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花豆
奶花芸豆的簡稱
奶花豆,是奶花芸豆的簡稱,豆科。常見的奶花豆有:圓奶花豆,白奶花豆,紅奶花豆,腰形奶花豆等等。是喜溫涼型作物,適宜涼爽而濕潤的氣候條件。在我國種植地域廣泛,山東,東北,廣西,雲南,內蒙等都有種植。
奶花豆
奶花芸豆為半蔓生型,株高0.8~1.3米,主莖直或彎,分枝長度超過主莖,主莖與分枝角度大,頂部呈纏繞或攀緣狀。在土壤乾旱瘠薄的情況下直立不倒;在肥水充足、氣溫高、濕度大的情況下,纏繞性增加,甚至倒伏。栽培中,應合理密植,通過增行距、縮株距(密度15萬~19.5萬株/公頃、行距不小於60厘米),建立合理群體結構。
奶花豆在我國種植地域廣泛,山東,東北,廣西,雲南,內蒙等都有種植。
奶花豆
奶花豆是不耐鹽鹼的作物,所有類型土壤在整地時都要達到“齊、平、墒、碎、凈、松”六字標準,尤其突出“墒、碎”。在選地時應選土層深厚、前茬為非豆類的壤地。播前噴施氟樂靈、乙草胺等土壤處理劑防除雜草,以保證奶花芸豆苗粗、苗壯。
選擇大小均勻、飽滿的籽粒作種子,用種子重量0.3%的多菌靈拌種,播種時採用50厘米的行距,每667平方米播種量12千克,播深4厘米左右。為保證苗全,施有機肥1.5~2噸作底肥,每667平方米再施磷酸二銨8~10千克作種肥,施於10厘米以下土層中,切忌種子與肥播於同一土層。
奶花豆
奶花豆苗顯行后,應及早中耕,以疏鬆表土,提高地溫,潮土區還可達到去濕的目的,從而促進根系發育。頭遍中耕深度應在8~10厘米,間隔15天左右,進行第2遍中耕,深度10~15厘米,結合2次中耕進行間苗,每米留苗7~8株。
2、追肥
在盛花期結合開溝,每667平方米施尿素10千克及磷酸二銨1~2千克;鼓粒灌漿期噴施農高手等高效葉面肥2次。
3、灌水
苗期應適當控制水分,一般初花期灌頭水,在潮土區,只要水分不缺,應盡量不澆水;在盛花期,應注意保證水的供給;後期進入成熟階段時,應適當控制用水。
4.病蟲害防治
在全株豆莢有2/3以上由綠變黃、田間有85%左右的植株達到此標準時,選擇晴天的早、晚即可進行人工收割,並拉運至曬場。豆莢曬乾後進行脫粒,然後揚凈、晾曬,在籽粒含水量不超過14%時,入倉貯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