奚
漢語文字
奚是一個漢語漢字,拼音讀作xī ,本義:奴隸,又專指女奴。
常見組詞有奚琴、小奚、奚囊、奚車、奚奴;常見成語有祁奚舉午、祁奚之舉、祁奚之薦、祁奚薦仇。
奚字骨刻文演變:
引自:丁再獻、丁蕾《東夷文化與山東·骨刻文釋讀》十九章第二節,中國文史出版社2012年2月版
奚 xī ㄒㄧˉ
1.古代指被役使的人:「~三百人」。~奴。
2.文言疑問代詞,相當於「胡」、「何」:~(為什麼)不去也?子將~(什麼)先?水~(何處)自至?
3.姓。
奚 xī
〈名〉
● ● 會意。據甲骨文,左為手(爪),右為繩索捆著的人。本義:奴隸,又專指女奴。
● ● 同本義[slave]
凡奚隸聚而出入者,則司牧之。——《周禮•秋官·禁暴氏》。孫詒讓正義:「奚為女奴,隸為男奴也。」
酒人奄十人,女酒三十人,奚三百人。——《周禮•天官》
● ● 又如:奚女(婢女);奚奴(女奴。今泛指奴僕);奚童(奚僮。未成年男僕);奚隸(男女奴隸)
● ● 大腹 [big belly]
奚,大腹也。從大,籀文系省聲。——《說文》
晉祁奚。——《左傳》
● ● 又如:奚奚(大腹便便的樣子)
● ● 姓
詞性變化
奚 xī
〈代〉
● ● 什麼,何 [what]
奚取焉。——唐· 韓愈《朱文公校昌黎先生集》
復奚疑。——晉· 陶淵明《歸去來兮辭》
為我屬地,我自濟之,與俄奚涉焉?——《清史稿》
● ● 又如:奚如(何如);奚距(何嘗)
● ● 哪個 [which]
奚方能已之乎?——《列子》
● ● [指狀態、條件、情況]如何、怎樣;[數量、價值]多少;[在某種情況、時間或場合] 會怎麼樣 [how]
奚暇治禮義哉。——《孟子•梁惠王上》
奚惆悵。——晉· 陶淵明《歸去來兮辭》
奚喋喋為。——清· 邵長蘅《青門剩稿》
其奚決焉。——清· 劉開《問說》
● ● 因何緣故 [why]
骨肉奚無情?——《賣女行》
● ● 又如:奚而(猶為何;如何);奚似(奚若。何似);奚如(如何,怎樣)
【卷十】【亣部】胡雞切(xī)
大腹也。從亣,省聲。籀文系字。
【註釋】亣:籀文“大”字。
大腹也。
段註:《豕部》豯下曰:豚生三月,腹豯豯皃。古奚、豯通用。周禮職方氏豯養,杜子春讀豯為奚。許《艸部》作奚養。
從大,省聲。
段註:胡雞切。十六部。
籀文系。
段註:見十二篇系下。
胡雞切,平齊匣 ‖奚聲支部(xī)說文作籀文系省聲,甲金文象抓索辮人為奴
奚,何也。《說文》曰:“大腹也。”又東北夷名。亦姓,夏車正奚仲。又虜複姓,《後魏書》有達奚、薄奚、統奚、吐奚等四氏。胡雞切。十八。
【校釋】統奚:《魏書》無統奚氏,《官氏志》有“紇奚氏后改為嵇氏”。
【丑集下】【大字部】奚 ·康熙筆畫:10 ·部外筆畫:7
《廣韻》胡雞切。《集韻》《韻會》《正韻》弦雞切,竝音兮。隸役也。《周禮·天官》:酒人奚三百人。註:奚,猶今官婢。通作㜎、傒。《唐書·李賀傳》:賀小奚奴背古錦囊,遇所得詩,投囊中。
又地名。《春秋·桓十七年》:及齊師戰於奚。註:魯地。
又山名。大奚山,在廣州,距佛堂門海三百里,潮汐相通,見《南粵志》。
又驒奚,駿馬名。《前漢·匈奴傳》:騊駼驒奚。註:驒,音顛,生七日,而超其母。
又羊奚,草名。《本草綱目》:羊奚比乎石筍子。
又疑問辭。《論語》:子奚不為政。《孟子》:奚不去也。
又姓。夏車正奚仲,北魏奚牧。
《說文》:奚,大腹也,從大,省聲。《正字通》:說文專說大腹,非是。
奚(xī):⒈〈古〉同本義。本義:奴隸,又專指女奴。<名> 會意。據甲骨文,左為手(爪),右為繩索捆著的人。指女奴隸,奴僕:~隸。~奴。又如:奚女(婢女);奚奴(女奴。今泛指奴僕);奚童(奚僮。未成年男僕);奚隸(男女奴隸)
凡奚隸聚而出入者,則司牧之。――《周禮·秋官·禁暴氏》。孫詒讓正義:“奚為女奴,隸為男奴也。”
酒人奄十人,女酒三十人,奚三百人。――《周禮·天官》
⒉文言疑問詞。哪裡,什麼,為什麼:水~自至(水從哪裡來的)?~謂輕法?子(你)~哭之悲也?[注①]
女奚不曰,其為人也,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雲爾。――《論語·述而第七》
【奚落】:用尖刻的話說別人的短處,使人難堪;譏諷嘲笑:受人~|他被人~了一頓
【奚幸】:同“傒幸”,煩惱(多見於早期白話)
[注①]奚本義為“奴”,上為手擒拿,中為繩索系之,下為被奴役之人,然何以引申出“何、什麼”之意。源於上古通假字故,古時“奚”字與“何”字同音,故通轉借用。以此為例,以供見微知著。
會意字。“奚”字的形體比較穩固,仍然保持了甲骨文的形體結構。甲骨文的“奚”,上部為一隻或一雙手(作爪或又)。中間為古“系”字的初文,像後來的絲形,此處指捆綁人的繩索。其下之“大”(或作“女”)即指人。其意思是:有人抓住了一個奴隸,用繩索將奴隸脖子系住,並用手在前面牽著。也有人將中間的“系”理解為奴隸頭上長長的辮子。一個人的頭髮被別人揪住,無論正立也好,側立也好,站著也罷,跪著也罷,頭髮始終掌握在別人手裡,必須聽從別人的指揮。同樣是沒有自由的奴隸的形象。中國古代奴隸社會的奴隸是怎樣生活著,又受著怎樣的壓迫,從“奚”字的結構可以略知一二。
西周金文構型與甲骨文相同,控繩的手卻多寫作一隻,並且是橫在繩索或辮子頂上的。小篆由金文演變而來,字形更趨規整;隸書和楷書都是在小篆的基礎上發展而來的。
奚
篆書書法 | 隸書書法 | 楷書書法 | 行書書法 | 草書書法 |
中上古音
時代 | 聲韻系統名稱 | 韻部 | 聲母 | 韻母 |
---|---|---|---|---|
先秦 | 高本漢系統 | ɡʰ | ieɡ | |
王力系統 | 支 | ɣ | ie | |
董同龢系統 | 佳 | ɣ | ieɡ | |
周法高系統 | 支 | ɡ | eɣ | |
李方桂系統 | 佳 | g | ig | |
隋唐 | 高本漢系統 | ɣ | iei | |
王力系統 | ɣ | iei | ||
董同龢系統 | ɣ | iɛi | ||
周法高系統 | ɣ | iɛi | ||
李方桂系統 | ɣ | iei |
韻書集成
小韻 | 韻攝 | 聲調 | 韻目 | 聲母 | 聲類 | 開合 | 等第 | 清濁 | 反切 | 擬音 | |
---|---|---|---|---|---|---|---|---|---|---|---|
廣韻 | 奚 | 蟹 | 平聲 | 上平十二齊 | 匣 | 開口呼 | 四 | 全濁 | 胡雞切 | ɣiɛi | |
集韻 | 兮 | 蟹 | 平聲 | 上平十二齊 | 匣 | 開口呼 | 四 | 全濁 | 弦雞切 | ɣiɛi | |
韻略 | 平聲 | 齊 | 弦雞切 | ||||||||
增韻 | 平聲 | 齊 | 弦雞切 | ||||||||
中原音韻 | 奚 | 陽平 | 齊微 | 曉 | 齊齒呼 | 全清 | xi | ||||
中州音韻 | 平聲 | 齊微 | 弦雞切 | ||||||||
洪武正韻 | 兮 | 平聲 | 三齊 | 匣 | 胡 | 全濁 | 弦雞切 | ɣi | |||
徯 | 上聲 | 三薺 | 匣 | 胡 | 全濁 | 戶禮切 | ɣi |
贛語:xi 疑問詞,意思為“什麼”
例如:你做奚哩?你話奚哩?
奚幸、達奚、奚養、奚琴、紇奚、解奚、小奚、奚似、奚毒、厗奚。
祁奚舉午、祁奚之舉、祁奚之薦、祁奚薦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