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家莊鄉
山東省泰安市新泰市轄鄉
岳徠家莊鄉地處新泰南部山區,轄25個村,總面積68.1平方千米,人口39490人(2017年),耕地3.9萬畝。該鄉北靠新汶,南接放城、石萊,交通便利,區位優勢明顯。境內農產品充足,勞動力資源豐富,經濟發展潛力大、後勁足。
岳家莊鄉地處新泰南部山區,京滬高速公路出口南8公里處,新棗路貫穿南北,鄉村公路四通八達,光明河支流貫穿全境,物產豐富,民風淳樸。全鄉轄25個行政村,總人口3.5萬人,總面積70.7平方公里。
轄:輝德村、岳家莊村、張家村、澇北村、澇南村、山頭村、車輞峪村、澇西村、孟家屯村、西堂峪村、東堂峪村、馮家村、田家莊村、椹子溝村、岔河村、馬頭村、婆婆峪村、角山村、良義村、南楊庄村、聶家莊村、東邱村、西邱村、石棚村、北邱村
輝德村 | 岳家莊村 | 張家村 | 澇北村 | 澇南村 |
山頭村 | 車輞峪村 | 澇西村 | 孟家屯村 | 西堂峪村 |
東堂峪村 | 馮家村 | 田家莊村 | 椹子溝村 | 岔河村 |
馬頭村 | 婆婆峪村 | 角山村 | 良義村 | 南楊庄村 |
聶家莊村 | 東邱村 | 西邱村 | 石棚村 | 北邱村 |
岳家莊鄉
2007年共完成國內招商引資5400萬元,完成固定資產投資1.3億元,超額完成了市裡下的任務指標。泰安薪傑進出口有限公司新上制帽生產線一條,擴招職工100人,出口創匯300萬美元。以商招商,從沂水成功引進了機織掛毯項目——大地緣機織掛毯廠,該項目計劃總投資1000萬元,實際到位資金500萬元,年創產值500萬元。泰安六順食品加工公司是該鄉首家農產品深加工企業,該項目一期投資500萬元,年創產值600多萬元。在抓好項目建設的同時,多措並舉,扶持民營經濟發展。2006年,新增民營企業6家,其中規模企業2家,新增個體工商戶60餘家,逐步形成了以農副產品加工、糧油批發、農機銷售、掛毯加工、石英加工、酒精製造、交通運輸為一體的特色民營經濟格局。
岳家莊鄉
按照“立足實際、發揮優勢、注重規模和效益”的總體思路,加大池藕、畜牧、林果、食用菌、桑蠶五大主導產業的調整力度,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取得新進展,農業產業化水平得到提高,促進了農民持續增收。池藕產業在抓好老池藕精品片管理改造的同時,新建北邱池藕生態園一處,擴建山頭池藕300畝,為全市春季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和項目建設調度會提供了現場,全年新增池藕面積2000畝,總面積擴大到8000畝,這一特色品牌產業進一步做大做強。通過發展池藕產業,不僅有力地促進了農民增收,而且還帶來了巨大的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農村環境得到極大改善,成為我鄉新農村建設的一大亮點。畜牧生產新建東峪、西峪等養殖小區2處,規模養殖場38個,年出欄畜禽50萬頭(只),實現收入400多萬元。食用菌生產新建食用菌大棚105個,積極推廣雞腿菇、黑木耳等名優特新菌種養殖,提高了養殖效益,為全市食用菌生產現場會提供了現場。林果生產加強了以北邱“涼香”早熟紅富士蘋果、岔河金太陽杏、紅提葡萄為主的優質果品基地建設,大力發展高附加值果品生產。特別是北邱“涼香”蘋果,以其無公害、品質好而成為我鄉的一大優勢產業品牌。林果業,去年新增經濟林2000畝,用材林800畝,完成荒山綠化500畝。桑蠶生產重點加強了對蠶農的技術培訓,向科學管理要效益,共產繭18萬公斤,總產值400多萬元。
圍繞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大力加強農業基礎設施建設,農業生產條件得到進一步改善。總投資1961萬元、整理面積906公頃的國家級金溝嶺土地整理項目,於2007年9月份開工建設。該項目涉及西峪、東峪、車往峪、澇西、孟屯、張村6個村,6721人。土地整理項目已全部完成,水利設施建設完成80%。共平整土地829.71公頃,凈增耕地114.16公頃。農田水利方面,新修斗溝33.46千米,農溝6.55千米;管涵21座,拱橋7座;蓄水池17座,鋪輸水管道9.375千米,配水管道14.06千米,打大口井8眼,建提水站9座;建攔水壩25座,加固塘壩11座;修田間道路8條,長16.7千米,生產路4條,長6.5千米。該項目通過灌溉、道路、防護林等工程的建設及土地平整和土壤改良,形成了“梯田平整、林網覆蓋、旱能澆、澇能排”的良好農田生態系統,為農業增效、農民增收提供了保障。
2006年全鄉實現社會生產總值5.28億元,同比增長24%;農業總產值2.18億元,同比增長10%;農村經濟總收入2.63億元,同比增長10%;工業總產值2.53億元,同比增長40%;農村人均純收入達到3914元,同比增長10%;財政收入完成490萬元。
連續兩年榮獲泰安市維護社會穩定先進鄉鎮,先後榮獲泰安市種植業結構調整先進單位、泰安市設施農業先進鄉、泰安市農田水利建設先進鄉鎮、泰安市特色農業先進鄉鎮、新泰市維護社會穩定先進鄉鎮一等獎、新泰市森林防火先進單位、新泰市安全生產先進單位、新泰市水利工作先進單位、新泰市特色農業先進單位、新泰市畜牧生產先進單位、新泰市種植業結構調整先進單位等榮譽稱號。
岳家莊鄉
元朝末年,當地的岳氏作坊,因其獨特的養生配方,深受當時社會高官名流喜愛,為當地最大麵食坊;至明朝初期與馬姓人家聯姻,后因家族變動,更名為馬氏麵食作坊,洪武年間時,馬氏麵食享譽天下,太祖朱元璋欽點為朝貢美食,幾百年來長盛不衰。為更好的研發營養麵食,為消費者提供最佳的產品,馬氏後人馬強與2006年12月投資500多萬元成立了六順食品研究所,駐地岳家莊鄉,利用數百年流傳技術,精心研發營養麵食,為中國消費者提供更好的麵食產品。
六順面業包括蔬菜營養面、水果營養面、雜糧營養面等系列採用純天然蔬菜及水果原料,沿用祖上相傳的古代宮廷養生技術,結合人體日常所需的各種營養需求,引進目前國際最先進的加工工藝,通過24到嚴密烹制工序,不含任何添加劑,最大化保存蔬菜及水果的營養成分,全面補充人體日常所需營養,並且在行業內通過了QS質量安全認證,2007年在國際首創水果面系列,為消費者提供更全面的營養選擇,為目前營養麵食行業領軍品牌。
岳家莊鄉
目前,全鄉共發展池藕8000畝,形成了河灘池藕、嶺地池藕、庫邊池藕三種模式,發展起山頭、北邱等池藕精品片16處,畝產池藕6000-8000斤,收入8000元左右,是傳統種植業的6-8倍,效益十分可觀。在擴大池藕規模的同時,重點在池藕的養殖模式上做文章,推廣了地膜池藕新技術,前景良好,地膜池藕可使產品提前20多天上市,畝均增收1800多元。該鄉的池藕生產先後七次為泰安、新泰兩級農業結構調整現場會提供現場,並榮獲新泰市農業科技進步一等獎、標準化生產示範基地等榮譽稱號,申請註冊了“六順”牌商標,通過了無公害產品認證和有機食品認證,池藕的附加值、市場競爭力和知名度進一步提高。
徠岳家莊鄉突出發展池藕、桑蠶、畜牧、林果、食用菌等主導產業,實現農業增效、農民增收。池藕作為該鄉的特色產業,共發展2600畝,使總面積達到8000畝,僅此一項就可實現產值6400萬元,人均增收500元,成為岳家莊鄉農民增收的又一支柱產業,先後為泰安、新泰兩級提供現場會3次。按照市場化、標準化要求,打造綠色品牌,池藕註冊了“六順”商標,“無公害蔬菜”通過了省級驗證,提高了產品知名度和市場競爭力。桑蠶生產在抓好老資源管理,提高蠶繭質量基礎上,與曲阜食用菌研究所、平邑六和集團合作,重點發展蠶菌禽多用棚500個,提高了蠶棚利用率,蠶農畝均收入超過4000元。畜牧生產充分發揮瘦肉型豬優勢,按照區域化布局、標準化生產的要求,新建畜牧養殖小區2個,規模飼養場40處,500戶肉雞、肉鴨養殖戶年均收入在萬元以上。林果生產實施“扶優帶新”策略,堅持發揮優勢、服務引導、管理到位的原則,使岳家莊鄉的林果產業出現了膨脹速度快、發展效益好的良好勢頭,完成老果園改造1000畝,對北邱、聶家莊、良義等優質蘋果基地加強管理,擴大規模,推廣套袋、套瓶等新技術,按照標準化生產要求生產,提高了果品的產量和質量。該鄉還成為省花生研究所全省第一個“有機花生生產實驗基地”,省市兩級財政扶持的萬畝優質花生項目,可實現年產優質花生220萬公斤,年總產值660萬元,純增效益120萬元,項目區人均增加收入100元,為下一步岳家莊鄉2萬畝花生出口創匯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圍繞產業結構調整,進一步加強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治理河道5000米,新修水庫一座,建塘壩12處,總投資150萬元的輝德河小流域治理,東邱橋建設已全面竣工。
按照中央提出的“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的總體要求,紮實開展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一是《岳家莊鄉城鎮總體規劃》順利完成,並獲得了市政府的批准。在此基礎上完成了村莊規劃,制定了科學合理的發展目標,避免了盲目性,確保了工作實效。二是確立了岔河、澇南、北邱、張村、東峪五個村為首批新農村建設示範村,以點帶面,全面鋪開。三是開展了以“三清四改五通六化”為重點的村容村貌整治工作,村鎮面貌煥然一新,群眾生產生活條件得到較大改善。四是加快了“村村通”自來水工作步伐,全年共完成12個村的吃水工程,群眾吃水難問題得到較大改善。五是積極培育新型農民。充分發揮遠程教育、成技校、村文化大院的作用,大力開展綠色證書、農民實用技術、勞動力就業轉移等培訓工作,多渠道、多層次、多形式培育新型農民,廣大群眾文化素質得到提高,思想觀念發生了變化,增收致富本領顯著增強。
岳家莊鄉
突出抓好社會穩定工作,“平安岳家莊”建設成效顯著。圍繞不出事、快發展的要求抓基層、強基礎,深入開展平安創建活動。牢固樹立大安全意識,狠抓安全生產工作,尤其抓好了對非煤礦山,建築行業、學校等的安全整治工作,全年無重大安全事故發生,安全生產形勢持續平穩。按照“以排查矛盾為基礎,以解決具體問題為信訪、以息訪為目的”的工作思路,切實轉變幹部作風,紮實做好信訪工作。充分發揮防暴中隊和平安協會的作用,構築起大治安、大聯防格局,促進了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工作的開展,營造了安全穩定的社會環境。
2004年分別被山東省食用菌協會和山東省農學會授予“全省食用菌先進鄉鎮”和全國科教興村計劃“省級示範單位”稱號。並先後榮獲泰安市農業基礎建設“先進單位”稱號、泰安市“十佳”科普示範基地、泰安市人口與計劃生育工作“先進單位”和全市計劃生育優質服務“先進鄉鎮”稱號、泰安市農業標準化基地建設“先進單位”稱號和泰安市農田水利建設“優質工程”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