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崇恩的結果 展開

崇恩

崇恩

崇恩(1803—1878) ,覺羅氏,字仰之,禹舲、語舲、雨舲,別號香南居士、敔翁、語鈴道人,室名壺青閣、香南精舍、吾亦愛吾等。滿洲正紅旗人(一作正藍旗),系滿清皇室。出生於嘉慶八年(1803),官仕嘉慶、道光咸豐年間,先後任山東巡撫、內閣學士等,為道、咸朝重臣。工書,法蘇軾。畫山水,出入宋、元諸名家,擷其精華,故能超軼凡近。喜收藏、精鑒賞,收藏曆代書畫、古籍碑帖極富,是清代中晚期著名的書法家、收藏家、鑒賞家、金石學家、詩人。著有【香南居士集】【香南精舍金石契】【金石玉銘】【枕琴軒詩草】【崇 雨舲中丞詩稿守岱集】等。

崇恩與何紹基


崇恩作為清代皇家氏族,與當時許多學者、書法家交好。除了瑛蘭坡等人以外,他與何紹基關係最為甚密。兩人交往應始於咸豐五年(1855)。當時,何紹基“以私罪降調”,被免除了四川學政的職務,離開四川北上入秦,然後東下,於此年六月至山東,“客居歷下”。是年仲冬,何紹基應時任山東巡撫的崇恩之邀主講濟南濼源書院。從此,何紹基與崇恩交往頻繁,堪稱知己。何紹基在其《東洲草堂詩鈔》卷十七至卷二十一中,與崇恩唱和的詩就達38首,這些詩既是二人日常交往的見證,也是他們深情厚誼的真實流露。咸豐七年(1857)臘月初六初雪,何紹基有詩柬雨齡中丞,中丞和詩,何紹基即疊韻奉報三首,有詩云:“公擁雙旌撫東土,海岱吝此如奇魂。”“敬誦來章甚悱惻,詩理要將天意回。”“濟時待紀公等績,濡筆何辭日幾回。”大有相見恨晚之意。咸豐八年(1858)春,崇恩足病,何紹基作詩相慰,有詩云:“自公末疾劇,增我客懷垢。茫茫欲廢寢,惘惘易中酒。”並注日:“聞公足疾劇,余夜每不成寐。”一片真情,感人肺腑。他在《語鈴道人遠寄論書二篇,仍疊前韻奉答》詩云:“論書亦何摯,心好不嘀口。夙窺六藝一,理蘊百端厚。”記錄了他們談論書藝,相互激勵的情景。在《得崇雨舲中丞書,以詩為答,疊過詩齡索酒韻》詩中有句云:“平生野意狎猿鹿,衫履粗疏忘次序。春風吹人無處著,一笑三齊又三輔。”友人雅集,詩酒唱酬,放浪形骸,此樂何極!咸豐九年(1859)四月,山東大旱。四月八日,從兗州請來靈石,供奉龍王廟,何紹基和崇恩率從屬每日兩次步禱,祈雨驅旱,並作詩記之:“嗟余頹廢不任職。為此寢食安敢偷。”五月十九日夜,何紹基得弟侄書,知蘇杭苦雨不晴,並告城南書院主講無人,湘中大吏欲邀其返湘,他在詩中猶豫不決:“佳節來問訊,驛使寄衣條。憐我久留滯,苦勸還鄉郊。把書懷友於,兀坐忽深宵……城南固自佳,濼社亦免囂。況逢主人賢,能使羈思消。”故土難離,且有南書院主講之位虛以待之,但何紹基還是感念崇恩的知遇之情,不忍離去。後來又在《雨舲中丞見示伊吾司馬侯猗碑,手鉤一通,適君以閣學內擢,因題碑后兼寫別懷》一詩中進一步寫到:“回憶讀碑幾愴熱,相與訂古忘宵昕。濼社秋風悵留滯,(木瓜)棱瑞靄瞻煙媼。”回憶與崇恩一起暢談詩文、考證碑帖的日子,多麼令人難忘啊!一直拖到次年九月,何紹基才因思鄉心切,告別濟南,起程返湘,從此與崇恩分別。何紹基與崇恩交情深厚,緣於二人性情相投、愛好相近和對彼此才華的傾慕。他們都喜好詩詞,尤愛宋代蘇東坡的詩詞。他們詩詞唱和,常疊東坡詩韻。在《東洲草堂詩鈔》中,何紹基贈崇恩的詩中疊東坡詩韻的就有《雨齡中丞賜和詩,兼和坡公海市篇見柬,奉答兩篇》、《中丞於十二二日得見海市作詩寄奉,和二篇》、《中丞淮縣寄來論詩詩,過獎拙作,八用坡韻奉迓,時廿六日酉刻》、《廿七日晨起得中丞鄒平寄詩,以餘思為浙游,懇款留行,九用坡韻奉迓,聞今日午刻可回省署》、《四月朔曰,雨齡中丞生曰,小詩奉賀,用坡公病中大雪韻》,等等,有時甚至一用再用,直至“九用”,他們對蘇東坡詩詞的熱愛可見一斑。同時,他們都痴迷於書法,尤愛顏真卿和蘇東坡。鄭文焯稱崇恩書法“繇顏入蘇”,可謂的評。崇恩於顏真卿之外,對東坡書法用功尤深。他寫對聯,也常集東坡帖中之字。曾見其對聯:“老桂盤雲蒼藤翳日;異石翻浪高松卷濤。”有跋日:“集坡仙洞庭春色、中山松醪二賦字,書奉峻生道兄先生即正。時在道光丁未十月五日,弟崇恩。”其集字可謂中規中矩,形神具備。而且,他研習東坡書法也頗有心得,正如‘他在《行書論書冊》中所云:“世謂坡公多偃筆,因以偃筆學之,真有毫釐千里之謬。坡蓋善用逆鋒折筆,所謂回腕藏鋒是也。.惟其筆筆折,是以筆筆方。惟其逆鋒,是以藏鋒。末學於此中甘苦既未親嘗,道聽途說輒敢訾議前賢,可嘆可嘆!”“坡書發源於王僧虔,泛濫於顏清臣、徐季海、李泰和(李邕),時復有楊風子家數;又能自出新意,以副其天生妙筆,實則與右軍、大令一家眷屬耳。世人見其自成一家,又見屍視魯公,遂謂坡專意學唐,未人晉賢之室。夫才質品詣如我髯翁(蘇軾),即不善書,當亦無愧晉賢,況其筆墨之妙,道微入神,實足以追配王氏父予而別開蹊徑耳!”真可謂提綱挈領,真知灼見。觀其書法,字形寬博,左低右高,鼓側之態近東坡:而其遒勁厚重、綿里藏針處,則得益於魯公。而何紹基書主要以魯公書法為體,以歐陽父子書法為骨,遍臨秦漢諸碑,溯本求源,融會貫通,自成高格。他們在藝術追求上有太多的共同語言,相互敬佩,相互激勵。何紹基有詩稱讚崇恩云:“語鈴道人真有道,腕力健運翔鵬鯤。和詩既許有同調,論書見謂能知言。公餘不廢譚藝樂,石墨磊落諧琴樽。”“先生卓然道戰勝,詩力如虎書如龍。”何紹基多次贈書法作品給崇恩,在榮寶齋出版社出版的《中國書法全集·何紹基卷》中有何紹基《致雨舲和拙詩兼和坡公海市篇》詩冊、《奉和雨齡海市》詩冊和《奉和雨舲湖亭觀荷》詩冊,紫禁城出版社出版的《九歌堂藏真·清代名家法書》中有何紹基《柬雨舲中丞闈中》及《寄家書》詩稿,均精彩絕倫。何紹基不僅欣賞崇恩的書法,也非常崇拜他的詩文,在東洲草堂詩鈔中曾云:“香南居士詩字格,於眉陽叟最服膺;因於顏行極戀繆,想見胸次常棱蹭”。崇恩也多次在詩中讚揚何紹基,如其奉答何紹基留別詩云:艮朋清言來幾回,相期妙意賞黃梅。閑雲野鶴忽孤往.磬口檀香方半開。畫艇煙波勞遠夢,蹇驢風雪盼歸來。巡檐索笑無佳句,恨不平分八斗才。有跋日:子貞仁兄大人賦詩留別,敬次元韻奉答即正。弟崇恩伏枕草草。

崇恩與收藏


清代中後期金石學的興起,訪碑、拓碑、拓本鑒藏成為學界風氣,出現了阮元張廷濟翁方綱、吳榮光、吳雲、陳介祺等一批著名人物,崇恩也是其中一員。他曾在山東、廣東、江蘇、浙江等地任官,每到一處,必以訪求金石為樂。由西藏返京后,“日追逐於琉璃廠廟市,物色法書名畫舊拓碑帖。偶有所得,賞奇析疑,亹亹不倦,往往上燈后始匆匆入城。人生賞心樂事,殆無有過於此者!”(31)崇恩收藏、鑒賞過的碑帖既多且精,在傳世的北宋拓《聖教序》墨皇本(天津博物館藏)、北宋拓《淳化閣帖》卷四(上海博物館藏)、《大觀帖》卷第二十四殘本(故宮博物院藏)、白玉蟾《足軒銘卷》(上海博物館藏)、元郭畀《日記》手稿本(上海圖書館藏)、趙孟頫《行書洛神賦卷》(天津博物館藏)上,都留有崇恩的題鑒、跋文,許多傳世品皆被列為國寶級文物,成為當今學術界研究、鑒賞歷代金石、碑帖必不可少的寶貴資料。
在崇恩的藏品中,使他最為得意的是《懷仁集王聖教序》宋拓本,居然有七種之多!經其鑒別,“墨皇本”為第一,“空山堂本”第二,“寶嚴本”第三。崇恩對“墨皇本”最為珍愛,摩挲多年,題跋累累。如云:“此本妙處全在腴潤。越精彩中越古厚,越生動中越渾淪。看去不覺其肥,而他宋本更未有肥於此拓者。此其所以足寶也。”“凡學行書當以《蘭亭》、《聖教》為宗,真書當以《廟堂》、《醴泉》為宗。《蘭亭》、《廟堂》真本久失,則《聖教》、《醴泉》尚矣。《聖教》須看其用筆之方,《醴泉》須看其用筆之圓。所謂方與圓者,以神不以跡,在氣不在力。顧非得北宋拓之精本,亦無由見之也。”崇恩赴西藏任職時,隨身攜帶此冊《墨皇本聖教序》,途徑山西、陝西、四川,接待他的官員紛紛借觀這本宋拓墨寶。他把沿途的所見所聞,也記錄在帖后的題跋里。
崇恩對宋代蘇東坡的人格、詩文、書法都極為敬佩。他作詩,常疊東坡某詩之韻,他寫對聯,也常集東坡帖中之字。他對東坡書法經常臨習,深有研究。他在《行書論書冊》中寫道:
世謂坡公多偃筆,因以偃筆學之,真有毫釐千里之謬。坡蓋善用逆鋒折筆,所謂回腕藏鋒是也。惟其筆筆折,是以筆筆方。惟其逆鋒,是以藏鋒。末學於此中甘苦既未親嘗,道聽途說輒敢訾議前賢,可嘆可嘆!
【淳化閣帖】第四卷有多種版本,現流傳至今的真正宋代舊拓祖本為崇恩題籤封面【北宋拓閣帖卷四】之版本。 1994年,佳士得公司組織中國古代書法拓本拍賣專場,其中就有【淳化閣帖】第四卷,此時,吳爾鹿建議美籍猶太收藏家安思遠競拍這本【淳化閣帖】。安思遠問吳爾鹿這件東西有什麼可比性,吳爾鹿告訴他,德國政府以300萬元美元購進有古登博戈插圖本《聖經》,可以與此類比。聽了吳爾鹿的建議,安思遠果然到場,將崇恩題籤封面的【淳化閣帖】第四卷拍進。安思遠拍得后,為進一步考證此卷的真實性,對卷內歷代收藏家的題鑒、印跡進行了一系列的鑒定、研究,其中崇恩題籤的封面及其印記自然成為鑒定的重中之重。

崇恩詩詞選


何玉史索觀香南精舍宋拓聖教第本題長歌代跋因次元韻答之
永和九年春禊罷,臨河一序矜初寫。真跡鼠繭閟幽宮,橅本歐虞各騰駕。古德慈悲懼散逸,妙腕玲瓏運神化。織珠為衣了無縫,融金鑄鏡光四射。因之聖教廣流布,欲與蘭亭互陵跨。謬說昔被子固惑,院體曾為通微詫。抵鵲崑山未知寶,獲雉陳倉乃稱霸。東洲居士書學精,慧眼能窺古賢罅。虞褚尚難逃斥呵,趙董那不擔驚怕。獨於仁師頗傾倒,謂雖集書猶蘊藉。敝齋翠墨茲甲觀,秘笈黃庭軼丙舍。棐幾今傳擬星鳳,疊石何敢方嵩華。品題洵足永千秋,鑒賞尤宜清九夏。兩家書畫舫中珍,奕奕虹光生午夜。
太史次前韻見答覆小書便面以贈稱許過情感愧交至疊韻奉報
斧柯未爛敲棋罷,梧竹涼陰似水瀉。問奇我自勤載酒,逭暑君毋輕命駕。吏散空庭領鶴行,晝長高枕隨蝶化。佳箑傳來詩句新,小字精能光彩射。險韻蘇黃最善押,盛名元白亦飛跨。論書得間豈刻苛,鑒古識真戒虛詫。獨有千古俯餘子,坐擁百城成二霸。君藏寶墨紫瓊珍,我弄珠泉青玉罅。拍手清歌鷗鷺馴,橫空硬語蛟螭怕。奇編插架恣涉獵,古拓堆床日枕藉。研金叩石參半解,喝月呼雲退三舍。狂來酒渴吸長江,興到書豪擘太華。投分愧為東道主,隨緣喜結西湖夏。翱翔文海拜詩王,麟篆降祥捫九夜。
三疊太史再和前韻和
奇兵屢出不容罷,其勢有如建瓴瀉。九霄鷹隼奮一擊,千里駑駘煩十駕。仙人嘯樹猿殊靈,陳編食字蠹曾化。各有微尚寄鍛屐,未可強同執御射。聽經猛虎猶能馴,斫陣生駒詎難跨。米顛潔癖不受污,子京印痴何足詫。繆篆雖變尚存古,分隸兼陳近雜霸。古人墨妙附驥尾,小璽紅泥補詩罅。精斯入賞多取憎,古乃足珍俗可怕。間尋幽事細商榷,靜鎮狂瀾遙慰藉。水退三篙笞上堤,雲消數朵山當舍。袖中奇石富東海,篋里殘碑影西華。翡翠啾啾響竹秋,蜩蟬寂寂過槐夏。向時奕壘審孤虛,池上開樽卞涼夜。
初夏郊居雜興
古寺雙橋外,清渠五柳前。開門賞疏豁,卜地得幽偏。墟里通漁市,人家隔水田。夕陽間倚仗,林壑倍蒼然。野色開平楚,湖光納一亭。彩虹澄霽影,白鳥破空青。波漾層層綉,山圍疊疊屏。翛然真意遠,行葯過前汀。
凈業湖雨小憩僧捨得句有懷李四侍郎次雷字韻
黑白雲花涌作堆,芙蓉墉外殷輕雷。風從荇藻交時見,雨自菰蒲響處來。投樹禽喧山寺暝,荷蓑人去野花開。每逢佳景思君共,恨不僧寮話茗杯
覺羅崇恩基本資料
系統號:No2755
系統號:002755
姓名:(清)崇恩
中歷生卒:
西曆生卒:
異名:異名 出處
(姓名)覺羅崇恩國立故宮博物院圖書文獻處清國史館傳稿 ,701003561號
(漢語拼音)Chongen
傳略:引文 出處
李殿林纂輯
崇恩列傳
崇恩列傳
覺羅崇恩正
國立故宮博物院圖書文獻處清國史館傳稿 ,702001643-1號
李殿林纂輯
崇恩列傳
崇恩覺羅氏
國立故宮博物院圖書文獻處清國史館傳稿 ,702001643-2號
李殿林纂輯
崇恩列傳
崇恩列傳
崇恩覺羅氏
國立故宮博物院圖書文獻處清國史館傳稿,702001643-3號
李殿林纂輯鄧蓉鏡覆輯
覺羅崇恩列傳
覺羅崇恩列傳
覺羅崇恩正
國立故宮博物院圖書文獻處清國史館傳稿 ,701001326號
覺羅崇恩列傳
覺羅崇恩列傳
國立故宮博物院圖書文獻處清國史館傳稿 ,701003561號
學歷:廩生
履歷:任期 出處
侍衛道光6年-道光7年國立故宮博物院圖書文獻處清國史館傳稿 ,702001643-1號
在乾清門上行走道光6年-道光?年國立故宮博物院圖書文獻處清國史館傳稿 ,702001643-3號
文選司筆帖式道光7年-道光14號國立故宮博物院圖書文獻處清國史館傳稿 ,702001643-1號
朝考監試大臣道光12年-道光?年國立故宮博物院圖書文獻處清國史館傳稿 ,702001643-3號
文選司主事道光14年-道光15年國立故宮博物院圖書文獻處清國史館傳稿 ,702001643-4號
考功司員外郎道光15年-道光17年國立故宮博物院圖書文獻處清國史館傳稿 ,702001643-4號
內館監督道光16年-道光?年國立故宮博物院圖書文獻處清國史館傳稿 ,702001643-1號
公中佐領(兼)道光17年-道光?年國立故宮博物院圖書文獻處清國史館傳稿,702001643-4號
文選司郎中道光17年國立故宮博物院圖書文獻處清國史館傳稿 ,702001643-4號
山東泰安府知府道光17年-道光20年國立故宮博物院圖書文獻處清國史館傳稿 ,702001643-1號
濟南府知府道光20年-道光21年國立故宮博物院圖書文獻處清國史館傳稿 ,702001643-1號
廣東惠潮嘉道道光21年國立故宮博物院圖書文獻處清國史館傳稿,702001643-1號
江蘇按察使道光21年-道光22年國立故宮博物院圖書文獻處清國史館傳稿 ,702001643-1號
山東按察使道光22年-道光23年國立故宮博物院圖書文獻處清國史館傳稿 ,702001643-1號
山東布政使(署)[道光22年-道光?年]國立故宮博物院圖書文獻處清國史館傳稿 ,702001643-4號
江甯布政使道光23年國立故宮博物院圖書文獻處清國史館傳稿 ,702001643-1號
山東巡撫道光23年-道光27年;咸豐4年-咸豐9年國立故宮博物院圖書文獻處清國史館傳稿 ,702001643-1號
藍翎侍衛道光28年-道光29年國立故宮博物院圖書文獻處清國史館傳稿 ,702001643-1號
駐藏幫辦大臣道光28年-道光29年國立故宮博物院圖書文獻處清國史館傳稿 ,702001643-1號
承恩侯道光30年-國立故宮博物院圖書文獻處清國史館傳稿 ,702001643-1號
三等侍衛咸豐3年-?國立故宮博物院圖書文獻處清國史館傳稿 ,702001643-1號
哈密辦事大臣咸豐3年-咸豐?年國立故宮博物院圖書文獻處清國史館傳稿 ,702001643-1號
奉天府府尹(署)咸豐3年-咸豐?年國立故宮博物院圖書文獻處清國史館傳稿 ,702001643-1號
浙江杭嘉湖道咸豐3年國立故宮博物院圖書文獻處清國史館傳稿 ,702001643-1號
山東布政使咸豐3年-咸豐4年;咸豐4年國立故宮博物院圖書文獻處清國史館傳稿 ,702001643-1號
山東巡撫(署)咸豐3年-咸豐?年國立故宮博物院圖書文獻處清國史館傳稿 ,702001643-1號
內閣學士咸豐9年國立故宮博物院圖書文獻處清國史館傳稿 ,702001643-3號
禮部侍郎銜(兼)咸豐9年國立故宮博物院圖書文獻處清國史館傳稿,702001643-3號
太常寺少卿咸豐9年-咸豐?年國立故宮博物院圖書文獻處清國史館傳稿 ,702001643-3號
副都統銜同治1年-同治4年國立故宮博物院圖書文獻處清國史館傳稿 ,702001643-3號
阿克蘇辦事大臣同治1年-同治4年國立故宮博物院圖書文獻處清國史館傳稿,702001643-3號
隸屬:覺羅廷庸(長子) ; 覺羅廷傑(次子)
八旗:隸屬:滿洲正紅旗
朝代:
單位:本筆資料由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與國立故宮博物院圖書文獻處共同製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