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30條詞條名為王恆的結果 展開
- 金鷹國際集團董事長
- 內蒙古自治區鄂爾多斯市委組織部正處級幹部
- 安徽滁州市第二人民醫院院長
- 王維恆
- 夏朝時期商國首領
- 南京大學教授
- 奧運會火炬手、設計師
- 中華民國人物
- 河北省唐山市節能監察監測中心主任
- 中北大學藝術學院講師
- 江蘇省書法家
- 天水市國家稅務局黨組書記、局長
- 明代戲曲作家
- 醫生
- 四川省成都市成華區物價局副局長
- 深圳市紀委案件管理處處長
- 書法家
- 國務院港澳辦法律司副司長
- 警察、畫家
- 鄂爾多斯市人民檢察院檢察員
- 海南省農墾總醫院主任醫師
- 四川富順籍烈士
- 中國共青年團第十八次全國代表大會代表
- 無錫春天國際整形美容醫院專家團專家
- 牌子鑼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
- 原廣東省高級人民法院環境資源審判庭副庭長
- 徐州市賈汪區夏橋街道辦事處副主任
- 北京來美安醫療美容診所醫生
- 武漢同濟醫院耳鼻咽喉-頭頸外科副主任醫師
- 許昌市建安區衛生健康委員會工作人員
王恆
南京大學教授
王恆,男,漢族,南京大學哲學系教授、博士生導師,系副主任。
1998年3月留西方哲學教研室任教。2001年5月晉陞為副教授。2001年7月至2002年7月在美國伊利諾伊大學(UIUC)做訪問學者。2006年6月晉陞為教授。
為本科生(本系、文科強化班)講授過:“歐洲哲學史”、“現代西方哲學”、“西方哲學原著選讀”。
現象學與法國哲學,列維納斯思想,後現代倫理,批判理論。
“論亞里士多德的本體思想”,《晉陽學刊》1997年第五期。(人大複印資料〈外國哲學〉1997年第十二期全文轉載)
“上帝觀念之路:神的國就在你們心裡”,《世界宗教文化》1998年第一期。
“論海德格爾的‘無’”,《浙江學刊》1999年第二期。(人大複印資料〈外國哲學〉1999年第六期全文轉載)
“存在是什麼:這一個”,《社會科學戰線》2000年第一期。
“批判與歸屬:后馬克思主義的內在張力”,《福建論壇》2000年四期。(人大複印資料《馬克思主義、列寧主義研究》2000年第十二期全文轉載)
“虛無主義:尼采與海德格爾”,《南京社會科學》2000年第八期。
“辯證法的生存論暨存在論旨趣”,《南京大學學報》2000年第六期。(人大複印資料《外國哲學》2001年第三期全文轉載)
“論康德的實在性概念”,《南京社會科學》2000年第十二期。
“具體的存在論”,《學術研究》,2001年第四期。
“本質直觀視域中的感性與存在”,《南京大學學報》2003年第四期。
“明見性:相即感知與自我”,《現代哲學》2003年第四期。
“海德格爾時間性疏論”,《南京社會科學》2003年第十二期。(人大複印資料《外國哲學》2004年第二期全文轉載)
“《笛卡兒式的沉思》中的自我與他人先驗現象學”,《江蘇社會科學》2004年第一期。(人大複印資料《外國哲學》2004年第四期全文轉載)
“列維納斯的他者:法國哲學的異質性理路”,《江蘇社會科學》2004年第三期。(作為全國法國哲學專業委員第一屆年會的會議論文被收入《當代法國哲學諸論題——法國哲學研究》,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解讀列維納斯的意向性與感性”,《哲學研究》2005年第十期。
“海德格爾時間性的緣起”,《江海學刊》2005年第六期。(人大複印資料《外國哲學》2006年第二期全文轉載)
“時間與存在:後期海德格爾時間性疏論”,《江蘇行政學院學報》2005年第六期。
“時間是與他者的關係:從《時間與他者》解讀列維納斯與海德格爾的關係”,《南京大學學報》2005年第六期。(人大複印資料《外國哲學》2006年第三期全文轉載)
“出離存在:列維納斯現象學初論”,《南京社會科學》2005年第六期。(人大複印資料《外國哲學》2005年第十期全文轉載)
“主體、他者與正義:激進思潮中的列維納斯初論”,《學海》2005年第六期。
“時間意識:被動綜合與反思”,《淮陰師範大學學報》2006年第一期。(人大複印資料《外國哲學》2006年第四期全文轉載)
“從被動綜合的時間-意識到異質觸發的感性-時間”。(《中國現象學與哲學評論》第八輯“發生現象學研究”,上海譯文出版社2006年版)
《時間性:自身與他者——從胡塞爾、海德格爾到列維納斯》,江蘇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作為體驗實踐的同情與同感”,《哲學譯叢》2001年第四期。
《政治的回歸》(墨菲著),江蘇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從存在到存在者》(列維納斯著),江蘇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教育部社科規劃基金項目“列維納斯思想與後現代倫理”(2005年)。
江蘇省社科規劃基金項目“列維納斯思想與後現代政治哲學”(2006年)。
國家社科基金一般項目“列維納斯現象學研究”(2009年)。
1998-1999年度:南京大學獎教金(三等獎);
1999-2000年度:南京大學金箔獎教金;
2002-2003年度:南京大學金箔獎教金;
2006年江蘇省優秀博士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