而得名。塊莖呈腳板狀或不規則的團塊,表面殘留乾淨的棕黃色栓皮,呈凹凸不平,質堅體重,飲片呈不規則厚片,粉質,白色,味淡而微澀。

形態特徵


腳板苕的主要植物學性狀與生長發育特性和普通山藥其他變種基本相似。根為鬚根系,塊莖發芽后,根著生於莖基部。地上莖蔓生,右旋,綠色或紫綠色,長達3米以上。地下肥大部為肉質塊莖,扁形似腳掌,表皮褐色,其上密生鬚根,肉質潔白。葉為單葉互生或對生。葉三角狀卵形至廣卵形,先端突尖,基部戟狀心臟形,濃綠色。葉腋發生側枝或發生塊莖,稱零餘子,可用於繁殖和食用。花為單性花,雌雄異株,穗狀花序,2~4對,腋生,花小,白色或黃色。蒴果具3翅,扁卵圓形,栽培種極少結實。
莖四棱形,有翼,綠色。葉呈前形,全緣,背面葉脈棱起,葉面有茸毛。葉柄長約10厘米,寬約0.3厘米。塊莖呈不規則的腳板形,外皮淺黑褐色,肉白色。單株塊莖重2公斤左右。塊莖脆嫩細滑,品質好。從種植至收穫約190天,耐熱,耐旱,不耐寒,不耐澇。耐貯運。畝產約2500公斤。
腳板苕
腳板苕

分佈範圍


主要分佈在我國南方,如江西、四川、貴州、重慶、湖南、廣東、福建等地。

生長條件


腳板苕為短日照植物,但因主要用無性繁殖,所以日照長短對其生長和塊莖形成並無明顯影響。耐陰,但塊莖生長和積累養分時需要強光。腳板苕對土壤要求不嚴,山坡平地均可種植,但以肥沃疏鬆、排水良好、土層深厚的土壤最好,塊莖皮光形正。對水分的要求不嚴格,較耐乾旱,但在發芽期和塊莖生長盛期,要求濕潤疏鬆的土壤條件。腳板苕喜有機肥,且需肥量大,但糞肥必須充分腐熟與土壤摻合均勻,否則會產生燒根或分權。塊莖膨大期需要充足的磷鉀肥。
腳板苕
腳板苕

主要價值


胸板苕以地下塊莖供食,富含澱粉、蛋白質等碳水化合物,產量高,營養豐富,既能代糧,又可作菜。還有很高的醫用價值,可干制人葯,為滋補強壯劑,對虛弱、慢性腸炎、糖尿、遺尿、遺精、盜汗等病有輔助療效,又是我國傳統的出口創匯農產品之一。

栽培技術


腳板苕栽培可單作或間套作。由於其生育期較長,從栽植至收穫需180天以上,因此間套作極普遍,適於與矮生作物間作。
(1)選地整地應選擇地勢高燥、排水良好、土層深厚、肥沃疏鬆的土壤,忌連作,通常採用每年隔行挖溝,可連作而不重溝的方法。在冬前翻炕土,開春前開溝施入充分腐熟的有機肥,腳板茗的主要吸收根呈水平方向伸展,多分佈於表層土壤中,所以基肥不宜深施,並且應與土壤充分摻和均勻,然後作成寬50厘米、高30厘米的壟或高畦,以備栽植。
(2)適時播種主要用塊莖切塊繁殖,由於腳板苕多數只有塊莖的頂端能夠發芽,所以切塊時要採取縱切法,每個切塊重約100克。作種用的切塊稱為“芽嘴子”或“栽子”。春季氣溫回升穩定至10℃時為定植適期。定植前,取出種用塊莖切塊,切口用石灰或草木灰塗抹消毒,在室內放置2~3天,待傷口癒合后即可播種。也可以在室內先催芽后再播種。
播種時,先於畦中央開10厘米深條溝,澆小水於溝內,待水下滲后,按株距15~20厘米將芽嘴子平放溝中,再蓋土8~10厘米。用塊莖切塊繁殖連續3~4年後,頂芽衰老,生活力下降,導致逐年減產,需用零餘子更新複壯。方法是於頭年秋天,選大型零餘子砂藏越冬,第二年春終霜前半個月,按1米寬畦條播2行,行株距50厘米×8~10厘米,露地栽培。生長期間的管理與一般生產田相同,秋後挖出塊莖供來年作種。
(3)田間管理出苗后,當苗高7~8厘米時,每個種塊保留1~2個強健苗,其餘應及時摘除。在零餘子大量形成期間,可及早摘去一部分零餘子,以避免養分過多消耗。腳板苕藤蔓細長,當苗莖長至20厘米左右時,應及時設支架扶蔓。一般用人字架、三角架等,架高1米左右。在生長期間視植株長勢,分別在抽蔓期、莖葉生長盛期、塊基膨大期追肥共2~3次。追肥應結合中耕除草進行,宜淺中耕以免損傷根系。塊莖生長盛期應保持土壤混潤,遇天旱或雨澇及時澆水或排水。

病蟲害防治


腳板苕主要病害有炭疽病,此外白澀病、褐腐病枯萎病等偶有發生。其防治方法可通過選用無病塊莖作種;忌連作,實行3年以上輪作;收穫后將地中的病殘體集中燒毀,並深翻曬垡或凍垡,以預防病害的發生。發病初期及時噴葯防治,可用1:1:150的波爾多液,或65%代森鋅500倍液,或50%的退菌特800~1000倍液,每周1次,連噴2~3次。
蟲害有斜紋夜蛾、葉蜂、地老虎等,用人工捕殺或噴灑殺蟲劑防治。可選用90%敵百蟲1000倍液,或5%抑太保乳油4000倍液,或40%菊殺乳油2000~3000倍液等。

適時採收


霜降后當地上部莖葉枯黃,即可採收。南方土不凍結,也可保存在地里隨用隨采,直至來年3月中旬萌芽前採收。
腳板苕除延遲採收,就地貯存外,也可用土窯貯藏。窯中先鋪一層稻草或砂土,其上放一層塊莖,再蓋一層稻草或砂,塊莖與稻草或砂土相間層積貯藏,最後蓋土呈屋脊形,上蓋稻草,以防雨水侵入,可貯藏到第二年4~5月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