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大洪水時代的結果 展開

大洪水時代

波蘭立陶宛聯邦的歷史時代

大洪水時代(波蘭語:Potop)是波蘭立陶宛聯邦17世紀中期的一個歷史時代,其中包括一系列戰役。廣義上講這個時代以1648年的赫梅利尼茨基起義為始,以1667年的安德魯索沃休戰為終,這樣俄波戰爭與第一次北方戰爭便也處在這一時期。

內容簡介


,魯塞尼亞血統封建領博丹·赫梅尼茨基領導義,義聶伯河哥薩波蘭權貴統治烏蘭農參。
雖義遭鎮壓束列赫科役(),俄羅借侵波蘭陶宛聯邦半,俄波爭(-)。波羅的海地區,與波蘭在王室關係上存在長期不和與其他方面衝突的瑞典帝國也在1655年投機性地入侵併佔領了聯邦的剩餘部分。
波蘭陶宛聯邦貴族王亞努·齊維烏博古瓦·齊維烏隨波蘭衝突,始瑞典國王卡爾十世·古斯塔夫協商,以讓聯邦與波蘭立陶宛聯合分裂。他們簽署了肯代尼艾條約,設想讓立陶宛大公國分裂為兩個公國,與瑞典形成僕從關係,分別由亞努什與博古斯瓦夫統治(肯代尼艾聯合)。
波蘭立陶宛聯邦國王約翰二世·卡齊米日因支持專制的奧地利,蔑視貴族的“薩爾馬提亞主義“文化,而在貴族中得不到支持。早在1643年,約翰·卡齊米日便成為耶穌會的成員,當上了紅衣主教。儘管如此,約翰·卡齊米日在1646年12月回到波蘭,並在1647年10月辭去紅衣主教的職務,以參選波蘭國王。在1648年登基。但是部分貴族認為卡爾·古斯塔夫(瑞典國王,約翰·卡齊米日的堂親)是王位的合法繼承人。很多波蘭貴族都認為約翰二世·卡齊米日是位軟弱的國王(或“耶穌會國王”),這類人包括王室副總理大臣謝洛尼姆·拉傑約夫斯基與王室大財務總管博古斯瓦夫·萊什琴斯基;因為上述或其他原因,他們支持卡爾·古斯塔夫登上波蘭王位。
在瑞軍第一次入侵波蘭時,波茲南省長克雷什托夫·歐帕靈斯基放棄大波蘭,將其讓給卡爾·古斯塔夫。而其他地區也接連投降。隨著瑞軍在1655年8月進入華沙且無人抵抗,約翰·卡齊米日逃往西里西亞,整個國家幾乎都被拱手讓給了瑞典。但是幾個地方依然在反抗,其中最著名(且最具象徵性的)便是亞斯納-古拉修道院的反抗。在大修道院院長奧古斯丁·科爾德茨基的指揮下,波蘭這座修道院要塞的衛兵在亞斯納-古拉圍攻戰(1655年11月-1656年1月)中擊退了敵軍。亞斯納-古拉的這場戰役也鼓舞了反抗瑞典的波蘭抵抗運動的士氣。1655年12月,支持流亡的約翰·卡齊米日的蒂紹夫采聯盟成立。
自發的起義運動在整個國家興起,向散布各地的敵軍發起進攻——輪到瑞典遭報應了。這些起義運動隨後在波蘭軍隊領導人斯特凡·恰爾涅茨基與立陶宛大指揮官揚·帕維烏·薩佩哈的領導下聯合起來,上述二人開始組織清除忠於卡爾·古斯塔夫的人的反攻。最後,1656年,約翰二世·卡齊米日的支持者在利沃夫主教座堂為約翰二世·卡齊米日加冕(利沃夫宣誓)。聯邦軍隊最終在1657年將瑞軍趕回去了。
聯邦也擊退了特蘭西瓦尼亞與勃蘭登堡-普魯士的軍隊,但普魯士公國正式得到聯邦對其脫離與波蘭的藩屬關係獨立的承認(1657年韋勞條約)。
隨著哈迪亞赫條約在1658年9月16日得到簽署,波蘭王室正式將哥薩克與魯塞尼亞人在波蘭立陶宛聯合中,升格到與波蘭和立陶宛同等的地位之上,並事實上將波蘭立陶宛聯邦變為波蘭立陶宛魯塞尼亞聯邦(波蘭語:Rzeczpospolita Trojga Narodów,三國聯邦)。這個條約獲得了哥薩克酋長伊凡·維赫夫斯基與“長老”的支持,其目的是為了改變東歐的面貌。但是,這個條約未能完全施行:俄羅斯拒絕承認哈迪亞赫條約,並繼續宣稱擁有對烏克蘭的主權。
俄羅斯與聯邦在1667年1月13日簽署安德魯索沃條約,這也象徵著雙方爭奪烏克蘭的戰爭的結束。(波蘭立陶宛聯邦從土耳其人在俄土戰爭(1676年-1681年)中的參與得到點好處,因為奧斯曼克里米亞有關係。和約讓莫斯科完全佔領第聶伯河左岸地區,而聯邦保持了對第聶伯河右岸地區的統治。最開始,和約規定俄羅斯要在20年內將第聶伯河左岸地區歸還聯邦,但是因為1686年永久和約,這條分界線變成了俄羅斯與波蘭的永久國界。
大洪水時代結束了波蘭的宗教寬容時代,因為入侵者大多數為非天主教徒,而波蘭人大多數是天主教徒。1658年對新教的波蘭兄弟會的驅逐便是波蘭減少宗教寬容的例證。大洪水時代中,成千上萬波蘭猶太人被哥薩克叛軍殺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