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箭節

插箭節

插箭節是藏族民間流傳的古老的由祭祀儀式衍化而成的節日。在遠古時代,當藏族社會由採集、捕獵階段進入到農牧業經濟后、人的力量已越來越多地顯示出來,人們開始由對動物等的圖騰崇拜,轉到對人類自己身上。部落祖先中那些最強悍的英雄,逐漸被人們奉為可驅逐一切"魔鬼"、災禍、主宰人生死的"保護神"。藏族先民信奉的"保護神",主要是"贊神、"敵神"(戰神)、"陽神"(男神)等等。在藏區普通保留的插箭節儀式,實際上就祭祀是、祈求"保護神"保護的儀式。

節日來源


東部藏區特別是安多地區,各個部落、各個地域都有著自己的保護神。對於老百姓來說,這些神是與眾生命運息息相關、關係部落生死前途的救世主。因此,各部落對保護神的供奉十分豐厚。在供品中,箭鏃便是最重要的一種。這一意識促成了甘青川一帶牧區、半農半牧區的插箭節的產生。

民間傳說


插箭節
插箭節
相傳很久以前,一位英勇的將領戰死疆場,當地百姓為紀念他的功績,就地立山為神,並把他佩戴的箭插在山頂,以示祭奠,並盼他的亡靈保佑百姓平安。每年前去祭奠山神的人們,都要為"保護山神"準備守護神山的兵器 箭,用它去和妖魔鬼怪作戰,來保護當地的人民。久而久之,人們把五彩神箭作為供奉的象徵,於是便有了"插箭節"的名稱。

節日習俗


某一部落、地域、村莊的"保護神",均設在這一地域最高的山巔或扼守交通要衝的山埡隘口上。人們以五彩的箭垛作為供奉的象徵,每年為這些"保護神"舉行供奉儀式--插換新的彩箭。
插箭節是藏族草原上獨特的民俗活動之一,也是僧俗共同舉行的一項宗教活動。意義是在離天最近的地方,將戰爭時使用的武器交給天神,以祈禱和平,所以插箭節都在各個村落最高的山上舉行。因為是與戰爭相關的節日,所以女人都是不被允許參加的。
插箭節沒有固定的日期,由部落按宗教方式擇定。臨近插箭活動日,人們就積極準備箭桿,印經旗,做箭羽,拌煨桑物(用炒熟的青稞面糌粑酥油、糖果、酒、鮮奶、窩奶等食物以及"桑周"等,合拌而成),摘柏枝,印"隆達"等。插箭前一天將箭做好,箭桿根部削成箭頭狀,頂部綁柏枝,柏枝下面扎有三棱式彩色木板質箭羽,下面再纏哈達或彩布條、羊毛之類。其形狀似箭又像杼子,箭羽上繪有寶珠、白螺、吉祥輪等圖案。
煨桑之前,首先要造好箭台。在做箭台時,先在箭台下挖好一個正方形坑,其深度一米多,在裡面埋上"代爾"。意為"寶"(五穀為主和各種藥物、珍貴金屬混和成的一種包),同時埋上刀、槍、弓箭等武器。然後,在上面做一個一米高的石台,這就是箭台。
插箭之日,清晨,每戶派出壯年男子(沒有壯年男子的,少年亦可)騎馬聚到山頭的箭垛前。當參加插箭的人們到齊后,便開始煨桑,拉開了整個插箭活動的序幕。隨即念"桑義",同聲高呼"拉加羅",意為"天神戰勝了"。據說33天之主帝釋的部下天神和非天主金曜的部下為爭奪如意樹上的果實而連年征戰,若非無得逞,將有毀滅世界乃宇宙的危險,牧人們高呼此口號以聲援天神。在一片響徹雲霄的歡呼、鳴炮、螺號聲中,插箭節的儀式便正式開始了,威武的男子們騎著駿馬、手中高擎各家早已準備好的彩箭,自左向右繞箭垛三周,箭翎是用柏枝削尖,綁以羽翅、羊毛結,並以水彩繪以雲景等圖案,箭上挂彩色綾緞。活佛、寺院、頭人的彩箭,高大氣派,彩繪扎製得也十分講究。其他農、牧民家庭按各自的經濟能力製作,每戶均有一隻。箭垛地基,埋以經卷、經文和果品、牛奶等吉祥的供品。前一年的舊箭在插箭儀式舉行之前清理掉一部分,插箭節這一天人們將箭翎插進箭垛,新箭簇擁著舊箭。蔚然矗立於山巔,象徵著戰神的威嚴,象徵著一個部落不可欺凌、不可戰勝。待兩支最長的公用箭(一支屬大活佛、一支屬村莊)插完后,再蜂擁而上,插個人的箭。箭都插齊,再用細長的羊毛線將箭堆纏牢。之後,便到離插箭處較遠的插旗地點,煨桑、插旗,然後揚"隆達"。"隆達"意即風馬,四角印有虎、獅、鵬、龍四物。其含意是:好運像騰空而馳的駿馬,威震山河的猛虎,咆哮如雷的山獅,展翅千里的大鵬,獨霸長空的玉龍一樣亨通。一時間,乘風而飄的隆達像雪花般飛滿天空,飄滿山崗。

節日慶典


節日前夕,各村寨都要精心製作“拉卜則”。“拉卜則”是用木杆製作叢狀物,桿的上端削成箭鏃狀,纏嘛呢經幡,掛上一簇簇羊毛,下部用石塊或木柵欄固定。屆時,全村男女老少身穿民族服裝,抬著“拉卜則”,帶上酒肉、香燭、紙錢、酥油燈等祭品,以部落或村寨為單位,在喇嘛的率領下,前往各自祭祀自己山神的地方。首先,放好“拉卜則”,擺上供品,焚香燃燈,燒紙錢,喇嘛念經,眾人朝山神跪拜;其中一老人對天敬酒,向山神獻哈達,祈禱山神保佑。然後,在喇嘛的帶領下,眾人圍繞“拉卜則”轉圈,並高呼“格、格、格”。祭祀完畢,舉行浪山活動。即:有的三三兩兩遊覽山野,男女青年或對唱山歌,或就地圍成圓圈唱歌跳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