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57條詞條名為王銳的結果 展開

王銳

中國工程院院士、蘭州大學副校長

王銳,男,漢族,1963年出生,博士,中國工程院院士,全國政協常委,蘭州大學教授,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中組部國家“萬人計劃”領軍人才。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十三屆全國委員會常務委員。

現任蘭州大學副校長、醫學院院長、基礎醫學院院長、甘肅省新葯臨床前研究重點實驗室主任。

王銳長期圍繞制約多肽新葯創製的關鍵科學和技術問題,進行了系統的創新性研究。

人物經歷


學習經歷

1982年畢業於蘭州大學。
1988年獲蘭州大學與日本Kyoto University聯合培養博士學位。
1990年~1993年先後在蘭州大學和美國University of Kansas從事博士后研究。
1997年Hong Kong Polytechnic University高級訪問學者。

工作經歷

1997年~2006年任蘭州大學生命科學學院院長。
2006年~2008年任蘭州大學研究生院副院長。
2008年~2014年任基礎醫學院院長。
2014年~2018年任蘭州大學校長助理、基礎醫學院院長。
2018年至今任蘭州大學副校長、醫學院院長、基礎醫學院院長、甘肅省新葯臨床前研究重點實驗室主任。
2011年起為教育部“多肽藥物”創新團隊負責人。

研究方向


多肽生物化學與藥物化學,神經肽及多肽相關重大疾病的分子基礎研究,多肽藥物與手性藥物的研發及產業化關鍵技術。

主要貢獻


率領團隊圍繞制約多肽新葯創製的關鍵科學和技術問題,進行了系統的創新性研究,取得了突出成績,通過從新合成方法到新製備技術的連續創新努力,推動了我國多肽新葯創製及產業化的發展。作為第一完成人榮獲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國家技術發明獎二等獎、省部級一等獎4項、國際學術獎勵3項、何梁何利科學與技術創新獎。以通訊作者發表一區論文120篇,論文被引用1萬餘次,H指數(H-index)為58,連續四年入選Elsevier“中國高被引學者”,成果被Nature引用並亮點報道。獲國家發明專利授權40件,申請國際專利PCT4件,多項技術用於多肽新葯研發與生產,獲中國專利獎。在教書育人和人才培養方面做出了重要貢獻,為我國培養了一批德才兼備的多肽科學與產業領域的優秀人才。在學科建設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在蘭州大學藥學與毒理學、生物學與生物化學、化學三個學科分別進入美國ESI前1%或前1‰中做出了突出貢獻。

獲獎記錄


作為第一完成人獲國家技術發明獎二等獎(2016)、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2009)、何梁何利科學與技術創新獎(2016)、中國藥學會科學技術獎一等獎(2013)、教育部高等學校科技進步獎一等獎(2016)、教育部高等學校自然科學獎一等獎(2014)、中國專利獎(2013)、甘肅省技術發明獎一等獎(2011)、甘肅省自然科學獎一等獎(2008)、十佳全國優秀科技工作者提名獎(2012)、中國青年科技獎(1997)、高校青年教師獎(2001)、葯明康德生命化學傑出成就獎(2012)、吳階平-保羅·楊森醫學藥學獎(2015)和中國產學研合作創新獎(2015)。
2017年11月27日,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
2020年5月31日,被授予甘肅省2019年“隴原最美科技工作者”稱號。

任免信息


教育部2018年10月31日研究決定:任命王銳為蘭州大學副校長(試用期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