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辛店街道

北京市丰台區轄街道

長辛店街道,北京市丰台區下轄街道,地處丰台區西南部,永定河西岸,位於東經116°06′17"~116°13'19",北緯39°47'13"~39°53'17"之間。東與宛平城街道(地區)相鄰,南與房山區長陽鎮接壤,西接雲崗街道,西北隔山與門頭溝區戒台寺相鄰,北與石景山區蓮石路相連。轄區東西最大距離7千米,南北最大距離15千米,總面積46.6平方千米,總人口85636人(2020年)。

民國初年,長辛店地區屬京兆尹宛平縣。民國十七年(1928年),北京改為北平特別市,宛平縣改屬河北省,長辛店地區為宛平縣二區駐所,宛平八鎮之一。民國十八年(1929年),縣署由市內遷至盧溝橋拱極城,即宛平縣城。1937年“七七事變”爆發后,宛平縣署遷至長辛店地區老爺廟。民國三十七年(1948年)12月,長辛店地區改為北平市第十八區。民國三十八年(1949年)1月,設長辛店鎮公所。1950年,與丰台區合併為第十二區,后更名丰台區,長辛店設鎮政府。1954年,改為長辛店鎮辦事處。1974年4月,朱家墳街道所轄朱家墳1~5里、張家墳等居民區劃入。1990年11月,鎮改街道。

截至2020年6月,長辛店街道下轄29個社區。2011年,長辛店街道財政總收入8300萬元。其中地方財政收入5600萬元,比上年增長26.7%。從各主要稅種看,完成營業稅700萬元,比上年下降2.4%。增值稅1400萬元。企業所得稅900萬元。個人所得稅4100萬元,比上年增長20.3%。製造業是稅收的主要來源,佔全部稅收的80%。

歷史沿革


元代稱澤畔店,明代形成長店和新店2個村落,清代長店與新店連接,稱長新店,后衍化為長辛店,當地人俗稱“新店”。
長辛店鎮形成后,隸屬於順天府宛平縣。
民國初年,改隸京兆尹宛平縣。
1928年北京改為北平特別市,原京兆地方所屬各縣一律劃歸河北省。長辛店鎮為宛平縣2區駐所,宛平八鎮之一。
1937年,因宛平縣署遭戰火毀壞,宛平縣署遷長辛店鎮老爺廟。
1948年12月長辛店鎮解放后,設立北平市第18區政府。
1949年1月設長辛店鎮公所。
1950年與丰台區合併為12區,后更名為丰台區。
長辛店設鎮政府,1954年改為長辛店鎮辦事處。
1974年4月將朱家墳街道辦事處所轄朱家墳1—5里、張家墳等居民區劃入。1990年11月撤鎮,改稱長辛店街道辦事處。
1996年,面積58平方千米,人口10萬人,轄張家墳、二老莊、北崗窪、趙辛店、趙辛店二、南牆縫、合成公、車店口、火神廟、祠堂口、西峰寺、曹家口、謝家大院、教堂衚衕、北關、京石、東山坡、東山坡一里、東山坡二里、農校、陳庄、扶輪、楊公庄、東南街、崔村、通信工廠、裝工院、玉皇莊、玉皇莊二、杜家坎、杜家坎一、杜家坎二、杜家坎三、朱五里、朱西山坡、西平房、新樓、老樓、北宿舍、東一、東二、二七西山坡、光明樓、勝利樓、南自建、崔二里、三角地、三大棟、建設一里、建設二里、建設三里、二七西峰寺、崔一里、十四棟、東河沿、博蘭特等60個居(家)委會。
2002年末,面積58平方千米(一說面積46.63平方千米),居民7.9萬人,轄南牆縫、合成公、東山坡、北關、西峰寺、陳庄、東南街、崔村二里、建設里、光明裡、玉皇莊、裝甲兵工程學院、杜家坎、二七車輛廠、張郭庄、槐樹嶺、蘆井、朱家墳南區、朱家墳北區、趙辛店、北崗窪、張家墳、朱家墳西山坡23個社區,辦事處駐長辛店公路街甲12號,郵編100072。
2006年末,面積46.63平方千米,人口15.58萬人,轄23個社區。
2010年,宛平城地區辦事處管轄的京周公路以東,京石高速公路以西,南至第二水泵廠,北到杜家坎環島的區域劃歸長辛店街道。

地理環境


位於北京市丰台區區境西部,永定河西岸,距天安門19千米。
長辛店街道
長辛店街道
東與宛平地區辦事處相鄰,南與房山區長陽鎮接壤,西接雲崗街道,北與石景山古城街道和門頭溝區永定鎮交界。

位置境域

長辛店街道地處丰台區西南部,永定河西岸,位於東經116°06′17"~116°13'19",北緯39°47'13"~39°53'17"之間。東與宛平城街道(地區)相鄰,南與房山區長陽鎮接壤,西接雲崗街道,西北隔山與門頭
長辛店街道
長辛店街道
溝區戒台寺相鄰,北與石景山區蓮石路相連。轄區東西最大距離7千米,南北最大距離15千米,總面積46.6平方千米。

水文

長辛店街道境內九子河由留霞峪,牝牛河由太子峪,經二老莊、朱家墳,均向東南流入房山區界。

行政區劃


截至2020年6月,長辛店街道下轄29個社區。辦事處駐長辛店公路街甲12號。
南牆縫社區合成公社區東山坡社區北關社區西峰寺社區
朱家墳南區社區朱家墳西山坡社區朱家墳北區社區張家墳社區趙辛店社區
北崗窪社區崔村二里社區裝甲兵工程學院社區建設里社區東南街社區
陳庄社區光明裡社區杜家坎社區玉皇莊社區二七車輛廠社區
張郭庄社區槐樹嶺社區蘆井社區裝技所社區珠光嘉園社區
珠光逸景社區紅山郡社區長馨園社區中奧嘉園社區——

政治


領導成員

長辛店街道工委副書記
長辛店街道
長辛店街道
陳國新,女,漢族。長辛店街道工委副書記兼紀檢書記,負責社區黨建、精神文明、科協、紀檢監察工作,分管組織部、宣傳部、紀檢監察。
長辛店街道工委副書記
張中朝,男,漢族。
負責民族宗教、矛盾排查、信訪維穩工作,分管工會、團委、婦聯、工委辦。長辛店街道辦事處武裝部長
王文遙,男,漢族。負責安全生產、610、徵兵、流動人口管理、司法工作,分管武裝部、綜治辦、司法所。長辛店街道辦事處副主任劉勇,男,漢族。分管社保所、勞動科。長辛店街道辦事處副主任王鳳華,女,漢族。分管文教科、計生辦。長辛店街道辦事處副主任王福強,男,漢族。分管民政科、殘聯、信息、外宣、協助主任抓行政效能建設。長辛店街道辦事處助理調研員董學儉,男,漢族。
分管社區辦。
長辛店街道辦事處助理調研員
張永剛,男,漢族。
分管城管科、綠化辦、城管分隊。

機構設置

長辛店街道
長辛店街道
長辛店街道辦事處工委辦公室·長辛店街道辦事處辦公室·長辛店街道辦事處監察科·長辛店街道辦事處文教衛生科·長辛店街道辦事處勞動和社會保障科·長辛店街道辦事處組織部(加掛宣傳部牌子)·長辛店街道辦事處工會·長辛店街道辦事處財政科·長辛店街道辦事處社區管理工作辦公室(加掛居民
科牌子)·長辛店街道辦事處城管科·長辛店街道辦事處綠化辦公室·長辛店街道辦事處民政科·長辛店街道辦事處社會治安綜合治理辦公室·長辛店街道計生辦·長辛店街道辦事處社區中心

工作思路

長辛店街道
長辛店街道
長辛店街道工委、辦事處以“抓安全、保穩定、保發展”九字方針貫穿工作始終,鼓實勁、辦實事、求實效,形成開拓創新、全面發展的整體工作態勢。全年強化“亮點工程”建設,建設朱雲路精品街,積極爭取多方支持,從美化、綠化、硬化、亮化等方面進行改造,突破“難點”工程建設,地區各大單位共同出資20萬元,組建了長辛店交通城管協管隊,16人分4組8個點,對大單位門前及重點地區和機動車亂停放、亂設攤點等突出問題實行全日制監督管理,為地區單位、部隊的建設和發展創造良好的外圍環境;年內與14個社區共同完成492名無業育齡婦女體檢建檔工作。全年為地區居民辦理新建、翻建46戶;翻建99間、面積1732.04平方米;新建59間,面積1072.7平方米;完成9100平方米的拆違任務;對外來人口聚集地進行大規模的清理整治,穩定了社會秩序。結合“考評爭創”活動,加大行政效能監察力度,建立“社區組織考評辦事處機關各科室的辦法”對街道全年擬辦11件實事和專項整治工作進行立案監察,確保工作到位。

人口


2021年6月18日,北京市丰台區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公報發布,長辛店街道人口為85636人。

文化


地名由來

長辛店地區元代稱澤畔店,明代形成長店和新店2個村落,清代長店與新店連接,稱長新店,后衍化成長辛店。

交通


長辛店境內共有有8條主要道路和49條衚衕。境內有京九鐵路、京廣鐵路、京周公路、京石高速路、大灰廠路、朱雲路、長興路、二七機車廠路等路段。途經309、310、327、329、339、391、624、759、917、937、964、971、983、984路公交車。

社會


教育事業

2011年末,長辛店街道共有幼兒園2所,在園幼兒450人,專任教師15人。小學9所,在校生7455人,專任教師843人,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100%。初中2所,在校生1546人,專任教師335人,初中適齡人口入學率、小升初升學率、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均達100%。普通高中1所,在校生1678人,專任教師226人。

科技事業

2011年末,長辛店街道共有各類科技人才3萬人,其中專業技術人才1.5萬人,經營管理人才0.5萬人,技能人才1萬人。醫療衛生2011年末,各級各類醫療衛生機構5個,其中衛生院5所。病床655張,每千人擁有醫療床位6.4張。專業衛生人員816人,其中執業醫師299人,執業助理醫師84人,註冊護士299人,平均每千人擁有衛生技術人員8人。

文體事業

2011年末,長辛店街道共有文化藝術團體61個,會員1678人。地方特色民間藝術有掇畫、鴿子哨、泥人張模具製作等,被列入丰台區非物質文化遺產。
2011年末,長辛店街道共有體育場地40處。92%的城市社區和100%的村安裝了健身器材,經常參加體育活動的人員占常住人口的65%。

社會保障

2011年,長辛店街道共有城鎮最低生活保障戶數550戶,人數1034人,支岀487.2萬元。城市醫療救助202人次,共支出33萬元。
2011年,長辛店街道共有國家撫恤、補助各類優撫對象110人,接收無軍籍職工228人。全年接受社會捐款9.6萬元,接受捐贈衣被6515件。新增就業人員1356人,有1430名下崗失業人員實現了再就業,就業困難人員再就業672人,年末城鎮登記失業人數1358人,全年共幫助8戶零就業家庭實現每戶至少一人就業。年末參加城鎮基本養老保險1103人,比上年末增加21人。參加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7182人,比上年末增加119人。參加失業保險613人,比上年末增加24人。年末領取失業保險金174人,比上年末增加7人。

城市建設

1、道路及交通:長辛店境內現有8條主要道路和49條衚衕。境內有京九鐵路、京廣鐵路、京周公路、京石高速路、大灰廠路、朱雲路、長興路、二七機車廠路等路段。途經309、310、327、329、339、391、624、759、917、937、964、971、983、984路公交車。
2、居民區建設:長辛店街道的居民區分為五大片:大街、朱家墳、橋西、槐樹嶺、張郭庄,共有社區居委會23個,轄區人口7.9萬,歷史上居民多以經商為業,人口結構較為穩定,以世代居住於此的本地人居多。是一座近代鐵路工業重鎮,轄區內有北京二七機車廠、二七車輛廠、二七通信工廠、北方車輛製造廠、北方車輛研究所等單位155家,駐軍部隊有裝甲兵工程學院、63963部隊、57046部隊、總參51所八一軍體大隊等12家軍事單位。
3、綠化建設:轄區內植物多以北京楊、白毛楊、國槐及常綠樹木為主,年增加綠地10000平方米;植樹1.65萬棵;種植花卉4.7萬株,已建成花園式單位13個。
4、商業區:現有長辛店大街、朱家墳、橋西、張郭庄和槐樹嶺商業區。
5、通信建設:原僅有816支局,增加了8330、8380、8384、8386、8387、8388局、鐵通5113、5115局及小靈通基站,覆蓋住整個長辛店地區。
6、地區水資源:有日供水能力為4.3萬立方米的自來水廠水廠。境內的河流有:九子河、牤牛河
7、市政及環境建設:完成2個精品街的建設,共計鋪路三條近4000平方米,共完成鍋爐改造28台,煙囪加裝了油煙凈化裝置,從根本上治理大氣污染。

職責職權

長辛店街道辦事處是區人民政府的派出機關。受區人民政府領導,依據法律、法規的規定,在本轄區內行使政府管理職能。其主要職責職權是:貫徹執行法律、法規、規章和市、區人民政府的決定、命令,完成市、區人民政府部署的各項任務。
1、對轄區內的城市管理工作履行的職責是:負責居民區、街巷衚衕的環境衛生和綠化美化的管理工作,組織單位和居民開展愛國衛生運動,落實“門前三包”責任制;組織和監督對違法建築、違法佔用道路、無照經營以及違反市容環境衛生、綠化管理規定行為的查處工作;領導、指揮地區城市管理監察分隊的行政執法工作;配合市、區環境保護部門監督環境污染項目的治理;協同建設主管部門監督施工單位依法施工,防治施工揚塵、擾民;配合建設單位、施工單位做好居民工作,維護施工秩序;對居住小區的物業管理進行指導和監督檢查;協調並監督檢查公安、工商、稅務、環境衛生、綠化、司法、房管等職能部門派出機構或專職人員的行政執法工作。
2、對轄區內社會管理工作履行的職責是:向轄區內機關、團體和企業事業單位布置地區性、群眾性的工作任務,並監督檢查落實情況;組織單位和居民開展多種形式的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創建活動;制定本轄區社會治安綜合治理規劃,並組織落實;負責外來人口以及向外來人口出租房屋的綜合管理;負責婚姻登記管理、計劃生育、統計、紅十字會、人民調解工作;協調有關部門做好勞動就業工作;負責擁軍優屬、民兵預備役、徵兵、人民防空等工作;維護老年人、婦女、未成年人和殘疾人的合法權益。
3、對社區建設和社區服務工作履行的職責是:制定社區建設發展規劃,落實社區建設的各項任務;參加轄區內新建居住區配套公共設施的驗收工作;對未按規劃要求落實配套公共設施或者建設質量存在問題的,有權提請規劃、建設行政主管部門予以糾正;制定轄區社區發展規劃,發展社區服務設施,合理配置充分利用社區服務資源;組織社區服務志願者隊伍,動員單位和居民興辦社區服務事業;興辦社會福利事業,做好社會救助、社會保險等社會保障工作。
4、對居民工作履行的職責是:指導社區居委會工作,及時向上級反映居民的意見和要求;對居民進行法制和社會公開展群眾文化、體育活動和社區教育、衛生工作、普及科學常識。
5、對區政府職能部門派出機構實施監督考核的職責是:組織轄區內單位和居民對區政府職能部門派出機構或專職人員的工作進行民主評議,並將考核結果向區政府和主管部門報告,作為對派出機構負責人或專職人員進行任免、調動獎懲的依據之一。

疫情防控

截至2020年6月21日15時,北京市丰台區長辛店街道由低風險調整為中風險。

旅遊


名勝古迹

境內市級文物保護單位有長辛店二七革命遺址、工人勞動補習學校、長辛店留法勤工儉學舊址等3處。縣(區)級文物保護單位有長辛店清真寺。全國科普教育基地1個,愛國主義教育基地1個。
長辛店二七革命遺址(長辛店工人俱樂部)
長辛店二七革命遺址(長辛店工人俱樂部)位於長辛店街道長辛店大街174號,原為劉姓鐵匠鋪,所以又稱劉鐵匠鋪。民國十年(1921年)5月,長辛店工會成立后,團結了一批工人,並成功地開展了幾次小規模的經濟鬥爭,聲望日益提高。不久,工人運動的骨幹分子史文彬、康景星、王俊等人先後加入了中國共產黨。同年10月,黨組織為了更加廣泛地吸引群眾參加工人運動,專門召開了工人代表聯席會,決定改組工會為工人俱樂部,並從祠堂口一號遷址到劉鐵鋪。工人俱樂部成立后,會員人數得到很大發展,並開展了多次勝利鬥爭,在北方工人群眾中產生了極大影響。民國十一年(1922年)4月9日,京漢鐵路總工會第一次籌備會在劉鐵鋪召開,一
長辛店街道
長辛店街道
時成為早期工人運動中十分矚目的地方。為了配合工人罷工運動。俱樂部曾在劉鐵鋪組織了糾查隊、調查團、講演團,積極開展各種活動。在民國十一年(1922年)8月的工人罷工和民國十二年(1923年)的"二七"大罷工時,這裡都是領導鬥爭的指揮部。"二七"大罷工失敗后,反動軍警封閉了工人俱樂部的辦公地址。解放后,劉鐵鋪成為居民住宅,1979年8月被公布為北京市文物保護單位。
二七工人夜校舊址(娘娘宮)
二七工人夜校舊址(娘娘宮)位於長辛店街道長辛店大街中部路西,建築佔地面積138平方米。該舊址系清代建築,鄰街曾有高大的門樓,門額上刻娘娘宮的石匾,裡面是寬敞的大院。西面是高大宏偉的正殿,殿前設月台,南北各有配殿三間。早年由道士看管,每年農曆四月初九至十一的廟會期間,香火極盛,人們進香求子,捐錢唱戲。民國八年(1919年)“五四”運動爆發后,長辛店鐵路工人為了聲援愛國學生的鬥爭,曾在娘娘宮組織了救國十人團、各界聯合會,開展了示威遊行、街頭講演、抵制日貨等活動。以後,機車工人又在廟裡辦起了一所夜班通俗學校。鄧中夏曾帶領的北大平民教育講演團在此宣傳講演。民國八年(1919年)12月16日,長辛店各界人士在娘娘宮集會,抗議日本駐福州領事開槍打死國人。民國九年(1920年)初,由工人運動骨幹史文彬、陶善琮等人創辦的夜班通俗學校由北牆縫衚衕遷至該處,鄧中夏等人率領的北京大學平民教育講演團,經常來這裡
長辛店街道
長辛店街道
宣傳講演,對啟發工人覺悟起了較大作用。北京共產主義小組成立后,李大釗同志派鄧中廈來長辛店開展工人運動,鄧中夏在此籌辦勞動補習學校。補習學校成立后,遷出娘娘宮,這裡就成為工人們重要聚會的場所。民國十年(1921年)5月1日,長辛店1000多名工人在這裡召開大會,紀念自己的節日。在民國十一年(1922年)8月的工人罷工和民國十二年(1923年)的"二七"大罷工時,都是在這裡開的大會。1949年後,門樓和正殿因坍塌而拆除,1988年南配殿因損壞嚴重已拆除,目前存有北配殿。
長辛店留法勤工儉學舊址
長辛店留法勤工儉學舊址位於長辛店街道長辛店鐵中校園內,是一座方型二層法式小樓,原是京漢鐵路局為火車房總管郭長泰的住宅。民國七年(1918年)夏建成后,由法華教育會與有關方面交涉,改做了留法勤工儉學預備班的教室。高等法文專修館長辛店分館,簡稱長辛店留法勤工儉學預備班,是年夏,由法華教育會蔡元培、李石曾創立的。落成後由華法教育會負責人蔡元培等人和長辛店鐵路工廠接洽開辦了留法高等法文專修館工業科,遂改為教室。在長辛店開辦的留法勤工儉學預備班共設有鑄造、機械、鉗工三個班,當年暑假有學員100多人入學,其中包括有何長工(何坤)在內的部分湖南籍學員。他們實行半工半讀,著重攻讀法文,同時也經受了勞
長辛店街道
長辛店街道
動鍛煉,直接了解到工人們的生活狀況。我國著名教育家、留法勤工儉學會主要發起人之一吳玉章,就曾一邊在此學習法文,一邊在原長辛店火車房實習。在學習期間,毛澤東同志曾兩次來長辛店了解學員們的生活、學習情況。民國八年(1919年)冬,這批學員畢業赴法留學,他們中間有許多人先後走上了革命道路。為紀念中國共產黨成立80周年,2001年4月市文物局投資28萬元對其進行修繕,2001年6月,丰台區委宣傳部、區委黨史辦等部門在此舉辦長辛店留法勤工儉學展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