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BY水上飛機

PBY水上飛機

PBY水上飛機(英文:PBY Catalina,譯文:卡特琳娜),是20世紀30年代美國聯合飛機公司(Consolidated Aircraft Corporation)第二次世界大戰前研發的一款軍用水上飛機。

該型飛機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使用的最為廣泛的水上飛機之一,用於魚雷攻擊、夜間雷達襲擊、搜救落水人員,從原來的基礎上發展出了多個不同的衍生型號。除了美國軍隊之外,英國和加拿大軍隊也裝備了這種飛機。

PBY水上飛機於1933年開始研製,1935年首飛成功,1936年交付美國海軍服役。該機後續有多種衍生型號,總計生產3300架。

發展沿革


歷史背景

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德國曾經動用潛艇橫行一時,使協約國蒙受不少損失。為此,協約國除以水面艦艇對抗外,曾使用一些單發水上飛機對德國潛艇進行偵察與攻擊。後來各國研發的航程遠的巡邏反潛機發揮了重要的戰術作用。因此一戰後不久,英、美、意、日和德國都研製了多種此類飛機。
美國海軍部門於1931年提出大航程水上飛機的研製,聯合飛機公司的XP2Y水上飛機實現了預計的大航程 4,827公里。海軍認可了這個設計,並與聯合公司簽訂了進一步細節設計和製造一架原型機的合同。海軍在距原型機首飛前的9個多月,1931年7月7日就簽訂了23架飛機的生產合同。這為聯合公司後來研製PBY水上飛機打下了很好的技術基礎。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史上沒有一種水上飛機可以挑戰PBY卡特林娜的地位,PBY的生產前後延續了10年,使其成為產量最多的水上飛機,其數量甚至超過了二戰其他水上飛機的總和。雖然PBY是二戰時期最慢的飛機之一,甚至有人說PBY的領航員需要的不是無線電與秒錶,而是一本日曆,並稱之為最雞肋的飛機,但這並不影響PBY強悍的適應性和極為廣泛的用途。從對地轟炸、反潛、偵察、反艦攻擊直到運送突擊隊,PBY堪稱二戰時期作戰性能最為廣泛的飛機,也是全世界影響力最大的水上飛機。

研製歷程

PBY水上飛機
PBY水上飛機
1932年,正在P2Y水上飛機交付時,美國海軍發起了下一代水上 巡邏機設計招標,特彆強調飛行性能包線要有很大的擴展。新飛機在以最大重量11,340千克、161公里時速巡航時航程必須達到4,827公里。聯合公司受邀接受設計,麥克·拉頓和他的工程小組自信憑藉從P2Y獲得的經驗,及P2Y在實際使用創造的破紀錄性能,他們有很大獲勝的可能性。
聯合公司的努力成果是一種全新設計的水上飛機,因有很大的創新性而申請到了專利(美國專利局在1934年7月31日向麥克。拉頓授予專利號No.92912)。在對此方案作了初審后,海軍在1933年10月28日與聯合公司簽訂進一步研發及製造一架原型機的合同,並授予型號XP3Y-1,這是PBY誕生前邁出的最後一步。
在這次設計競標中,聯合的最主要競爭對手是道格拉斯公司。道格拉斯在生產多發飛機方面享有盛譽,此次提出的方案是XP3D-1。道格拉斯比XP3Y提前5個月獲得海軍研製及生產一架原型機的合同,在時間上佔了先機。但道格拉斯XP3D-1並不是全新設計,是為陸軍設計的YB-11水陸兩用轟炸機的改進型號,而在此之前YB-11已經過YO-44和YOA-5兩次設計更改,從未獲得生產合同。XP3D-1為上單翼布局,兩台普惠R-1830發動機高置在機翼上方的支架上,與道格拉斯的民用海豚(Dolphin)水上飛機和海岸警衛隊/海軍的RD系列通用運輸機有血緣關係。XP3D尺寸比XP3Y略小,在爬升率、速度及航程等性能上也略差。1935年2月6日XP3D首飛,比聯合公司XP3Y提前了一個多月。
PBY水上飛機座艙內景
PBY水上飛機座艙內景
聯合公司於1933年末開始在水牛城工廠製造原型機並持續到1935年 初。為避免因尼亞加拉河水上飛機起降場結冰而導致的任何延誤,公司決定還是將XP3Y用鐵路運至諾福克航空站(NASNorfolk),利用那裡的海軍設施進行組裝,地面及飛行測試。
XP3Y樣機在1935年3月初抵達諾福克,到3月中旬完成了必需的試飛前組裝測試工作。3月21日聯合試飛員比爾。惠特利(BillWheatley)駕機首飛相當成功。工廠試飛在沒有出現明顯故障的情況下結束,3月28日XP3Y被轉交海軍由軍方在安娜科斯提亞試飛航空站進行初始試飛,期間遭遇故障,但沒有一個造成試飛延誤。4月進行槍炮射擊測試,5月飛機返回諾福克進行粗暴水上起降測試,在5月13日的一次降落中飛機受損,但很快被修復繼續試飛。
試飛過程中一直有報告說XP3Y存在方向穩定性和操控方面的問題,隨即廠方進行了數項改動但成效不大。隱患在5~6月間進行的轟炸測試中暴露出來,較差的方向穩定性和過高的方向舵舵力影響了轟炸精度。經查是因為在此前增加了方向舵面積,但同時加大了舵力,於是再次修改方向舵。
7月XP3Y回到諾福克繼續水上測試。7月27日在一次降落中嚴重損壞,幸好機身防水壁和水密門發揮了作用,阻止了飛機的下沉,XP3Y得以被拖回航空站維修。在一次破紀錄的從東海岸經由運河區的轉場飛行后,XP3Y的水上測試於10月完成。海軍測試部的最終報告中評價XP3Y-1投產是“可以接受”,但提出幾條改善飛行品質和運作能力的建議:提供向後下方射擊的機槍站;改進腰部機槍站並為機槍手提供視野更好的觀察窗;增大載彈量;修改方向舵及其操縱系統以改善穩定性和方向控制;改進機鼻機槍站。
1935年6月,美國海軍與聯合公司簽署了生產60架P3Y-1的合同,聯合公司在聖迭戈(Sandiego)的新工廠開始為生產準備工裝設備。XPBY飛機生產型上採納了海軍測試部的建議,重新設計方向舵、延伸方向舵下的機身、在尾艙內增加一個向下射擊的機槍站,在飛行時通過打開機腹艙門向後下方射擊(迅速被稱為“機腹機槍”),配備機鼻機槍轉塔,對發動機艙進行更改以匹配生產型R-1830-64活塞發動機。
PBY-5A水上飛機側視圖
PBY-5A水上飛機側視圖
XP3Y飛機返回聖迭戈工廠實施上述改進,完成後的 飛機型號正式變更為XPBY-1,但保留了原先的航空局序列號(BuNo)9459。型號中增加的“B”表示該型機具備炸彈攜載能力。1936年5月21日XP3Y飛機正式交付海軍開始軍方試飛。交付的飛機型號正式定為:PBY(P=Patrol巡邏, B=Bomber轟炸,Y=Consolidated聯合)。軍方試飛結果令人滿意,僅提出方向舵及其控制系統的小改動。實際上最初原型機試飛所發現的主要問題就是方向穩定性及控制問題,生產型引入的方向舵及控制系統的改進將上述問題降低到可接受的程度,但還沒有徹底根除。最後還是海軍工程師在PBY衍生型PBN、PB2B-2及最終型號PBY-6A上通過完全重新設計垂尾和平尾翼面才得以徹底解決。
二戰爆發后,為應對海上巡邏和作戰需求,英國空軍也向美國購買PBY飛機,並在1940年11月接收首批PBY后不久,將其命名為“卡特林娜”(Catalina),該名源自加州沿海旅遊勝地卡特林娜島。美國在1941年正式將“卡特林娜”定為PBY的綽號時,兩國之間有許多的武器裝備已經使用相同的型號/綽號。而同為英聯邦的加拿大皇家空軍使用的PBY則被稱為“坎索”(Canso,加拿大坎索海峽),水陸兩用型為“坎索 A”。除此之外,PBY還有一個被稱為“游牧民(Nomad)”的改型,這就是改進自PBY-5的 PBN-1,1944-45年間在費城海軍飛機廠少量生產。
可以說沒有二戰,就沒有PBY卡特林娜的成功。當1939年最後一架PBY-4交付時,美國海軍認為其已經過時,此時PBY的後繼機已經在研製中。失去了美國海軍的繼續支持后,聯合公司依靠來自英國、加拿大、澳大利亞、法國和荷蘭的訂單來維持PBY-5(Model 28-5出口型)的生產。由於PBY是二戰前盟軍唯一能大規模生產的水上巡邏機,迫於歐洲戰爭的爆發,1939年12月,美國海軍重新定購了200架PBY-5,這是自一戰以來美國海軍最大手筆的單次航空器訂單,也奠定了PBY難以撼動的地位。
PBY-6A水上飛機洒水滅火
PBY-6A水上飛機洒水滅火
美國共生產了3,300架(一說PBY最終總共 生產了4,051架)各型PBY卡特林娜水上飛機和水陸兩用飛機,其中近100架仍在飛行,繼續表現出極佳的多用途性和可靠性,而正是這些特性使卡特林娜當初贏得了“能前往任何地點、能執行任何任務的軍馬”美譽。儘管PBY誕生已有70多年歷史,可能還沒有一種飛機能比PBY更好地同時完成下列任務:改裝成滅火機撲滅森林大火;搭載磁力計進行地質勘探;運送人員、補給和重型裝備到難以接近的地區;或者成為內部豪華裝修的私人飛機,將人們送至沒有機場的無人區度假。

技術特點


氣動外形

PBY水上飛機結構剖視圖
PBY水上飛機結構剖視圖
PBY水上飛機,採用上單翼、船形機身、單垂尾、三點式起落架的氣動總體設計;PBY飛機具有異常乾淨的空氣動力外形,傘式半懸臂機翼通過支柱與船形機身連接,另外機身兩側還各有一對支柱與機翼相連以增加強度。設計巧妙的可收放翼下浮筒在收回后就變成了翼尖,大大降低了阻力。機翼為傳統鋁合金結構,后翼梁前的表面施以金屬蒙皮,之後為織物蒙皮,副翼為金屬結構織物蒙皮,懸臂式平尾為金屬蒙皮,升降舵、方向舵施以織物蒙皮,在所有控制翼面上都配備調整片。為適應水上起降,配置了主翼兩端的收放式翼尖浮簡。

機體結構

PBY水上飛機
PBY水上飛機
PBY飛機機身內部分成5個水密艙,艙與艙之間有 水密門,提高了抗沉性。機組編製為投彈手/機鼻機槍手、正副飛行員、領航員、無線電員、隨機機械師和兩個腰部機槍手。為了保障在前進基地執行長時間任務,機艙內還具有卧鋪、廚房和食物儲存設施。

武器配備

PBY水上飛機巡航
PBY水上飛機巡航
PBY飛機的自衛武器包括一挺安裝在機鼻的12.7毫米白 朗寧機槍,由投彈手操縱,以及機翼支柱後方的兩挺腰部機槍,口徑為12.7毫米或7.62毫米。攻擊武器包括懸掛在機翼外側掛架上的45~450千克炸彈,通過轉換器也可掛載標準航空魚雷。機鼻投彈瞄準窗口外部有百葉窗式護門保護,內採用先進的諾頓(Norden)MKXV投彈瞄準具。

動力裝置

PBY水上飛機
PBY水上飛機
PBY飛機被指定使用新型825馬力普惠公司的XR-1830-58 雙黃蜂(TwinWasps)發動機,驅動漢密爾頓標準公司(HamiltonStandard)的變距3葉恆速螺旋槳。發動機安裝在機翼上方全NACA整流外形且具備后緣調整片的發動機艙內。在兩個發動機艙間的中央翼段內是容量6,624升的內部油箱。

性能數據


PBY水上飛機參考數據:
飛機類型雙發活塞式水陸兩棲運輸機
乘員機組4名
機長19.46米
機高6.15米
翼展31.7米
機翼面積130米2
整機空重9485千克
最大起飛重量16066千克
載重量1000~1500千克
動力裝置2台R-1830-92“雙黃蜂”氣冷雙排星形14缸活塞發動機
功率單台起飛功率1200馬力
螺旋槳3槳葉變距螺旋槳
最大速度314千米/時
巡航速度201千米/時
實用升限4000米,
最大航程4030千米

衍生型號


PBY-1

PBY-1水上飛機10號機
PBY-1水上飛機10號機
在1935年6月29日簽訂的60架PBY-1的合同中,單價是包括備件總計9萬美元。1936年9月聯合公司開始交付PBY-1,10月5日首架生產型在聖迭戈林德伯格機場(LindberghField)的聯合工廠被海軍機組接收,後者駕機飛過聖迭戈灣抵達北島(NorthIsland)的海軍航空站。11F巡邏中隊(VP-11F)成為海軍首個接收PBY的單位,但同一基地的6F中隊(VP-6F)卻成為首個完全裝備PBY的中隊。
PBY-1的動力裝置是普惠R-1830-64,起飛功率900馬力。自衛武器包括機鼻機槍轉塔的一挺7.62毫米機槍,腰部機槍站的兩挺7.62毫米機槍,以及腹部機艙內的一挺7.62毫米機槍。除腹部機槍備彈500發外,其餘機槍都是1000發。腰部機槍站也可以安裝12.7毫米機槍,但彈藥減少到800發。攻擊武器包括4枚147千克深水炸彈,4枚225千克炸彈,或4枚454千克炸彈,或兩枚646千克MarkXIII魚雷。
艦隊巡邏中隊在P2Y飛機上獲得的經驗幫助他們順利過渡到PBY-1水上飛機,從此PBY系列開始樹立了性能與可靠性方面的良好聲譽。與所有新型號一樣,服役初始總會碰到一些問題,但其中大部分都無關緊要。海軍、聯合公司、普惠公司三方迅速制定出修正措施,或在中隊人員的幫助下,或由廠商駐基地技術人員付諸實施。
PBY-5A現存飛機展示
PBY-5A現存飛機展示
由於對PBY可靠性的信任,許多中隊在換裝PBY后都選擇了從換裝地直飛基地,這幾乎成為PBY交付的傳統。珍珠港基地的VP-6F中隊前往聖迭戈換裝PBY-1,換裝完畢后該中隊於1937年1月27日傍晚駕駛12架PBY-1編隊飛離聖迭戈,21小時48分后抵達珍珠港上空,這是一次跨太平洋的遠距飛行,也是PBY首次“例行”大規模交付飛行。1937年4月,VP-11F中隊將12架PBY-1轉場至夏威夷,6月VP-3F中隊將23架轉場至運河區可可-瑣羅(CocoSolo)基地,航程5297公里,耗時27小時58分。所有這些飛行都 按時完成且沒有遭遇事故或機械故障,轟動一時。
最後一架PBY-1於1941年11月25日交付艦隊巡邏中隊。在太平洋戰爭初期,僅剩一小部分PBY-1繼續在一線中隊中服役,大部分倖存飛機(至1941年底,60架飛機損失6架)被轉交給位於傑克遜維爾(Jacksonvilie)和科珀斯克里斯蒂(CorpusChristi)的訓練中隊。1945年1月31日最後1架PBY-1在科珀斯克里斯蒂退役。

PBY-2

首架PBY-2,BuNo 0454
首架PBY-2,BuNo 0454
1936年7月25日,就在第一架PBY-1交付前的一個 月,軍方與聯合公司簽訂了PBY-2的生產合同,總數50架。PBY-2沿用了PBY-1的發動機,主要改進之處是整體式平尾及嵌入式升降舵,方向舵中段開槽以容納平尾根部,這樣消除了PBY-1上為避免干擾方向舵而在升降舵根部的V形缺口。有14架PBY-2安裝了寇蒂斯電氣(CurtissElectric)螺旋槳,是唯一沒裝備漢密爾頓螺旋槳的一批PBY飛機。
PBY-2水上飛機側視圖
PBY-2水上飛機側視圖
首架PBY-2在1937年6月完工,聖迭戈第11巡邏中隊首先裝備新型號,到10月接收完畢12架。可可-瑣羅的VP-2中隊到11月換裝完畢,珍珠港的VP-10中隊在年末接收完畢12架。VP-7中隊和VP-17中隊在1938年1月PBY-2生產結束時部分裝備了該機。借鑒裝備PBY-1時的經驗,換裝PB Y-2的中隊都前往聖迭戈進行換裝訓練,隨後駕駛新飛機返回基地。
VP-2中隊於1937年12月8日將14架PBY-2轉場返回運河區可可-瑣羅基地。1938年1月19日,創造跨太平洋轉場飛行先例的VP-10中隊(1934年1月10/11日駕駛6架P2Y-1轉場至夏威夷)將18架PBY轉場到夏威夷,航程4108公里,耗時20小時30分。1942年5月21日,巡邏中隊的最後一架PBY-2轉交給訓練司令部,1945年4月30日,最後一架PBY-2從海軍裝備清單上註銷。

PBY-3

PBY-3在華盛頓西雅圖湖進行前進基地訓練
PBY-3在華盛頓西雅圖湖進行前進基地訓練
1936年海軍與聯合公司簽訂了66架PB Y-3的訂單。PBY-3飛機根據部隊使用經驗做了一些細微之處的改進,結構上有些變化,另外還增加了一些裝備,但總體而言與PBY-2區別不大。PBY-3裝備900馬力的普惠公司R-1830-66發動機,這樣儘管總重有所增加,性能還是有所提高。新發動機採用下吸式汽化器,所以原先型號在發動機罩下方的汽化器進氣口被移到頂部。
聖迭戈的VP-7中隊和VP-9中隊,珍珠港的VP-4中隊和VP-18中隊,可可-瑣羅的VP-5中隊,以及新近在西雅圖成立的VP-16中隊,在1937-38年間都換裝了PBY-3。VP-4中隊和VP-5中隊自行將他們的新飛機飛回基地,遵循海軍單位自行將飛機從交付地飛回基地的政策。
珍珠港的VP-21中隊和VP-22中隊,可可·瑣羅的VP-32中隊到1941年12月7日才完全裝備PBY-3。珍珠港事件中,VP-22中隊有6架PBY-3被炸毀。1943年3月11日,最後一架PBY-3從可可·瑣羅的VP-32中隊退役,與先前型號一樣,退役的PBY-3都轉到訓練司令部。1945年5月31日最後一架PBY-3從海軍退役。

PBY-4

PBY-4塗上了迷彩偽裝,據信是灰藍相間。
PBY-4塗上了迷彩偽裝,據信是灰藍相間。
1937年12月18日海軍定購了33 架PBY-4,這是所有PBY家族中數量最少的型號,且最後4架被用作PBY-5的試驗台。PBY-4與PBY-3之間的區別不大,發動機改為普惠R-1830-72,起飛功率1050馬力,3658米高度功率900馬力,最大飛行速度317公里/小時。螺旋槳轂裝有整流罩,這是PBY-4飛機獨有的。
最後4架PBY-4,BuNo1241、1242和1243成為PBY-5的測試機,安裝了腰部氣泡狀觀察窗,其中1241號機還安裝了為PBY-5設計的新垂尾和發動機艙。
1938年年中,隸屬珍珠港第2巡邏機聯隊的VP-1中隊,在交出了PK-1雙翼機后前往聖迭戈換裝PBY-4並進行訓練。換裝結束后,該中隊在1939年6月28日將15架PBY-4飛回夏威夷。9月VP-1中隊更名為VP-21中隊,受命前往菲律賓加入大西洋艦隊。在這次途徑中途島威克島和關島的史無前例飛行中該中隊沒有發生任何事故,順利抵達菲律賓,成為建設中的美國海軍遠東空中力量的重要組成部分。1940年該中隊被編入大西洋艦隊第10巡邏機聯隊,番號又改回到VP-1中隊。
其他裝備PBY-4的單位只有VP-18中隊,也隸屬第2巡邏機聯隊。到1939年年中,該中隊已裝備16架嶄新的PBY-4,番號改為VP-13中隊,但是在1939年7月海軍巡邏中隊整編時又改為VP-26中隊。這還不是最終的番號,與VP-1中隊一樣,VP-26中隊沿著VP-1中隊的飛行路線前往菲律賓,1940年12月16日抵達馬尼拉,加入新成立的第10巡邏機聯隊,該聯隊母港菲律賓卡威提海軍航空站(NASCavite)。VP-1中隊最終番號為VP-101中隊,VP-26為VP-102中隊。

PBY-5

PBY-5注意腰部氣泡觀察窗
PBY-5注意腰部氣泡觀察窗
1939年秋季,聯合公司的PBY項目似乎 陷入了低谷,此時離最後一架PBY-4交付海軍已近一年,在一線服役的PBY也將退役,而聯合公司更先進的Model31還在研製中。但1939年9月納粹德國希特勒軍隊入侵波蘭后,英德正式開戰。英國皇家空軍立即向聯合公司定購了106架Model28-5(即PBY-5)水上飛機,英國稱為卡特林娜I。1939年9月美國確立了中立巡邏方針,從而對水上巡邏機的需求量大增。1939年12月20日美國海軍也採購200架PBY-5,這是自一戰一來美國海軍最大的一筆軍機採購。
PBY-5的幾處改進已經在最後交付的4架PBY-4上經過了驗證。平尾和升降舵經過,方向舵后緣成直線。在外觀上最顯著的變化就是將原先腰部機槍窗口的滑動門改為氣泡狀觀察窗,擴大了腰部機槍手的射擊觀察範圍,並將自衛武器統一為12.7毫米口徑。另外把PBY-4安裝在機身上的無線電測向儀環形天線移到機翼上。PBY-5的動力裝置為一對普惠R-1830-82,起飛功率1200馬力,驅動漢密爾頓標準液壓控制螺旋槳。PBY-5最大飛行速度322公里/小時,最大航程3162公里。1940年9月海軍接收了首架PBY-5。第二架PBY-5BuNo2290轉交給海岸警衛隊。1940年9月15日,海軍又增訂90架PBY-5,並在10月將“卡特林娜”定為PBY正式綽號。
PBY-5A三視圖
PBY-5A三視圖
英國定購的Model28-5在1940年11月開始交付,因在裝備上的略微不同又被分為卡特林娜I/II型。這些出口的飛機由美國對外航空公司的機組人員先飛到英屬殖民地百慕大群島(Bermuda),然後英國機組人員接手完成前往英國的最後飛行。皇家空軍海防總隊第209和240中隊首批裝備了卡特林娜PBY-5水上飛機。美國海軍派出了16名經驗豐富的PBY飛行員來幫助英國同行進行轉換。1941年 5月,第209中隊編號WQ-Z的卡特林娜發現了在北大西洋逃逸的德國俾斯麥號戰列艦。
1940-1941年間,聯合公司不斷接到水上巡邏機的追加訂單,卡特林娜是當時盟國唯一的水上巡邏機。澳大利亞定購了18架卡特林娜I,加拿大定購36架,稱為坎索,荷蘭為東印度軍隊定購36架,法國定購30架,法國陷落後這批飛機轉交給了英國。這些出口的卡特林娜與美國海軍的飛機共用同一生產線,結構上與海軍的PBY-5一樣,但在內部的軍械、無線電、救生裝備等細節之處按購買方標準實施,所以各不相同。

PBY-5A

PBY-5A水陸兩棲飛機
PBY-5A水陸兩棲飛機
1939年春最後一架生產型PBY-4編號BuNo1245飛機被改 裝為水陸兩用飛機,安裝了可收放前三點式起落架。前起落架完全收入前機腹,主起落架收入機身兩側的輪艙內。改裝完畢后飛機空重增加了1043千克,型號也改為XPBY-5A。原型機在1939年11月22日首飛。在看到水陸兩用飛機的實用性與多功能性后,美國海軍在1939年2月與聯合公司簽訂了合同,將定購的后30架PBY-5改為PBY-5A兩棲機。盟國跟進定購PBY-5A兩棲機。1940年12月5日海軍又增訂了134架PBY-5A,1941年6月增訂30架,1941年10月增訂22架。
1940年波音公司在溫哥華的波音加拿大工廠開始按許可證生產PBY,首批55架坎索A(PBY-5A)是由聯合公司提供的組件組 裝的。
1953年10月2日,中國空軍第14殲擊航空兵師第42殲擊航空兵團飛行員曹永在青島附近乍連島上空擊傷1架PBY-5A。
1953年11月6日9時5分,中國海岸警戒雷達發現1架國民黨空軍PBY-5A飛入山東榮城以東80公里的海面上空,伺機對青島外圍進行偵察活動。中國空軍殲擊航空兵14師41團值班米格-15雙機於10時升空攔截,長機為林鈞才。10點15分在乍連島東南20公里處,入侵的PBY-5A與中國空軍軍米格-15交火,經過5輪攻擊,PBY-5A被擊落,機組人員悉數斃命。

PBY-6A

PBY-6A機鼻炮塔
PBY-6A機鼻炮塔
PBY水上飛機最後的生產型是PBY-6A兩棲飛機,在這種飛機上繼承 了先前型號特別是PBN的改進。同時還增加裝甲、自衛火力和雷達。為了不影響PB4Y-2私掠船(Privateer)的生產,PBY卡特林娜的生產被轉移到聯合公司新奧爾良的新廠,這個工廠原先是為已被取消的P4Y-1柯雷吉多爾(Corregidor)準備的。在1945年1月至9月間,聯合公司共生產了175架PBY-6A,其中30架租借蘇聯,75架進入美國陸軍航空軍作為OA-10B搜救機。

服役動態


戰前訓練

PBY水上飛機在博物館陳列
PBY水上飛機在博物館陳列
第二次世界大戰前,美國海軍的PBY巡邏中隊幾乎完全在 訓練中渡過了戰前短暫的和平歲月,巡邏中隊的傳統任務是高低空轟炸、射擊、魚雷攻擊、沿海岸巡邏等。機組人員定期從所屬中隊的水上飛機基地起飛進行上述訓練。另外每年還要進行一次“前進基地”演習,這通常是作為艦隊戰術演習的一部分來實施。在演習中會有一艘水上飛機供應艦向機組人員和飛機提供保障。供應艦負責在海灣或河口選擇(或被指定)一處海域,用系泊浮筒為水上飛機標出起降水道,同時還負責用交通艇接送機組人員、維護飛機和進行水上機場的警戒等。供應艦設有維修車間和備件倉庫,能提供演習行動所需的各種支援,包括飛機大修。
1939年末實施的中立法案及隨後的海岸中立巡邏行動實質上已經使巡邏中隊進入作戰狀態,這為即將到來戰爭積累了寶貴經驗。

大西洋戰場

PBY水上飛機在大西洋轟炸德國潛艇航空畫
PBY水上飛機在大西洋轟炸德國潛艇航空畫
1941年5月21日,英國皇家海軍的PBY-5飛機在巡邏 中,發現了納粹德國海軍的主力俾斯麥號戰列艦。隨後接到報告的英國海軍集中大批戰艦和航空母艦對俾斯麥號戰列艦展開圍攻。1941年5月27日,俾斯麥號被英國皇家方舟號航空母艦的艦載劍魚攻擊機打壞船舵,無法操舵。次日趕到的英國艦隊群起圍攻,俾斯麥號艦的上層結構幾乎全被摧毀,但船體仍大致完好,英國巡洋艦向俾斯麥號發射了魚雷,在完全喪失戰鬥力的情況下,為避免該艦遭英軍擄獲,德國艦長最後下令其自沉於距法國布勒斯特港以西400海里的水域。
美國海軍參加二戰後,從1942年到1945年,擊沉和繳獲了160艘德國潛艇(其中有一些是和盟軍的共享戰績),其中41艘是PBY和其他海上巡邏機的戰績,53艘是航母上起飛的TBF魚雷轟炸機的戰績。兩者相加,航空反潛佔大西洋反潛戰戰績的60%。更重要的是,航空反潛的速度、覆蓋範圍和敏捷反應使得德國潛艇越來越難以有效地組織狼群攻擊。從1943年5月起,德國潛艇擊沉的噸位數開始落後於美國造船工業下水的噸位數,這是大西洋反潛戰的轉折點,這之後,盟軍反攻歐洲大陸只是一個時間問題了。
航空反潛具有艦艇反潛不可比擬的速度、覆蓋範圍和反應優勢,隨著反潛飛機的航程和留空時間的增加,航空反潛對大洋的覆蓋也越來越嚴密。航空反潛依然是需要上浮充電的常規潛艇最大的敵人,即使對於可以“永久潛航”的核動力潛艇來說,航空反潛投放的大面積聲納浮標也是致命的天羅地網。而今,岸基和艦載的航空反潛和潛艇反潛構成了現代反潛的主力,水面艦艇反潛反而退居次要地位了。

亞太戰場

PBY-5A歷史圖片
PBY-5A歷史圖片
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襲珍珠港造成的飛機與人員損 失對夏威夷的PBY-4水上飛機巡邏中隊來說是個災難。第1巡邏機聯隊的27架飛機被毀,6架受損,僅3架正在巡邏的PBY飛機得以倖免。在珍珠港福特島整個VP-22中隊在遭受炸彈襲擊並摧毀滑行斜坡后失去了戰鬥力。珍珠港事件的前幾周,菲律賓的局勢變得越來越緊張,美日巡邏機在沿岸巡邏中都避免與日軍機接觸。為了保存戰力,第10巡邏機聯隊受命疏散到偏遠基地。儘管美軍已經預先做了準備,但在12月8日,日機對菲律賓的美軍航空兵力發動壓倒性打擊,在完全喪失了制空權的情況下第10巡邏中隊的許多PBY飛機在戰鬥的頭幾天內就被摧毀在系泊地。12月11日就有7架巡邏歸來的飛機被日機低空掃射摧毀在錨地。
PBY-4與敵機的空戰暴露了PBY的易損性。由於缺少保護人員的裝甲和自封油箱,在遭受敵機攻擊后存活機會渺茫。在不多的PBY編隊遭受攻擊的記錄中,顯示了PBY飛行員戰術上的許可權,他們並沒有嘗試保持編隊的完整性以使用自衛火力互相支援。
實戰中還發現PBY賴以對抗尾部攻擊的腰部機槍站火力不足。雖然所配置的勃朗寧機槍是相當可靠的武器,但腰部機槍站缺乏保護機槍手的裝甲且無法持續供彈。PBY-4上的12.7毫米機槍都使用標準50發彈箱,以勃朗寧機槍每分鐘600~800發的射速來說,機槍手可以在一次10秒持續射擊中就消耗掉一個彈箱,然後他先要卸下空彈箱,再從架子上取出新彈箱裝上,才能上膛繼續射擊。尾隨的日機飛行員能清楚地看到機槍手在換彈箱的動作,於是乘PBY無力反抗之機抵近射擊。
1941年12月27日凌晨,VP-101中隊的6架PBY-4從荷屬東印度群島安汶島(Ambon)起飛攻擊菲律賓霍洛港(Jolo)的日軍艦艇。每架飛機掛載3枚227千克炸彈,計劃進行3機雙編隊水平轟炸。途中6機分為兩個編隊飛行,到達目標區后,領機編隊進行圓周飛行等待第二編隊,但第二編隊錯過了領機,繼續飛行看到目標后就開始進入轟炸,立即招致日軍防空火力的還擊。第二編隊轟炸了港內的日本巡洋艦和大型運輸艦,在退出轟炸時,一架PBY被擊落,其餘兩架安全返回安汶島基地,他們沒想到的是這為領機編隊帶來了滅頂之災。
領機編隊在10分鐘的繞圈等待后,看到天空開始發白,就開始攻擊。這3架PBY在3600米高度轉向目標,但此時被激怒的軍艦和岸上防空炮火發現了領機編隊並對其猛烈射擊,同時日軍6架戰鬥機(零式)出現於空中。槍彈從各處射向PBY編隊,由於規避戰鬥機使PBY無法保持編隊,各機獨自發起攻擊。混戰中兩架零式被擊中退出戰鬥,其餘繼續攔截PBY卡特林娜並擊落了領機,兩架僚機見無法繼續實施水平轟炸,於是向目標艦進行俯衝投彈。炸彈在約3,000米高度釋放,在投彈后飛機仍繼續俯衝以期擺脫零式。一架PBY在300米高度被擊中起火,三名乘員跳傘,其餘4人被困,但在飛行員的努力下迫降成功,另一架PBY在兩名機槍手死亡,一名乘員重傷,飛機部分失控的情況下進行迫降但在觸及水面時爆炸,倖存者在經歷了兩個星期的逃亡后回到了部隊。
第10巡邏機聯隊在戰鬥開始時有43架PBY-4,但是到1941年12月13日僅剩11架可飛,聯隊向南轉移到西里伯斯島(Celebes)萬鴉老基地(Manado),后又撤到蘇臘巴亞(Surabaja)。12月23日,倖存的人員和飛機併入VP-101中隊,同時撤銷了VP-102中隊編製。隨著日軍向東印度群島的步步逼近,PBY繼續向南撤退,在2月底最終抵達澳大利亞時僅剩4架。

反艦作戰

美國PBY-5水上飛機機隊
美國PBY-5水上飛機機隊
PBY水上飛機在戰時曾被臨時用於魚雷攻擊任務。事實 上所有列裝的PBY都能掛載標準航空魚雷,但這需要在翼下的炸彈掛架上安裝轉換器,以掛載魚雷及所有必要的發射裝置(功能包括解除戰雷頭保險、起動發動機,手動或電動釋放魚雷)。駕駛艙儀錶板上方,安裝了一具海軍研發的魚雷指揮瞄準器,向飛行員提供瞄準信息及魚雷釋放點。
二戰中PBY實施了大量魚雷攻擊,多數是在戰爭初期的夜間多機實施攻擊。PBY取得了一些戰果,並且自身損失很小。在有了更好的魚雷機后,1943年之後美國海軍就很少用PBY卡特林娜進行魚雷攻擊了。

總體評價


PBY水上飛機
PBY水上飛機
美國二戰時期著名的PBY-2“卡特琳娜”水上 飛機,是有史以來裝備量最大、應用最廣泛的水上飛機,曾經在太平洋上將無數飛行員救起。該機堪稱二戰時期作戰性能最為廣泛的飛機,也是全世界影響力最大的水上飛機。最初美國海軍將其用於直接的一線反艦作戰,但卻損失慘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