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大戰

全球性戰爭

世界大戰(the World War)是指對立的國家集團之間進行的全球性戰爭,為帝國主義的產物,因此它是進入帝國主義時代以來出現的一種特殊的社會現象。

在帝國主義時代初期,已經發生過兩次世界大戰,分別為第一次世界大戰和第二次世界大戰。它們都是由帝國主義列強為重新瓜分殖民地、爭奪世界霸權導致的。交戰雙方為了達成各自的戰爭目的,傾注國力,以武裝鬥爭為主,在軍事、政治、經濟、文化、科技、外交等戰線上展開了激烈的大搏鬥,戰爭規模、消耗與危害,都是史無前例的,給世界人民造成了極大的災難。

產生髮展


1887年,弗里德里希·恩格斯分析了歐洲各國的軍備競賽形勢,預言“空前規模和空前激烈的世界戰爭”將會發生(《馬克思恩格斯軍事文集》第2卷,第428頁)。20世紀前半期,爆發了兩次世界大戰。第一次世界大戰發生於1914~1918年,在德、奧、意等同盟國與英、法、俄等協約國兩大帝國主義軍事集團之間展開。戰火遍及歐、亞、非三洲,有33個國家和15億人口被捲入戰爭。戰爭以同盟國集團失敗而告終。隨著帝國主義矛盾的進一步加劇,1939年全面爆發了第二次世界大戰。這次戰爭開始於德、意、日等法西斯軸心國挑起的非正義的掠奪戰爭,最後以中、蘇、美、英、法等同盟國反法西斯的正義戰爭的勝利宣告結束。捲入戰爭的共有84個國家和地區(其中參戰國61個),人口約20億,給人類造成了空前的災難。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以後,超級大國推行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世界依然不得安寧,局部戰爭此起彼伏,連綿不斷。20世紀90年代以來,隨著世界範圍的政治多極化與經濟全球化,和平與發展成為時代的主題。世界各國人民反對戰爭,希望和平,成為制止新的世界大戰爆發的重要因素。中國是維護世界和平與穩定的重要力量,願同世界各國一道,為維護世界和平,在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基礎上,建立公正合理的世界政治經濟新秩序而共同奮鬥。

基本簡介


“世界大戰”這個專有名詞據推測在20世紀初、第一次世界戰爭爆發前形成,可能是德語單字“Weltkrieg”的直譯。早在1904年德國作家奧古斯特威廉奧托尼曼反英小說《Der Weltkrieg: Deutsche Träume》(世界大戰:德國的夢),以英文出版作“即將來臨對英格蘭的征服”。
德意志帝國奧匈帝國和奧斯曼帝國與法蘭西第三共和國、俄羅斯帝國和大不列顛及愛爾蘭聯合王國做成系統複雜的對抗聯盟雙方,爆發戰爭時容易導致全球發生衝突。涉及大型海外統治的勢力幾乎保證了衝突是全球性的,因為殖民地資源會是一個重要的戰略因素。同樣的戰略考慮,也確保了戰鬥人員會打擊對方的殖民地,進而戰鬥的蔓延比前殖民地時代更為廣泛。
早在1887年,恩格斯在分析資本主義的發展規律時就預測到,資本主義的發展,在其爭霸世界的鬥爭中,必然會導致“空前規模和空前激烈的世界戰爭”,從而首次提出了世界性戰爭的概念,以引起世界人民的警惕和防備。帝國主義作為資本主義的最高階段,從1898年到1914中先後在歐、美、亞三洲形成。這種戰爭是以世界霸權和掠奪為政治內容和目的的帝國主義政策的繼續和鬥爭,也是一種殖民地的重新分配。在1914年,爆發了第一次世界大戰,證明了恩格斯在27年前的預測是正確的。1939年德、日、意法西斯集團又發動了第二次世界大戰。

政治目的

戰爭的政治目的是爭奪世界霸權。這是由帝國主義的本質決定的。帝國主義的政治內容和目的,就是世界霸權。幾個大國都想爭奪世界霸權,這種鬥爭發展到了一定的程度,必然就導致了世界大戰。兩次世界大戰的發生,就是一個很好的例證。

戰爭規模

戰爭規模大、危害大。如第一次世界大戰,在歐、亞、非三大洲和太平洋、大西洋、地中海展開,33個國家、15億人口捲入戰爭,動員軍隊6500萬-7000萬人,軍隊損失3750萬人,其中死亡853萬人,居民死亡664萬人,直接經濟損失1863億美元。第二次世界大戰,戰場遍及三大洲、四大洋,84個國家約20億人口捲入戰爭,動員軍隊1.1億人,軍民傷亡1億餘人,其中死亡5000萬人,財產損失4萬億美元。

引起革命

世界戰爭奴役性、掠奪性強,弄得民不聊生,必然導致革命。如第一次世界大戰,導致了俄國十月革命成功,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第二次世界大戰引起的革命,出現了一系列的社會主義國家,民族解放運動蓬勃發展,一系列國家相繼獨立,擺脫了殖民主義的統治。

激烈鬥爭

帝國主義發動爭奪世界霸權的世界大戰,戰爭規模和戰略目標龐大,這決定著必須擁有強大的戰爭力量。所以,必須由列強組成一個強大的國家聯盟,才能進行世界大戰。處於防禦的一方,也必須組成一個強大的國家聯盟,才能對付強敵。這是自古以來爭霸戰爭的一個重要特點。到了帝國主義時代,發動的世界大戰,這個特點就更加突出了。如以德國、奧匈帝國為主的同盟國,為進行第一次世界大戰,先後糾集義大利(大戰爆發後退出同盟國)、土耳其、保加利亞等國共同作戰;以英、法、俄三國為核心組成協約國。兩個帝國主義國家聯盟,展開了重新瓜分殖民地、爭奪世界霸權的大搏鬥。在戰爭進程中,美國、日本、義大利、中國等25個國家先後參加了協約國。這場大戰,以同盟國各國先後投降而告終。第二次世界大戰中,以德、日、意軸心國組成的法西斯集團,為了進行以稱霸全球為目的的第二次世界大戰,先後脅迫匈牙利、羅馬尼亞、捷克斯洛伐克、保加利亞、克羅埃西亞等加入其集團作戰。1941年12月23日,中、美、英在中國重慶召開了東亞軍事聯合會議,通過了《遠東聯合行動初步計劃》、中英《共同防禦滇緬路協定》,中、美、英三國在重慶正式成立軍事會議,以加強對日作戰協調。1942年1月1日,由中、美、英、蘇四國領銜,26個國家在華盛頓簽署了《聯合國家宣言》,國際反法西斯統一戰線正式形成。到1945年5月,先後又有21個國家參加了該統一戰線。這對世界人民奪取反法西斯戰爭的徹底勝利起了重要的作用。

相關概念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各國對“世界大戰”的概念的表述不盡一致。美軍《統帥綱要》和1962年版《作戰綱要》都把世界大戰稱為“全面戰爭”,並明確“全面戰爭”與“全面核戰爭”、“總體核戰爭”同義,是敵對核強國或聯盟使用一切手段所進行的“不受限制”的“雙方都使用核武器襲擊對方的本土”的戰爭。前蘇聯領導人和官方著作都說:新的世界大戰是兩個“陣營之間”的“火箭核戰爭”,是“全球性的對抗”,包括武裝鬥爭、政治鬥爭、經濟鬥爭、外交鬥爭、思想鬥爭,以達到“重大政治和經濟目的”。美蘇兩大政治、軍事集團,為爭奪世界霸權,長期以來,都準備打一場“按電鈕”式的世界核大戰。蘇聯、“華約”解體后,蘇美兩極體系崩潰,世界正向著政治、經濟多極化方向發展。中國和廣大第三世界國家的日益強大,成為維護世界和平的主要力量。只要全世界人民共同努力,新的世界大戰是能夠推遲或被制止的。只有消滅了帝國主義、霸權主義,世界戰爭的根源和危險性才能徹底消除。

第一世界大戰


地位
第一次世界大戰發生在1914—1918年,它是帝國主義國家兩大集團為重新瓜分世界、爭奪勢力範圍和霸權而進行的首次世界規模的戰爭。它在世界軍事發展史上處於劃時代的地位。
各國的目的
一戰參戰雙方都不是為了正義而戰。各國目的如下:
英國是要保住老牌帝國的地位,打敗德國,奪取更多殖民地,再近東肢解奧斯曼帝國,奪取美索不達米亞和外約旦、巴勒斯坦。
法國要在一戰中為普法戰爭雪恥,奪回阿爾薩斯洛林,奪取德國薩爾區的殖民地,重新成為歐洲霸主
德國則是實現世界霸權,取代英國的位置,企圖建立一個從北海、波羅的海到亞得里亞海的日耳曼帝國,同時摧毀英國在太平洋的壟斷權。
奧匈帝國是要佔領巴爾幹,取得亞得里亞海、愛琴海的出口,擴大成三元帝國。
俄羅斯是要摧毀德國和土耳其在巴爾幹的勢力,建立“大斯拉夫帝國”。
義大利想佔領北非、的里雅斯特、阿爾巴尼亞等地,確立在地中海的霸權。
日本想奪取德國在亞太地區的殖民地,從而稱霸東亞。
土耳其想奪回在歐洲的領土,重新打造一個強大的奧斯曼帝國。
美國直到一戰結束前一年才加入戰爭,坐收漁翁之利,進一步增強實力,奪取世界霸權。
導火線
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導火線是薩拉熱窩事件
這次大戰是資本主義世界經濟體系面臨危機的產物,是資本主義國家進入帝國主義階段后發展不平衡的結果。德國早在1879年就與奧匈帝國結成反對俄、法的軍事同盟,1882年義大利加入這個同盟,從而形成了一個侵略性的軍事政治集團,稱“三國同盟”(即同盟國)。俄、法對此很快作出反應,1891~1893年建立了俄法聯盟,英國隨後加入,形成了協約國。這樣,同盟國和協約國兩大軍事集團就為重新瓜分世界、爭奪殖民地而展開了激烈鬥爭。1914年6月28日,奧匈帝國皇儲斐迪南大公這位竭力想吞併塞爾維亞的軍國主義分子,攜同妻子到波斯尼亞檢閱軍事演習,在薩拉熱窩遭到塞爾維亞民族主義者的暗殺。這次事件成了戰爭的導火線。7月28日,奧匈帝國對塞爾維亞宣戰。把塞爾維亞視為爭霸前哨的俄國於7月30日宣布總動員。8月1日、3日,德國分別向俄、法宣戰,因為比利時拒絕接受德軍通過本國領土的最後通牒,德國同時向比利時宣戰。英國曾要求德國維護比利時的中立,遭拒絕後於8月4日對德宣戰。第一次世界大戰就這樣打了起來。前後捲入戰爭的有六大洲的33個國家,15億人(占當時地球人口的三分之二以上),大戰期間大約有7000萬人被動員參軍。
三條戰線
大戰開始后,歐洲大陸上出現了三條戰線:西線,從北海延伸到瑞士邊境,由英、法、比三國軍隊對德作戰;東線,北起波羅的海,南至羅馬尼亞,由俄軍對德、奧作戰;另外有巴爾幹戰線,由塞爾維亞軍對奧軍作戰。戰爭在陸上、空中、海上和海下同時進行,戰場遍及歐、亞、非洲和大西洋、地中海、太平洋等海域。歐洲,特別是法國是決定全局的主戰場,海上以北海為主戰場。各主要交戰國的戰略方針的共同點是:片面強調戰略進攻,輕視防禦;企圖依靠一兩次總決戰決定勝負;立足於依靠戰前物資儲備打短期戰爭。
戰爭發展
戰爭第一年(1914年),速決戰計劃即遭破產。在歐洲戰場上,德軍同英法聯軍進行了“1914年邊境之戰”,法軍南撤。德軍推進到巴黎以東的馬恩河地區,遭到法軍大規模反擊(史稱“1914年馬恩河會戰”),德軍退至埃納河一線。9、10月間,為相互迂迴對方的翼側,進入法國北部地區的德軍和英法聯軍實施連續機動,直到海岸方止。(史稱“奔向大海作戰”)。至11月,整個西線從運動戰轉入了陣地戰。這一年,由於土耳其的參戰,近開闢了新戰場;8月23日,日本對德宣戰,出兵佔領中國山東,出現了遠東戰場。英德海軍的主要戰役是北海的兩次赫爾戈蘭海戰(8月,11月)和南大西洋的福克蘭群島海戰(12月)。
1915年,各參戰國由於後備兵員和後勤保障發生嚴重問題,被迫將國民經濟納入戰時軌道。戰爭重心由西線轉到東線。俄軍同德軍之間先後進行了東普魯士冬季戰役(1~2月)、咯爾巴阡冬季戰役(1~3月)、果爾利策進攻戰役(5月),俄軍損失慘重,德軍乘勝深入俄境,但未能迫使俄軍退出戰爭。9~10月,整個東線也從運動戰轉入陣地戰。5月,義大利從同盟國轉入到協約國,在奧匈東南開闢了新戰區。10月,保加利亞加入同盟國之後,德奧保聯軍以優勢兵力佔領了塞爾維亞。
1916年,戰爭重新再次轉入西線。德軍對法軍實施了“凡爾登戰役”(2~12月),英法聯軍則對德實施了“索姆河戰役”(6~11月)。東線俄軍的西南方面軍對奧匈軍也發動了大規模進攻(6~8月),5月31日至6月1日,英德海軍主力在日德蘭半島以西進行了整個大戰期間規模最大的一次海戰。從這一年開始,同盟國開始喪失戰略主動權。
1917年,德國被迫在東西兩線轉入防禦,同時在海上開展“無限制的潛艇戰”,給英法海運造成極大困難。法軍在埃納河地區對德實施“尼維爾攻勢”(4~5月),法軍損失慘重,英軍單獨對德連續發動進攻,穩住了法國。9月,德國發動“里加戰役”,這是東線最後一次大規模軍事行動。11月7日,俄國爆發十月革命,以列寧為首的蘇維埃政府宣布退出戰爭。在義大利戰線,德奧聯軍實施了“卡波雷托戰役”(10~11月),迫使意軍全線後撤。同年4月,在交戰雙方都陷於困境的情況下,美國伺機加入協約國一方。8月,中國北洋軍閥政府也在協約國帝國主義推動下對德奧宣戰。
戰爭結局
1918年,協約國發動總攻,同盟國土崩瓦解。7至9月,西線的英法軍接連拔除了德軍防線上的三個突出部。9月26日,協約國發動總攻。至11月,同盟國中的土、保、奧、匈先後投降。11月11日,德國也被迫投降。歷時四年又三個月的第一次世界大戰遂以協約國的勝利告終。
災難深重
大戰給世界人民帶來了深重的災難。戰爭期間,被擊斃和因傷致死的總計達850多萬人,負傷的有2000多萬人。交戰雙方直接戰費約為1863億餘美元。
重大意義
大戰為革命創造了客觀前提,在俄國十月革命的影響下,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民族解放運動蓬勃高漲。1919年~1920年舉行了帝國主義列強之間的分贓會議——巴黎和會,作為協約國的一員的中國在會上成了列強宰割的對象,日本勾結英法美等國,妄圖迫使中國承認將德國在中國山東的權益轉讓予日本,因而激起中國人民的強烈反對,導致偉大的“五四”運動。
大戰揭示了戰爭對經濟和後方的巨大依賴性。戰爭中,飛機、坦克、潛艇和毒氣等新式武器開始大量裝備部隊,並首次出現了集團軍群(方面軍)戰役。大戰的經驗對戰後20年各國軍事學術的發展產生了重大影響,總體戰、閃擊戰、坦克制勝論、空軍制勝論以及依靠堅固戰略防禦工事制勝等各種軍事理論的出現,都是從不同角度總結這次大戰經驗的結果。
戰後格局
第一次世界大戰調整了各大軍事帝國的力量,殖民地也得以重新洗牌,沙皇俄國,德意志帝國,奧匈帝國,奧斯曼土耳其帝國等四大帝國覆滅,而巴爾幹半島與中東地區的民族國家則隨之而起。原來為世界金融中心及世界霸主的英國,在戰後雖然領土有所增加,但國力卻衰退了,其世界金融中心的地位被美國取代,使美國成為世界頭號經濟強國。俄國經過十月革命的洗禮,成為世界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蘇聯。日本從債務國變成了債權國。
著名戰役
馬恩河戰役、凡爾登戰役、索姆河戰役
一戰起因
老牌殖民帝國英、俄、法佔據了世界絕大部分殖民地,德、日、美等新興的帝國主義國家所擁有的殖民地卻相對很少,這種經濟發展和殖民地分配的不均衡導致帝國主義國家之間的矛盾日趨尖銳,新興的帝國主義國家強烈要求重新瓜分世界。其次,資本主義國家周期性的經濟危機和國內階級矛盾的尖銳化也使帝國主義各國統治不穩,各國紛紛擴軍備戰、尋找同盟,企圖通過對外發動侵略戰爭來緩和國內階級矛盾。
普法戰爭
普魯士為了統一德國並與法國爭奪歐洲大陸霸權,於是在1870年–1871年與法國爆發普法戰爭。這場戰爭以法國大敗,普魯士大獲全勝,建立德意志帝國告終。而普法停戰的和約極其苛刻,和約規定法國割讓阿爾薩斯和洛林予德國,並賠款50億法郎。結果使德法兩國結怨,成為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原因。
互立陣營
普法戰爭后,普魯士首相俾斯麥擔心法國報復,因此他採取結盟政策,圍堵法國。他本來使德國與奧匈帝國及俄國結成“三國同盟”,可是後來俄國在1878年的柏林會議上,因巴爾幹半島問題,與奧匈帝國發生利益衝突。德國最終在1879年選擇了奧匈帝國作為盟友,與奧匈帝國締結秘密的德奧聯盟。此外,俾斯麥轉而與因為與法國在殖民地事務上發生衝突,在1881年爭奪北非突尼西亞失敗,而面臨孤立的義大利結盟。因此德意志帝國、奧匈帝國與義大利王國三國締結“三國同盟”。
俄國得知德奧兩國簽訂了“德奧同盟”后十分憤怒。但俾斯麥是一個老練的政治家。為了保持與俄國的良好關係,於1887年與俄國簽訂了“再保條約”。可是當俾斯麥在1890年下台後,德皇威廉二世任由條約終止。而法國方面,則在法國財務支持俄國工業化后,在1892年與俄國結盟。是為“法俄同盟”。
而英國則在1904年與法國簽訂“摯誠協議”。這協議並不是軍事同盟。這是一項解決兩國有關殖民地糾紛的協議。在法國的慫恿下,英、俄雙方終於在1907年結束他們的殖民地糾紛,簽訂“英俄諒解”。同年,法國、英國和俄國因受到德國在奧斯曼帝國的力量威脅,組成“三國協約”。
歐洲從此分為兩大陣營,因此只要有任何風吹草動,都有演變為世界大戰的可能,第一次世界大戰就是因為奧匈帝國皇儲——斐迪南大公被暗殺而引起的。
弗朗茨·斐迪南大公(1863年12月18日——1914年6月28日)奧地利皇儲在薩拉熱窩事件中遇刺身亡
1914年6月28日,“青年波斯尼亞”組織便在奧皇太子所要經過的大街上布置了7名刺客。上午10時左右,斐迪南夫婦在城郊檢閱軍事演習之後,乘坐敞篷汽車傲然自得地進入薩拉熱窩城。一長列皇室汽車緩緩駛過人群擁擠的街道,只有稀疏的憲兵和警察布置在道路的兩旁警戒。斐迪南坐在第二輛車上,索菲亞坐在他的右邊。波斯尼亞軍政府長官奧斯卡·波蒂奧雷克將軍坐在左邊的位上,司機旁邊是侍從官哈拉希伯爵。
當車隊經過市中心米利亞茨卡河上的楚穆爾亞橋,駛進阿佩爾碼頭時,埋伏在這裡的第一個暗殺者沒能動手,因為一個警察走過來站在他面前。相距不遠的另一個暗殺者察布里諾維奇突然從人群中衝出來,向斐迪南夫婦乘坐的車擲出一枚炸彈,但被車篷彈到地上,在第三輛車前爆炸,碎片擊傷了波蒂奧克雷將軍的副手和索菲來的女侍。斐迪南故作鎮靜地走下車,察看了現場,對被警衛捉住的察布里諾維奇瞄了一眼,然後登車揮手說:“先生們,這個人發瘋了,我們還是按原計劃進行吧。”車隊迅速駛進市政廳,斐迪南夫婦參加了市政廳舉行的歡迎儀式,然後略作休息,驅車前往醫院看望受傷的隨從。
斐迪南太大意了。死神在等著他。
世界大戰
世界大戰
本來是去醫院,但司機偏偏轉錯了方向,正好撞上了在街口拐角處守候的普林西波(當時僅19歲)。刺殺的機會來了。普林西波拔出手槍,剛要舉槍射擊,離他不遠處的一個警察發現了,箭步衝上來欲抓住他的手臂。真是太巧了。就在這一瞬間,剛好趕到這裡的一位名叫米哈伊洛·普薩拉的“青年波斯尼亞”成員,揮手猶如一道閃電,朝警察頸部猛擊一拳,警察冷不防一個趔趄。這時,普林西波的槍聲響了,奧皇儲夫婦一命嗚呼。頓時,四下里一片混亂,米哈伊洛趁機飛快地逃離了現場,而普林西波當場被捕,日後死在獄中。這次事件為在歐洲爆發全面戰爭的直接原因。

第二世界大戰


基本概述
第二次世界大戰(1939年-1945年)是迄今為止,人類社會所進行的規模最大、傷亡最慘重、造成破壞最大的全球性戰爭。
戰爭最高峰時期,全球有60%的國家參戰,戰火遍及亞洲、歐洲、美洲、非洲及大洋洲五大洲;交戰雙方同時也在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及北冰洋四大洋展開戰鬥。二戰的交戰雙方是以美國、蘇聯、中國、英國、法國等國組成的反法西斯同盟與以德國,日本,義大利等國組成的法西斯國家軸心國集團。
儘管在1939年9月前,中國的抗日戰爭,衣索比亞的抗意戰爭等反法西斯的抵抗已經開始,但一般認為戰爭從1939年9月1日德國入侵波蘭開始,到1945年9月2日日本向盟國投降而告結束。
二戰對人類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戰爭所帶來的血腥殺戮,所造成的巨大破壞,長久的反映在戰後人類的社會生活各個方面。戰爭的結果使得法西斯這一人類社會的毒瘤被剷除。戰後世界的政治,經濟格局很大程度上是戰爭結果所帶來的。在軍事領域,戰爭發展了現代軍事技術,併產生了大規模使用裝甲部隊進行作戰的主要方式,同時,戰略轟炸也成為一種直接影響戰爭結局的重要軍事手段,戰爭後期,核武器第一次投入戰爭並體現了其巨大的殺傷力。二戰的結果充分證明,在現代技術條件下,戰爭的勝負與交戰雙方的科技實力,經濟實力,工業技術水平,人員素質有著直接的關係。二戰也對軍事武器的發展起到了重大推動作用,雷達、噴氣戰鬥機、火箭、導彈、電子計算機、核武器等高科技武器都在戰爭中投入使用併發揮了重大作用。而這些軍事領域的突破又直接催生了戰後人類的第三次科技革命
在這場血腥的戰爭中,無辜平民的傷亡是歷史上最慘重的,其中包括了納粹德國針對猶太人和其他東歐人種的大屠殺、日本對無數中國與朝鮮平民的屠殺,以及戰爭末期盟軍針對德國與日本境內民用目標的轟炸。第二次世界大戰總共導致了9千萬人的死亡,而軍隊傷亡總數約5000萬以上(蘇聯傷亡就達千萬以上),無辜平民傷亡人數則高達9000萬。超過歷史上任何一次戰爭。
參戰國家
1939年9月1日,德國入侵波蘭,英法向德宣戰,二戰全面爆發。眾所周知,二戰對立雙方有兩個陣線:以德日意為代表的法西斯陣線;以美蘇英中為代表的反法西斯陣線。
參加法西斯陣線的國家有:德國、義大利、日本、匈牙利、羅馬尼亞、保加利亞、芬蘭等七國,前三國是這一陣線的核心。
參加反法西斯陣線的國家有:美國、英國、蘇聯、中國、澳大利亞、比利時、加拿大、哥斯大黎加、古巴、捷克斯洛伐克、多明尼加、薩爾瓦多、希臘、瓜地馬拉、海地、宏都拉斯、印度、盧森堡、荷蘭、紐西蘭、尼加拉瓜、挪威、巴拿馬、波蘭、南非聯邦、南斯拉夫、墨西哥、菲律賓、阿比西尼亞、伊拉克、巴西、玻利維亞、伊朗、哥倫比亞、賴比瑞亞、法國、厄瓜多、秘魯、智利、巴拉圭、委內瑞拉、烏拉圭、土耳其、埃及、沙烏地阿拉伯、敘利亞、黎巴嫩47國。
按照國際會議的協議,聯合國的創始會員國都是加入反法西斯陣線的國家和地區。丹麥、阿根廷、白俄羅斯和烏克蘭(蘇聯加盟共和國)因為是聯合國的創始會員國,所以也成為反法西斯陣線的一員。
此外,還有3個國家是宣了戰的:蒙古人民共和國1945年8月10日對日本宣戰、阿爾巴尼亞(法西斯傀儡政府)1941年10月17日對英國宣戰、暹羅(今泰國)的投降派政府1941年12月11日與日本簽訂攻守同盟,並於1942年1月對英、美宣戰。
戰後影響
第二次世界大戰剷除了法西斯這一人類社會的毒瘤,它所帶來的血腥殺戮造成的巨大破壞,給戰後人類的社會生活產生了巨大的影響。戰後世界的政治、經濟格局很大程度上是戰爭結果所帶來的。在軍事領域,二戰對軍事武器的發展起到了重大的推動作用,大規模使用裝甲部隊進行戰鬥。此外,雷達、噴氣戰鬥機、火箭及導彈、電子計算機、核武器等高科技武器都在戰爭中投入使用併發揮了重大作用。而這些軍事領域的突破有直接催生了戰後的第三次科技革命。
著名戰役
世界大戰
世界大戰
波蘭閃擊戰、法蘭西戰役、敦刻爾克大撤退、不列顛之戰、巴巴羅薩計劃、列寧格勒會戰、莫斯科保衛戰、斯大林格勒會戰、庫爾斯克會戰、西西里島登陸戰、諾曼底登陸戰、市場花園行動、柏林戰役;偷襲珍珠港、杜立特空襲、珊瑚海海戰、中途島海戰、瓜達爾卡納爾島戰役、馬里亞納海戰、萊特灣海戰、硫磺島戰役、沖繩戰役;九一八事變、盧溝橋事變、淞滬會戰、太原會戰、徐州會戰、武漢會戰、長沙會戰、桂南會戰、仁安羌戰役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