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文公墓
晉文公墓
晉文公墓,在山西省曲沃與絳縣交界的安峪鎮的下村側,墓高40米,圓形,周長200米,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墓主晉文公(前697-前628),春秋時晉國國君,名重耳,晉獻公之子。被迫在外逃亡19年後歸國即位,勵精圖治,使晉國成為實力強大的霸主。
晉獻公墓位於絳縣南樊槐泉村東嶺。墓高百尺,無祠孤寢,墓形似無柄之木鐸。他是春秋時晉國武公之子,名詭諸,始建都維(山西絳縣)。
獻公初娶賈氏為妻,無子。繼娶齊姜,生秦穆公夫人及太子申生。后再娶二女於戎,生重耳、夷吾。在討伐驪戎的戰爭中獲驪姬,生奚齊。獻公寵愛驪姬,常聽其讒言,先逼死太子申生,又欲加害公子重耳和夷吾,以達到讓奚齊繼位的目的。獻公在位二十六年。獻公歿后,因其生前昏庸無道,暴戾成癖,不列入祭典,以示彰善彈惡。獻公墓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晉文公墓在絳縣衛庄下村。文公系春秋諸侯,晉獻公次子,太子申生之弟,名重耳。獻公寵愛驪姬,殺太子申生,重耳逃奔到狄(翟)國,在外流亡19年。后藉助秦穆公的軍隊返晉復國,誅王子帶,納周襄王,救宋破楚,繼齊桓公為盟主。其在位9年,謚號文。晉文公在位之時,國都在絳(今山西絳縣)。死後葬於絳縣衛庄下村西嶺。
晉文公墓與晉獻公墓相隔不遠,當地俗語有稱:槐泉的老子(爸爸),下村的兒。
陵墓依地形而設,高達30餘米,猶如山丘。據傳,解放前墓地松柏如蓋,綠草如茵,鬱鬱蔥蔥,莊嚴靜穆。墓后嶺頂建有祠廟,抗戰期間被日寇拆毀,樹木砍伐一空。現在所看到的景象是蔚然深秀的國槐遍布山丘,明代《晉文公墓》紀念碑矗立路旁,雄偉壯觀。
晉文公墓地理位置
晉獻公之墓,文公墓、靈公墓俱在絳縣。位於絳縣槐泉村的獻公墓,高約40米,形似無柄木鐸,據傳系從幾十裡外的曲沃太子灘取五花土,由國人排隊傳筐,堆積而成。因其聲名欠佳,故而“孤寢無祠”。
位於絳縣下村的文公墓,高約40餘米,圓形,因其功德昭著,墓前建祠,祠內立有清乾隆51年的“晉文公墓”石碑一通,近年墓前又雕塑了形態逼真的晉文公石像,歷代祭祀。晉靈公因暴虐成性,昏庸無道,死後葬於絳縣南劉家村的荒丘上,孤苦伶仃,無人祭祀。在絳縣博物館里,一直保存著清“晉舊都”、“絳縣師”、“絳縣老人”等各種碑匾、石像及有關文物。
絳縣的不少地名,也能說明這一點。士故里,臨近車廂城,因而被稱為南城村,即是一例。距車廂城東7里的卓子溝,因與世無爭的獻公之子卓子隱居於此,故而此名;小祁村,是晉國祁午將軍練兵的教場;南官莊,為晉文公巡視此地時所賜名;吳璧村,傳說該村一吳姓村民曾向文公獻一玉璧而得此名;范村,相傳為晉文公舅父子犯舊居,原名犯村,后因避諱“犯”字,更為今名,現村內將軍廟、石碑等遺物尚存;晉峪村,因晉文公曾駐兵而得名;拔劍泉,傳說晉文公帶兵打仗時,到此將士饑渴難忍,文公一急之下插劍於地,拔劍時泉水涌溢,后此名便得以流傳;董封村,為晉史官董狐的封地;孫王村,據說是因晉文公曾在此召開“尊王攘夷”會,便取名尊王村。后該村的孫安為官清明,為紀念之,遂更為今名。
現今,車廂城為晉國古都已逐漸成為人們的共識,來此研討的學者和觀光的遊客愈來愈多,車廂城正日益成為一處新的景區。
在今絳縣與曲沃交界的安嶼鎮的下村,有幾個綿延如山的土丘,是傳說中的晉文公的墓葬,屬絳縣。從此往西走十餘里,便是曲沃。正值春夏交接之際,青草茵茵,楊柳輕拂,展眼間綠色蔥蘢一片,風光正美。墓前有一通石碑,是乾隆十五年立的,上書“晉文公墓”,墓的左近有一尊文公的塑像,意氣風發,恰似在指點江山,揮起萬丈的豪情,人一近此處,陡然增添了許多肅穆,就連過往的風,也彷彿在一瞬間激烈。
《左傳》云:文公卒,將殯於曲沃。墓葬雖在絳縣,卻也在曲沃左近,想來並非虛假。山西考古研究所侯馬工作站的田建文先生說,經考古發掘后發現這幾所墓是漢朝的墓葬。而《左傳》中記錄的“曲沃”卻是現在的聞喜,史據《嘉靖曲沃縣誌》:漢武帝元鼎三年,東巡至曲沃縣,聞破南越喜,特更名為聞喜縣。當時將現在的曲沃和聞喜做了一個置換,所以大致可以表明這裡的墓葬充其量是後人傳說而成的文公“衣冠冢”。真正的文公墓,也應該在絳縣,在靠近聞喜的一邊。
然而,即使作為“衣冠冢”,這裡依然隱約地包含著一種王者之氣,彷彿文公就在這裡的地下沉睡了千百年。只是惜乎少人觀瞻!而晉文公重耳,卻一直鮮活在當地民眾的心中,不單單是他在春秋時刻做了霸主,揮戈千里的風流,而是他身上的傳說和故事,也是人們所能受教的典範。
晉文公,姓姬,名重耳,晉獻公第二子。
晉文公墓景緻
驪姬為了確保奚齊繼位,逼得重耳和夷吾只得躲回自己的封地蒲城(在呂梁山脈南麓一帶,古稱蒲子國,蒲州,在今隰縣、大寧、蒲縣一帶,一說為鄉寧蒲城村。非永濟和陝西蒲城)和屈城(今鄉寧、吉縣附近)。獻公派宦臣勃革是帶兵追殺重耳。但是他逃走了。於是,重耳和他的流亡政府一躲就是19年。雖然重耳並沒有什麼志向,但是在當時的環境中,他擁有公子的身份。這個高貴的血統讓他在流亡的過程中受到周邊王國的禮遇。同時他能夠聽從勸告、寬厚待人、仁義知禮,這讓他的隨從緊緊地團結在自己的周圍。他們先逃亡到狄國,重耳在那裡娶了國君的女兒,如果不是晉國發生了內亂,這個故事恐怕就要在這裡結束了。
獻公死後,晉國的小國君奚齊被人刺殺,國內和國外兩股勢力迎送重耳回國任新君主,但被他以君父新喪,不能就任的理由拒絕了,於是王位繼承落在了他弟弟夷吾的身上。夷吾是一個殘暴無情的人,即位后,第一件事就是刺殺重耳,以絕後患。於是重耳被迫再次出逃,在這次逃亡的路上,他經歷了許多苦難,也遊歷了許多國家,加上夷吾的殘暴無道,讓他樹立了復國的信念,他積極地接觸當時的強國,獲得他們的支持,並用心學習他們的治國用兵之道。
重耳終於在公元前636年回到晉國,是為晉文公。公元前636年一前628年在位。
他43歲起逃難,至即位時已62歲了,算起來,在外邦顛沛流離了整整19年。長時期的流亡生活,使得重耳和他手下的那幫大臣,既磨鍊了意志,又開闊了眼界,更在政治才能上有了很大的提高。重耳做了國君以後,汲取各國經驗,整頓國內政治,安撫人心,晉國很快便強盛起來了。後來和當時的霸主楚國在城濮進行了一場爭霸之戰,一舉擊潰楚軍,而獲得霸主地位。
關於節氣寒食,有這樣一個和晉文公有關傳說:
晉文公墓大殿
一日,重耳在山中迷了路,好幾天都找不到東西吃。重耳便絕望地嘆了口氣:“重耳餓死事小,只怕晉國的老百姓沒有好日子過了。”大臣介子推一聽,想到重耳在落難中仍不忘自己的子民,將來必定是個賢明的君主,便下定決心要全力輔佐重耳登上王位。於是介子推就從自己的腿上割下一塊肉,煮熟了給重耳吃。
重耳知道這件事後,感動得流下淚來,說:“你這樣對我,我該如何報答你呢?”介子推回答:“我不求公子的報答,只希望公子記得我今天割肉侍君的一片忠誠,日後能多關心百姓疾苦,做一個清明的國君。”
晉文公墓塔樓
這時,有人獻一條計策說,介子推是個孝子,不如放火燒山,他一定會背著母親跑出來的。晉文公便下令左右火燒綿山。大火燒了三天三夜,卻始終看不見介子推走出來。等火熄滅以後,人們才發現,介子推背著他的母親,被活活燒死在一顆柳樹下。並在介子推的屍體下發現了一片衣襟,上面用血寫了幾行字:
割肉奉君盡丹心,但願主公常清明。
柳下做鬼終不見,強似伴君做諫臣。
倘若主公心有我,憶我之時常自省。
臣在九泉心無愧,勤政清明復清明。
晉文公看罷,便珍重地將這片衣襟放入衣袖中,作為自己的座右銘。為了紀念介子推的死諫,他就將這一天定為寒食節,號令全國,禁止用火,寒食一日。
第二年,晉文公又率領群臣到綿山致祭。一行人先在山下寒食一日,第二天才上山。當年介子推被燒死時所倚的那棵柳樹,已經長出了翠綠的嫩條。晉文公看了,心中忽有所感,便走上前去,掐了一絲,編成一個圈兒戴在頭上。隨從的臣下看了,也紛紛仿效他折柳插頭。晉文公便把這棵柳樹賜名為清明柳,把這一天定為清明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