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村街道

楊村街道

楊村街道位於武清區境東南部,京津塘高速公路京山鐵路之間,夾河成街道鎮。聚落呈長方形,南北走向。面積25平方公里。北運河、京津公路縱貫街道辦事處.地勢中間高,東西兩側低,一般海拔6米。 1948年12月19日解放,1950年10月縣治遷此。1982年10月建鎮。 2011年,撤銷楊村鎮,設立楊村街道。

概況


武清區轄街道。位於區境南部。轄8個社區、7個行政村。辦事處駐友誼里社區,距天津市區25千米。天津新技術產業園區、武清開發區、逸仙科技園與轄區融為一體。

沿革


相傳為楊姓立村得名。《元史》載:“由海洋抵楊村,不十日入京。”楊村之名始見於此。因夾河成鎮,故有“楊村河西’、“楊村河東’之稱。1950年10月縣治遷此。1958年設楊村鎮公社管區,1982年10月建楊村鎮。1996年,面積25平方千米,人口7萬人,轄楊村一街、二街、三街、四街、五街、六街、七街、八街、九街、十街、北鄭庄、上下園、王莊、樓前、小東庄、上朱庄、夾道17個行政村和20個居委會。2001年12月改為楊村街道。
【2011年代碼及城鄉分類】120114001:~007 111文華巷社區 ~008 111團結路社區 ~009 111勝利路社區 ~010 111南樓社區 ~011 111站北路社區 ~012 111育才南里社區 ~014 111友誼里社區 ~015 111東旺巷社區 ~201 111王莊村 ~204 111小東庄村 ~205 111一街村 ~206 111二街村 ~207 111三街村 ~208 111四街村 ~209 111樓前村 ~401 111上朱庄下園

行政區劃


2016年轄6個社區居委會。
統計用區劃代碼城鄉分類代碼名稱
120114001007111文華巷社區居委會
120114001008111團結路社區居委會
120114001009111勝利路社區居委會
120114001010111南樓社區居委會
120114001011111站北路社區居委會
120114001012111育才南里社區居委會
120114001014111友誼里社區居委會
120114001015111東旺巷社區居委會

民族人口


街道轄7個社區。有15876戶(農業6694戶,非農業9182戶),54632口人(農業 22075人,非農業32557人),其中回族4485人,滿族51人,苗族6人,朝鮮族6人,壯族3人,土家族2人,藏族1人,回族聚居五,六、七、八街,七街回民占居民總數的90%.街道辦事處設在常德大街中部西側。

街道交通


楊村現有街道22條,16個裡,86個巷。主幹街道有雍陽東道、雍陽西道、大橋道、建國北路、建國南路、新華路,建設北路,建設南路、泉州北路、泉州南路、機場道,團結路、育才路、光明道、振華西道、振華東道,塔園街、常德大街、勝利路、豐收道、站東道,站北路.街道內主要街道均為柏油、水泥路面,四通八達,連而成網。其中雍陽東道,機動車與非機動車線間,隔以長條形街心花壇,壇內栽有各種花木.路兩側有桔紅色高壓水銀燈,徹夜通明。京山鐵路設有楊村火車站,京津公路上設有楊村長途汽車站,兩側設有臨時站.街道北2公里處有京津塘高速公路收費站,可上下高速公路,由此去北京和天津新港只需40分鐘。

工商情況


工商業和飲食服務業發展很快。街道內主要企業有化工、機械、建材、木製品、食品、紡織、服裝,製革,造紙等。有國營和集體百貨商場及門市部46處,商業飲食服務攤點16個,個體攤點星羅棋布.集市主要設在招商場內和大橋東道。逢農曆每旬三、五,八、十為傳統集日,貿易半徑逾15公里。

外駐機構


外地駐楊村機構和單位較多,有中船總公司天津儲運公司、水電部基礎公司、郵電部天津通信設備廠楊村分廠,中農公司津農採購站楊村倉庫、天津市化肥農藥公司楊村倉庫、市外貿土產倉庫、市土產進出口公司土產加工廠楊村倉庫、天津市農業生產資料公司楊村倉庫,津五市政公司——市政公司法國博聶公司聯合體、天津煙草肥實驗廠、內蒙古阿爾山制本廠、廊坊市煤礦機械廠、廊坊地區設備修造廠、廊坊地區修試所,楊村農藥庫、廊坊地區棉麻庫,天津師專楊村分校等。

文化教育


文教、衛生、體育事業。現有幼兒園12所,小學9所,中學4所,中專,大專各2所,圖書館、影劇院各兩處,工人俱樂部1處,區文化館、街道文化站、區廣播站、電視差轉檯各1處,醫院3所,衛生防疫站、婦幼保健站各1所,街道東北隅有烈士陵園一座,安葬著98名革命烈士.七街有清同治年間建清真寺一座,為區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