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漢字

或,漢語常用字,讀音huò,最早見於商代甲骨文時代。基本含義為也許,有時,表示不定的詞:或許;引申含義為稍微:不可或緩。

或的常用組詞為或然。包含或的常用成語為多言或中。

漢字演變


或
隸書--小篆--金文--甲骨文--骨刻文
隸書--小篆--金文--甲骨文--骨刻文
下圖引自:丁再獻、丁蕾《東夷文化與山東·骨刻文釋讀》十九章第二節,中國文史出版社2012年2月版。
或

字源演變


或
會意字。從戈、從囗,囗像城形,會用戈守城之意。國之初文。西周金文“或”字或從囗,從柲之初文。所從的“囗” (城之初文)多是上、下加短橫以圍之,有的是上、下、左、右均加短橫以圍之,或“囗”內加點為飾,還有贅加“邑”旁繁化的。春秋、戰國文字“或”承襲西周金文,或上、左、下短橫相連作“匚”形,遂分化出“國”字。《說文》或字異體作“域”,加“土”繁化。後分化出“域”字。本義為以城邑為中心包括周圍地區的邦國。 《說文》:“或,邦也。”何尊:“余其宅茲中或。”師㝨簋:“弗跡我東或。”又指邊境、疆界。毛公鼎:“康能四或(域)。” 《詩·商頌·玄鳥》:“肇域彼四海。”朱熹集傳:“域,封境也。”這些意義的“或”讀為yù。《包山楚簡》120:“或殺下蔡人舒睾” (有人殺了下蔡人舒睾),“或”,代詞,相當於“有人”。《廣雅·釋詁一》:“或,有也。”齊鎛:“勿或俞(渝)改。” (不要有所改變)清王引之《經傳釋詞》:“或,猶又也。”A匜:“白(伯)揚父乃或(又)吏(使)牧牛誓曰。”這些意義的“或”讀為huò。後來借作不定代詞,泛指人或事物。

基本釋義


或
或 huò ㄏㄨㄛˋ
1. 也許,有時,表示不定的詞:~許。~者(a.也許;b.連詞,用在敘述句里,表示選擇關係。均亦單用「或」)。~然。~則。
2. 某人,有的人:~告之曰。
3. 稍微:不可~緩。不可~忽。不可~缺。

詳細釋義


讀音詞性釋義英譯例句例詞
huò副詞有。
《書·五子之歌》:“有一於此,未或不亡。”
《後漢書·應劭傳》:“開闢以來,莫或茲酷。”
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物色》:“一葉且或迎意,蟲聲有足引心。”
毛澤東《戰爭和戰略問題》六:“因此,研究軍事的理論,研究戰略和戰術,研究軍隊政治工作,不可或緩。”
或許,也許。表示不肯定。perphaps
《左傳·宣公三年》:“天或啟之,必將為君。”
《史記·封禪書》:“其神或歲不來,或歲數來。”
韓愈《縣齋有懷》詩:“冶長信非罪,侯生或遭罵。”
或許、或者、或然、或則
又。《詩·小雅·賓之初筵》:“既立之監,或佐之史。”
常;時常。
《史記·秦始皇本紀》:“九年,慧星見,或竟天。”
《後漢書·蓋延傳》:“延等往來要擊憲(董憲)別將於彭城、郯、邳之間,戰或日數合,頗有克獲。”
王昌齡《淇上酬薛據兼寄郭微》詩:“酒肆或淹留,漁澤屢棲泊。”
代詞代人。有人;有些人。
《書·無逸》:“自時厥後,亦罔或克壽,或十年,或七八年,或五六年,或四三年。”
《論語·為政》:“或謂孔子曰:‘子奚不為政?’”
史記·秦本紀》:“景公母弟后子針有寵,景公母弟富,或譖之,恐誅,乃奔晉,車重千乘。”
或告之曰
代事物。有的;有些;有時。
《史記·陳丞相世家》:“奇計或頗秘,世莫能聞也。”
唐韓愈《南山詩》:“或連若相從,或蹙若相鬥。”
魯迅《朝花夕拾·小引》:“因為是或作或輟,經了九個月之多。”
誰。表示疑問。《詩·豳風·鴟鴞》:“今女下民,或敢侮予!”朱熹集傳:“誰敢有侮予者。”
連詞表示選擇或列舉。《漢書·韓安國傳》:“吾勢已定,或營其左,或營其右,或當其前,或絕其後,單於可禽,百全可取。”
表示假設。猶倘若,假使。if
五代王定保《唐摭言·薦舉不捷》:“張祜雕蟲小巧,壯夫恥而不為者,或獎激之,恐變陛下風教。”
《宋史·太祖紀一》:“詔諸道獄詞,令大理刑部檢詳,或淹留差失,致中書門下改正者,重其罪。”
或若
助詞
《詩·小雅·天保》:“如松柏之茂,無不爾或承。”
王引之《經傳釋詞》卷三:“言無不爾承也。或,語助耳。”
晉葛洪《抱朴子·安貧》:“時人憚焉,莫之或與。”
動詞通“惑”。迷惑puzzle《易·干》:“九四,重剛而不中,上不在天,下不在田,中不在人,故或之。或之者,疑之也,故無咎。”或亂
語氣詞在否定句中加強否定語氣。清·黃宗羲《原君》:“莫或興之。”
形容詞突然。《敦煌變文集·韓擒虎話本》:“或遇五道大神,但某乙請假三日,得之己府(否)?”
虛詞表示選擇或列舉。唐·韓愈《雜說》:“或盡粟一石。”或是、或乃
在不同或不相似的事物、狀況或行動之間的一個抉擇。宋·范仲淹《岳陽樓記》:“或異二者之為。”
近似、可疑或不肯定。宋·王安石《答司馬諫議書》:“君實或見恕。”
兩個詞或兩個短語同義、等義或替換的性質清·徐珂《清稗類鈔·戰事類》:“或能免乎。”
名詞“國”的古字。楊樹達《積微居小學述林·文字初義不屬初形屬後起字考》:“按或、國二字許君同訓為邦,明本是一字,域字加義旁土,國字加義旁囗耳……今則或、域、國三字各為一字,音亦互殊,邦國之義專屬國字,而或、域無與矣。”或人

古籍解釋


說文解字

邦也。從囗從戈,以守一。一,地也。域,或又從土。於逼切〖注〗臣鉉等曰:今俗作胡國切。以為疑或不定之意。臣鉉等曰:今無復或音。
說文解字注
邦也。
邑部曰:邦者,國也。葢或國在周時為古今字。古文只有或字。旣乃複製國字。以凡人各有所守。皆得謂之或。各守其守,不能不相疑。故孔子曰。或之者、疑之也。而封建日廣。以為凡人所守之或字未足盡之。乃又加囗而為國。又加心為惑。以為疑惑當別於或。此孶乳寖多之理也。旣有國字。則國訓邦,而或但訓有。漢人多以有釋或。毛公之傳詩商頌也。曰域,有也。傳大雅也。曰囿,所以域養禽獸也。域卽或。考工記梓人注。或,有也。小雅天保箋,鄭論語注皆雲。或之言有也。高誘注淮南屢言或,有也。毛詩九有,韓詩作九域。緯書作九囿。葢有,古音如以。或,古音同域。相為平入。
從口
羽非切。
戈,㠯守其一。
從三字會意。於逼切。廣韻分域切雨逼,或切胡國。非也。一部。
一,地也。
解從一之意。
域,或或從土。
旣從口從一矣。又從土。是為後起之俗字。

康熙字典

《集韻》越逼切。音閾。《說文》:邦也。從口,從戈,以守一,一地也。通作域。
又《廣韻》胡國切。《集韻》《韻會》《正韻》獲北切。音惑。疑也。凡或人、或曰皆闕疑之辭。《易·乾卦》:或躍在淵。朱子本義:疑而未定之辭。
又與惑通,怪也。《孟子》:無或乎王之不智也。◎按六書有假借,或本是邦或字,借為疑或字,後人加土為域,加心為惑,而於或字,止作或人、或曰之用,幷其本義而忘之矣。

書法字形


字形對比

或

書法欣賞


或

音韻集成


方言集匯
客家話:[梅縣腔] fet8 [沙頭角腔] fiet8 [客英字典] fet8 [海陸豐腔] fet8 [客語拼音字彙] fed6 [陸豐腔] fet8 [台灣四縣腔] fet8 [東莞腔] fet8 [寶安腔] fet8
粵語:waak6
潮州話:hog8(hôk) [揭陽、潮陽]huêg8(huêk)
上古音系
聲符韻部對應廣韻小韻擬音註解
ɡʷɯːɡ
廣韻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韻目調韻系韻攝廣韻目次高本漢王力李榮邵榮芬鄭張尚芳潘悟雲蒲立本推導現代漢語古韻羅馬字有女羅馬字註解
胡國德合入聲一等合口入二十五德ɣwəkɣuəkɣuəkɣuəkɦwəkɦʷəkɦwəkhuo2ghuokhuok不定也疑也胡國切五
蒙古字韻
八思巴字八思巴字 修正八思巴字 其他形式音譯音譯 修正音譯 其他形式擬音聲調註解
ꡣꡟꡠXueɣuɛ̆入聲
中原音韻
小韻聲母韻母韻部聲調四呼寧繼福註解
齊微合齊微入聲作上聲合口呼kui
洪武正韻牋
小韻反切韻目韻部聲調
穫北七陌入聲
分韻撮要
小韻聲母韻母韻部聲調註解
第三十二彭棒硬額陽入未然之詞疑詞也

數學含義


“或”在數學邏輯連詞中的符號表示為: ∨ 例: p或q 記作 p∨q
新聞中的“或”“擬”“將”
“或”表示有可能進行某事,通常消息來源於匿名或消息靈通者。
“擬”表示打算做某事,這種消息來自政府、組織的主動公布,當有並非十分正式,只是有計劃和打算。
“將”表示將要做某事,這是組織機構將進行的活動(常專指政府按計劃進行的工程項目),這是很正式、很確定的。

計算機位運算


在彙編以及C++等語言中廣泛應用。按位或(or) 符號 | (shift+\)
其運演演算法則為
1|1=1
1|0=1
0|1=1
0|0=0
若把1看成“真”,0看成“假(偽)”。則或與邏輯中的或一致。
舉例:
7|11=?
7的二進位表達 00000111
11的二進位表達 00001011
按位或過程: 00000111 ...........7
| 00001011 .........11
--------------------
00001111 ........15
所以 7|11=15

字源來源


自右向左:骨刻文-甲骨文-金文-小篆-隸書
自右向左:骨刻文-甲骨文-金文-小篆-隸書
楷體
楷體
小篆
小篆
金文
金文
字形對比

用法搭配


相關組詞

或者、間或、抑或、甚或、或然、設或、容或、或疑、草或、迷或、或許、或曰、或則

相關成語

不可或缺、多言或中