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翰二世
拜占庭皇帝
約翰二世·科穆寧“美男子”(希臘語:Ίωάννης Βʹ Κομνηνός “Kaloïōannēs”,1087年9月13日-1143年4月8日),作為拜占庭帝國科穆寧王朝復興時期的第二位皇帝於1118年~1143年在位。被稱作"美男子“或”好人約翰“的他是阿萊克修斯一世皇帝與皇后伊琳娜·杜卡妮婭的長子。他是一位虔誠且極富惻隱之心的君主,並決心撫平半個世紀前曼茲科特戰役給帝國留下的創傷。
約翰二世被認為是科穆寧王朝最偉大的皇帝之一。在他25年的統治生涯中他與西方的神聖羅馬帝國締結了同盟,又在巴爾幹擊敗了佩切涅格人、匈牙利人和塞爾維亞人。並且親自指揮龐大的攻勢來對抗小亞細亞的突厥人。約翰的行動扭轉了東線的戰略平衡,而且光復了大量小亞細亞半島為突厥人所侵佔的拜占庭城鎮城市和堡壘。在東南方,他又設法控制了從門德雷斯河以西至乞里奇亞和塔爾蘇斯的所有道路。這有力地展示了拜占庭皇帝在基督教世界中的領導者地位。約翰二世還成為了拜占庭與十字軍聯軍的領導者並挺進穆斯林佔據的敘利亞地區。儘管約翰為了遠征耗費了巨大的精力但他的希望還是落空了。十字軍盟友的推諉並且他們不願和他的軍隊奮戰在一起,這種模稜兩可的同盟關係使得約翰倍感失望。在約翰二世時期,帝國人口又重新恢復到了1000萬人左右。
不幸的是,相比於約翰的父親阿萊克修斯一世或他的兒子曼努埃爾一世, 同時代或是略晚的史家對約翰二世的統治記述較少,尤其是內政方面。
拉丁史學家威廉形容約翰二世不僅身材矮小而且相貌是不尋常得醜陋。他的眼睛、頭髮、皮膚都黑得像是一個摩爾人。儘管他相貌醜陋但他卻被稱為“好人”與“美男子”。他的外號的來源可能不是因為他的外貌而是因為他的性格。約翰像他的父母一樣極為虔誠。而且他對於自己的家庭成員的言行都加以嚴格管教。他的每頓餐食都非常的簡樸,而且他還經常在演講中訓斥那些生活奢靡的朝臣們。他的演講風格嚴肅卻又不乏幽默風趣的巧妙辯駁。對於他的孩子們他是一位慈愛的父親,而且給他的孩子們制定了很高的標準。但對於他的妻子他是一位忠實的丈夫。儘管他的個人生活非常簡樸,但他認為推崇華麗的儀式有利於彰顯帝國的強盛。這些舉措使得他受到了他的臣民極高的尊重。
約翰當時曾因他的虔誠與和善而聞名,在那個殘忍的時代中他被認為是一位仁慈的統治者。他因他從不處死或致殘任何人而馳名。他還慷慨的投入到慈善事業中。因此被稱作是拜占庭的馬庫斯·奧勒留。受他的高尚的品格與宗教虔誠的影響,禮儀儀式在他的時代獲得了巨大的發展。透過他數次指揮軍隊保衛帝國的表現來看,他在戰鬥中可以表現出了他極高的自制力與勇氣,在戰場上是一位十分傑出的軍事家。
左:約翰二世 右:其長子阿萊克修斯
阿萊克修斯一世隨後就在當晚駕崩。儘管他的母親極力勸說,但是因為約翰對權力的控制非常虛弱,所以他始終拒絕參加父皇的葬禮。在幾天內他的地位就逐漸穩固了。然而,約翰登基還未滿一年,約翰二世發現了一個旨在讓他下台的陰謀,證據直指他的母親和姐姐。由於安娜的丈夫尼基弗魯斯對他妻子的陰謀毫無興趣,所以安娜企圖扶植他丈夫登基的陰謀也隨之破滅。安娜的所有財產都被查抄,皇帝希望將她的財產都送給他的好友約翰·阿克蘇赫。但阿克蘇赫明智地拒絕了,最終在阿克蘇赫的影響下約翰和姐姐達成某種程度的和解並且她的財產也被返還。太后伊琳娜被遣送到了修道院,安娜似乎也退出了政治生活,她深居簡出地成為了一位歷史學家。然而她的丈夫尼基弗魯斯卻被皇帝委以重任。為了維護他自己的權力延續,約翰於1122年將他年輕的兒子阿萊克休斯加冕為共治皇帝。
約翰二世時期的金幣
家族內興起的反對約翰登基的陰謀活動,影響了約翰的統治方式—他任用王族外的人擔任官職以幫助治理帝國,這一點與其父將王室成員與大部分軍政要職相聯繫的方式顯著不同。
約翰·阿克蘇赫是約翰二世唯一的摯友,也是皇帝最親近的顧問。他本是一個突厥人,尼西亞城破后還是孩子的他便被俘並被作為禮物獻給了約翰的父親。阿萊克修斯皇帝認為阿圖什將是他兒子的一位好夥伴,所以阿圖什得以與皇子一同在帝國宮廷中成長。約翰二世即位后阿克蘇赫立即就被任命為大統領 megas domestikos(Greek: μέγας δομέστικος)即為拜占庭軍隊的總司令。曼努埃爾一世統治早期,還成為了帝國內政的首席管理者並掌管”國璽“。這個非正式的職位就像當時的 mesazon(調解人)也相當於維齊爾或現代的首相。這次委任是標誌性的,徹底背離了阿萊克修斯一世時任人唯親的方針。皇室成員們隱藏了他們對這個決定的怨恨,當雙方會面的時候,他們被迫對阿圖什表示敬意。
皇帝完全信任他所任命的官員,他們往往因自己的能力被選拔而不是與皇室家族和貴族宗族的聯繫。直到他的統治結束,他也不希望皇室成員干涉政治事務。約翰還指定了許多他父親以前的僕從擔任高官如:Eustathios Kamytzes,Michaelitzes Styppeiotes和George Dekanos。在阿萊克修斯一世統治晚期、約翰的母親處於支配地位的那段時間裡,這些人都在政治上受到排擠。約翰二世也培養了許多優秀的人才其中包括Gregory Taronites,Manuel Anemas 和 Theodore Vatatzes。他們的后兩位還成為了約翰的義子。
儘管約翰二世失去了對皇親國戚們的依賴與信任,但他的政府也與其父父親依然有許多的相似之處,例如對宗教的虔誠與嚴肅的政治基調。其實,一些阿萊克修斯對於政務上的建議還被以詩歌的形式被收集起來並被稱作Mousai。這本書是為了告誡約翰而寫的書中勸誡他在治國上首要的是維護公平正義並保持財政上的充足。即使在老皇帝去世之後,他的執政建議也能因此繼續影響他的兒子。
約翰的軍事行動使得安娜托利亞西部的軍事實力與經濟得到了穩定的恢復,這使他可以開始對這些地區設立普羅尼亞制度了(provincia)。行政中心在非拉鐵非城的色雷斯松軍區被重新建立。在色雷斯松(Thrakesion)以南一個名為Mylasa and Melanoudion 的軍區也被建立。
約翰二世對西方外交政策的核心就是與神聖羅馬帝國皇帝們結盟。這一政策是很有必要的,因為可以減少南義大利的諾曼人對帝國巴爾幹領土所造成的威脅。在西西里的羅傑二世稱王並在南義大利獲得了至高無上的地位之後,這一威脅變得尤其嚴重了。為了報答神羅皇帝洛泰爾三世在1136年入侵諾曼人的領地並向南一直推進到巴里,他獲得了拜占庭的回報,其中包括一份巨大的酬金。由於教宗英諾森二世與教會在義大利的領地受到了支持對立教宗Anacletus II的羅傑二世的威脅,所以他也加入了約翰與洛泰爾的聯盟。然而事實上該同盟難以抗衡羅傑二世,羅傑於1139年通過米尼亞諾條約從教皇處獲得了君位。洛泰爾三世的繼任者康拉德三世尋求約翰最小的兒子曼努埃爾能與德國皇室聯姻。最終,康拉德的小姨子Bertha of Sulzbach出嫁到了拜占庭。與此同時,羅傑二世也希望能與約翰二世的兒子聯姻,但他卻沒能成功。
約翰二世傾向於干涉妻子的娘家匈牙利王室,拜占庭帝國把在君士坦丁堡接待流亡的匈牙利王位競爭者視為擴大帝國影響力的方法和有用的安全策略。然而,匈牙利人卻將這種干涉視為戰爭的挑釁。匈牙利與塞爾維亞的聯盟給拜占庭在巴爾幹西部的領土造成了嚴重的威脅。
約翰對東線的外交政策與他的父親相似——即挑起科尼亞蘇丹與控制安納托利亞內陸東北部的達尼什曼德王朝之間的矛盾。塞爾柱蘇丹Mas'ud還提供軍隊支援約翰進攻達尼什曼德王朝的城市Kastamuni,但是和塞爾柱人的聯盟被證明是不可靠的,塞爾柱軍隊放棄了這次出征,趁夜拔營而去。
在黎凡特的十字軍國家普遍承認拜占庭對於安條克的主張是具有法律效果的,但實際上只有當拜占庭皇帝以武力威脅他們的時候他們才會承認。約翰二世在黎凡特的外交最高峰是1137年他接受了安條克親王 埃德薩伯爵 的黎波里伯爵的效忠。拜占庭帝國渴望被認為擁有全部十字軍國家的宗主權,其野心在在約翰在通告耶路撒冷王國國王福爾克他將去耶路撒冷武裝朝聖時便可見一斑。
約翰二世皇帝給教宗英諾森二世的信
持續不斷的戰爭幾乎佔據了約翰二世的大部分統治時間,而且他不像他的父親一樣熱衷於參與神學研究和教義辯論,他看起來滿足於把宗教事務交給宗主教(牧首)和教會階層去處理。只有當宗教直接影響到了帝國政治,例如有關教宗或希臘拉丁教會聯合的時候約翰才會參與其中。他還組織了許多希臘與拉丁教會間的神學辯論。
約翰和他的妻子共同參與了宗教與慈善事業,並以他們接手籌建的許多教會建築而聞名,其中包括著名的君士坦丁堡潘托克拉托爾基督修道院(意譯為全能者基督修道院,今天的澤伊雷克清真寺,約翰二世的皇后在此興建了基督全能者修道院(Christ Pantokrator),包括基督全能者教堂、圖書館和醫院。皇後去世后,皇帝在第一座教堂之北又修建了仁慈堂(Theotokos Eleousa),對外開放。1136年增建聖米迦勒小堂連接兩座教堂,作為科穆寧王朝和巴列奧略王朝的皇家陵墓,約翰二世夫婦、約翰五世等多位皇帝、皇后安葬於此”)。這座修道院由三座教堂組成,它被形容為中期拜占庭帝國在君士坦丁堡最重要最富影響力的建築之一。一座配有五所病房的醫院隸屬於這座修道院,並向所有社會階層的公眾開放。這座醫院裡有許多不是修道士的專業平信徒醫生在這裡工作。這座修道院還成為了科穆寧王朝的皇家墓地。
針對保羅派與博格米派異端追隨者激烈的迫害是阿列克修斯一世統治晚期(最後幾年)的特色, 儘管對異端分子的壓制措施仍然生效,但沒有記錄提及到約翰的統治時期有這樣的迫害行動。在君士坦丁堡召開的一次宗教會議中調查了在許多修道院中流傳的一位名叫Constantine Chrysomallos的已故僧侶的作品。基於這些作品中包含了博格米派信條與儀式的元素,他們被君士坦丁堡宗主教Leo Styppes於1140年5月下令焚毀。
皇室家族中的一位成員阿德里安·科穆寧(約翰的叔叔伊薩克~科穆寧的兒子)被他的堂兄約翰二世委以重任。阿德里安成為了一位僧侶並陪同約翰參加了1138年的戰役。當保加利亞作為一個自治教區需要一位德高望重的人作為主教時。阿德里安不久就被任命為保加利亞大主教。
往日帝國的潘托克拉托爾教堂
儘管約翰二世曾獲得過許多次戰鬥的勝利,但他的軍事戰略卻是依靠佔領並控制各居住點的防禦工事來構築穩固的邊界防禦。約翰二世統治時期大約組織了25場圍攻戰。
約翰二世繼位后,他就拒絕承認其父於1082年與威尼斯共和國簽訂的條約,該條約慷慨地給予了義大利城邦在拜占庭帝國內獨一無二的貿易特權。然而政策的轉變並非是緣於經濟方面考量。正當拜占庭尤其依賴於威尼斯的海軍援助時,一個涉及威尼斯人辱罵帝國皇室成員的事件導致了衝突的爆發。拜占庭報復性地進攻了科孚島之後,約翰又流放了在君士坦丁堡的威尼斯商人。但這卻得到了更進一步的反擊,一支由七十二艘船組成的威尼斯艦隊洗劫了羅德島、希俄斯島、薩姆斯島、萊斯博斯島並佔領了愛奧尼亞海的凱法利尼亞島。最終約翰被迫妥協;戰爭對他來說已成賠本買賣,並且他也不打算挪用陸軍軍費去為海軍建造新艦隻。約翰重新承認了1082年的條約。雖然如此,這次窘境卻沒有被帝國完全遺忘,並且它激勵著約翰二世的繼任者曼努埃爾一世數年後去重新建立一支強大的拜占庭艦隊。
1119-1121年約翰擊敗塞爾柱突厥人後,他開始將安娜托利亞西南部掌握在自己的控制下。隨後在1122年,約翰又迅速地將他的軍隊運送到歐洲去抵禦已經跨過多瑙河邊境入侵Paristrion地區的切佩涅格人。這些入侵者還得到了基輔大公的輔助。當切佩涅格人突入色雷斯時約翰包圍了他們。為了騙取他們的信任約翰還提出願意簽訂一份對他們有利的條約,隨即他又組織了一場對切佩涅格人車陣的毀滅性突襲。Beroia戰役戰鬥非常艱難,約翰的腿也被射中了一箭,但最終拜占庭軍隊贏得了一場慘重的勝利。由大量英格蘭人組成的瓦蘭吉衛隊在這次戰役中對突破切佩涅格人的車城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他們使用他們著名的長斧為部隊開闢了前進的道路。這場戰役也有效地終結了切佩涅格人作為一個獨立民族的存在;許多戰俘被安置在邊境上成為帝國的農兵。
瓦蘭吉衛隊突破佩切涅格人的防線
約翰與匈牙利公主皮羅什卡的婚姻將他捲入了匈牙利王室的鬥爭之中。約翰為匈牙利王位的潛在繼承人Álmos提供庇護的行為,引起了匈牙利人對他的戒心。之後在史蒂芬二世的率領下匈牙利人於1127年入侵了拜占庭的巴爾幹領土並且將戰事持續到1129年;然而另一種說法是1125年拜占庭反擊了匈牙利的入侵以及次年新一輪戰爭的爆發。塞爾維亞戰役可能發生在對匈牙利戰爭的兩個階段之間。約翰對塞爾維亞組織了一場突襲,並將很多塞爾維亞人集合起來運送到小亞細亞的尼科米底亞作為軍事移民,此舉是為了報復他們與匈牙利聯合對抗帝國。這麼做一部分是為了恐嚇塞爾維亞屈服(至少塞爾維亞在名義上還是拜占庭的保護國)另一部分也是為了加強帝國在東方邊境抵禦突厥人的力量。於是塞爾維亞又一次承認了拜占庭帝國的宗主權。而匈牙利軍隊進攻了貝爾格萊德、尼什和索菲亞,位於色雷斯菲利普波里斯附近的約翰的軍隊在多瑙河艦隊的支援下隨即展開了反攻;在一個細節並不清楚但十分具有挑戰性的戰役之後,皇帝最終成功在Haram or Chramon堡壘(今Nova Palanka)擊敗了匈牙利和他的塞爾維亞盟友的軍隊;匈牙利人之所以遭受了巨大的傷亡是因為當他們在過橋時因遭到了拜占庭軍隊的襲擊而潰散。在此之後匈牙利人通過進攻Braničevo又立即與約翰挑起了新的戰事。除了拜占庭軍隊的勝利之外,Choniates(12世紀的拜占庭編年史作家)還提到了幾個促成和平恢復的條約。匈牙利人承認拜占庭對Braničevo的控制,貝爾格萊德和瑟烏姆也恢復了自11世紀六十年代以來被匈牙利所侵佔的Sirmium地區(Choniates稱之為Frangochorion)。兩國之間的嚴重分歧也隨著1127年匈牙利繼承人Álmos的去世而消除了。
在約翰統治的早期,突厥人的推進使得帝國在小亞細亞西部的邊境戰事十分的緊迫,他於是決心要將突厥人驅趕回去。1119年,塞爾柱人切斷了安娜托利亞西南海岸城市安塔利亞附近的道路聯繫。約翰二世與約翰·阿克蘇赫收復了老底嘉與索佐波利斯之後,帝國與安塔利亞之間的路上聯繫被重新開通了。這條道路的重要性也體現在打通了與乞里奇亞和敘利亞十字軍諸國的路上聯繫。
隨著匈牙利戰事的結束,約翰得以將他餘下的大部分時間集中在小亞細亞的局勢中。1130~1135年,他在幼發拉底河上游的馬拉蒂亞開展了一場對抗達尼什曼德酋長國的戰役。在他的大舉進攻之下,突厥人暫停了在小亞細亞擴張的腳步,之後約翰準備主動打擊敵人。為了將科穆寧家族的發祥地Kastamonu(Kastra Komnenon)重新掌握在帝國的控制之下,約翰緊密謀劃了一系列針對突厥人的戰役;並且在干革拉城留下了兩千多名衛戍部隊。由於約翰一座接一座的攻克了敵人的據點,他很快就贏得了一個令人敬畏的稱號“破城者”。許多在曼茲柯爾特戰役之後失去的地區都被收復並駐守。然而,在東北方達尼什曼德王朝的強大威脅下,這些難以防守的新佔領區(例如Kastamonu)甚至在約翰還在君士坦丁堡慶祝它光復時就被突厥人重新佔領了。然而在約翰的堅持不懈下,Kastamonu又再一次易手。
1139年春,皇帝與一群在Sangarios河流域劫掠的突厥人(也有可能是土庫曼牧民)的交戰中取得了勝利,並通過驅散他們牲畜的方式顯著地斷絕了這些人的生活來源。他之後率領軍隊沿著黑海南岸經過比提尼亞和帕夫拉果尼亞行軍來對抗達尼什曼德突厥人。隨著Constantine Gabras在特拉布宗獨立政權的結束,Chaldia所管轄的地區又重新回到了帝國的控制之下。但約翰卻沒能在1140年對新凱撒利亞城的包圍戰中奪取該城。拜占庭軍隊的戰敗更多的原因是天氣而不是與突厥人的戰鬥:當時的天氣非常糟糕,大量的軍馬死亡,糧食也開始短缺。
在黎凡特,皇帝再次主張增強帝國對十字軍諸國宗主權並聲稱他在安條克的權利。1137年他從乞里奇亞亞美尼亞公國手中奪取了塔爾蘇斯、阿達納、摩普綏提亞,奇里乞亞亞美尼亞國王列翁一世與他的大部分家人都成為了俘虜被掠到君士坦丁堡,這為帝國打通了通往安條克公國的路徑。1137年,安條克親王普瓦捷的雷蒙德、埃德薩伯爵喬斯林二世分別向皇帝稱臣。甚至的黎波里伯爵雷蒙德二世也急忙向約翰表示臣服,就如同他的前任在1109年向約翰的父親所做的一樣。這些舉動使約翰接下來能夠領導一直由拜占庭/安條克以及埃德薩組成的聯軍共同對抗敘利亞的穆斯林。儘管阿勒頗因太過強大而不能進攻,但巴拉特、Biza'a、Athereb、馬拉特努曼以及Kafartab等堡壘都被相繼攻取。
儘管約翰為了基督徒的事業在敘利亞戰場艱難戰鬥,他的盟友安條克親王雷蒙德和埃德薩伯爵喬斯林二世卻在約翰二世圍攻夏薩期間坐在一起玩骰子袖手旁觀。十字軍王公們與約翰之間互不信任,並且沒人希望別人參加戰爭來取得利益。雷蒙德也想保住安條克,因為他曾承諾:如果約翰成功奪取了阿勒頗、夏薩、霍姆斯以及哈馬,他將把安條克轉交給約翰。拉丁和穆斯林方面的史料描述了圍城中約翰表現出的活力和武勇。這座城市最終被攻陷,但其衛城依然在負隅頑抗。夏薩的埃米爾同意支付一筆巨額賠款,成為了約翰的臣屬並支付年貢。約翰此時已經對他的盟友們失去了所有的信心,並且贊吉的軍隊就要馳援這座城市,因此皇帝只好不情願地接受了這個條件。
約翰二世指揮圍攻夏薩
1142年初,約翰為確保(在乞里奇亞的遠征軍與帝國首都)通過安塔利亞的聯繫線而對科尼亞的塞爾柱人發動了戰役。就在這場戰役期間,他的長子共治皇帝阿萊克修斯因熱病而去世。在確保了他的路線之後,約翰為了收復安條克著手對敘利亞發動了新的遠征。這次遠征約翰還計劃帶著他的軍隊一起去耶路撒冷朝聖。耶路撒冷國王福爾克,因懼怕皇帝的軍事優勢將會迫使他的王國向拜占庭稱臣並承認其宗主權而乞求皇帝只帶適量的護衛前來。福爾克稱他貧瘠的王國無法支持如此一支龐大的軍隊通過。這一溫和的請求致使約翰二世決定推遲他的遠征。約翰迅速來到北敘利亞,強迫喬斯林交出人質(作為臣服的保證),其中包括喬斯林的女兒,他之後提出安條克的城市及衛城都將交給皇帝。普瓦捷的雷蒙德為拖延時間提議由安條克全體大會公投決定。季節的變化也促使約翰決定將他的軍隊率領至乞里奇亞過冬,隨後在來年重新進攻安條克。
在為他的軍隊重新做好進攻安條克的準備之後,約翰開始在乞里奇亞陶魯斯山區獵野豬取樂,1143年4月8日他意外地被一支毒箭傷到了他的手。起初約翰忽視了他的傷,這使得之後他的傷勢愈發嚴重,他在事故的幾天後便可能因敗血症去世了。還有一種說法是約翰被其軍中因不滿於其進攻安條克同宗的拉丁裔士兵密謀刺殺,並且他們希望他親西方的兒子曼努埃爾繼承皇位。這一猜想在第一手史料里沒有明顯的證據。約翰生前最後一件大事便是指定他的小兒子曼努埃爾為自己的繼承人。約翰選擇曼努埃爾而非其兄長伊薩克有兩條有記載的證據:伊薩克的脾氣易怒,並且曼努埃爾的膽識已經在Neocaesareia戰役中顯現了出來。另一個證據據稱是源自AIMA預言的選擇,它預言約翰的繼承人名字的首字母應該是“M"。約翰二世的摯友約翰。阿克蘇赫,儘管有記載他苦勸垂死的皇帝,伊薩克才是更合適的繼承人,但還是在確保曼努艾爾獲得皇權不受任何公開挑戰上做出了貢獻。
14世紀法國手稿:打獵中的約翰二世
歷史學家約翰·伯肯梅爾最近認為約翰的統治是科穆寧王朝中最成功的一部分。在《1081-1180年科穆寧王朝軍隊的發展》一書中,他強調正是由於約翰的戰爭注重於圍城戰而不是有風險的對戰。伯肯梅爾認為約翰每年發動有節制的戰役,實際目標比他兒子曼努埃爾一世明智得多。從這一觀點來看,約翰的戰爭對拜占庭更為有益,因為他們保護了缺乏可靠邊境的帝國核心區域,並最終擴展了帝國在小亞細亞的領土。突厥人被迫轉向防禦,同時約翰通過與神聖羅馬帝國皇帝結盟來對抗西西里的諾曼人來保持帝國的外交優勢地位。
大致上,約翰毫無疑問留下了一個比他剛繼位時好得多的帝國。當他去世時已經有大量的領土被光復,並且他使收復安娜托利亞中部以及重建幼發拉底河防線的目標成為可能。然而,安娜托利亞內陸地區的希臘人卻日益習慣於突厥人的統治並且發現其比拜占庭時期要更好。讓安納托利亞中部的突厥人、塞爾維亞人乃至黎凡特的十字軍國家屈服並承認帝國宗主權相對容易,但如何將這附庸關係轉化為對帝國安全的堅實保障卻非常棘手。這些問題最終都遺留給了他聰慧機敏的兒子曼努埃爾去試圖解決。
1143年拜占庭帝國疆域
約翰二世·科穆寧在1104年迎娶了匈牙利國王拉迪斯勞的女兒皮羅什卡公主(后改名伊琳娜);這次聯姻的目的是為了彌補匈牙利國王科洛曼時所失去的領土。伊琳娜在政治上基本上沒有影響,她非常虔誠並且養育了一大家的孩子。伊琳娜去世於1134年8月13日她在不久后便被尊奉為聖伊琳娜。約翰二世與伊琳娜共育有八個子女:
Alexios Komnenos, 自 1122 to 1142成為共治皇帝
Maria Komnene ( Alexios的雙胞胎姐姐), 嫁給了John Roger Dalassenos
Andronikos Komnenos (死於 1142年)
Anna Komnene, 嫁給了 Stephen Kontostephanos
Isaac Komnenos(死於1154年)
Theodora Komnene 嫁給了Manuel Anemas
Eudokia Komnene 嫁給了Theodore Vatatzes
曼努埃爾一世皇帝
1.
Alexios Komnenos, 自 1122 to 1142成為共治皇帝
2.
Maria Komnene ( Alexios的雙胞胎姐姐), 嫁給了John Roger Dalassenos
3.
Andronikos Komnenos (死於 1142年)
4.
Anna Komnene, 嫁給了 Stephen Kontostephanos
5.
Isaac Komnenos(死於1154年)
6.
Theodora Komnene 嫁給了Manuel Anemas
7.
Eudokia Komnene 嫁給了Theodore Vatatzes
8.
曼努埃爾一世皇帝
皇后伊琳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