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清市芙蓉鎮

浙江省樂清市下轄鎮

芙蓉鎮,位於樂清市境東北部,三面環山,一面臨海,屬半山區。其地形由東南向西北傾斜,白龍山脈橫亘於前,雁盪山支脈諸山雜陳於後,境內有長短七條溪流經過,其中芙蓉、黃金兩溪貫穿中部,東流注入清江。據明永樂《樂清縣誌·敘山》載:芙蓉山“去縣東六十里,在山門鄉,其山西南上三峰,有岩石,並高三、四尺,森然如美蓉,紅赤相映,因以名村。”

歷史沿革


芙蓉有著較為悠久的歷史,早在景平元年(423),永嘉太守謝靈運就曾經水路而上,到了筋竹澗口,留下了從斤竹澗越嶺溪行)的詩篇,並在他的游名山記)中,記述了芙蓉峰。明洪武十四年(1381),芙蓉分屬山門鄉的十七都第三圖和十八都第一圖。隆慶年間(1567—1572)設守備署。清初,稱大芙蓉汛,民國十六年(1927)稱鎮,民國三十六年(1947)后稱鄉。
芙蓉自古以來就是溫(州)、台(州)和永(嘉)、樂(清)的交通要道。北宋年間(960~1127)就為溫(州)、台(州)驛道的重要驛站之—,是南北交通的必經之地,至清道光、咸豐年間(1820—1850),在長達七百多年的漫長歷史中,溫(州)、台(州)驛道雖時有變遷,但芙蓉驛作為該驛道交通“咽喉”的地位卻—直未予改變。
明代倭患頻仍,地處交通要道的芙蓉於明嘉靖二十三年(1544)、三十七年(1554)和三十三年(1558)先後三次受到倭寇的侵擾搶掠。芙蓉人民奮起反抗,在樂清抗倭史上寫下了光榮的一筆。
隨著生產力的不斷發展,加上交通的便利,芙蓉的集市貿易也較為發達。清康熙年間(1662--1722),就形成了以農曆的旬之二、七為集市日,成為樂清東部地區的山、海貨交易重要集散地,名聞鄰近各縣。二、七集市一直延續至今。
芙蓉的教育事業也發展較早,南宋咸諄年間(1265--1274)就已有“教塾”出現。清光緒三十一年(1905)設立了“造因兩等學堂”。民國七年(1918)后,各村陸續創辦了初等小學校。如今,芙蓉擁有從幼兒園、小學到初中、高中的教育系統。如;芙蓉鎮第一小學,芙蓉鎮二小,芙蓉鎮中學(初中),芙蓉中學(高中)。
芙蓉歷史上人傑地靈,人才輩出。南宋時,蔡敏學中省元,清時林良斛祖孫三代被封為“三吐驍騎將軍”,現代出過蔡旅平等名土。蔡旅平與孫利、馬寅初、黃炎培等人均有交往,擅三弦,曾到杭州演奏過。

行政區劃


2011年,撤銷嶺底鄉、雁湖鄉建制,其行政區域併入芙蓉鎮。調整后,芙蓉鎮位於樂清市中部,西與永嘉縣相鄰。轄1個居民區、59個行政村,鎮政府駐鎮前路98號。2011年10月11日經樂清市住房和城鄉規劃建設局會審通過實行1+6社區空間布局建設,6個社區為:橋東社區,橋西社區,雁湖社區,小芙社區,嶺底社區,雁楠社區。
原芙蓉鎮
原芙蓉鎮位於樂清市中部,距市區20千米。面積41.8平方千米,人口2.63萬人(2008年末)。轄芙蓉1個居民區,良園、后垟、前垟、海口、下街、上街、山外、山外灣、石碧、蘭嶼浦、西嶴、包宅、東嶴、小芙、茶塘、麥西、下灣、前橫、筋竹19個行政村。鎮政府駐鎮前路98號。
【沿革】據明永樂《樂清縣誌·敘山》載:”明洪武十四年(1381)屬山門鄉的十七都第三圖和十八都第一圖。隆慶年間(1567—1572)設守備署。清初稱大芙蓉汛。1927年稱鎮,1947年改鄉。1958年改公社,1983年改鄉,1985年建鎮,1992年原小芙鄉併入。1997年,面積41.8平方千米,人口2.4萬,轄海口、山外灣、良園、上街、下街、山外、后垟、前垟、石碧、蘭嶼浦、小芙、麥西、包宅、東嶴、茶塘、下灣、筋竹、前橫、西嶴19個行政村和芙蓉1個居委會。
原雁湖鄉
原雁湖鄉位於樂清市西部,與永嘉縣相鄰,東臨雁盪山大龍湫風景區,南接芙蓉鎮,西靠嶺底鄉,北與楠溪江景區相連。面積47.38平方千米,人口1.64萬人(2008年末)。轄白岩、巨坑庵、上馬石、舟山、小舟山、上垟、尚古山、西塍、山坑、路上、長山頭、丹灶里、黃嶴、上嶴垟、雙坑、呂家田、南山、大山背、垟車、蘭章田、長徼21個行政村。鄉政府駐丹灶里村。
【沿革】1949年為雁西鄉,1951年分為雁芙鄉、雁西鄉,1956年雁芙鄉、雁西鄉併入芙蓉鄉,同年又從芙蓉鄉析置芙蓉鄉。1958年為芙蓉公社雁芙管理區。1961年為雁芙公社,1983年復稱雁芙鄉。1997年,面積47.4平方千米,人口1.4萬,轄丹灶里、舟山、雙坑、巨坑庵、垟車、上垟、小舟山、蘭章田、上馬石、長徼、南山、大山背、呂家田、上嶴垟、尚古山、白岩、長山頭、山坑、路上、西塍、黃嶴21個行政村。2005年人口16881人。
原嶺底鄉
原嶺底鄉位於樂清市中部,西與永嘉縣相鄰。面積65.87平方千米,人口1.73萬人(2006年末)。轄南充、珠璋、黃坦、九龍、潘公龍、竹龍嶴、東田、南山庵、張庄、嶼山、上嶴、泰崪、泉路、湖上垟、茅坪、澤基、五畝田、夏林頭、仰后19個行政村,62個自然村。鄉政府駐南充村。
【沿革】1949年為山面鄉,1950年分為嶺底、嶺外2鄉,1956年2鄉合併稱嶺底鄉。1958年為芙蓉公社嶺底管理區。1961年為嶺底公社,1983年為嶺底鄉。1997年,面積65.9平方千米,人口1.6萬,轄南充、泰崪、湖上垟、五畝田、黃坦、九龍、潘公龍、張庄、竹龍嶴、澤基、夏林頭、仰后、南山庵、東田、上嶴、嶼山、泉路、茅平、珠璋19個行政村。

政治


村委會

良園、后垟、前垟、海口、下街、上街、山外、山外灣、石碧、蘭嶼浦、西嶴、包宅、東嶴、小芙、茶塘、麥西、下灣、前橫、筋竹。

文化


芙蓉特點

芙蓉名美景更美,域內山清水秀,被譽為雁盪“十八古剎”之一的本覺禪寺,已有一千二百餘年的歷史,“芙蓉夕照”、龍潭坑、筋竹澗、芙蓉池、萬緣橋諸景點名聞遐邇;芙蓉溪的溪水,冬日裡煙霧瀰漫,溫暖如湯,夏日裡清涼愜意;溪流兩岸,林木蒼翠,花卉叢生,使人神曠心怡。芙蓉物產豐富,尤以芋頭、紅蘿蔔、香魚、麥餅麥油煎最為著名,其中的麥油煎,皮薄香軟,最為馳名。相傳在很早很早以前,芙蓉村裡住著王、張兩戶大戶人家,兩家的兒女青梅竹馬,兩小無猜,且又門當戶對,從小便訂下了婚事。不多久,張家因遭火災,一貧如洗。張家的兒子就到王家投親。誰料王家因欺貧愛富,想趕走張家的兒子,又怕敗壞自家名聲。於是,假意留張家的兒子在家讀書,暗中讓奴僕把他禁閉起來,不給飯吃,想活活將他餓死。誰知王家的女兒是個有情有義的入,她得知此事後,又氣又急,急中生智,把麥粉煎成紙樣薄的大餅,把大蒜做成毛筆一樣,以送“紙”、“筆”為名,瞞過守門的奴僕,遞到了張家兒子的手上,張家的兒子聞到這“紙”、“筆”的香味,拿起來就咬,只覺柔軟好吃——就這樣,芙蓉麥油煎很快地在四鄰八鄉傳丌了。
改革開放后,芙蓉舊貌換新顏,—個新型的山老區集鎮正在迅速崛起。

鑽頭之鄉

一個最明顯的改變是,芙蓉鎮有了自己的工業。白一九八O年鑽頭產業的興起以來,至今已有股份制及個體鑽頭廠二十餘家,職工上千人,鑽頭產業全年總產值佔全鎮年工業總產值的百分之八十,產品遍布國內外市場,在國際上都享有一定的聲譽,枝稱之為“鑽頭之鄉”。全鎮已形成了鑽頭、電瓷、陶器、機械、橡膠製造、磚瓦、電鍍、服裝加工、木器、鐵器、首飾和水果加工等工業行業十餘種,一百餘家,年生產總值達三千餘萬元,佔全鎮工農業總產值的百分之八十強。
方江嶼圍墾大壩截流后,由大芙港、小芙港、山外浦、西門浦、前橫浦、筋竹港組成的芙蓉湖,總面積為五點三四平方公里。湖內港浦相通,環境優美,是避暑消夏的好去處,被稱為雁盪山下的“西湖”。
芙蓉花開更輝煌。願芙蓉鎮在新世紀里創造新的業績,奔向更加美好燦爛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