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華路街道
陝西省西安市新城區轄街道
太華路街道,隸屬於陝西省西安市新城區。地處新城區東北部,總面積4.98平方千米。
太華路街道因轄區主要沿太華路分佈而得名,境內的風景名勝有世界文化遺產唐大明宮遺址等。
截至2020年6月,太華路街道下轄17個社區。太華路街道常住人口103099人(2020年),工業增加值達到3903萬元,社會商品銷售總額達13.8億元,財政總收入7601萬元。
地名由來
因轄區主要沿太華路分佈而得名。
建置沿革
1946年,屬第八區、第十一區。
1954年12月,屬未央區。
1955年9月,始設太華路街道。
1957年6月,劃歸新城區。
1960年3月,更名太華路公社,5月劃歸未央區,為大明宮公社太華路分社。
1962年,復屬新城區,複名太華路公社,后曾名旭東街公社。
1978年12月,複名太華路街道,辦事處原駐二馬路。
2008年,遷今址。
太華路街道
截至2011年末,太華路街道轄篤臣巷、太華南路、東童村、鐵東村、生產村、南郭上村、含元西路、銀河坊、東元西路、八府庄、紗廠東街、含元東路、陝棉十一廠13個社區;下設145個居民小組。
截至2020年6月,太華路街道下轄17個社區。辦事處駐含元路253號。
統計用區劃代碼 | 城鄉分類代碼 | 名稱 |
610102007001 | 111 | 篤臣巷社區 |
610102007002 | 111 | 太華南路社區 |
610102007003 | 111 | 東童村社區 |
610102007004 | 111 | 鐵路東村社區 |
610102007005 | 111 | 生產村社區 |
610102007006 | 111 | 南郭上村社區 |
610102007007 | 111 | 含元西路社區 |
610102007008 | 111 | 銀河坊社區 |
610102007009 | 111 | 東元西路社區 |
610102007010 | 111 | 八府庄社區 |
610102007011 | 111 | 含元東路社區 |
610102007012 | 111 | 紗廠東街社區 |
610102007013 | 111 | 陝棉十一廠社區 |
610102007014 | 111 | 石家街社區 |
610102007015 | 111 | 八府莊園社區 |
610102007016 | 111 | 含元殿社區 |
610102007017 | 111 | 丹鳳門社區 |
太華路街道地處陝西省西安市新城區東北部。東沿東元路與灞橋區十里鋪街道為界,南依太華南路立交橋與解放門街道、長樂西路街道毗鄰,西至童家巷與自強路街道相連,北連龍首村與未央區大明宮街道接壤。轄區東西最大距離3.4千米,南北最大距離1.9千米,總面積4.98平方千米。距區人民政府4千米。
截至2011年末,太華路街道轄區總人口7.18萬人,城鎮化率100%。另有流動人口5000餘人。總人口中,男性3.61萬人,佔50.3%;女性3.57萬人,佔49.7%。2011年,太華路街道人口出生率2.7‰,人口死亡率1.4‰,人口自然增長率1.3‰。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千米1.4萬人。
2021年8月19日,西安市新城區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主要數據發布,截至2020年,太華路街道常住人口數為103099人。
綜述
民國初年,轄境大部分為農耕地。民國二十三年(1934年),隴海鐵路通車西安,石家莊大興紡織廠在郭家圪台籌建長安大華紡織廠(今陝棉十一廠),河南等淪陷區逃來的難民,雲梟此間出賣苦力糊口。逐漸形成西安產業工人的集中區。
建國后,轄境陸續建成大小企業130餘家,成為以紡織、機械、建材為主的綜合工業區。街道經濟從1958年興辦黑白鐵加工、車輛修理及生活服務社(組)起步,至1993年底,共有47個企業,年創利潤59萬元。
2011年,太華路街道財政總收入7601萬元,比上年增長33.5%。人均財政收入1058元,比上年增長32.6%。
第二產業
2011年,太華路街道工業增加值達到3903萬元,比上年增長29.79%,佔國內生產二總值的0.1%。2011年,太華路街道規模以上工業企業2家,職工151人,實現工業增加值97.6萬元,比上年增長8.53%。
第三產業
2011年,太華路街道社會商品銷售總額達13.8億元,比上年增長19.3%。
截至2011年末,太華路街道有商業網點450個,職工1500人。
太華路街道境內西安地鐵4號線通勤。主幹道有太華南路、東二環路、自強東路等。
截至2011年末,太華路街道有幼兒園11所,在園幼兒2473人,專任教師160人;小學5所,在校生3102人,專任教師274人,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100%;初中3所,在校生1838人,專任教師289人,初中適齡人口入學率、小升初升學率、幾年義務教育覆蓋率均達100%;普通高中3所,在校生1255人,專任教師240人。
截至2011年末,太華路街道有文化藝術團體13個,會員500個,其中個人會員500個;文化室(業餘)1個,建築面積15平方米。地方特色民間藝術有剪紙、太極拳等。剪紙、太極拳被列入世界(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截至2011年末,太華路街道有體育場地6個。每年定期舉辦的體育活動有全民健身展示、社區運動會。61.5%的社區安裝了健身器材,經常參加體育活動的人員占常住人口的5.6%。
截至2011年末,太華路街道有各級各類醫療衛生機構2個,病床100張,其中公立衛生機構床位100張,固定資產總值600萬元。專業衛牛人員35人,其中執業(助理)醫師25人,註冊護士10人。2011年,太華路街道醫療機構(門診部以上)完成診療0.6萬人次。
2011年,太華路街道新增就業人員1812人,有794名下崗失業人員實現了再就業,就業困難人員再就業404人,年末城鎮登記失業人數340人,城鎮登記失業率為3.8%。
截至2011年末,太華路街道參加城鎮基本養老保險826人。參加城鎮基本醫療保險2.3萬人,比上年末增加1000人。各級勞動人事爭議調解組織和仲裁機構共受理勞動人事爭議案件15件,結案8件,其中通過調解方式結案8件,佔53.3%,結案率為92%。
2011年,太華路街道城鎮最低生活保障戶數1519戶,人數3116人,月支出72.3萬元,比上年增長85.1%,月人均232元,比上年增長97.3%;城市醫療救助73人次。國家撫恤、補助各類優撫對象51人,接收軍隊離退休幹部21人,接收無軍籍職工3人,撫恤事業費支出45.6萬元,比上年增長5.0%。社區服務站3個,社區日間照料床位數16張。經常性社會救助工作站、點和慈善超市1個,全年接受社會捐款62.2萬元。
太華路街道
“大明宮”,大唐帝國的大朝正宮,唐朝的政治中心和國家象徵,位於唐京師長安(今西安)北側的龍首原,是唐長安城三座主要宮殿“三大內”(大明宮、太極宮、興慶宮)中規模最大的一座,稱為“東內”。自唐高宗起,先後有17位唐朝皇帝在此處理朝政,歷時達200餘年。
大明宮始建於唐太宗貞觀八年(634年),佔地面積約3.2平方千米,整個宮域可分為前朝和內庭兩部分,前朝以朝會為主,內庭以居住和宴遊為主。前朝的中心為含元殿(外朝)、宣政殿(中朝)、紫宸殿(內朝),內庭有太液池,各種別殿、亭、觀等30餘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