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3條詞條名為羅易的結果 展開
羅易
印度革命家
羅易(Manabendra Nath Roy),1887年3月21日出生,1954年1月25日去世,亦譯作魯易、魯依,印度革命家、哲學家、政治理論家及活動家。早年曾為共產主義領袖及理論家,在墨西哥、印度及中國參予領導共產主義革命;後來以共產主義極權,拚棄共產主義,改為宣揚其“新人民主義”。
羅易[印度革命家]
1927年年初,羅易奉共產國際之命前往中國,任共產國際駐中國代表團團長,負責指導中國革命。羅易於4月初抵達武漢。4月12日蔣介石及國民黨右派在上海清黨,引致寧漢分裂。羅易與當時中共主要負責人陳獨秀,譚平山,以及鮑羅廷等對革命方略出現爭論。5月31日,共產國際密電中共,指示中共發動進行土地革命,武裝農民、沒收土地;滲入國民黨內並組成可靠的武裝部隊。羅易於6月將共產國際指示給予國民黨於武漢主事人汪精衛過目,最終武漢方面亦實行分共。同年8月羅易返回蘇聯。
羅易於1929年共產國際六大后與共產黨決裂,羅易公開批評共產國際極左,而其本人則被共產國際開除。1930年出版關於中國之書本《中國的革命與反革命》。羅易返回印度后,被英國當局逮捕,被判六年監禁,於獄中著有《現代科學的哲學結果》一書原稿。羅易出獄后宣揚反對極權主義,支持反法西斯戰爭;同時並為自由印度起草憲法,提出由地方分權的經濟政策。二次大戰爆發前,羅易違反當時印度國民大會眾領袖及印度共產黨的主張,力主印度與英國合作對抗希特勒及法西斯;並指只有自由的英國得到勝利,印度才可能獲得獨立。
羅易晚年表現對小資產階級民主及共產主義失望,轉為開始研究稱為“新人民主義”(Radical Humanism)的新主張。其思想收錄在其晚年論著《理性、浪漫主義、革命》。
以下是《馬克思主義辭典》的詞條解釋
羅易,馬納卡德拉·納特(Roy,Manabendra Nath)
1890年左右生於孟加拉,1954年1月25日在台拉登逝世。
羅易是第一代印度共產黨人之一。很早捲入他故鄉孟加拉的革命運動,1910年第一次被捕。1915年,他離開印度,在美國對社會主義有初步認識。在布爾什維克革命以後,他到了俄國,1920年被派赴塔什干為印度革命者組織訓練中心。當年,他在共產國際第二次代表大會上嶄露頭角,會上通過的殖民地問題提綱一部分是他起草的,雖然經過列寧修改。當列寧對亞洲主要人口為農民這一事實有深刻印象的時候,羅易深信,不管怎樣,印度存在一個迅速增長的工人階級,能夠進行政治領導。與此同時,他幻想大規模的工業化正在開展,從而使他相信印度資產階級會滿足於它現有的種種機會。因此,共產黨人應當不與當時甘地領導的國大黨所代表的中間階級的民族運動打交道。列寧卻主張獨立地與它合作;但是否可能或應當有共產黨人同“民族資產者”之間的聯合,一直仍然是殖民地國家中的一個有爭論的問題。
在印度建立一個共產黨是一個非常緩慢和困難的過程,羅易不可能很容易與發展情況保持接觸,雖然他始終是樂觀的。他在1922年出版的一部書闡發了他的下列論點:英國政府和印度資產階級更加接近,因為前者對群眾的動蕩惶惶不安,要用讓步的辦法來爭取後者。由於堅持這種理論,他同共產國際官方的想法多少有些脫節,但是在1927年危機期間,當蘇聯和共產國際的領導無法把中國的年青的黨從孤立和失敗中挽救出來的時候,他的聲望使他足以擔任派駐中國的代表。次年,在第六次代表大會上,他重申他的下列信念:印度正在轉變為一個工業國,他還把它的農業說成是處在根本轉變關頭。他從這裡推斷出向資產階級作更大的政治讓步的可能性,認為這將導致在政治上和經濟上非殖民化的局面。在工業問題方面,他得到大多數英國代表的支持,於是發生了激烈的辯論。最後,羅易作出的經濟和政治結論都被否定。由於這一點以及他在中國沒有成功,他終於失意了,1929年7月他被開除。1930年他回到印度,從1931年到1936年他在獄中。
當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的時候,他站在反法西斯立場支持英國政府;從此,他脫離馬克思主義,漸漸趨向一種自由主義。他的一些早期著作還是引人入勝的,雖然由於他主要靠自學成才,他的作品顯得缺乏系統性。他論述唯物主義的一部著作(見“參考書目”⑥),首先講希臘人和古印度哲學中的唯物主義因素,一直談到20世紀的物理學問題。這部著作表明他在一些地方對馬克思主義的歷史理論持批評態度——“馬克思走得太遠”(見該書第199頁)。他在關於中國的一部著作中企圖對中國歷史進行解釋,如果作為在馬克思主義者剛剛處在探索初期的領域的一種開拓性的研究,還是有意義的(參看民族主義;革命條目)
(VGK)
參考書目
①桑卡·高土:《印度的社會主義、民主和民族主義》,1973年英文版。
②索布漢拉爾·達塔·古普塔:《共產國際、印度和殖民地問題,1920—1937》,1980年英文版。
③約翰·P·海思柯克斯:《印度的共產主義和民族主義——馬·納·羅易和共產國際的政策(1920—1939)》,
1971年英文版。
④馬·納·羅易:《轉變中的印度》,1922年英文版。
⑤同上作者:《中國的革命和反革命》(20世紀30年代),1946年英文版。
⑥同上作者:《唯物主義──科學思想史綱》(1934年),1940年英文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