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鄉村

由廣東省科技廳發起的網路平台

“數字鄉村”是由廣東省科技廳發起,依託廣東農村信息直通車工程信息服務平台“三農直通車”的三農信息資源庫。

2019年5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數字鄉村發展戰略綱要》。

簡介


“數字鄉村”將涵蓋鄉村基礎設施、農村經濟、特色產業、人口衛生、文化教育、基層組織等多個方面的信息數據資源進行有效融合,建立起覆蓋全省、連接省、市、縣、鄉、村的“數字鄉村”信息網路平台。

平台發展


“數字鄉村”平台的功能具有較強的實用性和先進性,能夠以圖片、數據、圖標及文字等多種生動直觀的形式,最好、最快、最直接、最方便地為廣東省各級人民政府提供廣東省農村工作各方面信息,從而為新農村建設的科學民主決策提供可靠依據。且隨著平台建設的不斷完善,它將能為所有涉農部門和投資單位提供可靠的第一手資料,為廣東省農村經濟建設和投資開發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同時作為展示農村現狀窗口的同時,也為將電子商務這一新興的商務模式向農村中推廣,促進農產品交流、加快農村經濟的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發展過程


2018年1月2日,《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意見》明確提出,要實施數字鄉村戰略,做好整體規劃設計,加快農村地區寬頻網路和第四代移動通信網路覆蓋步伐,開發適應“三農”特點的信息技術、產品、應用和服務,推動遠程醫療、遠程教育等應用普及,彌合城鄉數字鴻溝。《國家鄉村振興戰略規劃(2018-2022年)》也提出數字鄉村建設的任務內容。
2019年5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數字鄉村發展戰略綱要》。
2020年5月,廣東省委辦公廳和廣東省政府辦公廳印發《廣東省貫徹落實〈數字鄉村發展戰略綱要〉的實施意見》,提出到2025年,20戶以上自然村光網實現深度覆蓋,5G網路實現農村重點區域普遍覆蓋,鄉村產業數字信息化得到應用,城鄉“數字鴻溝”明顯縮小。
2020年,中國數字鄉村建設加快推進,發布《數字農業農村發展規劃(2019—2025年)》《2020年數字鄉村發展工作要點》,浙江、河北、江蘇、山東、湖南、廣東等22個省份相繼出台數字鄉村發展政策文件,政策體系更加完善,統籌協調、整體推進的工作格局初步形成。中央網信辦會同農業農村部等七部門聯合印發《關於開展國家數字鄉村試點工作的通知》,確定117個縣(市、區)為國家數字鄉村試點地區。

戰略目標


到2020年,數字鄉村建設取得初步進展。全國行政村4G覆蓋率超過98%,農村網際網路普及率明顯提升。農村數字經濟快速發展,建成一批特色鄉村文化數字資源庫,“網際網路+政務服務”加快向鄉村延伸。網路扶貧行動向縱深發展,信息化在美麗宜居鄉村建設中的作用更加顯著。
到2025年,數字鄉村建設取得重要進展。鄉村4G深化普及、5G創新應用,城鄉“數字鴻溝”明顯縮小。初步建成一批兼具創業孵化、技術創新、技能培訓等功能於一體的新農民新技術創業創新中心,培育形成一批叫得響、質量優、特色顯的農村電商產品品牌,基本形成鄉村智慧物流配送體系。鄉村網路文化繁榮發展,鄉村數字治理體系日趨完善。
到2035年,數字鄉村建設取得長足進展。城鄉“數字鴻溝”大幅縮小,農民數字化素養顯著提升。農業農村現代化基本實現,城鄉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基本實現,鄉村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基本實現,生態宜居的美麗鄉村基本實現。
到21世紀中葉,全面建成數字鄉村,助力鄉村全面振興,全面實現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

戰略進展


截至2019年6月,銀行業金融機構覆蓋全國3.08萬個鄉鎮,覆蓋率為95.7%。
2021年3月,中新網報道,根據新華社瞭望智庫與螞蟻集團研究院聯合發布的返鄉調研報告,一些數字新職業,如雲客服、人工智慧訓練師,大量轉移到成本更低的中西部縣城;網際網路下沉也為縣域服務業打開了吸納就業的空間,吸引越來越多年輕人回家當快遞小哥、外賣小哥、共享單車運營、社區團購運營、移動支付地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