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文化研究中心

巴蜀文化研究中心

四川師範大學巴蜀文化研究中心成立於1983年7月,重新組建於2000年1月, 2001年由教育部批准為部省共建的“全國高校省屬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研究中心下設巴蜀文化與發展研究室、巴蜀文獻與學術研究室、巴蜀民族與語言研究室等。

介紹


巴蜀地區是中華文明的重要起源地之一,是長江上游的古代文明中心,巴蜀文化是中華文化不可分割的重要組成部分。巴蜀文化在中華文化史上發揮過重要作用,佔據過重要地位,尤其在長江上游開發史和西部經濟文化發展史中影響十分深刻而巨大,堪稱長江上游和中國西部的經濟文化中心,對全國亦具廣泛的影響力和吸引力,並且具有強烈的歷史穿透力,一直影響到今天,長盛而不衰。
四川師範大學巴蜀文化研究中心成立於1983年7月,重組於2000年1月。2001年,教育部批准四川師範大學巴蜀文化研究中心為“教育部省屬高校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按照教育部和四川省教育廳的有關文件精神,基地採取教育部與四川省共同建設、以省建為主的方式。基地是實體性的獨立建制的重點研究機構,在省教育廳和有關省屬高校校長和分管校長的領導下,進行基建的建設和直接進行管理工作,基地負責人全面負責基地的建設與發展。
四川師範大學巴蜀文化研究中心學術委員會由四川師範大學四川大學西南大學西華師範大學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成都市博物院、涼山州博物館、巴蜀書社等學術機構的專家學者組成,顧問為李學勤項楚,學術委員為李紹明、林向等國內外權威專家。巴蜀文化研究中心現有專職研究人員15人,其中教授13人;兼職研究人員16人,其中教授12人,中心主任為段渝教授。中心具有特色的研究方向為:巴蜀文化源流研究,巴蜀古代文明演進研究,巴蜀文獻與學術研究,巴蜀民族研究,古蜀文明與南方絲綢之路研究,巴蜀文化與現代化研究。
四川師範大學巴蜀文化中心設有巴蜀歷史與考古研究所、巴蜀文學與文獻研究所、巴蜀民俗研究所、四川移民研究所;並在四川省廣安市雅安市涼山州阿壩州什邡市等地分別設立了巴蜀文化研究中心下屬的研究所:四川師範大學巴蜀文化研究中心廣安研究所、四川師範大學巴蜀文化研究中心雅安研究所、四川師範大學巴蜀文化研究中心金沙江文化研究所、四川師範大學巴蜀文化研究中心岷江上游研究所、四川師範大學什邡研究所。並與四川廣漢三星堆博物館共同成立了四川師範大學巴蜀文化研究中心三星堆科研教學基地。

成果


巴蜀文化
巴蜀文化
中心自2002年開始組織重點科研項目以來,完成了以“三星堆文明研究”、“巴蜀文獻集成”、“長江流域文明起源比較研究”、“巴蜀古代文明與早期中外關係研究”等為代表的30多個科研項目,在國家級、省部級核心期刊發表論文100餘篇、著作20餘部,組織並編輯出版了大型學術叢書“巴蜀文化系列叢書”(10種),其中多種論著獲得四川省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二等獎、三等獎,產生了重要影響;整理編輯出版了《槐軒全書》(10卷)、《推十書(增補全本)》(20卷)、《大家論學》(8種),受到學術界和社會各界的高度評價。
中心每年編輯出版高水平的《巴蜀文化研究集刊》,刊印反映中心最新成果和學術動態的《巴蜀文化研究動態》,使巴蜀文化研究中心的資料庫成為國內外有關巴蜀文化研究成果推介的權威園地。

學術交流


巴蜀文化研究(第三輯)
巴蜀文化研究(第三輯)
中心按照教育部的要求,致力於將中心建設成巴蜀文化研究的國家隊。為此,中心認真制訂並實施了“十一五”規劃,開展了一系列在國內外學術界具有影響力的學術活動。中心每年主辦國內或國際大型學術研討會,主辦形式活躍的“巴蜀文化論壇”,並舉辦巴蜀文化講座以及其他學術活動。幾年來,中心先後主辦了“巴蜀文化研究新趨勢國際研討會”、“楚辭國際學術研討會暨中國屈原學會第十屆年會”、“第六屆國際辭賦學學術研討會”等大型國
際學術研討會,主辦了全國性學術會議“巴蜀文化與中國文明起源研討會”、“三星堆與南方絲綢之路青銅文化研討會”、“龍門山與古蜀文明學術研討會”,發起並實施“三星堆與南方絲綢之路青銅文物展”,主辦了九次“巴蜀文化論壇”,“巴蜀文化論壇”現已成為國內外巴蜀文化研究具有標誌性的學術交流平台。中心還主辦了多次學術講座,邀請國外和全國著名學者來我校進行學術講演。

機構設置簡介


按照教育部有關規定,四川師範大學巴蜀文化研究中心實行學術委員會領導下的主任負責制。中心機構設置:
一、第三屆學術委員會
顧問:李學勤、項楚
主任:李誠
成員:李紹明、林向、萬光治、段渝、黎小龍、高大倫王毅侯德礎、段志洪、舒大剛劉弘蔡東洲
二、中心主任:段渝
工作職責:
(一)貫徹執行黨和國家的方針、政策,貫徹落實教育部的各項要求和文件精神,執行教育廳和學校的有關指示、決定和決議。
(二)在學校領導下,全面主持並負責中心的各項工作,認真完成教育部、教育廳和學校下達的各項科研及教學任務。
(三)組織並實施中心的科研工作,包括:
1、組織省內外科研力量,共同攻關;
2、主持學術委員會工作,定期召開學術委員會會議;
3、每年定期制定併發布巴蜀文化研究中心年度重點科研項目指南,並組織審批項目;
4、組織項目結項及最終成果評審。
(四)每年主編並出版一部《巴蜀文化研究專輯》。
(五)組織召開巴蜀文化研究學術研討會。
(六)搞好基地建設,培養後備人才。
(七)定期向教育部、教育廳有關領導和學校領導彙報工作。
三、中心下設研究所及科研教學基地
1、巴蜀歷史與考古研究所;
2、巴蜀文學與文獻研究所;
3、巴蜀民俗研究所;
4、四川移民研究所;
5、四川師範大學巴蜀文化研究中心廣安研究所;
6、四川師範大學巴蜀文化研究中心雅安研究所;
7、四川師範大學巴蜀文化研究中心金沙江文化研究所;
8、四川師範大學巴蜀文化研究中心岷江上游研究所;
9、四川師範大學巴蜀文化研究中心什邡研究所;
10、四川師範大學巴蜀文化研究中心移民文化研究所;
11、四川師範大學巴蜀文化研究中心三星堆科研教學基地。
四、中心辦公室、資料室、資料庫管理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