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劇

遼劇

遼劇,原稱遼南影調戲、遼南戲,是一種新興的地方戲曲劇種。主要源於遼寧省遼南“皮影戲”,是該地區農村祭祀娛人的一種主要演出形式。演出時照本宣唱,唱腔曲調吸收、借鑒了河北省皮影的成份,唱腔以板式變化體為主。四檯子村業餘劇團的皮影藝人以真人上台唱影調的形式演出了業餘作者翁景樹編寫的現代戲《白楊樹下》,把影窗藝術變成舞台藝術,取名影調戲。遼南戲經過不斷的探索和實踐,得到了很大的發展。我省現有瓦房店市遼劇團(現代)和蓋州遼南戲劇團(古裝)。2002年1月,遼南戲正式定名為遼劇。

代表人物


那濤(1941年6月15日—2001年1月13日),男,滿族,出生於瓦房店市復州城鎮古井村。著名遼劇作曲家。1959年畢業於瓦房店市復州鎮東瓦中學。1960年參加復縣評劇團,曾擔任樂手、指揮、編曲、副團長、團長;瓦房店市文化館副館長、瓦房店市文體局副局長。自學成才。他曾是中國音樂家協會會員、國家一級作曲、大連市音樂家協會理事、大連市戲劇家協會副主席、瓦房店市戲劇家協會主席、瓦房店市政協常委、遼寧省第八屆人大代表。
生前,他創作遼劇、評戲、二人轉、拉場戲東北大鼓等幾百餘部地方戲曲、曲藝音樂作品。其中遼劇《成長》、《加林與巧珍》、《少女淚》、《姜雲勝》、《月在別時圓》(與那勇合作);遼劇電視劇《山這邊、海那邊》、《王羅鍋賣海蠣子》、《山妹》、《為官一任》等30餘部戲曲音樂、曲藝音樂作品在大連、遼寧省全國評比中獲金、銀獎。他先後出版了《遼南影調戲音樂》(春風文藝出版社,30萬言,著名音樂寧丁鳴作序),印數3500冊;《東北大鼓音樂》(大連出版社,著名曲藝家劉蘭芳作序)專著,填補了全國出版空白。他為我國地方戲曲、曲藝音樂(特別是遼劇)的繼承、創新、發展做出了傑出貢獻。
瓦房店市二十年(1986年--2005年)戲曲電視劇創作一覽表
時間劇目劇種編劇創與編編曲導演主演獲獎名稱演出單位
1991.6山這邊·海那邊遼南戲電視劇劉永崢創作
那濤
王信威
劉寶成鞠慶州等在第六屆全國戲曲電視劇評比中獲得劇目一等獎。作曲獲金獎“金紙獎”。協拍:瓦房店市食品公司、瓦房店市鄧屯鄉人民政府;錄製:瓦房店市人民政府、遼寧電視台
1992.4王羅鍋賣海蠣子遼南戲電視劇劉永崢創作那濤夏春成李世平、邢彥秀、王義昌在第三屆東北地區城市電視台“東北虎”優秀電視“金杯獎”評比中獲劇目一等獎
協拍:瓦房店市文化局、瓦房店市燃料公司
錄製:遼陽電視台、瓦房店工商局、復州鎮人民政府
1992.6—1992.8王羅鍋賣海蠣子遼南戲電視劇劉永崢創作那濤夏春成李世平、邢彥秀、王義昌該節目分別在第六屆東北三省電視劇“金虎獎”評比中,獲得劇目二等獎;第十二屆全國電視劇“飛天獎”評比中,獲榮譽獎;第七屆全國戲曲電視劇評中,獲得劇目二等獎
協拍:瓦房店市文化局、瓦房店市燃料公司
錄製:遼陽電視台、瓦房店工商局、復州鎮人民政府
1994.4-1994.7山妹遼南戲電視劇劉永崢改編那濤唐經偉王華等在第九屆全國戲曲電視劇評比中獲得劇目二等獎;在第八屆東北三省“金虎獎”電視劇評比中獲劇目一等獎
協拍:瓦房店金剛石股份有限公司、瓦房店市萬家嶺人民政府
錄製:瀋陽電視台、瓦房店市文體局
時間劇目劇種編劇創與編編曲導演主演獲獎名稱演出單位
1998.7
1998.11
為官一任
遼南戲
電視劇
劉永崢
董太鋒
創作那濤傅百良
劉繼超
杜娟
在第十三屆全國劇曲電視劇“紅河杯”評比中獲得劇目一等獎
在遼寧省第十一屆優秀電視劇評比中,獲得劇目二等獎
錄製:中央電視台、遼寧電視台、大連電視台、瓦房店電視台

劇種起源


遼劇,原稱遼南影調戲、遼南戲。2002年1月8日,根據劇種發展需要,遼寧省文化廳將“遼南戲”正式更名為遼劇。遼劇是在遼南地區(包括瓦房店、蓋州等地)傳統皮影戲基礎上發展起來的遼寧省的新型地方戲曲劇種。
1958年,在東北三省協作會議上,周恩來總理批示:“要繁榮發展東北的文化,豐富創造自己的地方劇種。”在這一精神指引下,遼寧省於1961年在瀋陽成立了“遼寧省遼南戲實驗劇團”,從此正式定名為“遼南戲”。
追根溯源,做為遼劇發源地之一的瓦房店市,在解放前泡崖鄉“韓家八人班”,曾用皮影戲唱腔演唱舞台人物古裝戲《大朝閣》、《大花亭》等節目;當時在瓦房店市農村還有的關希仁等民間鼓樂班,用皮影戲曲調唱“坐腔戲”(坐唱人物戲,不化妝,不走場)。1948年,瓦房店大河區小學老師那成貴、姜兆森、吳德倫等人,用傳統皮影戲唱腔和模仿影窗上皮影影人動作,創作和演出揭露諷刺蔣介石發動打內戰為題材的小戲曲,這就為後來瓦房店市遼南影調戲、遼南戲、遼劇的發展提供了一定基礎。
新中國成立后,瓦房店市在歷屆市(縣)委、政府領導下,十分重視遼劇的發展。1951年,大河區小學校為了配合土地改革后,分田到戶,表現農民備耕生產的喜悅心情,由吳德倫編劇;那成貴、張秀媛演出了影調舞台小戲《備耕忙》。1957年復縣(瓦房店市的前身)三台公社業餘劇團演出影調戲《一擔苞米》(高殿品編劇)。1958年復縣文化館組織創作和演出了影調戲《一本帳》等節目。1964年至20世紀70年代,復縣評劇團曲藝隊演出了影調戲《小保管員上任》(移植本),並創作和演出遼南影調獨角戲《放豬姑娘》,參加遼寧省新曲藝觀摩演出會,一舉奪魁。郭沫若觀后讚譽地說:“演出的很成功,很有地方特色。”該節目在中央、省和大連市廣播電台多次播放,影響全國。復縣文藝宣傳隊創作和演出的遼南影調戲《成長》,在全省各市巡迴演出,引起轟動,有37家省內外專業文藝團體來瓦觀摩學習。該節目在全國四省(市)文藝調演中,給予較高評價。在此期間,復縣文藝宣傳隊,還用遼南影調移植演出了了《龍江頌》、《紅雲崗》、《瑤山春》等節目,達到了較高的藝術水平。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後至今,瓦房店市遼劇藝術又有更大的發展。
1979年,成立了以演遼南影調戲為主的復縣民間藝術團,先後演出大型古裝遼南影調戲《牆頭記》、《畫皮》、《意中緣》等節目,深受廣大觀眾歡迎。
1983年至1985年,復縣評劇團創作和演出大型遼南影調戲《加林與巧珍》、《少女淚》,分別在大連市第一、二屆藝術節上奪金攬銀。在全省乃至全國產生廣泛影響。
1991年至1998年,瓦房店市文化局、遼寧省電視台、大連電視台等單位組織創作和攝製遼南影調電視劇《山這邊·海那邊》、《王羅鍋賣海蠣子》、《山妹》、《為官一任》,在中央、省和大連視台播放,深受廣大觀眾喜愛;在省、東北三省和全國戲曲電視劇評選中多次獲獎。
1991年之後,由瓦房店市文化館組織創作和演出的遼南影調戲《路遇》、《賣馬》、分別在遼寧省第二、三屆農村小戲調演出中金榜奪魁。前者在全國第二屆“群星獎”評選中獲金獎。
1997年11月26日,為了發展遼劇藝術事業,正式成立瓦房店市遼劇團(初期稱藝術團;1999年改稱瓦房店市遼南戲劇團;2002年1月8日之後改稱瓦房店市遼劇團)至今,瓦房店市遼劇藝術事業又有一個新的飛躍。先後瓦房店市遼劇團創作和演出大型現代遼南戲《姜雲勝》;大型遼南戲《潮滿月圓》;大型遼劇《月在別時圓》、《仁義里》、《又是櫻桃紅了時》;遼劇小戲《謝大媽送禮》、《祖傳秘方》、《縣長抓雞》、《草莓正紅》、《孫成打酒》等,分別在大連市、省和全國演出中連連獲獎。其中《姜雲勝》奉調進京演出,尉建行等中央領導出席觀看並接見全體演職人員;該劇並獲遼寧省“五個一工程”獎。《月在別時圓》在遼寧省第五屆藝術節獲金獎,並獲遼寧省“五個一工程”獎;該劇於2003年11月參加第七屆中國“映山紅”民間戲劇節,獲劇目、編劇、導演、音樂、表演等8項金獎和9項銀獎。小遼劇《謝大媽送禮》於2005年12月由中國文聯、中國劇協主辦的首屆“中國戲劇獎·小戲小品獎”的評選中獲得小戲類優秀劇目獎。2009年小遼劇《鄉情》參加遼寧省首屆農民藝術節榮獲劇目金獎。
1999年7月,遼寧省文化廳在瓦房店市召開了“遼南戲發展研討會”,會議確定瓦房店市藝術團(現稱遼劇團)為今後全省發展遼劇(時稱遼南戲)重點劇團,從此,遼劇的發展又翻開了新的一頁。

遼南皮影戲


皮影戲是廣大人民群眾喜聞樂見的一種藝術形式。關於它的來源傳說不一。根據老藝人們傳說,皮影戲這門地方民間藝術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大約產生於漢朝,是古老的地方民間藝術形式。皮影流傳到遼南地區已有三百多年的歷史。當時勞動人民以渤海為海上交通樞紐,人們經常坐船到河北唐山等城市經商。在多年的往來中把皮影戲這們藝術帶到遼南等地,至今唐山皮影和遼南皮影似有某些相同之處,但也有不少在風格上不同的地方。過去說關里影(也有叫關內影)。在本地影中由於受交通、地方評議以及民俗民風的影響,把流傳過來的皮影又分為南北兩派。北派皮影以瓦房店復州城為界往北地區,如瓦房店趙屯、謝屯、萬家嶺、永寧等地區,一直到蓋州、大石橋、海城等地。南派皮影以瓦房店復州城以南地區,如普蘭店、三十里堡、金州等地區。由於受當時地區的政治影響,南派皮影在發上沒有北皮影快。
一、皮影戲的形式
皮影戲在演出上十分靈活輕便,一台皮影戲班子,有七八個人就能演出,一塊白色影布(也有叫影窗),用白紙和白布製作的,大約一米高、兩米多長,兩邊用木框支起來,放在檯子前邊的長桌上,租微向外傾斜,頂端用強和頂棚連結。它的檯子也不大,一丈多長見方便可。一台影箱有若干個影身(也有叫影楂子)和影頭(也有叫腦楂),高矮在八九寸左右。影人在雕刻上臉譜均以側面,雙手可前後擺動,影身可前後走動。另外還有桌椅、樓台殿閣、戰馬、各種兵器及雲雨等。在表現力上也很強,有衝殺和千軍萬馬打仗的場面,也有神話中呼風喚雨的場面。影人是以驢皮刻制而成,塗上顏色,所謂驢皮影是以用驢皮製作影人而得名的。
皮影戲中的人物,有生、旦、凈、末、丑之分,正面人物在製作上雕以正貌;反面人物,雕以丑怪。
皮影戲班在人員配備上也很精簡,在前排的左邊;“打”是指掌板鼓的人,在前排右邊。此人不但負責武場,有時還得唱;“貼“是拿下影,在前排中間;“拉”是指拉四弦(也有叫四胡),在二排中間位置。擔弦時,一般是站在凳子後邊用左腳踩凳,這樣站著拉弦,顯得有力、得勁。
皮影用的燈是個捻的油煙,吊在影窗裡邊,離影窗不到一尺的距離。近向年農村唱皮影時,也有用電燈照明的,電燈泡亮,從影窗外邊看,有燈泡的亮點,效果很好。
二、皮影戲的伴奏
皮影戲的伴奏樂器可多可少。它的主要伴奏是四弦,定25弦,外加笛子、楊揚琴、三弦、二胡等樂件。如果人手不夠,一把四弦也可以,有時貼把二胡,但二胡得定36弦、防止和四弦同度發音,效果不佳。在清末時期皮影戲在各地很盛行,當時有吹奏雙銅管樂器來伴奏皮影的,有的地區還曾用過嗡子和小三弦伴奏皮影,後來完全改為以四弦為主弦來伴奏皮影戲至今。掌鼓板的人,還得兼武場鑼、鈸、大鑼是掛在頂桿棟樑上,鐃鈸是放在桌子上,下一扇鈸用一個圓圈托住,開打場面時,右手打鑼,左手打鈸(也有叫打雙鈸);唱腔時,放下鑼、鈸,操起鼓板,有時還得參加演唱。手鑼和小鈸是由演唱者兼打;堂鼓是由擔四弦或吹嗩吶的兼打;嗩吶在上朝和演奏曲牌時用,也由拉四弦的兼吹。
皮影戲中的打擊樂,是皮影伴奏里不可缺少的部分。皮影戲所用的鑼鼓點跟其它劇種是一樣的,但由於人手不夠,鑼、鈸、板、鼓由以一人兼打,這樣所打的鑼鼓點趕不上其它劇種那樣嚴密,多年來也出現不少變化。但由於藝人們常年合作,配合默契,也有它的獨特風格和特性。
常用的樂器有:皮鼓、板、鑼、鈸、手鑼、小鈸、堂鼓。
鼓板是樂隊的指揮,掌握唱腔的節奏及各種人物的唱、坐、念、打以及雷、雨、風、雲等各種不同效果。掌鼓板的除了以上那些任務外,在演奏技巧上也有它的獨特性,在摟腔打掛時,鼓套子加的多(也有叫加花點),但多而不亂,尤其是和四弦配合的緊密,增強過門的情緒,使過門產生暴發力。根據不情緒,有時又十分延緩,達到承上啟下的作用。
三、皮影戲主要伴奏樂器四弦及演奏特點
皮影戲中的四弦,是皮影伴奏中的主要樂器。由於四弦演奏的獨特風格,而增強了皮影戲獨特的地方民間藝術特色,區別於其它劇種,形成自己特有的風格。除了有它自己的演唱風格和獨有的音樂風格外,四弦為皮影戲立下了汗馬功勞。由於四弦的音樂憨厚、柔和,聽起來聲聲入耳,是廣大觀眾所喜愛的樂器之一。過去所用的四弦,大部分是樂手自己製作的,琴筒是用相當碗口粗的竹筒,蒙的是梧桐板。最早有用麻秸破成小塊板湊成的,後來有用銅筒蒙蟒皮製作的,但銅筒四弦沒有用粗竹筒製做的四弦聲音憨厚、柔和動聽,銅筒製做的四弦音色高亮、清脆,遼南地區在伴奏皮影時多用竹筒四弦,而關里多用銅筒四弦伴奏。
由於四弦在皮影戲伴奏中起到獨特的劇種風格作用,它的演奏特點也是別具一格的。四根弦中,一弦與三弦定“2”音,二弦與四弦定“5”音。它的弓弦馬尾分成兩股,一股放置一弦、二弦中間,一股放置三弦、四弦中間。四弦在演奏指法上跟其他拉弦樂器(如二胡等)有些不同,在25弦中,“3”音用於二指,“4”、“5”音用於中指,“6”音用於無名指,“7”、“1”音用小指。拉下把時,二指串到“1”音,其他指法依次排列,在演奏“4”、“5”音時用小指。
皮影戲里的四弦,由於琴筒粗、四根弦的壓力大,所以在按指一用手指的第一節較好,這樣顯得有力度,音樂厚實、有力。在拉下把位時,由於琴弦距離琴桿比靠千金的一把位置稍遠,在按指上,用指肚較好,還得顯出手指的靈活,能較好的完成下把高音區音符。在拉奏顫音時,有運用揉弦和壓弦兩種方法。在演奏慢曲時用揉弦較好。但過去的拉弦藝人大部分運用壓弦發出顫音。由於皮影戲的風格、特點比較濃,別具一格,所以在四弦的演奏上,技巧也很多,尤其是它的五度裝飾音,更是一絕。另外,在旦角唱腔里,有很多4音出現,在奏到4音時,要比原音稍高一點,但絕不是4音。有的音樂專家說這個4音是民間音樂特定4,也有的皮影藝人說這個4音是皮影戲里的特定4,這樣才能奏出它的風格。還有許多滑音、打音、裝飾音。
在演奏下把位過門時,有很多泛音出現。在演奏泛音時,用手指輕打或輕抹。
四弦用的千金,不能用線繩和絲弦綁上,因為四弦的四根弦較寬,揉弦稍重一點,容易打鑼,空弦出現噪音,最好用硬木片和白骨磨出薄片做個千金,靠弦位置做個圓眼,固定在琴桿上,四根弦從圓眼中穿過。
四弦所用的琴弓是兩股馬尾。弓桿稍粗一點好,用兩股馬尾拉力較大,能支撐起來。弓根手握的位置,最好用皮子和布包上同,手把時握著得勁有力。
四弦上端是四個琴袖,一、三弦系在一、三(從下往上數)琴袖上,二、四弦系在二、四琴袖上。

發展歷程


瓦房店遼劇二十年(1986-2005年)
王羅鍋賣海蠣子 遼南戲劇目(創作),1986年由大連瓦房店市評劇組織創作和演出。編劇:劉永崢,作曲:那濤,導演:韓振,主演:馬學德、田娜、劉正岩。劇情梗概:老農王羅鍋,在市場經濟轉型期,第一次去農貿大集賣海蠣子上當受騙的故事。戲中運用風趣、幽默、諷刺的風格和意蘊深沉的情節,展開了一場美與丑、善與惡、真與假尖銳對立經商較量,不僅有力地暴露和鞭撻了耍稱桿、弄稱砣這對奸商夫婦奸刁醜惡的經商心態和行為,而且喚起廣大觀眾對王羅鍋的無限同情。王羅鍋第一次經商雖然受騙失敗了。但他“吃一塹、長一智”,增強了經商信心,在戲的結尾,他憤怒而堅定的地高喊:“明天我還來賣海蠣子!”這一壯語,不僅揭示了他倔強、自信、自強的個性,並使觀眾領悟到,他今後經商決不走欺騙別人之路。該劇,用喜劇手法深沉的顯現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經商不能“見利忘義”,也要講職業道德這一具有社會深層意義的主題。該劇,於1986年12月,在遼寧省曲藝家協會舉辦的“優秀劇本評比”中,獲優秀創作獎。
路遇 遼南影調小戲劇目(創作),1992年大連瓦房店市文化館組織創作和演出。編劇:騰守仁,編曲:那濤、馮秉權,導演:謝豐功,主演:邢彥秀、劉正岩。劇情梗概:在農村改革開放的現實生活中,老光棍戚有餘和寡婦李秋菊,共同走上致富之路之後,在一次趕集的風雨路上巧遇,雙方言談中從誤會到相互了解知心,終成伴侶。作者對這兩個人物塑造沒有落入公式化,概念化的窠臼之中,而是奇巧地通過劇中兩位孤寡老人在一段談吐隱情、情趣迭起,歡聲笑語中揭示出各自不同的個性;栩栩如生地塑造出兩位形神俱佳,感人至深具有當今時代色彩的鰥男寡女新人形象。該劇在遼寧省第二屆農村小戲調演中,獲劇目、作品、導演、編曲、表演、樂隊伴奏一等獎;主弦四胡紀瑞芒獲個人伴奏一等獎。在全國第二屆“群星獎”評比中,獲得節目金獎。邢彥秀、劉正岩獲表演金獎。
過河 拉場戲劇目(創作),1996年8月大連瓦房店市文化館首演。編劇:張崇謙、潘永波,編曲:那濤、紀瑞芝,導演:馮秉權,主演:牛正茂,回鳳凱、劉英華、劉永波。劇情梗概:新上任的青年鄉長,到所轄某村體察民表中,巧遇一個不正派的村長和另一個貪財忘義、不講公德的村民二楞子;通過不相識中鄉長背村長過河和相識后鄉長為民修橋等情節,深刻展示出鄉長與民心心相印,為民服務的好思想、好作風,終於感化了村長轉變不正派的思想作風,使村民二楞子改邪歸正,重新做人。此戲,反映的是代表黨心民意—扶正壓邪,具有現實意義的熱點題材;全劇由始至終充滿著遼南鄉土情趣和濃郁的時代生活氣息;用載歌載舞的喜劇風格,使觀眾在愉悅中獲得了精神滿足,達到了弘揚正氣、針砭時弊的作用。該劇,在遼寧省文化廳舉辦的“遼寧省第三屆農村小戲調演”中獲劇目一等獎;牛正茂表演一等獎;馮秉權獲導演一等獎;紀瑞芝、金豐茂獲伴奏一等獎;那濤、紀瑞芝獲編曲二等獎,瓦房店市文化館獲優秀組織獎。另於1997年12月,在第七屆全國“群星獎”評比中獲劇目銅獎。
賣馬 遼南影調小戲劇目(創作),1996年8月,由大連瓦房店市文化館組織創作和演出。編劇:滕守仁、馮秉權;編曲:那濤、馮秉權,導演:謝豐功,主演:邢彥秀、姜永禮、劉聞文、張繼岩。劇情梗概:全劇通過寡母賣馬,解決學費,支持已被錄取一雙兒女一同上大學;因家庭生活困難,兒、女間發揚風格,進行互讓,爭留一人在農村一個人上大學,不同意母親賣馬為主線,展開了一場矛盾衝突;在難解的情況下,村支部書記主持支委會討論決定,建立教育基金,終於皆大歡喜,使矛盾得到解決,實現了母親讓兒、女一道步入高等學府的心愿。該劇選材新穎,人物形象生動,生活氣息濃郁,反映了現實農村新生活、新事物、新人、新觀念,充滿了強烈的時代感。該劇在遼寧省第三屆農村小戲調演出中,獲得劇目、編劇、表演、導演、編曲、領弦伴奏、司鼓一等獎。瓦房店市文化館獲優秀組織獎。此節目於1998年5月,在中國戲劇家協會舉辦的“98曹禺戲劇文學小品、小戲評選”中,獲入圍獎。
姜雲勝 遼南戲劇目(創作),1998年大連市瓦房店遼南戲劇團首演。根據全國優秀鄉鎮黨委書記姜雲勝同志的事迹編寫。編劇:劉永崢,作曲:那濤、韓振,配器:魏俊祥,舞美設計:辛子科、周竹賢,導演:韓振、謝豐功,主演:牛正茂、邢彥秀、金佳蕊、顏培波。劇情梗概:為加速開發小區建設,姜雲勝觸犯了個別人的利益,遭人報復,連累了家庭,兒子離家出走,妻子與他反目,女兒處在兩難之間,姜雲勝抱怨妻子兒女不能理解自己,本來溫馨的家庭處於冷戰的狀態。當不明真相的鄉親們要將他埋在施工的地基里時,妻子卻又毅然撲在他的身上,擋住了惡人的石頭。姜雲勝想趁此機會與妻子緩和矛盾,妻子卻甩手而去,依然不跟他說話。姜雲勝理解了妻子的辛酸和甘苦,半夜下班拖著帶病的身體幫助妻子搶扒苞米,妻子終於被感動落淚,全家人和好如初。沒有了家庭的牽絆,姜雲勝更加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之中,贏得了父老鄉親們的理解與支持。干群一心,終於使小區的面貌發生了巨大變化。該劇取材於真人真事,卻沒有落入一般好人好事的創作俗套,而是將劇情設計得環環緊扣、動人心弦,將人物塑造得栩栩如生,有血有肉,感人淚下。唱腔設計利用遼南戲獨有的婉約動聽、善於抒情的特點,將人物的真情實感表現得淋漓盡致,蕩氣迴腸。該劇獲1998年遼寧省第四屆藝術節銀獎和1999年遼寧省“五個一工程獎”。
月在別時圓 遼南戲劇目(創作),2001年大連瓦房店遼南戲劇團首演。編劇:劉永崢,作曲:那濤、那勇,舞美設計:馬明遠、謝品,導演:李學忠(特邀),主演:牛正茂、邢彥秀、紀向芝、回鳳凱。劇情梗概:趙秋菊發現丈夫韓和平四十年前與戀人萬紅梅的照片傷心至極,這才知道幾十年來他的心中始終在想著那個人。當趙秋菊從苦悶中走出來,與都老樂產生了感情時,又理解了韓和平當年與萬紅梅的戀情,並為自己死纏了韓和平一輩子而愧疚。韓和平沒有妻子的照顧,打破了生活的平衡,竟然不知道如何洗衣做飯,女婿為他雇請的保姆竟是失蹤了四十年的初戀情人萬紅梅。萬紅梅為誤入他們的家庭心懷不安,大義退出,使韓和平悵然若失。趙秋菊為了成全韓和平四十年前的離婚願望,決定與他離婚,與都老樂結合,但韓和平堅決反對,使趙秋菊大病一場。受萬紅梅遺願的影響,韓和平從偏狹中走出,與趙秋菊辦理了離婚手續。可是就在他們分手之際,他們感情的距離卻拉近了。該劇不但寫出了人情之真、人性之美、人生之複雜,更折射出了人生的哲理和況味。唱腔優美動聽,尤長抒情。既有影調戲的傳統韻味,又有清新的現代元素。在遼寧省文化廳舉辦的“遼寧省第五屆藝術節”上獲劇目、導演金獎;編曲二等獎;邢燕秀、牛正茂、回鳳凱獲表演一等獎;金佳蕊、姜永禮、牟淑君獲表演二等獎;馬雲美獲服裝設計一等獎;齊士明、喬殿峰獲燈光設計一等獎;樂隊獲集體伴奏獎。2003年在國家文化部、中國劇協舉辦的第七屆中國“映山紅”民間戲劇節上中共瓦房店市委、瓦房店市人民政府獲育花獎;瓦房店市人大主任閻世忠、市委副書記孫國寬、市文體局長范俊、市遼劇團長劉永發、遼寧省劇協副主席劉華榮獲育花獎。編劇、導演、音樂設計、配器、舞美、燈光設計獲一等獎。邢彥秀、牛正茂獲優秀表演獎。回鳳凱、金佳蕊、姜永禮獲表演獎。樂隊獲集體伴奏獎。金豐茂、李志玉獲優秀樂手獎。該劇於2004年,在遼寧省委宣傳部舉辦的遼寧省“五個一工程獎”評比中,獲優秀劇目獎。
仁義里 大型現代遼劇劇目(創作),2004年大連瓦房店市遼劇團首演。總策劃:范俊,策劃:劉永發、王學義,編劇:王福義(特邀),導演:賈慧敏(特邀),助理導演:王學義,編曲:那勇、趙貴軍(特邀),配器:魏俊祥,舞美設計:陶子原(特邀)、謝品,主演:牛正茂、金佳蕊、姜永禮、胡寶友、尹穎、梁玉富,顏培波。劇情梗概:二十世紀七十年代初,“仁義星”村青年孫福貴與陳三的女兒陳玉珍相愛。陳三要孫福貴送二斗高粱,方可許婚。孫福貴無奈,夜盜生產隊二斗高粱種,事後被遊街示眾,孫無顏見人,外出漂泊。二十年後,漂流在外發了大財的孫福貴回到了“仁義里”,他要與陳玉珍重續舊情,可陳玉珍此時已嫁給了心地善良的劉冬生。孫福貴以為只有在事業上壓倒劉冬生,才能奪回陳玉珍,才能在“仁義里”挺起腰桿。於是,他投巨資辦磚廠,與劉冬生的磚廠唱起了對台戲。並不擇手段地一步一步把劉冬生帶上了絕路,也一步一步地陷自己於不義。孫福貴的所作所為,使陳玉珍看清了他的為人,從而更加堅定了對劉冬生的愛。孫福貴願望落空,不得再一次離開了“仁義里”。該劇謳歌了仁義永存,美德常在,情節感人,發人深思。該劇在第六屆遼寧省藝術節上,獲得劇目銀獎、編劇特別貢獻獎,優秀導演獎、編曲獎、配器獎;牛正茂、金佳蕊、胡寶發、姜永禮獲表演獎;樂隊獲集體伴奏獎。
謝大媽送禮遼劇小戲劇目(創作),2005年4月大連瓦房店市遼劇團首演。總策劃:范俊,策劃:劉永發、王學義、葛莉莉,編劇:劉家聲(特邀),編曲:那勇,配器:王壽印(特邀),導演:場治林(特邀),主演:邢彥秀、梁玉富、金佳蕊,舞美:謝品,服裝:王玉霞。劇情梗概:鄉里要成立養蝦協會,養蝦大戶謝大媽與下台幹部胡二的妻子圍繞著誰當協會會長,雙雙給鄉長送禮,從而產生了種種誤會,折射出中國新一代農民代表謝大媽在市經濟大潮中靠科技致富,誠信經營的高尚品德。該劇於2005年4月26—27日,參加由中國戲劇家協會舉辦的第三屆“中國濱洲·博興國際小戲藝術節”,榮獲“優秀推薦劇目獎”。另外,該劇目於2005年12月1日,由中國文聯、中國劇協主辦的首屆“中國戲劇獎·小戲小品獎”的評選中獲得小戲類優秀劇目獎。

遼劇團介紹


在中共瓦房店市委、市人民政府領導重視下,為了發展遼劇事業,於1997年11月26日,正式成立瓦房店市遼劇團(初期稱瓦房店市藝術團,1999年改稱瓦房店遼南戲劇團,2002年1月8日之後改稱瓦房店市遼劇團)。根據瓦房店市人民政府常務會議決定:一、劇團宗旨主要為全市政治、經濟大局服務,為全市大型文藝活動服務,為豐富全市城鄉人民群眾文化生活服務。在藝術創作和演出中要突出遼劇等瓦房店市地方藝術特色;二、劇團設在瓦房店市文化館內,體制創新,機制靈活,館團合一、一套人馬,掛兩塊牌子,定編5人,演出人員不夠,臨時從社會招聘,團長由館長兼任,1997年11月建團至今歷任團長姜廣平、劉永發、王學義。劇團在瓦房店市文化局直接領導下的文化事業單位。劇團所用經費由市財政部門撥給。
建團后至2010年,瓦房店市遼劇藝術事業又有一個新的飛躍,先後創作和演出大型現代遼南影調戲《潮滿月圓》、大型遼南戲《姜雲勝》、大型遼劇《月在別時圓》、大型遼劇《仁義里》、大型遼劇《又是櫻桃紅了》;小遼劇《謝大媽送禮》、《祖傳秘方》、《縣長抓雞》、《草莓正紅》、《孫成打酒》、《鄉情》等,分別在大連市、遼寧省和全國演出評比中頻頻獲獎。其中《姜雲勝》於1999年7月13日奉調進京演出,尉建行、孫家正、聞世震、孫春蘭、於學祥等等中央、文化部、遼寧省、大連市等領導出席觀看並接見全體演職人員;該劇並獲遼寧省“五個一工程”獎。中紀委監察部電教中心等單位聯合錄製該劇舞台錄像帶出版,在全國發行。
上述遼劇,並經常深入全市城鄉演出。深受廣大觀眾歡迎。據不完成統計,從1997年11月開始至2010年,共演出700餘場次,觀眾達100餘萬人次。
在此期間,瓦房店市已形成了一支有實力的遼劇創作和演出老中青三代群體,他們是劇作家劉永崢、牛正江、騰守仁、張柯夫、張崇謙、唐連緒、劉緒章等;作曲家那濤、魏俊祥、那勇等;導演謝豐功、馮秉權(也是劇作家)、王學義;操琴紀瑞芝、李智玉、駱強;司鼓孫仁德、金豐茂等;中青年演員邢彥秀、牛正茂、金佳蕊、姜永禮、顏培波、李寶良、姚丹等;老年演員牟淑君、劉正岩、回鳳凱等。
瓦房店市遼劇團取得一些成績,和各級領導和專家重視與關懷分不開的。由於本市領導重視,在遼寧省第五屆藝術節上授予瓦房店市委、市人民政府“優秀組織獎”,獲此殊榮,全省只有兩家,縣級單位只有瓦房店市一家。在第七屆中國“映山紅”民間戲劇節上,中共瓦房店市委、市人民政府獲得“育花獎”。
1999年7月,遼寧省文化廳在瓦房店市召開“遼寧省遼南戲發展研討會”,對瓦房店市遼劇團(時稱遼南戲劇團)工作給予充分肯定。會議期間,中國戲劇家協會主席李默然欣慰地為瓦房店市遼劇團題字“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越是民間的,越是人民的”。會議確定瓦房店市遼劇團為全省發遼劇的重點劇團。
文化部,遼寧省文化廳、劇協、大連市文化局、劇協等單位,多次邀請全國、遼寧省和大連市戲劇專家,為瓦房店市遼劇團創作和演出的《姜雲勝》、《月在別時圓》等節目開研討會。在此期間,應邀中國京劇院、瀋陽評劇院、大連市藝研所、吉林省藝術研究院國家一級導演李學忠、楊曉艷、韓振、賈慧敏來瓦導戲,為瓦房店市遼劇團的發展和遼劇藝術提高起到了推動作用。

遼劇的沿革


丁鳴(1996年12月16日寫於瀋陽音樂學院
遼南影調戲,也稱遼南戲,是一個新誕生的戲曲劇種,其發展歷史至今也不過四五十年。它是在遼南皮影戲的基礎上(主要是指音樂唱腔和劇本),適應新的時代、新的環境、新的生活,表現新事件、新的人物、新的感情的需要,而推陳出新深演化創造逐步形成的。
皮影戲是一個古老的地方民間戲曲劇種,歷史沿革歷史尚不明朗。據老藝人世代相傳的口碑材料,大約起源於漢朝,已有兩千年左右的歷史,唐、宋朝代全國已相當流行。後來還傳播到國外。由於流傳地區民俗方言的差異和表演形式、音樂語言及製作材料的不同,已形成若干又同又異的不同劇種,其中影響較大的有:河北的樂亭皮影、陝西的碗碗腔、湖南的長沙皮影、浙江的海寧皮影、福建的龍溪皮影、廣東的潮州皮影等。皮影戲,是以演員操作用獸皮或硬紙刻制的人物、禽獸、風光、器物等形象,以燈光照射投影於紗幕上,並配合以唱腔和音樂伴奏來表現故事情節,人物場景和情感情緒的的一種綜合性藝術形式。由於它非常特殊的藝術造型、表演方式、場景氣氛、演唱方法、主奏樂器四胡(四弦)的特殊音色和奏法,以及強大的藝術容量和機動靈活的運轉方式。總之,所有這些綜合形成了皮影戲的一種絕無僅有的、非常迷人的藝術風格和情趣的韻味。這就是這為什麼那樣具有廣泛的民間認同性和久傳不衰的原因。皮影戲的音樂是它的主休牲和表現手段之一。由於長期地發展和演變,已經形成了一套較為完備的板式和唱腔,場面音樂和文武場的富有表現力的樂隊編成。並且還不斷地吸收所在地區的地方民間歌曲、說唱音樂、戲曲音樂和民間器樂曲的優秀成果豐富自己。劇目大都是傳統劇目,特別是具有地方民間色彩的傳統傳奇故事。皮影戲演員行當也很齊全,生、旦、凈、末、丑都有,總之,它是一個比較完備的戲曲劇種。
遼南皮影戲,主要在鞍山至大連間比較富裕的金(州)、復(縣)、海(城)、蓋(縣)地區。是樂亭皮影戲的一支。通過陸地海洋的商業交往和移民文化的移植交流傳播過來的,大約有三百年左右的歷史。在它的發展演變過程中,又與當地的民風民俗、方言語調、民間音樂等藝術形式相結合而形成自己的特色,很受廣大群眾尤其是農民群眾的歡迎。
從皮影戲到遼南影調戲(遼南戲),從影窗到舞台,從影人到演員,從表演傳統劇目到表現現實題材劇目,從一個戲曲劇種衍化發展為兩個戲曲劇種(原來的皮影戲仍具有獨立存在的巨大社會價值,而孕育誕生出來的遼南影調戲—遼南戲則適應新的需要),這在遼南皮影戲的發展史上是一次新的飛躍。無獨有偶,從河北樂亭影到唐劇,從陝西的碗碗腔到華劇的發展進程,大體也是如此,這大概是順應時代的要求吧!
皮影戲到遼南影調戲(遼南戲)的發進程中,許多音樂家、戲劇家、老藝人做了大量地梳理研究和開拓創新的工作。其中瓦房店市音協理事長、文體局副局長、國家一級作曲家那濤同志,就是作出了出色成績和突出貢獻的一位。那濤從少年時期就參加了民間皮影劇戲社的音樂藝術活動,吹打拉唱樣樣都能,還接受過許多老藝人(如高吉順)的親口真傳。可以說,他對皮影戲確有很濃厚的基礎知識和表演技能。因而,他在運用舊形式表現新生活時就比較得心應手、運用自如。他先後改編創作了《成長》、《加林與巧珍》、《少女淚》、《山這邊、海那邊》、《王羅鍋賣海蠣子》、《路遇》、《山妹》等十餘出優秀遼南影調戲音樂,曾先後獲得了瓦房店市、大連市、遼寧省和國家的多次褒獎。這一冊《遼南影調戲音樂》,就是他多年辛勤創造的結晶。
衷心地祝願,古老的皮影戲能夠在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今天,繼續發揮出青春的光芒,為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服務。祝願新劇種遼南影調戲(遼南戲)展其所長,創造更多更好、更鮮明更生動的充滿時代精神的藝術形象。在這個時候,那濤的《遼南影調戲音樂》的出版問世,無疑是起到了推波助瀾和領頭羊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