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量元素地球化學
微量元素地球化學
英文:geochemistry of trace elements
微量元素地球化學
微量元素在自然界可呈活動狀態和非活動狀態存存。非活動賦存狀態主要有類質同象、固溶體分凝物、機械混入物、吸附狀態、與有機物質結合的形式,以及形成獨立礦物等。
微量元素地球化學
微量元素地球化學
微量元素在自然界可呈活動狀態和非活動狀態存在。非活動賦存狀態主要有類質同象、固溶體分凝物、機械混入物、吸附狀態、與有機物質結合的形式,以及形成獨立礦物等(見元素的賦存狀態)。
微量元素的活動形式主要呈離子、可溶化合物和絡合物、水溶膠、氣溶膠、懸浮態和氣體等。絕大多數金屬元素溶解時以絡合物形式遷移。
微量元素在具體地質體中的濃度和分配隨介質條件的變化往往發生較大的變動,它們的地球化學行為受有關性質相近的常量元素支配。因此,微量元素的含量和分配以及與相近似元素的比值,可作為各種成岩成礦物理化學條件的靈敏指示劑。指示劑除了常用來確定作用的演化過程和形成階段之外,主要可定量推算成岩成礦作用的溫度、壓力、物質濃度、酸鹼度和氧化-還原條件。其中以礦物微量元素溫度計和壓力計研究較多。經常使用和效果較好的元素有釩、鈦、鉻、鈷、鎳、鈧、鍶、鋇、鋰、銣、鉈、鈾、釷、氟、氯、銥、鋨、稀土等,常用的元素對比值有鉀/銣、鉀/鉈、鍶/鋇、鎵/鋁、鋰/鎂、鎳/鈷、鉻/釩、鋅/鎘、鋯/鉿,鈮/鉭、氟/氯、金/銀、硫/硒、硒/碲等和稀土比值。
當元素 t在體系中濃度很低,以至於它在體系中的分配符合亨利定律時,在一定溫度壓力的平衡條件下,以相同形式分佈於A、B兩相中,t的濃度(C)比值為一常數:其中稱為分配係數。當體系中存在易被 t置換的常量元素m時,可以得到另一種常數:
其中稱為複合分配係數,s和t分別特指固相和液相。以上都是能斯脫分配定律的不同形式。
在非平衡條件下,t和m在固液相中的分配符合以下關係:
其中λ稱為對數分配係數,N孎和N孉分別為結晶前t和m的總克分子數,而N和N姯分別為結晶時某一階段t和m在液相中的積分克分子數。若設和分別為結晶某時刻整個體系和液相的重量或體積,則相應地有:
以上為道納爾-霍斯金定律的不同形式。
目前已提出了多種描述岩漿作用過程的微量元素定量模型,其中最基本的和最常用的 有以下幾種:
①分離結晶作用 是一種非平衡過程,表達式為
其中k為元素t在岩漿結晶某時刻的總體分配係數,F為殘餘岩漿的質量比(熔融度)。在結晶某一階段固相中微量元素t的平均濃度為
如果晶體生長暫時與岩漿平衡,然後因沉澱而從熔體中被清除而不能繼續達到平衡,如此反覆若干次,則這種結晶過程稱為批次平衡結晶作用。當有n批礦物結晶后,熔體中微量元素t的濃度為
②平衡部分熔融 是一種平衡過程,微量元素分配表達式為 其中kr為殘餘礦物的總體分配係數。如果熔體與岩石暫時保持平衡,當條件具備時,這批熔體向上排出,由此反覆多次,則這種過程稱為批次平衡熔融過程。可表達為
在地質測量中,結合微量元素地球化學的研究,可以從元素分配和遷移來認識地質構造的形成和發展歷史,並有助於地質界限的劃分。無論是全球構造、區域構造和局部構造均與微量元素的區域性分佈和局部集散有密切的關係。
微量元素廣泛用於岩體成岩階段、期相、時代、成因、蝕變、剝蝕和含礦性的區分和研究,以及變質岩的成因和原岩識別的研究。
含有一系列具有成礦元素初步富集層位的沉積建造,是許多金屬礦床的重要物質來源。其中,成礦元素(如鎢或金)僅以ppm甚至ppb量級略有富集。因此,主要藉助於微量元素地球化學的方法來進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