黧豆

豆科黧豆屬植物

黧豆(學名:Mucuna pruriens (L.) DC. var. utilis (Wall. ex Wight) Baker ex Burck)是豆科黧豆屬植物。一年生纏繞藤本。枝略被開展的疏柔毛。羽狀複葉具3小葉;小葉長6-15厘米或過之,寬4.5-10厘米。總狀花序下垂,長12-30厘米,有花10-20多朵。莢果長8-12厘米,寬18-20毫米;種子6-8顆,淺黃白色。花期10月,果期11月。

分佈於中國廣東、海南、廣西、四川、貴州、湖北和台灣(逸生)等省區。亞洲熱帶、亞熱帶地區均有栽培。生長於亞熱帶石山區,屬喜溫暖濕潤氣候的短日照植物,對土壤要求不嚴,多生長在裸露石山、石縫以及石山坡底的礫石層中,有極強的耐旱、耐瘠薄性。

該種的嫩莢和種子有毒,但經水煮或水中浸泡一晝夜后,可供蔬食或作飼料;也可作綠肥作物。又是提取左旋多巴的重要原料之一。

形態特徵


一年生纏繞藤本。枝略被開展的疏柔毛。羽狀複葉具3小葉;小葉長6~15厘米或過之,寬4.5~10厘米,長度少有超過寬度的一半,頂生小葉明顯地比側生小葉小,卵圓形或長橢圓狀卵形,基部菱形,先端具細尖頭,側生小葉極偏斜,斜卵形至卵狀披針形,先端具細尖頭,基部淺心形或近截形,兩面均薄被白色疏毛;側脈通常每邊5,近對生,凸起;小托葉線狀,長4~5毫米;小葉柄長4~9毫米,密被長硬毛。
總狀花序下垂,長12~30厘米,有花10~20多朵;苞片小,線狀披針形;花萼闊鍾狀,密被灰白色小柔毛和疏刺毛,上部裂片極闊,下部中間1枚裂片線狀披針形,長約8毫米;花冠深紫色或帶白色,常較短,旗瓣長1.6~1.8厘米,翼瓣長2~3.5厘米,龍骨瓣長2.8~3.5(~4)厘米。莢果長8~12厘米,寬18~20毫米,嫩果膨脹,綠色,密被灰色或淺褐色短毛,成熟時稍扁,黑色,有隆起縱棱1~2條;種子6~8顆,長圓狀,長約1.5厘米,寬約1厘米,厚5~6毫米,灰白色,淡黃褐色,淺橙色或黑色,有時帶條紋或斑點,種臍長約7毫米,淺黃白色。花期10月,果期11月。
黧豆
黧豆

分佈範圍


標本信息
標本信息
產廣東、海南、廣西、四川、貴州、湖北和台灣(逸生)等省區。亞洲熱帶、亞熱帶地區均有栽培。模式標本未指定。

主要價值


【別名】狗踭豆(《中國主要植物圖說·豆科》),白黎豆(《中國種子植物分類學》),龍爪豆、貓爪豆(《浙江天目山藥植志》),貓豆(《廣西藥植名錄》)。
【來源】為豆科植物龍爪黎豆的種子或葉。秋季採收,打下種子,曬乾。
【性味】《浙江天目山藥植志》:"性溫,味甘微苦,有小毒。" 該物種為中國植物圖譜資料庫收錄的有毒植物,其毒性為嫩莢和種子有毒,經2~3日浸泡或煮沸后浸泡一天可做蔬菜食用。但往往去毒不夠,屢有中毒發生。發病較急,一般在0.5~3小時內出現神經系統和消化系統的癥狀。如畏寒、頭暈、頭痛、全身無力、四肢發麻、肌肉顫動,重者有瞳孔縮小、抽搐以至呼吸困難、昏迷,還有出現噁心、嘔吐、腹痛、腹瀉等癥狀。
【功能主治】
①《浙江天目山藥植志》:溫中益氣。治腰脊酸痛。狗爪豆二至三兩,燉豬腰子服。
②《廣西藥植名錄》:嫩葉(擦遍全身),清熱,涼血。
【摘錄】《*辭典》

栽培種植


栽培方式

單作或間作。以單作為主,前茬收穫后,耕耙整地,作寬2米包溝的畦,種雙行,株距40厘米,每穴放種子2粒,每公頃用種量120千克,播深度10~15厘米,以後留苗1株。如間作,可與馬鈴薯、玉米等間套作,每4行馬鈴薯間種1行紅花菜豆,套種玉米則2行玉米1行豆。也可育苗移栽。
種植季節依不同地區無霜期的長短而定。華南地區冬季無霜,可行冬春栽培。長江流域因夏季高溫,宜選用早熟矮化品種,春、秋兩季栽培。雲南、貴州、四川、陝西等高山區和東北、西北、內蒙古、新疆等夏季氣候涼爽的地區露地栽培,在土表10厘米處溫度10攝氏度以上即可播種。一般在4~5月播種,8~9月收穫干豆。

田間管理

①中耕、施肥、灌溉:紅花菜豆的根系固氮能力較弱,所以種植時除施足基肥外,宜在始花期、盛花期各追肥1次。進行中耕除草3~4次,並培土。
苗期要適當控制水分蹲苗。開花結莢期要看天氣進行灌溉,如乾旱無雨天,需灌溉1~2次,使畦土不致太乾旱便可。在多雨地區雨天要注意排水,防止畦溝積水。
②搭支架、整蔓:苗高30厘米左右植株開始抽蔓,要及時設支架引蔓,並剪除過多的分枝,以留側蔓3~5條較為適當,以利於通風透光。

病蟲害防治


危害黧豆的主要病蟲害有:根腐病、葉斑病、鏽病、霜霉病等病害;黑跳甲、豆英螟、蚜蟲、紅蜘蛛等害蟲,必須勤於檢查,預防為主,在病害初發期、害蟲幼齡期及時防治,加強農業防治。

病害

● 根腐病
危害癥狀:發生在根部,地下莖根交界處發生腐爛,逐漸延至植株地上部分,皮層變褐色腐爛,菱蔫而枯死。
防治方法:①及時挖除病株燒婜撒施石灰消毒,雨季要及時排除積水,實行輪作;②發病初期,可用50%多菌靈800-1000倍液澆根部,防止病菌擴散、蔓延,同時結合噴霧防治,可用77%可殺得可濕性微粒粉劑500倍液,或40%多硫懸浮劑5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700倍液,每7天用藥1次,連續防治。
● 葉斑病
危害癥狀:主要侵害葉片,葉上散生灰褐色不規則形病斑擴展后病斑中央淺褐色,邊緣深褐色,病、健分界明顯。該病多發生於植株生長後期,造成葉片穿孔、早落、籽粒不飽滿,產量下降。
防治方法:發病初期,可用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600倍液,或50%福美霜可濕性粉劑700倍液,或69%安克錳鋅可濕性粉劑600倍液,或10%世高水分散粒劑1000倍液,25%葉斑清乳油3750倍液,每7天用藥1次,連續防治2-3次。
● 鏽病
危害癥狀:主要侵染葉片,嚴重時也為害葉柄和豆英。
防治方法:①避免連作,合理密植,注意開溝排水,採用配方施肥技術,提高植株抗病力:②發病初期,可用50%萎銹靈乳油800倍液,或20%粉銹寧乳油1500倍液,或50%硫磺懸浮劑200倍液,每7天用藥1次,連續防治2-3次。
● 病毒病
危害癥狀:主要侵染葉片,由多種病毒引起,有多種表現型,主要有黃化花葉、花葉斑駁、卷葉萎縮等。
防治方法:①避免連作,不與茄科作物輪作;②選用無病毒種子;③藥劑防治發病初期,可用20%病毒A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或15%植病靈乳油1000倍液,10%83增抗劑水乳劑80倍液,或5%菌毒清水劑500倍液,噴霧時加葉面肥同時使用效果更佳,每5-7天用藥1次,連續防治2-3次。
● 霜霉病
防治方法:可用50%福美霜可濕性粉劑拌種預防。田間出現病葉時,可用50%福美霜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700倍液,或58%甲霜靈錳鋅噴霧可濕性粉劑600倍液,或72%克露可濕性粉劑800倍液,噴霧,藥劑輪換使用,每7天用藥1次,連續防治3-4次。

蟲害

● 跳甲類
危害癥狀:為害黧豆的跳甲主要是黑跳甲,以成蟲啃食葉片造成許多小孔,嚴重時只剩下葉脈,影響黧豆幼苗生長。
防治方法:在黧豆幼苗期發現成蟲為害時,使用80%敵敵畏乳油800-1000倍液,或2.5%魚藤酮乳油100毫升/畝,或1.8%阿維菌素乳油50毫升/畝,或20%氯戊菊酯乳油2000-3000倍液,噴霧防治。
危害癥狀:豆英螟以幼蟲蛀食黧豆的花及幼英,造成落花、落莢,是黧豆的主要害蟲。該蟲每年發生代數隨不同地區而異,中國廣東、廣西7-8代,6-8月為為害盛期頭幼蟲可以為害15-20朵花。成蟲於夜間活動,有趨光性
防治方法:在盛峨期和卵孵化盛期噴葯於花、豆莢上毒殺成蟲及初孵幼蟲,可用90%晶體敵百蟲800-1000倍液,或蘇雲金桿菌(8000Tu/毫克)可濕性粉劑600-800倍液,或殺螟桿菌(100億活孢子/克)粉劑200-250倍液,或80%敵敵畏乳油800-1000倍液,5%抑太保乳油1500倍液,或20%除盡懸浮劑1000倍液,或8%殺蟲素乳油3000倍液等,噴霧防治。有條件的可以於夜間用誘蟲燈誘殺。
防治方法:可用35%賽丹乳油100毫升/畝,或25%阿克泰水分散粒劑3克/畝,或10%毗蟲啉可濕性粉劑1500倍液,或1.8%阿維菌素乳油50毫升/畝,或20%溴滅菊酯乳油15毫升/畝,或15%噠蟎靈乳油3000倍液,對水40-60千克,均勻噴霧。

留種方法

留種田一定要做好隔離工作,因紅花菜豆的雄蕊花藥著生位置稍低於柱頭,易發生異花授粉,天然雜交率達30%~40%。所以還需每年選種,以保證品種的純度。種用籽粒要充分乾燥,使種子含水量在14%左右。種子在貯藏期間還易為豆象為害,貯藏前要用藥劑熏煙后入庫。從外購進的種子,為了防止蟲害,可用磷化鋁熏煙,用量為56%磷化鋁3.3克,用於200千克的豆種,在密閉的容器內熏3天後,晾4天備用。

栽培技術


選種
各產地的黧豆品質不一致,中國石山地區的黧豆左旋多巴的含量較高,品質較好。在尚無雜交良種的情況下,應選擇引種石山地區的優良品種。每年的留種應選擇高產、無病蟲害的植株作留種株,篩選一些大莢、長英、種子飽滿、無病蟲害、無損傷的豆將作次年留種使用。
種植
玉米套種:黧豆石山地區多採用此栽培模式。適宜的套播期是黧豆套種高產的關鍵,黧豆套種播種時間應選擇在玉米抽雄吐絲期,種植密度應根據地形、土壤肥力及玉米種植密度而定,一般中等肥力的地塊種植規格以(0.5-1)米×(0.5-1)米雙株穴播為宜。玉米收穫后,應盡量保護秸桿直立,以利豆蔓攀緣。
搭架栽培:玉米桔桿及石芽不是黧豆理想的攀緣物,因為玉米收穫后的桔桿在黧豆攀緣后,在多雨季節,由於重力的影響,容易倒伏,石芽在黧豆開花期由於通風不良容易導致爛花。地勢平坦、條件較好的地區應採用搭架栽培,搭架可採用棚架、籬架、單桿架等,單桿架更方便,也有利於通風透光,黧豆更易於攀緣。理想的攀緣物可使黧豆充分立體採光,有利於光合產量的形成。搭架栽培的黧豆在2-6月均可播種,採用直播,早播植株生長時間長,產量高;種植密度視土壤肥力、施肥水平而定,一般為1米×1.5米,採用雙株穴播為宜。
田間管理
施足基肥:播種時施一次農家肥(草木灰等)每穴施0.25-0.5千克,或每畝施過磷酸鈣30-40千克,氯化鉀10-12千克。黧豆花期需肥較多,需及時補充肥料,以滿足開花后對養分的需求。一般應在開花結英初期迫肥一次,結合中耕培土每畝施複合肥20-30千克,如能配合根外追施葉面肥,效果更好。
適時摘心:在土壤肥沃、水分充足的條件下容易徒長,故在生產中期應根據苗蔓長勢情況適時摘心,以控制體內營養消耗,達到促花保莢、提高單產的目的。一般在盛花末期摘心效果最好。
適時採收:黧豆一般於11月植株衰老,豆莢充分長成后一次性採收,採收時豆莢尚生而肥大,為避免霉變,應及時曬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