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心理學

心理學名詞

發展心理學(developmental psychology)是研究個體從受精卵開始到出生、成熟、衰老的生命歷程(life-span)中,心理發生、發展的特點和規律;簡言之,就是研究個體畢生心理發展的特點和規律。

研究內容


發展心理學研究個體一生的心理發展。在這個生命全程的心理發展研究中,主要涉及兩個問題:一是心理發展原理或規律的理論問題,另一則是個體發展各年齡階段的心理特徵問題。

基本原理

遺傳和環境在心理發展上的作用問題;
心理發展的外因與內因問題;
心理不斷發展和發展階段的關係問題。

年齡特徵

年齡的劃分標準,當前可見到的劃分人生階段依據的典型資料,可歸為如下幾類:
以生理髮展作為劃分標準:例如柏曼以內分泌腺作為分期標準,如胸腺時期(幼年時期)、松果腺時期(童年時期)、性腺時期(青年時期)、內分泌的全盛期(成年時期)和內分泌缺乏時期(老年期)。
以智力發展作為劃分標準:例如皮亞傑以思維發展為基礎,他把出生到成熟的心理發展分為:感覺運動階段(或感覺動作期,0-2歲);前運算階段(或前運思期,2-7歲);具體運算階段(或具體運思期,7-12歲);形式運算階段(或形式運思期12-15歲)。
以個性發展特徵為劃分標準:例如艾里克森以人格發展為基礎,人的心理發展可分為:信任感對懷疑感(0-2歲);自主性對羞怯或疑慮(2-4歲);主動感對內疚(4-7歲);勤奮感對自卑感(7-12歲);同一感對同一混亂感(12-18歲);親密感對孤獨感(18-25歲);繁殖感對停滯感(25-50歲);完善感對失望(老年期)。
以活動特點為劃分標準:例如艾里康寧和達維多夫把心理的初步成熟的心理發展分為:直接的情緒性交往活動(0-1歲);操弄實物活動(1-3歲);遊戲活動(3-7歲);基本的學習活動(7-11歲);社會有益活動(11-15歲);專業的學習活動(15-18歲)。
以生活事件為劃分標準:一般將成人期(18歲以後)以生活事例分為:成人初期(18-35歲),選擇職業、建立家庭;成人中期(35-55或60歲)成就事業、養育子女;成人晚期(55或60歲以後)子女長大成人並離開家庭,本人退休等。在上述二個階段的基礎上,又劃分為下列亞階段如成人早期轉折(脫離家庭,17-22歲);進入成人世界(22 - 28歲);經歷30歲的轉折(28-33歲);安頓下來(33-40歲);中年危機(40-45歲);走出危機(45-50歲);經歷中年期轉折(50-55歲);中年期高峰(55-60歲);成人晚期轉折(60-65歲);成人晚期(65歲以後)。

發展


發展心理學的研究有一個發展的過程。如前所述,發展心理學研究個體心理發展,而在個體心理發展的研究中,兒童期(包括青少年)又是被研究較多的部分,這個部分構成了兒童心理學的主要內容。生命全程心理發展的研究則較晚提出。

誕生

科學兒童心理學產生於19世紀的後半期。德國生理學家和實驗心理學家普萊爾是兒童心理學真正的創始人。1882年普萊爾的《兒童心理》被公認為是第一部科學的、系統的兒童心理學著作。

演變

西方兒童心理學的產生、形成、演變和發展,大致可分為四個階段:
1. 1882年以前的工作:在19世紀後期之前為準備時期,在近代社會發展、近代自然科學發展、近代教育發展的推動下,經過許多科學家對兒童研究的促進,終於在19世紀後期誕生了科學的兒童心理學。
2. 從1882年至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研究:這段時期是西方兒童心理學的形成時期,即在歐洲和美國出現一批心理學家,開始用觀察和實驗方法來研究兒童心理發展。普萊爾是最傑出的奠基人,此外,繼普萊爾之後,有一些先驅者和開創者,如美國的霍爾、鮑德溫、杜威、卡特爾、法國的比奈和德國的施太倫等,都以他們各自的成就,為這門學科的建立和發展做出了貢獻。
3.第一次世界大戰至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是西方兒童心理學的分化和發展時期。由於整個心理學的發展,兒童心理學的研究和著作在數量和質量上都有了迅速發展。特別是各種心理學流派,如精神分析、行為主義、格式塔心理學等,不同觀點與不同風格的兒童心理學著作的大量出版,專門的兒童心理學刊物的大量發行,大學里兒童心理學專門課題的開設,各種兒童心理學研究組織的建立和各種兒童心理學家的出現,如瑞士的皮亞傑、美國的格塞爾,奧地利的彪勒夫婦和法國的瓦龍等等,說明兒童心理學已到達比較成熟的階段。
4.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的發展: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是西方兒童心理學的演變和發展時期,主要表現為兩個方面,一是理論觀點的演變。原先的學派,有的影響逐漸減小了,如霍爾的復演說。施太倫的人格主義學派以及格式塔學派等等;有的雖然還有影響,但已不是舊時的內容,而是以新的姿態出現,如測驗研究;儘管爭議也很多,在今天的西方仍然是非常流行,量表越來越多,涉及內容範圍也越來越廣,深入探討智力與遺傳因素使測驗研究更為完善;有的流派則公開打著革新的旗幟,這主要是指新精神分析學派和新行為主義學派。二是在其體研究工作上的演變,特別是從70年代前後,許多兒童心理學的課題有所進展、有所創新,不僅深入開展早期兒童心理發展的研究,而且廣泛地探討個體生命全程的發展。

精神分析學派

精神分析學派的榮格是最早對成人心理進行發展理論研究的心理學家。榮格認為,人的發展主要是心靈的發展,觀念變化的獃滯意味著人生之惶惑或死亡。榮格對個體全程的發展,特別是對成人期心理發展的研究開始於20世紀20年代,形成一定理論是在30年代。他的發展觀主要涉及三個方面:一是提出前半生與後半生分期的觀點,他認為生命周期的前半生和後半生期間,人格沿著不同的路線發展,20歲後到40歲是個分界的年限,前半生比後半生的人格要顯得更向外展開,致力於外部世界;二是重視“中年危機”。大約40歲,精神開展較多,個人曾經感到永遠不變的目標和雄心壯志已經失去其意義。於是,開始感到有壓抑、獃滯和緊迫感。中年生命,以精神轉變為標誌,開始把由掌握外部世界而轉入集中到自己的內心。內心促使人們去聽從意識,去學習還沒有認識的潛力;三是論述老年心理,特別是闡述了臨終前的心理。老年人企圖理解面臨死亡時生命的性質,認為死後的生命,應該是自己生命的繼續。

生命全程發展

1. 最早的兩部畢生發展心理學著作:美國心理學家何林渥斯最先提出要追求人的心理發展全貌。因不滿足於孤立地研究兒童心理,他出版了《發展心理學概論》一書,這是世界上第一部生命全程發展心理學著作。與此同時,另一位美國心理學者古迪納夫也提出了同樣的觀點,寫出了在科學性與系統性超過何林渥斯著作的《發展心理學》,並於1935年出版。
2. 系統開展對成人期的研究:從1957年起,美國《心理學年鑒》就開始用“發展心理學”為章名,代替了慣用的“兒童心理學”。

研究方法


發展心理學的研究方法很多,主要有觀察法、談話法、臨床法、問卷法、心理測驗和實驗法(實驗室實驗和自然實驗),以下分別論述之:

觀察法

觀察是指有目的、有意識且長時期的一種知覺活動。在科學研究中,運用觀察可以獲得要認識事物的事實材料。因此,觀察成為科學研究的一種方法。觀察法是指有目的、有計劃地對某一事物進行全面、深入、細緻的觀察,從而揭示這種事物本質和規律的一種方法。由於觀察的目的不同,可以分為各種不同的觀察法。從觀察時間上可以分長期觀察和定期觀察。長期觀察是在比較長的時期(一般可以長到幾個星期、幾個月或若干年)內連續進行的有一系統的觀察。很多心理學家對兒童心理發展所作的日記或傳記的記錄和分析,就屬於這種觀察法。

談話法

談話法(或訪談法)是通過談話來了解被試心理發展的一種方法,因為言語是人的心理活動及其發展的重要的外部表現之一。談話法在發展心理學中運用得比較普遍,皮亞傑的臨床法,實際上也屬於談話法的範疇,是一種特殊的談話法,即談話加實驗法。談話法的核心問題是根據主試與被試的交談,進而從中收集資料、分析結果、做出結論。

臨床法

皮亞傑的臨床法(或診斷法),其實質是談話法,採用的是自然主義的觀察、測驗和精神病學的臨床法的合併運用。不過,皮亞傑對臨床法也不斷進行改進。最初只是單純的口頭交談;隨後是口頭交談為主,輔以擺弄或操作實物;最後修訂了的臨床法是以操弄實物為主,輔以口頭問題。把操弄實物、談話和直接觀察結合起來。

問卷法

問卷法在心理學研究中是一個相當古老的研究方法。所謂問卷法就是把所要研究的主題分為詳細的綱目、擬成簡明易答的問題,印刷成冊,分寄給各地有關人員請求儘力據實答覆,或與學校的考試、測驗、競賽結合起來,讓學生儘力完成,然後根據收回的答案,經過統計處理或文字總結,以解決問題的一種方法。問卷形式的分類較複雜,一般地說可以分為兩類,一是按問題分類,一是按問卷對象分類。問題形式分為開放式和封閉式兩種。根據問卷對象分類,問卷可以分為個體問卷、團體問卷和郵寄問卷。

心理測驗

心理測驗是對心理現象進行“量”和“度”的重要工具。它孕育於英國,起始於法國,興盛於美國,擴展於全世界。心理測驗是測量人的智力、能力傾向或人格特徵與個別差異的工具。它是由能夠引起並測量典型性行為的一些題目構成,這些測驗題目是用以測量的准尺,叫做量表(scale)。即心理測驗只是一個行為樣組,依據這個行為樣組來推論個別差異。它和一般的考試不同,它的每一道試題都要符合標準化的要求,其有一定的信度和效度。因此,它是比較客觀的。心理測驗的種類心理測驗是多種多樣的,可以按不同的標準加以分類。按測驗的功能分類,有能力測驗、學績測驗、個性(人格)測驗。按測驗方式分類,有個別測驗和團體測驗;按測驗材料分類,有文字測驗、非文字測驗;按測驗目的分類,有描述性測驗、診斷性測驗、預示性測驗;按測驗的要求分類,有最高行為測驗、典型行為測驗;按測驗的應用分類,有教育測驗、職業測驗、臨床測驗;被試的年齡特徵分類,有嬰幼兒測驗、成人測驗和老年人測驗。

實驗室實驗

所謂實驗室實驗,是指在特別創設的條件下進行的實驗,有時要利用專門的儀器和設備。研究感覺,知覺、記憶和思維等心理過程發展特點所採用的方法常是實驗室實驗。而且在社會化發展的研究中,實驗方法也越來越受到研究者歡迎。受歡迎的原因是與其特點有關。1.實驗室實驗的主要特點就是研究均採用實驗室實驗方法研究各種心理過程發展的特點及其各種心理現象,其主要原因就在於實驗室實驗能夠精密地控制實驗條件,使研究者獲得所需要解決問題的答案。2.發展心理學實驗儀器:實驗儀器的使用對發展心理學的研究有極大的幫助。隨著發展心理學研究的深入,越來越多地藉助於現代化的實驗儀器和技術裝備,如錄音、錄像、電子計算機、現代化兒童青少年觀察室、實驗室等,這對於深入研究人的心理發展是有幫助的,特別是電子計算機系統和錄像系統。這些儀器的採用,使得實驗研究現代化,大大提高了發展心理學實驗研究的水平。

自然實驗

所謂自然實驗是指在被試日常生活活動(遊戲、學習、勞動)的自然情況下,引起或改變影響他的某些條件來研究其心理特徵的變化。許多研究,比如社會化發展的許多研究都只能在自然的情境中進行,而不是在特別創設的實驗室中進行,否則就會使研究的問題失真。自然實驗一經在發展心理學研究中使用,便受到了研究者的歡迎。特別是近些年來,心理學研究興起的“生態學運動”的趨勢,更使自然實驗受到研究者的重視。發展心理學研究中越來越多地採用自然實驗方法。

主要理論


弗洛伊德

弗洛伊德是奧地利精神科、神經科醫生、精神分析學派的創始人,他提出了心理發展階段說:
口唇期(0~1.5歲);
肛門期(1.5~3歲);
前生殖器期(3~6歲);
潛伏期(6~11歲);
青春期(11或13歲開始)。

艾里克森

艾里克森認為,人的自我意識發展持續一生,他把自我意識的形成和發展過程劃分為八個階段,這八個階段的順序是由遺傳決定的,但是每一階段能否順利度過卻是由環境決定的,所以這個理論可稱為“心理社會”階段理論。每一個階段都是不可忽視的。
第一階段嬰兒期(從0-2歲)
第二階段兒童早期(2--4歲)
第三階段學前期或遊戲期(從4歲到7歲左右)
第四階段學齡期(7--12歲)
第五階段青年期(12--18歲)
第六階段成年早期(18--25歲)
第七階段成年中期(約至50歲)
第八階段老年期(成年晚期)

華生的發展觀

華生認為心理學不是研究意識的科學,而應該以人和動物的行為為研究對象,行為的基本要素是刺激與反應,行為公式是:S—R。心理學的研究方法必須廢除內省法,而採用觀察法、實驗法。
(1)否認遺傳的作用
(2)片面誇大環境和教育的作用
華生從S—R公式出發,認為環境和教育是行為發展的唯一條件。
A、構造上的差異及幼年時期訓練上的差異就足以說明後來行為上的差異。
兒童一出生,在構造上是有所不同的,但它們僅僅是簡單反應而已,而較複雜的行為完全來自環境,尤其是早期訓練。
B、華生提出了教育萬能論
C、華生的學習理論
他認為條件反射是學習的基礎。學習的決定條件是外部刺激。外部刺激是可控制的,所以不管多麼複雜的行為,都可以通過學習來獲得。這條規律完全適合於行為主義預測和控制行為的目的,所以華生十分重視學習。華生的學習觀點為其教育萬能論提供了論證。

斯金納

1.兒童行為的強化控制原理
(1)斯金納認為,強化作用是塑造行為的基礎。
斯金納認為人的大部分行為是操作性的,任何習得行為都與及時強化有關,只要我們了解強化效應和操縱好強化技術就能控制行為反應,就能隨意塑造出一個教育者所期望的兒童
的行為。
(2)強化在行為發展過程中起著作用。
行為得不到強化就會消退。斯納金認為兒童所以要做某事,“就是想得到成人的注意”。成人一旦注意到兒童的某一行為,例如對他們行為加以表揚或批評,都是對這一行為的強化。
所以成人對於兒童的不良行為,例如憤怒、無理取鬧,可以不予理睬,採取“冷處理”,排除對他的注意。兒童的這種不良行為得不到強化就會消退。
(3)斯金納強調及時強化
斯金納強調及時強化,他認為強化不及時是不利於人的行為發展的。教育者要及時強化希望在兒童身上看到的行為。
2.兒童行為的實際控制
(1)育嬰箱的作用
(2)行為矯正
(3)教學機器和程序教學
斯金納認為不論是美國還是其他國家,學校教育的內容、方法和管理措施都是令人厭倦的。學生的學習缺乏自主性和趣味性,以至於有些學生厭學、逃學、退學。教師的教學水平有較大差異,班裡的學生多老師只能照顧到很少的一部分學生等等,這些都不利於學生的教育與發展。

維果斯基

1、最近發展區
最近發展區(the zone of proximal development)理論是指“兒童獨立解決問題的實際發展水平與在成人指導下或在有能力的同伴合作中解決問題的潛在發展水平之間的差距。”
維果斯基認為,兒童有兩種發展水平:一是兒童的現有水平,即由一定的已經完成的發展系統所形成的兒童心理機能的發展水平,如兒童已經完全掌握了某些概念和規則;二是即將達到的發展水平。這兩種水平之間的差異,就是“最近發展區”。
2、教學應當走在發展的前面
根據上述思想,維果斯基提出“教學應當走在發展的前面”。這是他對教學與發展關係的最主要的理論。也就是說,教學“可以定義為人為的發展”,教學決定著智力的發展,這種決定作用既表現在智力發展的內容、水平和智力活動的特點上,也表現在智力發展的速度上。
3、關於學習的最佳期限問題
怎樣發揮教學的最大作用,維果斯基強調了“學習的最佳期限”。如果脫離了學習某一技能的最佳年齡,從發展的觀點看來都是不利的,它會造成兒童智力發展的障礙。因此,開始某一種教學,必須以成熟與發育為前提,但更重要的是教學必須首先建立在正在開始形成的心理機能的基礎上,走在心理機能形成的前面。

皮亞傑

1、屬於內外因相互作用的發展觀。他既強調內外因的相互作用,又強調在這種相互作用中心理不斷產生量和質的變化。
2、心理發展的本質和原因:
心理、智力、思維,既不是起源於先天的成熟,也不是起源於後天的經驗,而是起源於主體的動作。
心理發展的本質:主體通過動作對客體的適應
適應本質:在於取得機體與環境的平衡。
適應的途徑:同化、順應
適應的過程:平衡——不平衡——平衡……
3、影響心理發展的因素
(1)成熟
成熟:指機體的成長,特別是指神經系統和內分泌系統的成熟。
例如,嬰兒期出現的眼手協調,是建構嬰兒動作圖式的必要條件。然而,若要使這種可能性成為現實,必須通過機能的練習和最低限度地習得經驗,才能增強成熟的作用。
(2)物理環境
個體與環境的交互作用是認識的來源。
物理的經驗:是指個體作用與物體,獲得物體的特性;
邏輯-數理的經驗:是指個體理解動作與動作之間相互協調的結果。
在皮亞傑看來,知識來源於動作(動作起著組織或協調作用),而非來源於物體。
(3)社會環境
社會環境,它包括語言和教育的作用,即人與人之間的相互作用和社會文化的傳遞。
學習者的社會經驗可能會加速或阻礙其認識圖式的發展。
(4)起自我調節作用的平衡過程
平衡過程:調節個體(成熟)與環境(包括物理環境和社會環境)之間的交互作用,從而引起認知圖式的一種新建構。
皮亞傑把平衡作為認識發展的基本過程。
4、兒童心理發展的結構
(1)圖式(schema):為了應付某一特定情境而產生的認知結構
最初的圖式來源於先天的遺傳,表現為一些簡單的反射,如握拳反射、吸吮反射等。圖式的變化是通過同化(assimilation)和順應(accommodation)兩個過程完成的。
同化:就是把外界元素整合到一個正在形成或已經形成的結構中。
順應:就是同化性的結構受到所同化的元素的影響而發生的改變。
從吃奶改為吃飯,這就需要改變原來的機體動作,採取新的動作,以適應環境。
(2)平衡與失衡
個體就通過同化和順應這兩種形式來達到機體與環境的平衡。如果機體和環境失去平衡,就需要改變行為以重建平衡。這種不斷的平衡——不平衡——平衡…… 的過程,就是適應的過程,也就是心理發展的本質和原因。
5、皮亞傑的認知發展階段
1、感知運動階段(0-2歲)
在這個階段,兒童還沒有語言和思維,主要靠感覺和動作來探索周圍的世界。
2、前運算階段(2-7歲)
這階段兒童的各種感覺運動行為模式開始內化為表象模式。由於語言的出現和發展,促使兒童日益頻繁地用表象符號來代替或重現外界事物,因此在這一階段兒童出現了表象思維。
3、具體運算階段(7-11歲)
此階段的兒童開始具有邏輯思維和運算能力,先後獲得了守恆概念。但運算形式和內容仍以具體事物為依據。
4、形式運算階段(12歲以上)
又稱命題運算階段,最大特點是兒童思維已擺脫具體事物的束縛,把內容和形式區分開來,能根據種種可能的假設進行推理,開始接近成人的思維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