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3條詞條名為梁贊的結果 展開
- 俄羅斯城市
- 晚清著名武術家
- 大化瑤族自治縣市場監督管理局百馬市場監督管理所副所長
梁贊
晚清著名武術家
梁贊(1826-1901),廣東鶴山古勞人,出生於佛山清正堂街家中,晚清著名武術家。慣稱為“佛山贊先生”。於清光緒初在贊生堂內收徒傳技,除其子梁璧外,得衣缽真傳的有陳華順、陳桂、梁奇、雷汝濟等。
詠春拳術經世代繁衍現在已成為武術界中一大宗派。名人輩出,揚名國內外。近代名家葉問正是梁贊的徒孫,李小龍為其曾徒孫。
其父在佛山筷子大街市場內開設贊生堂藥材店,精通岐黃醫術。喪父后,開始在店中行醫,深得病家稱道。梁少年時便喜愛習武。父親生時,曾廣聘名師傳授武功。繼承父業后更求深造,得友人梁佳介紹先後禮聘詠春拳術傳人黃華寶及其師弟梁二娣來佛山傳技多年。兩位前輩深喜梁英年勤奮,認為是可造之材,盡將詠春拳術奧秘及少林六點半棍法悉心教授。黃華寶辭別之日告知梁贊,謂他本是少林門下弟子,一向遵師遺命少林弟子應以反清復明為己任。囑梁既已技成,可在佛山設館授徒,從中物色人才,為反清復明積聚力量。
人物關係
少時喜武,曾廣聘名師傳授武功。梁贊18歲時先師從紅船子弟梁二娣學習南少林拳術,六點半棍法。
後梁二娣將梁贊引薦到亦師亦友之黃華寶門下。黃華寶亦是古勞人,與贊是同鄉。
梁贊約於1870年至1890年,在贊生堂內收徒授拳,將其畢生所學重新整理。詠春拳從此聞名。將詠春拳術發揚光大,被詠春門人推崇為一代祖師。除子梁璧外,得衣缽真傳的還有陳華順、雷汝濟、盧桂(豬肉桂)、梁奇(流氓奇)、大山樹(佚名)等。(梁贊六十多歲后,兩個兒子梁璧、梁春皆有工作或已經離開佛山,不能接替父親的生意,唯有將贊生堂轉讓給人並改名杏濟堂。
梁贊退休后返回古勞。據說梁贊返回古勞之後,閑來亦有授拳與鄉間小孩。長子梁璧到香港與朋友經營綢緞店,後傳技於葉問。傳人有人稱找錢華之陳華順。再傳葉問。
1950年代由葉問傳到香港,並由梁挺,將詠春拳傳揚於全球。
梁挺詠春全球教學拾萃
詠春拳源流表
詠春拳術經世代繁衍現在已成為武術界中一大宗派。名人輩出,揚名國內外。近代名家李小龍正是梁贊的徒孫。葉問晚年收授的“封門弟子”梁挺,憑著詠春拳真功夫,及其深厚的武術教育家修為,突破原本中國武術早期“多半缺乏文字記載,僅能靠師徒口耳相傳”的發展瓶頸,創立了“梁挺詠春”拳系,建立了包括“三段十二級”的教練晉陞體制,以及“十二階”的學員晉陞體制,讓每個教練和學員,均可隨時在全球範圍內不同地區的武館繼續深造詠春拳術。這套教學體系,解決了大批量群體教學、並保證學員學習效果的問題,將原本“秘而不傳”的兒女家防護術,發展至遍及全球65個國家和地區、4000多支部,子弟門人近200萬,得到包括全球軍警界、武術界及影視界的高度認可和追捧,蜚聲國際,載譽全球。國際詠春總會成為了目前世界最大的武術組織。梁挺與“梁挺詠春拳系”對詠春拳的發展及傳揚,得到包括葉問所傳的詠春其它眾門人、派系的一致追捧,引以為傲。
嚴詠春畫像
一次,梁贊出差住在一間客棧里,此店後園有個練武場,於是他每天清早便在場中習武。店主姓嚴名四,人喚嚴老四。他有個女兒叫嚴詠春,因是武林女傑,正義豪爽,人稱她嚴三娘。她天天觀看梁贊練武。有一日,她看完梁贊練武便中肯地說:“先生,你的武藝雖好,可惜未得真傳。”梁贊聽后,看她面容俊俏,眉如柳葉,眼似朗月,細腰韌柔,便知她是武藝有素之人,於是虛心求教。
三娘帶她去見父親嚴老四,彼此敘過人情世故后,老四覺得梁贊為人老實,身材魁梧,虛心好學,便叫女兒先與他對練,試看梁贊的功夫。只見三娘出手快捷如閃電,起腳快如風。幾下功夫,便將梁贊打倒在地。梁贊起來拱手抱拳,深深鞠躬,甘拜老四父女為師。拜師之後,嚴老四把一生精湛武功傳給梁贊。詠春三娘也將自己獨創的拳術授給他。梁贊倍加刻苦學習,盡得詠春拳之奧妙。
後來,梁贊並未自滿自足,繼續廣尋名師,博取名家之長,使詠春拳術大大發展為正身、偏身兩大派系,成為武林中著名的一派,並向海內外發展。
但凡武林名派,皆以慈善積德、行俠仗義為懷。話說沙坪北街口的西面,是通省港澳300米長的大碼頭,滋生著一批流氓地痞。船一停泊,他們便勒索碼頭費,要挾商鋪、茶樓、旅館交保護費。每年臘月,一班“爛仔”便在碼頭一帶收歲晚錢,若是不從,便拳打腳踢。更有甚者,深夜將死屍抬至拒交戶的門前停放或吊起,把開門人嚇病。他們用各種花招進行敲詐勒索,人們對碼頭惡霸恨得咬牙切齒。
商戶們秘密推選出代表,悄悄到古勞武館拜訪梁贊,求他想想辦法,治治碼頭這幫惡勢力。梁贊認真地思索了半天,然後把計策詳細地說出,商戶代表們聽了,無不點頭稱妙。
那年臘月廿三,爛仔上門收歲晚錢,殊知人人抗繳,戶戶拒交,都說:我們已由梁贊武館人員擔保了。若然不服,可與梁贊公開比武。
後來,爛仔們來到一家缸瓦鋪,老闆竟也如此說。他們想,今日一無所獲,回去如何交待?氣惱之下,幾個爛仔拿起茶壺燉盅就向沙煲瓦罉擲。咣咣鐺鐺幾聲響后,從店后竄出一個漢子,他只幾下手腳,幾個爛仔就趔趔趄趄面朝天倒於街上。這好漢是誰?正是梁贊。
幫會頭領大隻廣、馬騮王、歪嘴光見了幾個如喪家犬般回來的嘍啰,氣得咬牙切齒,碌眼吹須。雖然明知鬥不過梁贊,但也不能白白地把地盤奉送。於是同意簽約比武,並張貼了公告:
臘月廿六日上午八時,在北街口古榕樹下,碼頭幫會三人對梁贊一人,進行三場一對一比武。
那天,比武場人頭涌涌,觀眾逾千。
先是矮墩墩的大隻廣出場,他以“牛角捶”雙拳向梁贊頭部兩側擊來。梁贊先用雙掌分開左右從大隻廣的兩臂間隔開,重心前移,右腳蹬地,頭部前傾,前額如“金雞啄米”猛力撞擊對方鼻樑,大隻廣即時口鼻出血。梁贊再來個“旋風拔樹”,把大隻廣倒舉摜倒於地,全場響起了驟雨般的掌聲。
馬騮王見狀,他飛身從梁贊背後用右臂繞勁鎖喉,左手抓住梁贊左手向下拉。梁贊向下降低重心,右手抓住馬騮王右腕,隨即兩腳蹬地,身體猛然向上如“獅子昂頭”,用頭后枕猛力撞擊馬騮王面門,然後來個“金蟬脫殼”的一轉身,拳腳並舉,令馬騮王仰面朝天摜在地上。全場歡聲雷動。
二人已敗,以逸待勞的滿目怒火,撲向梁贊,以亂拳猛擊梁贊的胸口,梁贊一一閃過,猛然邁出左腿,飛起右腳擊中其下身,這一快如閃電的絕招把歪嘴光擊昏在地。又是一陣經久不息的歡呼聲。
三頭領比武慘敗后,樹倒猢孫散,流氓爛仔肆虐碼頭的日子結束了,商戶揚眉吐氣。為實現碼頭長治久安,由碼頭商戶贊助經費,在沙坪舉辦了“梁贊練武館”,館門對聯寫明開館宗旨:弘揚正氣,強身鎮邪。武館分期分批招收青年店員、水手、苦力,他們放工后入館習武。這樣—來,保證了正常的經商環境,商戶和市民都大讚梁贊。
過去但凡功夫有造詣的人,總是名譽重於生命。正所謂文無第一,武無第二。梁贊為了揚名立威,特製備單頭木棍一枝,參之以“花",掛之以“紅”,將棍懸於“贊生堂”藥材店門前,並在長紅上寫著:“如有人願作友誼式交換武技及棍法,十分歡迎。倘有人將我手棍擊落,賞紋銀五十兩,能將我打敗,賞紋銀一百兩,若不能取勝,無任何附加條件,可以自由離去。”
當時各地成名的武師,多是“永春”(即少林派)、“詠春"、“洪家”、“劉家"、“蔡家"、“李家"、“莫家"、“佛家"、“白鶴派"等門下之人,深知梁贊利害,不敢貿然前往。三年過去了,木棍仍無人問津。
第四年夏天,有一個年輕的四川人黃飛龍來到佛山,本來他只是參觀訪友,路過此地而已。誰知一到佛山,便聽到這個轟動全鎮的消息,他半信半疑,一定要打聽到水落石出。原來他父親黃錦勛,是峨媚派嫡傳弟子,身懷絕技,以盤龍棍稱雄於江湖之上,黃飛龍就是他的獨生子,自小隨父學藝,如今已渾身本領了。
黃飛龍來到筷子街藥材店,見紅花未去,長紅己無。認為梁贊只不過誇誇其談罷了,蔑視之情油然而生,便決心應賽。心想:“待擊敗他之後,不但名利雙收,還可以在佛山設館授徒,豈不美哉!"他於是昂首挺胸,邁步入藥店。梁贊正在議事,見有人來,急忙起身恭迎。
黃飛龍見梁贊一身武士打扮,料他不是自己練武便是教徒,便直道來意。誰知梁贊回答說:"前幾年,我是一時高興而為之,后恐開罪各地朋友,今年春己自動取消前議,所以長紅已取下,單頭木棍之所以仍懸門前,不過作為招牌而已。兄長遠道而來,是否有以教我?為了探討拳術,可作友誼賽,互相印證棍法。至於懸賞,實不敢斗膽再言了。"黃飛龍聽后,認為梁贊畏縮不前,細想如今長紅已去,一較棍法,亦為佳事。於是笑著說:“區區獎金,豈有問題。不知較技有何規矩"梁贊謙虛的說:“我只不過是糊口與騙飯吃而已。黃兄有請。"接著把棍送到飛龍手上。
“贊兄請。”飛龍把棍送回梁贊手上。
兩人你推我讓,結果,還是黃飛龍先開始。黃先使出“倒拖船"之姿勢,左腳以虎尾作前鋒馬,右膝稍屈成弓步形,左手執棍垂下,而右手握棍末端,高至眉際,此乃峨嵋蟠龍之棍法,是攻勢的架式。梁贊看在眼裡,知道他的棍法甚精,自己也不示弱,立即提棍在手,直向黃胸前一點,黃即將前鋒手一抬,運棍挑架梁贊之棍,連連用煞棍鞭下,劈擊梁贊。不料梁贊虛發一棍點過來,見黃起棍招架后,即以“怪蟒翻身”家數,朝黃腹戮去。黃雖一棍鞭下,搶救得及,但已大吃一驚。梁急伏地使棍掃黃前鋒馬,勢如疾風暴雨,黃退馬來不及,招架也不易,忙以“一柱擎天"解數將棍直立身前,以抵擋梁的棍。但梁再一棍掃過來時,力很猛,只聽得“啪”一聲,將黃的棍歸到二丈之外。梁即躍腿掄棍,連聲道歉。但黃不認輸,要求再戰。
梁贊微笑著說:“黃兄,我們是友誼賽,互相切磋罷了,點到即止吧,請到后廳休息用茶。”
黃飛龍滿面通紅,汗流浹背羞憤交集,哪裡肯走。
梁贊見狀,眉頭一皺,厲聲對一個店員說:“拿七個山欖來。"不一會,一個青年把七個山欖拿給梁贊只見梁贊用手掌輕輕一搓,山欖肉已脫得乾乾淨淨,然後用兩隻手指在核上一點一挑。核仁即從一個小洞中取出,飛龍在旁邊看得眼睛都睜大了。梁贊圍著方台行了一周后,把七個空核逐一釘入台腳上,緊緊入木兩分。飛龍一看茶台均為杉木,冷笑了一聲。說時遲,那時快,只見梁贊高舉木棍,連演七度手法,棍端點中一欖核,“迫迫北北”一連七響。移步換形,姿態變化七種,然後擲棍於地。黃飛龍頓時面色灰白,原來其中六個欖核已點得粉碎,最後的欖核是斷開兩截,但綴核的茶台並沒有半點震動,他使的暗勁可想而知。黃飛龍這時才明白六點半棍法的利害。實質七手棍法皆為絕技,第七手更為驚人,因暗勁與實力不同,六點皆為明實力,故點得精碎。而第七點,實力為前的一半,而暗勁卻猛一半,並非手法施了一半,因此,這個半字落得最好。人若受此棍打,無法閃避;受此棍傷,則傷在內,無藥可救。這場表演,使黃飛龍口服心服,他曉得梁贊不與之繼續較量實屬手下留情,於是俯首作揖,拜倒在地。梁贊急忙請起,從此之後,兩人竟成莫逆之交。
豬肉桂是筷子市場的屠工,精搏擊拳術,臂力很大,他屠豬用手而不用刀。辦法是先用雙手把豬捉起,然後用左手執豬之頸部,右手執豬兩隻後腳,置於劏豬凳上,執豬頸之左手,此時突然扳高,使豬頭上仰,然後用右手的五指勁力,猛向喉部一插,豬即血流如注,立即死去。一瞬間,可屠豬數只,因此,人們說他"當劏豬不用刀",號為豬肉桂。豬肉桂一向自高自大,目中無人。為了耀武揚威,後來索性轉行開設武館。因此,對梁贊的威名深為妒忌,經常想找機會與梁贊見個高低,甚至拼個你死我活。
春節,民間習俗年初二為互拜,梁贊這天穿戴齊整,尊候客人光臨。忽見兩個漢子走入店內,打恭作揖,原來是豬肉桂與他的徒弟睇穿石,豬肉桂身穿絲綢衫,頭戴氈帽,白線襪,黑布鞋,狀如商人,絕無武家打扮。梁贊見他兩人來賀年,便熱情相待,客套一番后,睇穿石說“每過貴店,人人都景仰那條單頭木棍,先生的六點半棍法威震遠近,你服黃飛龍的事迹已名揚省外了。”
梁贊微笑地回答:“過獎了,只學得一點小小功夫而已。六點棍法出自少林,與詠春拳術有異曲同工之妙,可算武林兩絕。”
睇穿石說:“久仰棍法,不知能否當面表演以飽眼福。”
梁贊隨即脫衣表演“小念頭”。
豬肉桂跟著要求表演“沉橋"、“標指"、“椿拳"、“蝴蝶掌"等絕技,這時候,梁贊覺察他兩人不懷好意,猶豫未決,誰料豬肉桂己脫長袍,在廳堂上拿起一支棍棒,要求討教幾招了。
梁贊見狀馬上作好準備,兩人走出門,邁過步,各轉半周。豬肉桂亮“丹鳳朝陽"式,梁贊亮‘誇虎登山"式,豬肉桂跟著扎“老樹盤根",然後向梁贊來一個“掃堂腿",身形疾勁,非常有力。誰知梁贊不慌不忙,來個“旱地拔蔥",豬肉桂身形一轉,來個“猛虎出洞”,梁一躲閃,來個“懷龍翻身",豬肉桂以“白鶴展翅"一掌打過來,梁即換詠春拳的“來留"、“去選"、“消拳"、“掌化"八字口訣與豬肉桂對打。在比武過程中,梁贊發現豬肉桂果然武功不凡,不想傷害他,最後以“掌化"手法把豬肉桂擊到數尺之外,但只用輕力,故無受傷。豬肉桂這時才意識到,梁贊的功夫確勝自己,從此,消除了敵對觀念,並拜梁贊為師。
話說有一日,贊先生身穿白長衫,手拿白紙扇,頭戴呢絨禮帽,斯文瀟灑,風度翩翩經過瓦巷。當贊先生行到瓦巷中間,迎面碰上兩個搬運工抬住一大桶(相當現時的大汽油罐)花生油。油桶外周沾滿油污,瓦巷很窄,贊先生停步禮讓。誰知這兩個搬運工卻不管三七二十一照撞過去,贊先生躲避不及,被油桶弄污了長衫,無可奈何苦笑著說:“老兄小心些,弄污件長衫很難洗的。"誰知兩個搬運工自恃“大隻",放下花生油,粗言爛語罵起來。此時贊先生並不與他們論理,也不恃武藝高強用拳頭教訓他們。只見他慢條斯理地上前用雙手將那一大桶花生油提上瓦巷那用麻石砌成、高有1米以上的“鋪窗墩"。此情此景,頓時把他兩人嚇得目瞪口呆,不知所措,急忙上前想把那桶花生油從“鋪窗墩"搬下來,誰知汗如雨下仍無法搬下來。旁人見了小聲告訴他們:“這位是贊先生,先生把花生油提上‘鋪窗墩'.你們已行運了。如果他教訓你們,即時要煎皮拆骨呢!"兩個搬運工聽了急忙上前跪地哀求,贊先生笑著把花生油從“鋪窗墩”拿下來。
有一天,梁贊從佛山返古勞居住,路經沙坪,在北街口向一大漢買瓜,大漢要五百元一斤,梁贊說:“價錢多少無問題,至緊要夠秤。"大漢很不高興,用眼刁了一下樑贊。梁贊買了三條節瓜,大漢說是十二斤半,於是照價付了錢。他拿到別處一秤,三條瓜只得十斤零半,少了兩斤,梁贊回到大漢面前,細聲地說:“大佬,你的秤不夠,這三條瓜你說十二斤半,實得十斤零半,還欠兩斤哪。'大漢一聽,當堂反面。用手指著梁贊大罵:“你個死老鬼,話我呃秤?!”這一鬧,驚動附近賣瓜菜的,大約二三十個後生,有的手拿竹升、擔竿,有的拿著鐵鉤,把梁贊團團圍住,口口聲聲要“做瓜"呢條死老坑。只見梁贊不慌不忙脫下身上圍巾,站到牆邊說:“各位大佬,你哋咁多人來蝦我一個伯父,太不公平了。如果你哋打倒我,也不見得英雄,如果俾我條老坑打倒你哋,今後你哋重有面見人嗎?我勸你哋還是不動武為好。"眾大漢一聽,真是火上加油,大喝一聲:“打!”竹升、擔竿、鐵鉤,向著梁贊劈來。好梁贊,只見他使出詠春功夫,腳扎二字鉗羊馬步,揮動圍巾,勝似鋼鞭,只聽得“啪”的一聲,當堂有幾個大漢竹升離手,擔桿落地;再來一招“烏龍滾地”,又有幾個大漢跌倒,其餘的人見老坑利害,紛紛敗走,梁贊也不追趕,只說了聲“你哋真唔識死,帶眼不識人,蝦伯父?”
後來有人認識梁贊,才告知那班大漢,這老坑原是大名鼎鼎的古勞梁德榮——威震佛山的武林高手梁贊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