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漢字

聲,漢徠語常用字,讀音shēng,出處:《禮記·樂記》。簡單釋義為物體振動時所產生的能引起聽覺的波。聲的用法為聲色、唉聲嘆氣等。

文字溯源


聲
會意字,圖1是甲骨文的“聲”,由四個獨體形象組成:字左上部的三角形是古代的一種打擊樂器——磬;石磬上部是懸掛磬的繩索或架子;右半部是“殳”字,即人手拿槌擊磬的樣子;下部是“耳”和“口”組成的古文“聽”字。“口”也可理解為歌詠的人。這四個獨體合起來,便表示了:用手拿槌打磬,用耳去聽,聽到的自然便是磬所發出的“聲”了。
周代時期的聲字暫缺。到了戰國,字形已和小篆(圖3)接近,構件“口”被省去。漢代隸書(圖4)和楷書,則是從小篆演變過來的。“聲”的繁體字共十七畫,書寫速度慢。所以到了六朝時,在民間便在鏡銘銅器里出現了以“局部刪除”的簡化法把這個字加以簡化,省去了“殳”和“耳”,只留下了石磬和懸繩裝飾物。

基本釋義


聲 shēng ㄕㄥˉ
● ● 物體振動時所產生的能引起聽覺的波:~音。~帶。
● ● 消息,音訊:~息。不通~氣。
● ● 說出來讓人知道,揚言,宣稱:~明。~辯(公開辯白)。~淚俱下。~嘶力竭。
● ● 名譽:名~。
● ● 音樂歌舞:~伎(女樂,古代的歌姬舞女)。~色。

近字辨析


聲、音
《說文解字》:“聲,音也。”“音,聲也。”二字互訓,渾言相同,都指聲音。析言則有別,“聲”指一般的聲音,而“音”指樂音。《禮記·樂記》:“聲成文謂之音。”

字形書寫


聲
【筆順】①一(橫)②丨(豎)③一(橫)④㇕(橫折)⑤丨(豎)⑥一(橫)⑦丿(撇)
【寫法】❶“士”小“?”大。❷“士”居上居中,上橫長下橫短,豎在豎中線。❸“?”,㇕(橫折)橫段在橫中線,與“士”首筆橫等寬;第二筆短豎在豎中線;末筆撇從橫中線起筆,撇向左下格底部。

詳細釋義


〈名〉
● ● (形聲。從耳,殸( qìng)聲。「殸」是古樂器「磬」的本字,「耳」表示聽。本義:聲音;聲響)
● ● 同本義 [sound;voice]
聲,音也。——《說文》
感於物而動,故形於聲。——《禮記•樂記》
聲依永律和聲。——《虞書》
凡聲陽也。——《禮記•郊特牲》
蒼蠅之聲。——《詩·齊風·雞鳴》
有聞無聲。——《詩·小雅·車攻》
聞水聲,如鳴佩環,心樂之。——柳宗元永州八記
尋聲暗問彈者誰?琵琶聲停欲語遲。——唐· 白居易《琵琶行(並序)》
百姓聞王鐘鼓之聲,管龠之音。——《孟子•梁惠王下》
● ● 又如:聲叉(聲音不正常);聲嘶(聲音破啞);聲如洪鐘(形容人語音響亮,有如大鐘的聲音);聲振林木(形容歌聲的高亢清遠,足以使林木搖動);聲動梁塵(形容歌聲洪亮動人)
● ● 音樂;詩歌 [music;poet]
不大聲以色。——《詩·大雅·皇矣》
趙王竊聞 秦王善為 秦聲。——《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
聲音不足聽於耳與?——《孟子•梁惠王下》
● ● 又如:聲色貨利(音樂、女色、貨物、財利。泛指舊時統治階級所追求的物質享受);聲詩(樂歌);聲塵(音樂)。又專指古代指揮作戰的鉦、鐃、鼓等樂器的聲音
變非聲章,弗能移也。——《國語》
● ● 聲望,聲名(名聲) [reputation]
文王有聲。——《詩·大雅·文王有聲》
故聲聞過情,君子恥之。——《孟子•離婁下》
臣聞古人有辭天下而無恨色者,臣聞其聲,於王而見其實。——《呂氏春秋•過理》
● ● 又如:聲氣(名聲;名氣);聲名煊赫(名聲顯赫);聲芳(美好的聲名);聲施(名聲流傳);聲烈(顯赫的名望);聲名人(有名望的人);聲位(聲望與地位)
● ● 口信;消息;傳說 [information;news]
界上亭長寄聲謝我,何以不為致問?——《漢書•趙廣漢傳》
● ● 又如:聲傳(傳聞之事);聲論(猶輿論);聲聞(音訊,訊息)
● ● 聲威;聲勢 [renown;prestige]
聲威天下。——《戰國策•齊策》。注:「勢也。」
● ● 又如:聲教(聲威與教化);聲焰(聲勢氣焰);聲振寰宇(名聲威勢振動天下。形容聲威極盛);聲鄉(猶聲勢);聲張勢厲(聲勢煊赫);聲勢重灼(聲威氣勢逼人);聲勢赫奕(聲威氣勢盛大顯赫);聲勢洶洶(形容氣勢盛大的樣子。多含貶義)
● ● 漢字的聲調 [tone]。如:聲病(詩、詞、曲的聲調、平仄,不合於規定的律則、標準);聲顙(腔調);聲律(詩賦文章的聲韻與格律);聲比(音調相諧);聲文(泛指音調);聲曲(音聲曲調);聲度(猶聲調);聲客(猶言聲調)
● ● 言語,口音 [speech]
與人罕言,語類楚聲。—— 明· 魏禧《大鐵椎傳》
● ● 又如:聲嗽(言語)
● ● 指漢字的聲母。漢字字音的一部分,指一個漢字音節開頭的音 [initial consonant (of a Chinese syllable)]。如:聲旁(分析漢字形體的術語。指形聲字結構中表示讀音的部分,與形旁相對而言);聲紐(音韻學術語。即聲母。漢字音節開頭的輔音);聲符(即聲旁)
〈動〉
● ● 發聲 [make a sound]。如:不聲不響;聲張(作聲;張揚);聲哄(哄鬧);聲咳(咳嗽聲);聲喚(呻吟,因痛苦而叫喊);聲屈(喊冤)
● ● 聲稱,宣揚 [claim]
吾社之行為士先者,為之聲義。——明· 張溥《五人墓碑記
● ● 又如:聲雲(猶聲言);聲兵(宣布出兵);聲述(聲明陳述);聲敘(明白陳述)
● ● 吟詠;樂歌 [sing]。如:聲伎(指歌舞等技藝)
● ● 聽 [hear]
目不得而色,耳不得而聲,口鼻不得而臭味。——清· 譚嗣同《仁學》
〈量〉
● ● 表示聲音發出次數的單位 [time]
轉軸撥弦三兩聲,未成曲調先有情。——唐· 白居易《琵琶行(並序)》
● ● 又如:幾聲抽泣;幾聲鳥鳴

古籍釋義

說文解字
徠聲
徠聲
【卷十二上】【耳部】書盈切(shēng)
音也。從耳殸聲。殸,籀文磬。
【註釋】①從耳殸聲:徐鍇《說文解字系傳》:“八音之中,惟石之聲為精詣,入於耳也。”按:石指磬,可見殸聲還兼表義。
說文解字注
音也。
註:音下曰:聲也。二篆為轉注。此渾言之也。析言之,則曰:生於心有節於外謂之音。宮商角徵羽,聲也;絲竹金石匏土革木,音也。《樂記》曰:知聲而不知音者,禽獸是也。
從耳。殸聲。
註:書盈切。十一部。
殸、籀文磬。
註:見石部。
廣韻
書盈切,平清書 ‖殸聲耕部(shēng)
聲,聲音。又姓,《左傳》蔡大夫聲子。書盈切。一。
康熙字典
聲
【丑集中】【士部】聲·康熙筆畫:7 ·部外筆畫:4
《字彙》:同?。《正字通》:俗聲字。
【未集中】【耳部】聲·康熙筆畫:17 ·部外筆畫:11
古文:殸《唐韻》《集韻》《韻會》書盈切。《正韻》書征切,竝聖平聲。
《說文》:音也。《書·舜典》:詩言志,歌永言,聲依永,律和聲。傳:聲謂五聲,宮商角徵羽也。《禮·月令》:仲夏之月,止聲色。註:聲謂樂也。
又凡響曰聲。張載《正蒙》:聲者,形氣相軋而成。兩氣者,谷響雷聲之類。兩形者,桴鼓叩擊之類。形軋氣,羽扇敲矢之類。氣軋形,人聲笙簧之類。皆物感之良能,人習而不察耳。《韻會》:韻書平上去入為四聲。
又聲敎。《書·禹貢》:東漸於海,西被於流沙,朔南暨聲教,訖於四海。《左傳·文六年》:樹之風聲。註:因土地風俗,為立聲教之法。
又聲譽。《孟子》:故聲聞過情,君子恥之。註:聲聞,名譽也。
又宣也。《孟子》:金聲而玉振之也。註:聲,宣也。
又《謚法》:不生其國曰聲。註:生於外家。《春秋經傳集解》:繼室以聲子,生隱公。註:聲,謚也。
又姓。
又《韻補》葉屍羊切,音商。韓愈《贈張籍》詩:嬌兒未絕乳,念之不能忘。忽如在其側,耳若聞啼聲。

音韻集成

中上古音
時代聲韻系統名稱韻部聲母韻母
先秦高本漢系統ɕi̯ĕŋ
王力系統ɕǐeŋ
董同龢系統çjeŋ
周法高系統stʰjieŋ
李方桂系統hrjing
西漢
東漢
jieng
jieng
南北朝宋北魏前期庚耕清青jieŋ
北魏後期北齊庚耕清青jieŋ
齊梁陳北周隋庚耕清青jieŋ
隋唐高本漢系統ɕi̯ɛŋ
王力系統ɕǐɛŋ
董同龢系統ɕjɛŋ
周法高系統ɕiæŋ
李方桂系統śjäng
韻書集成
小韻韻攝聲調韻目聲母聲類開合等第清濁反切擬音
廣韻平聲下平十四清開口呼全清書盈切ɕjɛŋ
集韻平聲下平十四清開口呼次清書盈切ɕiæŋ
韻略平聲書征切
增韻平聲書征切
中原音韻陰平庚青齊齒呼全清ʂiəŋ
中州音韻平聲庚青施征切
洪武正韻平聲十八庚全清書征切ʃiəŋ
廣韻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韻目調韻系韻攝廣韻目次高本漢王力李榮邵榮芬鄭張尚芳潘悟雲蒲立本推導現代漢語古韻羅馬字有女羅馬字註解
書盈清開平聲三等開口下平十四清ɕi̯ɛŋɕĭɛŋɕiɛŋɕiæŋɕiᴇŋɕiɛŋɕiajŋsheng1sjengsjeng聲音又姓左傳蔡大夫聲子書盈切一
蒙古字韻
八思巴字八思巴字 修正八思巴字 其他形式音譯音譯 修正音譯 其他形式擬音聲調註解
ꡮꡞꡃshingʂiŋ平聲
中原音韻
小韻聲母韻母韻部聲調四呼寧繼福註解
庚青齊庚青陰平齊齒呼ʂiəŋ
洪武正韻牋
小韻反切韻目韻部聲調
書征十八庚平聲
分韻撮要
小韻聲母韻母韻部聲調註解
第七英影應益陰平同上(聲音名聲)

用法搭配


相關組詞

男聲、聲樂、笑聲、回聲、高聲、聲明、喊聲、響聲、掌聲、聲望。

相關成語

唉聲嘆氣 指因傷感鬱悶或悲痛而嘆息。
不聲不吭 吭:出聲。不說話,不出聲。
沉聲靜氣 指聲調低沉,態度平和。
不聲不響 不說話,不出聲。
低聲細語 形容小聲說話。
風聲鶴唳 唳:鶴叫聲。形容驚慌失措,或自相驚憂。
怪聲怪氣形容聲音、語調、唱腔等滑稽或古怪難聽。
疾聲厲色 言語急促,神色嚴厲。形容對人發怒。
假譽馳聲指傳播虛假的名聲。
嬌聲嬌氣 形容說話嬌滴滴的聲氣。
金聲玉潤 比喻文章氣韻優美。
寂然無聲 寂靜沒有聲音。
唉聲嘆氣 因傷感鬱悶或悲痛而發出嘆息的聲音。
咳聲嘆氣 因憂傷、煩悶或痛苦而發出嘆息的聲音
謬採虛聲 指錯誤地相信虛假的名聲
百舌之聲 比喻嘮叨、多嘴。
比肩齊聲 比喻地位、聲望相等或相近。
兵貴先聲 指用兵貴在先以自己的聲勢鎮懾敵人。
不動聲色 聲:言談;色:臉色。在緊急情況下,說話、神態仍跟平時一樣沒有變化。形容非常鎮靜。
不露聲色 聲:說話的聲音;色:臉上的表情。心裡的打算不在說話和臉色上顯露出來。
鏟跡銷聲 指隱藏起來,不公開露面。
醜聲遠播壞名聲傳播得很遠。
大放悲聲 放聲痛哭。形容非常傷心。
大聲疾呼疾:快。大聲呼喊,引起人們注意。
大張聲勢 大造聲勢,擴大影響。
讜言直聲讜言:公正的言論;直:正直的。公正的、正直的、理直氣壯的言論。
低聲下氣 形容說話和態度卑下恭順的樣子。
杜口吞聲形容一句話也不說。

英語翻譯


make a sound; reputation; sound; tone; voice;

書法欣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