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軍都督府

鄂軍都督府

蛇山南麓的綠樹叢中掩映著一組紅牆紅瓦的“山”字形建築,那就是100年前中國乃至亞洲第一個資產階級民主革命政權湖北軍政府的遺址——鄂軍都督府。武漢人稱之為“紅樓”。

基本介紹


“紅樓”原為晚清湖北咨議局,不過議員們在這裡辦公不到一年時間,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義爆發,隨即在紅樓建立中華民國軍政府鄂軍都督府,一舉變為革命黨人的反清司令部。在主樓會議廳里,可以看到復原的軍政府發布的第一份公告,向天下昭告革命主張,號召推翻清政府,落款是黃帝紀元四千六百零九年。
主樓經重新布展,還原了當年湖北軍政府里的各種機構,如軍令部、軍務部、外交部、教育部等。鄂軍都督府雖然是一個地區性的革命政府,但在1911年11月20日被各省革命代表共認為代行中央政務的機關。在這裡,宋教仁主持起草了《鄂州約法》,約法里首次明確提出“人民一律平等”,這份約法也成為1912年南京臨時政府頒布的《臨時約法》的藍本;在南京臨時政府成立之前,鄂軍都督府作為一個與清政府分庭抗禮的革命政權,取得了爭取列強中立的外交勝利,並領導了保衛武昌革命政權的漢口、漢陽保衛戰……
在“紅樓”里還可以看到一個叫“招納處”的機構,此處主要是吸收投奔革命的仁人志士。劉經熙的祖父劉家佺就是“首義”爆發后投奔革命的一員。辛亥年秋,同盟會員、時任清軍將領劉家佺於由福州到上海的出差途中,在乘坐的外商海輪上得悉武昌起義消息,無比振奮,毅然將清朝的軍服帽靴盡投海中,抵達上海后,便立即轉乘江輪直赴武昌,脫離清廷投身起義軍行列。此時正值“陽夏保衛戰”,清廷調集陸、海軍的主力,直撲武漢三鎮,企圖將新生的革命政權絞殺在搖籃之中。抵漢后,劉家佺便直奔武昌軍政府,晤見都督黎元洪,任協參謀長,進駐青山至徐家棚之間的“兩望”一帶陣地,組織炮兵炮擊對岸的清軍,掩護部隊強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