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紀香港新界的客家方言
19世紀香港新界的客家方言
《19世紀香港新界的客家方言》內容簡介:新界是香港特別行政區地域面積最大的一個組成部分。在1898年英國殖民者“租借”以前,新界隸屬廣州府新安縣,也是一個傳統的農業社會。19世紀中葉以來,屬於基督教新教之信義宗的巴色會以香港作為基地專門向當地及周邊地區的客家人傳播基督教福音。巴色會傳教士編寫了大量的客家方言聖經譯本和其他的客家方言著作,準確地反映和完整地保留了19世紀新界一帶客家方言的基本面貌,並最早使用西方現代語言科學的方法進行分析和研究,其學術水平和學術價值遠遠超過同時期中國傳統“小學”的相關研究。《19世紀香港新界的客家方言》綜合利用19世紀中葉以來巴色會傳教士的客家方言文獻資料,特別是以口語化程度較高的客家方言課本《啟蒙淺學》(1879)作為主要依據,通過建立和使用小型的計算機語料庫,著重從語音、辭彙、語法和方言用字四個方面全面勾勒其語言面貌和書寫特點,並結合作者近十幾年來在新界客家鄉村多次進行田野調查所取得的方言材料,進行縱向的比較研究,揭示其一百多年來發展演變的方向和規律。
《19世紀香港新界的客家方言》由廣東人民出版社出版。
庄初升,男,1968年生,福建平和人,2000年獲暨南大學文學博士學位。現任中山大學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導師,曾多次赴港任香港中文大學中文系合作研究員。教學之餘主要從事漢語方言的調查,對客、閩、粵方言及粵北土話音韻有較深入的研究,對其他漢語方言也有所涉獵。主持多項國家級、省部級科研項目,出版《粵北土話音韻研究》等多種著作,並在海內外多種專業期刊、集刊發表論文六十餘篇。2004年被評為廣東省“南粵優秀教師”,2008年入選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
第一章引言
第一節香港新界的客家人與客家方言
第二節巴色會傳教士與客家方言研究
第三節從巴色會文獻看19世紀香港新界的客家方言
第二章19世紀香港新界的客家方言語音
第一節聲母、韻母和聲調系統
第二節同音字彙及音韻特點
第三節一百多年來語音系統的發展演變
第三章19世紀香港新界的客家方言辭彙
第一節分類辭彙集
第二節辭彙特徵
第三節一百多年來辭彙系統的發展演變
第四章19世紀香港新界的客家方言語法概貌
第一節代詞
第二節方位詞
第三節系動詞和助動詞
第四節介詞
第五節副詞
第六節助詞
第七節構詞法:重疊和詞綴
第五章19世紀香港新界的客家方言語法專題研究
第一節給予類動詞“俾”及其相關用法
第二節否定詞和否定句
第三節反覆問句
第四節完成體標記“開”和“里”
第五節帶“得”的可能式
第六章巴色會客家方言文獻的方言用字
第一節《啟蒙淺學》漢字本的方言用字
第二節其他方言文獻的方言用字
參考文獻
附錄:《啟蒙淺學》校注
附圖
圖01瑞士巴色會總部
圖02巴色會首批來華的傳教士韓山明(Theodore Hamberg,1819―1854)
圖03巴色會首批來華的傳教士黎力基(Rudolf Lechler,1824―1908)
圖04巴色會駐港總部(1896―1905年)
圖05在港的巴色會傳教士(1900年)
圖06巴色會的華人牧師(1879年)
圖07羅馬字本《客家俗話馬太傳福音書》(1860年)的扉頁
圖08羅馬字本《客家俗話馬太傳福音書》(1860年)的內頁之一
圖09《新約聖書·使徒行傳》漢字本(1883年)的扉頁
圖10《新約聖書·使徒行傳》漢字本(1883年)的內頁之一
圖11《聖經書節擇要》漢字羅馬字合本(1884年)的內頁之一
圖12巴色會在香港成立的首間女校――巴色義學(1861年)
圖13《啟蒙淺學》羅馬字本(1879年)的扉頁
圖14《啟蒙淺學》羅馬字本(1879年)的內頁之一
圖15《啟蒙淺學》漢字本(1880年)的內頁之一
圖16《初學者簡明德客詞典》(1909年)的扉頁
圖17《初學者簡明德客詞典》(1909年)的內頁之一
圖18《簡明客家語法》(1909年)的扉頁
圖19《簡明客家語法》(1909年)的內頁之一
後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