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光榮
雲南中醫學院教授
呂光榮,男,漢族,中共黨員,1943年2月出生於雲南昭通,教授。
主要研究領域:中醫學。獲國務院政府津貼,國務院表彰為“為高等教育作出貢獻”,獲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成為雲南中醫學院第一位獲此殊榮的教授,被譽為雲南中醫界泰斗。入選國務院授予的全國500名老中醫名錄、第五批全國老中醫專家學術經驗繼承工作指導老師雲南省18人之一。
幼承家學,受儒醫外祖父秦友儀先生家傳,師從母親秦世鳳學習中醫、中藥、針灸。
時間 | 院校 | 專業 | 學位 |
1962年-1966年 | 雲南中醫學院 | 中醫 | 學士 |
1966年-1970年,雲南中醫學院,留校任教。
1970年-1977年,雲南省第一人民醫院,住院醫師。
1977年,創辦《雲南中醫學院學報》,並任主編。
1978年,任雲南中醫學院,教務處副處長。
1987年,雲南中醫學院附屬二院直屬醫院院長。
1997年,雲南中醫學院副院長。
2003年,雲南中醫學院正院級巡視員。
外祖父秦友儀,母親秦世鳳。
科研領域
主張中醫教學改革,增強中醫教學的科學性,實踐性、系統性。
前瞻性提出中醫是數理醫學;廣泛地進行雲南中草藥資源調查;開創中醫心繫病研究,出版心繫病防治專著;開創中醫腦生理、病理研究,出版腦病診治專著;倡導古氣功文獻研究並主編全國首部氣功專業辭典;將“中醫超前診斷”和“綜合治療”技術應用於臨床實際。
在中醫科研上,創辦《雲南中醫學院學報》,並任主編,強調中醫經典的研究和學術交流。全面閱讀古醫籍文獻及諸子之學,並深入研究道家(含道教)和佛家學說,同時開展中醫心、腦病學,中醫老年病學及氣功學古文獻研究。
在中醫臨床上,率先提出“辨病而後再辨證論治”,形成特色鮮明的中醫診療體系,診斷上明確症、病、證三者的遞進關係,有機結合現代醫學的知識;治療上以證為核心,分層治療,為中藥、針灸與氣功導引三位一體的綜合治療體系。尤其在心腦血管疾病的治療、老年退化性疾病、不孕症等慢性病、疑難雜症的治療中,療效明顯。
出版圖書
1987年《中醫腦病證治》由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北京)出版,1989年台灣出版繁體字本。
1987年《老年病》由人民衛生出版社出版。
1989年《氣功學基礎》由人民衛生出版社出版。
主編圖書
1988年《中國氣功辭典》由人民衛生出版社出版,融道家、儒家、佛家、醫家、仙家、雜家的學說於一爐,獨樹一幟,是迄今為止國內收辭目最多的氣功專業辭典,為國內外第一部氣功工具書。
1990年《中國氣功經典》由人民體育出版社出版,被列為亞洲運動會獻禮書。
參與撰寫
《全國中醫學院考試題解》的雲南中醫學院部分。
《中國傳統老年醫學文獻精華》的氣功類部分。
《中醫實用老年醫學》中部分疾病的辨證論治。
《中華大典·醫藥衛生典·衛生學分典》由2015年巴蜀出版社出版。
論文論著
有《中醫學院中醫專業的課程設置》《論病與症》《現代中醫學術流派爭鳴問題》《論腦與衰老》《論經絡》《論中醫是數理醫學》《真心痛綜合治療研究》《針灸治療脈律失常達的研究》等論文論著,總計500餘萬言。先後在《雲南中醫學院學報》《雲南老齡工作通訊》《遼寧中醫雜誌》等,發表論文30餘篇。
創辦雲南中醫學院函授大學、夜大學及各類成人進修學習班,首開雲南中醫成人教育的先河。
雲南民族民間醫藥研究會會長,中國老教授協會雲南省分會副會長、中國老教授協會雲南省中醫學院老教授協會會長。
時間 | 獎項名稱 | 項目 |
1988年 | 年度“優秀圖書獎” | 《中國氣功辭典》 |
1990年 | 雲南省有突出貢獻優秀專業技術人才 | |
1992年 | 國家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 | |
2021年 | 2021年度中國老科協獎 |
呂教授,熟讀古醫籍文獻及諸子之學,深入研究中醫心、腦病學、中醫老年病學、氣功學古文獻研究及其道家(含道教)和佛家學說進行臨床研究。
呂教授桃李滿天下,幾乎各省都有他的學生,更有洋學生不遠萬里前來求學,《昆報》《雲南日報》《春城晚報》均有相關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